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第十三篇 旅蘇華人蘇先生</p><p class="ql-block"> (之二)</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1987年10月3日,星期六,我們5個中國學生第一次走進Гусев 大街1號 -- 蘇德和先生的家。</p><p class="ql-block"> 現(xiàn)在回想起來,這是怎樣難以忘懷的歷史時刻啊!從此我便和蘇家有了密切的交往,感受著他們生活中的喜怒哀樂。</p><p class="ql-block"> Гусев大街1號是一幢普通的居民樓,大概3、4層高。印象中是深灰色的磚混結(jié)構(gòu),從外表能看到一塊塊磚的線條,樓房看上去特別堅固,樸實厚重。進入單元門后,我心情激動的按響了101室的門鈴。隨著屋內(nèi)的應聲,門開了:這陣容是夠強大的,男男女女后面還有孩子們,占了半個客廳。一大家人七嘴八舌的向我們問好。</p><p class="ql-block"> 蘇先生白色襯衣外,套著深色西服,顯得精神矍鑠。他連聲說著“歡迎歡迎”,正式自我介紹后,又開始挨個介紹他的家人。妻子托尼亞(Тоня),大兒子維加(Ветя),二兒子格伊納(Гена),三兒子格利亞(Геля),然后是三兒媳Валя(瓦麗亞),還有3個孫女。蘇先生的這三個兒子都很帥氣,尤其是老大維佳(Ветя),五官精致,英氣逼人。蘇先生解釋說,在蘇聯(lián)的老少三代一共是21口人,等元旦一定都過來熱鬧一下。交談得知,蘇先生一共有7個子女,4個兒子,3個女兒。1個女兒在中國,其余6個子女在蘇聯(lián)。整個大家族應該足有30口人。真叫人丁興旺枝繁葉茂啊!</p><p class="ql-block"> 蘇先生吩咐老大維佳(Ветя) 帶客人到餐廳落坐。這是蘇聯(lián)人家的標配模式餐廳,一張木制的長條大餐桌上,鋪著雪白的餐布,兩側(cè)是靠背木椅。最吸引眼球的,是墻上兩大塊拼掛的壁毯,色彩繽紛圖案古樸,覆蓋了整整一面墻壁。另一面墻上是蘇聯(lián)油畫。高懸的水晶燈傾瀉著柔美的光,彰顯出餐廳的雅致與溫馨。蘇先生在餐桌首席面朝眾人威嚴端坐,一家之主的至尊盡顯。</p><p class="ql-block"> 當?shù)弥覀冞@里的陳老師來自蘭州時,蘇先生非常激動,馬上讓他過來坐在自己的身邊,然后就饒有興致地打聽蘭州的發(fā)展情況。原來,蘇先生曾在蘭州工作生活了二十多年,在一個運輸公司工作。當時西北沒有鐵路,交通運輸主要靠汽車。1957年,在中蘇關(guān)系最友好時期來到蘇聯(lián),幾經(jīng)轉(zhuǎn)輾落腳在烏克蘭頓涅茨克。蘇先生感嘆到,我是個西北漢子,好想再回中國去看看哪!</p><p class="ql-block"> 交談中發(fā)現(xiàn)老大維佳(Ветя)的中文不錯,能比較流暢的表達,2個弟弟十分崇拜的眼神看著大哥,偶爾也插上幾句。孩子們在一旁驚喜地看著,嘻嘻地笑著,可能平時很少聽到大人們這樣講中文吧?</p><p class="ql-block"> 蘇先生當時是和三兒子格利亞(Геля)住在一起,客廳,餐廳,廚房,3個臥室,衛(wèi)生間,應該是蘇聯(lián)人當時的標配住宅。特別是還有一個雜物儲藏間,當時我心想,真好啊,儲藏間都這么大呢!房間到處都收拾得井井有條,干凈舒適,看得出Валя(瓦麗亞)是個非常能干的家庭主婦。</p><p class="ql-block"> 后來,跟蘇先生家交往多了起來,聽他講了許多當年的故事,包括他的親家,大女兒蘇妮娜的公公劉澤榮的不凡經(jīng)歷。我還經(jīng)常包餃子送給他們。記得有一次包的是韭菜餡餃子,蘇先生說,其實蔬菜店賣的這個韭菜滿大街草地上都有,跟中國的韭菜不一樣,蘇聯(lián)人都不吃。看著蘇先生吃的香,托尼亞(Тоня)阿姨認真地問我,Люда柳達(我的俄語名字),你確認…這不是草嗎?想來想去,后來我就不再給他們包韭菜餡餃子了。</p><p class="ql-block"> 因為常去蘇家,我跟蘇先生的三兒媳Валя(瓦麗亞)相處得很好。瓦麗亞一雙灰藍色的眼睛特別漂亮,說話柔聲細語的,持家過日子更是一把好手。她的廚藝相當不錯,做出的牛肉配土豆泥堪稱一絕。牛肉香濃幼滑,土豆泥綿軟細膩。因為制作時加了黃油,還有當?shù)氐恼{(diào)料,所以土豆泥是乳白微黃色的,透著淡淡的奶香和特有的香料味兒。直到現(xiàn)在,只要有機會吃到土豆泥,我馬上就會想起瓦麗亞。離開頓涅茨克后,我再也沒有吃到過正宗的土豆泥。</p><p class="ql-block"> 瓦麗亞的女兒娜佳(Надя)和列娜(Лена),也是兩個烏克蘭小美女。姐姐娜佳的理想是當老師,妹妹列娜長大要當導演。</p><p class="ql-block"> 三十多年之前的事,好多情節(jié)都記不清了。但是,蘇先生,托尼亞阿姨,維佳,格伊納,格利亞,瓦麗亞,娜佳,列娜…,他(她)們的名字卻牢牢的鑲嵌在我的記憶里,從來都不曾忘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十分想念和牽掛蘇先生的所有家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和蘇先生、托尼亞阿姨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中間:老大維佳,左側(cè):老二格伊納,右側(cè):老三格利亞。</p> <p class="ql-block">蘇先生的三兒媳Валя瓦麗亞(左側(cè))</p> <p class="ql-block">老三格利亞的小女兒列娜,佩戴著紅領(lǐng)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