欧美精品久久性爱|玖玖资源站365|亚洲精品福利无码|超碰97成人人人|超碰在线社区呦呦|亚洲人成社区|亚州欧美国产综合|激情网站丁香花亚洲免费分钟国产|97成人在线视频免费观|亚洲丝袜婷婷

我家的人世間故事一麥收

情義無價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俗話說得好“夏至到,把麥抱”!今天又是夏至了,近幾天上下班,每天看著車窗外逐漸變成金黃的麥海,不由得想起近50年的麥收。</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我最早知道麥收國民經(jīng)濟恢復時期,當然,這個名詞我也是在教了20年的歷史后才明白的,1972年,黨中央為改善國民經(jīng)濟提出了八字方針。那一年,我家首次分到了幾分的自留地,父親把他絕大部分種上了麥子,看到日漸泛黃的麥子,父親經(jīng)常念叨,今年又可以多吃幾個包子了,我也歡聲雀躍,憧憬著能夠吃到饅頭的景象,該收麥了,父親和姐姐在前面拔麥子,我也步履蹣跚的在后面拾著麥穗,這一年,我家收獲了300余斤小麥,破天荒的在過年時多蒸了兩鍋包子。一家人也因此過上了一個感覺很愜意的春節(jié)。</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隨著年齡的長大,我也漸漸的加入到麥收的隊伍之中去,1975年我開始上小學,由于家庭比較困難,上學半年了連鉛筆盒也沒有,到了麥收,父親說:“自己去拾麥穗吧,然后交到生產(chǎn)隊,拾到的麥穗都歸你?!庇谑俏依脙芍艿柠溂贂r間,拾了197斤麥穗,每斤一分錢,收獲了1.97元錢,在當時對于一個七歲的孩子來說是多么大的一筆巨款,我用這筆巨款花五毛三分錢買了一個鐵皮鉛筆盒,又花了一毛七分錢買了兩本小人書。其余的全部藏了起來,到春節(jié)購買了一些鞭炮,過了一個讓其他小伙伴都羨慕的春節(jié)。</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1982年,農(nóng)村實行的家庭聯(lián)產(chǎn)承包責任制,我家也因此分了八畝田地,全部種上了秋麥,我也是第一次手拿鐮刀開始了割麥的生涯,這一年,我家收獲了約5000斤小麥,第一次實現(xiàn)了全年吃細糧,因此我家也過了一個辛苦又感覺很幸福的春節(jié)!</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由于我的老家緊鄰縣的種子公司,因此,我們莊從1984年開始為種子公司制種,為此,我們也多了一項勞作,就是在麥收前要到麥地里抽出那些不規(guī)整的麥穗,母親會把抽出的青麥穗,做成“捻碓兒”,我們會把抽過麥穗的麥子,收獲上來交到種子公司,由于是做種子使用價格會每斤高出一毛多,我們用賣種子的錢再購買一些小麥留著家里食用,我們也算吃上了“商品糧”!1984年,麥收時趕上連陰天,幾乎全莊人的麥子都捂了,發(fā)了芽,當時有人勸我們家,托托關系,畢竟當時我父親是我們莊的書記,種麥種也是我父親聯(lián)系的,但我父親堅決不同意,最后這些發(fā)了霉的小麥,我們只能自己使用,于是我們家過了一個“灰色”的春節(jié)。</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我記憶中最深刻的一個麥收,是在1986年,我中考前夕,當時我們是全莊人都在一個麥場打麥,由于線路老化,使得13戶人家的麥子全部被燒毀,我家也沒有幸免,但由于我的母親每年接濟莊上的人們,我家也在這一年收到了各家的饋贈,因此,那一年我們家也過了一個“百家飯”的春節(jié)。</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1992年,我的家鄉(xiāng)首次出現(xiàn)了麥客,一些遷安、遷西、青龍麥地比較少的打工者,會在麥收時節(jié)涌入到我的家鄉(xiāng),大家會到汽車站或火車站接這些麥客來家收麥子,因此從92年開始,我們過上了沒有割麥辛苦的春節(jié)。</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隨著農(nóng)業(yè)機械化的不斷推廣,我的家鄉(xiāng)也開始實行麥收機械化,逐漸的跨區(qū)作業(yè)也實行起來,因此,農(nóng)民也過上了沒有賣收的麥收,把收割機領到地頭就等著收麥子了,于是人們過上了沒有麥收的春節(jié)。</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2000年,由于我忙于工作,父母年事已高,從這一年開始,我家不再種植小麥改為一年只種一茬玉米,因此,從這一年開始真正過上了沒有麥收的春節(jié)。</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2009年我們家把3畝責任田流轉(zhuǎn)出去,過上了沒有收獲莊稼的莊稼人生活。</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2006年是全國所有農(nóng)民值得紀念的一個年份,這一年,國家取消了農(nóng)業(yè)稅,農(nóng)村沒有了“三提五統(tǒng)”,幾千年的“皇糧國稅”成為了歷史。</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近幾年,隨著國家的農(nóng)村政策的落地生根,農(nóng)民的生活也是芝麻開花節(jié)節(jié)高,今年國家又提高了小麥的收購價格,使得農(nóng)民的收入進一步提高。</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行走在麥海,看到公路兩邊的麥浪,回想著幾十年我家的麥收生活,從幾十年麥收生活,看到了農(nóng)村人的艱辛、農(nóng)村人的渴望、農(nóng)村人的貢獻、農(nóng)村人生活的提高;也看到了國家為發(fā)展農(nóng)業(yè)做出的積極努力。我現(xiàn)在已經(jīng)成了“公家人”,很久沒有經(jīng)歷過麥收的辛苦,但我不能忘記是千千萬萬的農(nóng)民養(yǎng)活了,這不由得使想起白居易的《觀刈麥》:“今我何功德,曾不事農(nóng)桑。吏祿三百石,歲晏有余糧。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人民養(yǎng)育了我們,我們只有盡心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來回報農(nóng)民的養(yǎng)育之恩。</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