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近一個月一直陰雨不停。2022年5月30日,天氣放晴,經(jīng)王慶宣提議,8位老朋友一拍而合,見縫插針,興致勃勃乘坐155路公交車華亭、蓋尾交界地斜尾村下車步行約一公里多來到興化第一山名冠閩中的仙正參觀。</p><p> 仙正寺坐落于“第一山”山腰興化古驛道上。它正掩映在一片郁郁蔥蔥的馬尾松林之中。寺院始建于明洪武年間,清嘉慶丙辰(1796年)擴建。坐東朝西,依山而建,次第展開,分上下兩建筑群,面積約一千平方米。近年來,隨著國家強盛、里人生話水平提高,當?shù)卮迕褡园l(fā)繼續(xù)擴建,在寺院后山上矗立起一尊二十多米的三面觀音石像,及一座三層觀音亭。公路盤山而上,公路兩旁排列有200多尊佛教菩薩石像,十分壯觀雄偉。 </p> <p class="ql-block">原華亭鎮(zhèn)走馬亭村黨支部書記趙瑞琴捐建的三面觀音大士石像。</p> <p> 今天,氣溫高達32度。但在山頭觀音亭里,微風習習,十分涼爽,是夏天避暑的勝地。拾級而登,站在樓上,極目望遠,四周景色十分秀麗:山下是莆田的母親河木蘭溪婉延自西向東,木蘭大道兩座橋梁橫跨木蘭上。往東南可遙望華亭鎮(zhèn)園頭、南湖兩村。西南方向極目可見仙游蓋尾鎮(zhèn)大部地區(qū)。木蘭溪上的杉尾橋、石馬古橋均清晰可見。東北方向澗口新農(nóng)村的小區(qū)排排樓房盡收眼底。特別是莆田二十四景的“三紫凌雲(yún)”紫微、紫霞、紫云三峰依次整齊排列而成的大型筆架十分漂亮。新開通的華亭至龜山寺公路沿三紫山盤上而上尤如一條巨龍騰空而起。站在第一山上看風景心曠神怡,樂而忘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