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第一次到北海是十八年前的盛夏。一行七人慕銀灘之名,從海南觀光后,過去已是傍晚,導游開車把我們帶到銀灘去吃海鮮。剛到銀灘,電閃雷鳴,暴雨挾著狂風,傾盆而下,一下就淹過膝蓋,沒過車輪。我們只好上二樓吃海鮮,喝燒酒,直到半夜,雨才住,水才退,回到賓館,已是第二天拂曉,瞇了一會就驅車去東興,此次北海之行成為過眼云煙。</p><p class="ql-block">北海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始發(fā)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一年四季都適合游玩,是國內旅游首選的休閑度假地。</p><p class="ql-block">這次正逢端午節(jié),放假三天,陽光燦爛,和風吹送,五位老師約起,驅車重回盛地:趟金灘,游銀灘,走老街,爬冠頭嶺,看紅樹林,趕?!倮m(xù)前緣!</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一、北海銀灘國家旅游度假區(qū)</span></p><p class="ql-block">位于主城區(qū)南部,面積8.66平方公里,是國務院1992年批復設立的12個國家旅游度假區(qū)之一。擁有銀灘、金海灣紅樹林、濱海國家濕地、銀灘老碼頭風情商業(yè)街等景區(qū)景點,先后接待過20多位黨和國家領導人。</p><p class="ql-block">北海銀灘素以“灘長平、沙細白、水溫凈、浪柔軟、無鯊魚、氣清新”聞名于世,享有“天下第一灘”美譽。沙子在陽光照射下晶瑩如銀,故稱“銀灘”;沙灘寬度在30-3000米間,海水透明度高,年平均水溫約23℃,可容納國際上規(guī)模最大的沙灘和海上娛樂運動;陸岸植被豐富,環(huán)境優(yōu)雅寧靜,負氧離子是內陸城市的50-100倍,有“天然氧吧”之稱,是最理想的濱海休閑療養(yǎng)度假勝地。</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二、老街</span></p><p class="ql-block">珠海路是一條有近二百年歷史的老街,始建于1821年,初建時稱為升平街,只有200米長,4米寬。隨著各歷史時期的不斷發(fā)展,現(xiàn)已成為長1.44公里,寬9米,沿街全是中西合璧騎樓式建筑的商業(yè)老街。這些建筑大多為二至三層,主要受19世紀末葉英、法、德等國在我市建造的領事館等西方卷柱式建筑的影響,臨街兩邊墻面的窗頂多為卷拱結構,卷拱外沿及窗柱頂端都有雕飾線,線條流暢、工藝精美。臨街墻面部不同式樣的裝飾和浮雕形成了南北兩組空中雕塑長廊。這些建筑臨街的騎樓部分,既是道路向兩側的擴展又是鋪面向外部的延伸,人們行走在騎樓下,既可遮風擋雨又可躲避烈日;騎樓的方形柱子粗重厚大,頗有古羅馬建筑的風格。</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三、金灘</span></p><p class="ql-block">之所以叫金灘,是因為沙灘上的沙子是粗狂的,有點金色,在太陽的照射下,看上去金光閃閃,于大海的藍相交融,那視覺觀感是其他海沒有的。金灘的日落,那晚歸的小舟披著金色的霞光,克萊因藍的大海微波粼粼,讓人流連忘返。</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四、冠頭嶺公園</span></p><p class="ql-block">由主峰望樓嶺(前清曾設“望樓”于頂巔,海拔120米)與風門嶺、Y髻嶺、天馬嶺等山巒群體組成,東北延伸至石步嶺南麓而止,同向潛脈與石步嶺地角嶺相連。整個山嶺以形狀“冠”而得名。山體為砂巖石質,西麓被海浪侵蝕成陡壁。巖下驚濤拍岸、潮聲如雷,因而“龍巖潮音”成為北海一大景觀。冠頭嶺雄峙北部灣畔,北海市西南盡端,俯瞰古珠池,有“三廉海門”之稱。</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五、金海灣紅樹林</span></p><p class="ql-block">紅樹林(Mangrove)是生長在熱帶、亞熱帶海岸潮間帶,由紅樹植物為主體的常綠喬木或灌木組成的濕地木本植物群落,在凈化海水、防風消浪、固碳儲碳、維護生物多樣性等方面發(fā)揮著重要作用,有“海岸衛(wèi)士”“海洋綠肺”美譽,也是珍稀瀕危水禽重要棲息地,魚、蝦、蟹、貝類生長繁殖場所。中國紅樹植物分布在廣東、廣西、海南、福建、浙江等省區(qū)。</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六、趕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居住在海邊的人們,根據(jù)潮漲潮落的規(guī)律,趕在潮落的時機,到海岸的灘涂和礁石上打撈或采集海產品的過程,稱為趕海。</span></p><p class="ql-block">北海的大人小孩天剛亮就來到海邊玩沙、挖海螺,抓小螃蟹??……來一場趕海盛宴!雖然都是體力活,但是樂在其中,美不勝收!</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七、大江埠風情村</span></p><p class="ql-block">位于銀海區(qū)政府新辦公大樓斜對面的老銀灘路1.2公里,(因里面都是一些貌似野人的少數(shù)民族,所以導游等人喜歡稱為野人谷)。傳說古時候此地曾是兩江交匯之處,江的發(fā)源地與海上絲綢之路的故鄉(xiāng)---合浦一脈相承,諸多達官顯貴、船商以及少數(shù)民族商人沿江開展商品交易并棲水而居,逐漸聚落成大江、沙江和赤江三個村莊。解放后,隨著社會發(fā)展和城市建設的需要,倆條大江逐漸被覆蓋。如今,人們依稀還能看見它留下的足跡,為了紀念這倆條大江,故取名為大江埠。</p> <p class="ql-block">由于時間有限,還有一些景點沒有去參觀:特別遺憾的是沒有登上有“蓬萊島”之稱、中國最大、地質年齡最年輕的火山島,也是廣西最大的海島一潿洲島,還有火山地質公園、鱷魚山景區(qū)、天主教堂......期待第三次故地重游,一覽無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