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希臘文化?還是拜占庭文化? <p class="ql-block">前一篇,我們講到,因?yàn)橛忻拂鞀W拉Meteora諸修道院的存在,所以古希臘文化的主要部分才得以流傳至今;另外,又說到,梅黛奧拉諸修道院是真正的拜占庭文化Byzantium的繼承者和追隨者。</p><p class="ql-block">那希臘文化與拜占庭文化,是什么關(guān)系呢?</p> <p class="ql-block">先說拜占庭是什么?拜占庭”首先是一個位于博斯普魯斯海峽的名叫“拜占庭”的古城。這個古城由希臘人始建于公元前660年,那是<span style="font-size: 18px;">古希臘商業(yè)殖民的時代</span>。到了公元4世紀(jì)時,君士坦丁Constantinius大帝(324~337年在位)在古城舊址上擴(kuò)建了羅馬帝國的東都,以此重振帝國雄風(fēng)。此后,拜占庭城飛速發(fā)展,成為地中海地區(qū)第一大都市,而拜占庭這個名字也因此傳遍世界。這個城市現(xiàn)在的名稱是“伊斯坦布爾Istanbul, 曾經(jīng)的另一個名字是“君士坦丁堡Constantinople。</p> <p class="ql-block">再說所謂的“拜占庭帝國”。其實(shí),在中古歐洲并不存在一個叫做“拜占庭”的帝國,也沒有任何一個民族自稱為“拜占庭人”。當(dāng)時,原羅馬帝國東部被稱為“東羅馬帝國”,其君主自稱為“羅馬皇帝”,當(dāng)?shù)氐木用駝t自稱“羅馬人”,就連他們的首都也以“新”而冠(當(dāng)然不是“新冠”COVID 19),稱謂為“新羅馬”Nova Roma。</p> <p class="ql-block">“拜占庭帝國”一詞直到了十六世紀(jì)以后,才出現(xiàn)在研究學(xué)者們采用的稱呼中,那是1526年,德國學(xué)者赫羅尼姆斯-沃爾夫在最初奠定《波恩大全》編輯基礎(chǔ)工作中,首次使用“拜占庭”一詞,以示這部叢書的內(nèi)容,有別于其他古希臘和近代希臘的歷史文獻(xiàn)。1680年,法國學(xué)者西維奧爾·杜康沿用這一名稱,作為其《拜占庭史》一書的題目,用來講述這個以古城拜占庭為首都的東地中海國家的歷史。久而久之,學(xué)者們就將涉及這個古國的事物冠以“拜占庭”一詞了,古羅馬帝國也自然而然地被稱為“拜占庭帝國”。</p> <p class="ql-block">拜占庭帝國,即“東羅馬帝國”出現(xiàn)在公元330至1453年的1,123年里。所以說,拜占庭文化起源于東羅馬帝國時期。它是拜占庭國家內(nèi)通過吸收西方的古典文化、基督教文化以及古時候東方的文化而形成的新的文化。拜占庭文化被歐洲視為中古文化的明珠,也是現(xiàn)在人類文化寶庫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它在西方文化發(fā)展史上起了承上啟下、繼往開來的作用,例如近代在意大利發(fā)生的文藝復(fù)興運(yùn)動就是受到了拜占庭文化的影響而爆發(fā)的,它為文藝復(fù)興提供了思想基礎(chǔ)。</p> <p class="ql-block">地理上,拜占庭帝國的核心區(qū)域?yàn)榘蜖柛砂雿u,也包括希臘和今天的土耳其、敘利亞等國的廣大區(qū)域,直到公元1453年5月29日,奧斯曼Ottoman 蘇丹穆罕默德二世率軍攻入君士坦丁堡, 拜占庭帝國滅亡。</p> <p class="ql-block">帝國時期,拜占庭知識界以希臘語為主要媒介,始終保持著對古典文明的價值欣賞、審美青睞和趣旨偏好。拜占庭首都“新羅馬”自開埠之日即吸引著整個地中海世界的知識精英,他們攜帶大量古典文獻(xiàn)和古代文物前往首都,在朝廷的支持下,開辦圖書館,建立學(xué)府,教授古代希臘語和拉丁語,收集古典作品,研究古典哲學(xué),注釋古典文學(xué),傳抄古典杰作,尚古之風(fēng)長盛不衰。</p> <p class="ql-block">而且,當(dāng)時的教俗兩界的知識階層都無一例外地精通古典學(xué)問,甚至,如果講不好“純正”希臘語的人,都難登學(xué)術(shù)殿堂。11世紀(jì)的拜占庭大學(xué)者普塞羅斯Psellos以其在少年時代即可背誦《荷馬史詩》為傲,而科穆寧Komnenos王朝公主安娜在其撰寫的《阿萊克修斯Alexis’s 傳》中不僅熟練引用古希臘詩文,而且還效仿希羅多德Herodotus的寫作風(fēng)格,領(lǐng)百年歷史寫作之風(fēng)潮。如果沒有拜占庭帝國皇帝查士丁尼Justinianus編纂的《羅馬民法大全》,后世人全面了解古典時代法律是難以想象的。拜占庭知識階層對古典文明的癡迷,直到文藝復(fù)興時代仍然令許多人文主義者羨慕和敬仰。</p><p class="ql-block">圖解:這幅畫是東方文化傳入拜占庭,被拜占庭文化吸收的例子:當(dāng)時拜占庭許多裝頭式樣和圖案都是出自埃及的科普特人之手。</p> <p class="ql-block">借此說,我們可以總結(jié)拜占庭文化的幾個特點(diǎn)如下:特點(diǎn)1,除了本國的古典文化和宗教文化,拜占庭文化里面還有大量的東方文化。拜占庭地處歐亞非三洲交界處,形形色色的商人來來往往,東方的文化傳入拜占庭,為拜占庭文化所吸收;</p> <p class="ql-block">特點(diǎn)2、拜占庭文化具有尚古性,它特別崇尚古典文化,甚至把它作為自己的發(fā)展基礎(chǔ),除前邊的幾個例證外,我順勢再說幾個:君士坦丁堡的文人最喜歡做的事情,不僅是謄抄古希臘羅馬的文化經(jīng)典,而且他們還對經(jīng)典文化的翻譯和收集感興趣,就連古希臘羅馬的哲學(xué)、戲劇、古代文法和修辭學(xué)都不放過,當(dāng)時的君士坦丁堡尚古之風(fēng)極盛,學(xué)習(xí)古希臘語、搜集抄寫古籍蔚然成風(fēng),研究古代哲學(xué)和戲劇、鉆研古代文法和修辭也成為知識界的“熱門”。除了民間特別崇尚古典文化,帝國政府也是,政府專門聘請學(xué)者整理和翻譯古希臘羅馬的圖書,為西方古典文化的保存做出了巨大貢獻(xiàn)。</p> <p class="ql-block">特點(diǎn)3: 拜占庭文化是歐洲文藝復(fù)興的基礎(chǔ)和源泉。</p><p class="ql-block">圖解:最后的晚餐,大梅黛奧拉修道院主教堂的的壁畫,作于1552年;</p> <p class="ql-block">我的結(jié)論:古希臘文化源遠(yuǎn)流長,而拜占庭文化只是拜占庭帝國時期及之后的文化發(fā)展。當(dāng)然,由于它在東西方文化上的兼收并蓄和歷史承上啟下方面發(fā)揮的作用,以及它對古希臘羅馬文化的“文藝復(fù)興”,這些使得它在人類文明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p> 拜占庭建筑 <p class="ql-block">我們在希臘梅黛奧拉看到的修道院均為拜占庭式建筑,即具有拜占庭帝國時期建筑風(fēng)格的建筑,拜占庭建筑風(fēng)格是在古羅馬巴西利卡式的基礎(chǔ)上,融合了主要是波斯、兩河流域、敘利亞等東方的藝術(shù)而形成的新的風(fēng)格。拜占庭建筑風(fēng)格對后來的東歐建筑,例如東正教的“洋蔥頭”教堂和伊斯蘭教的建筑具有很大的影響作用。</p> <p class="ql-block">圓形穹頂(穹隅Pendentive)是拜占庭建筑最顯著代特點(diǎn),所謂“穹隅”指拱頂之間形成的三角形球面,使得方形基座上可以搭建巨大的圓形穹頂。這是建筑史上的一項(xiàng)偉大發(fā)明 ,解決了古羅馬建筑師從來沒有解決過的問題,位于伊斯坦布爾的著名的圣索非亞大教堂(見圖)是拜占庭建筑的典型代表,它的大穹頂可以讓多個圓形穹頂?shù)男d同時存在,高大寬闊,采光充分。</p> <p class="ql-block">具體到大梅黛奧拉修道院,其院內(nèi)的東正教教堂,采用圓形輻射式<span style="font-size: 18px;">平面結(jié)構(gòu)</span>,主教堂方形內(nèi)十字,前面是中心廣場,周圍環(huán)繞著小禮拜堂、膳堂和僧房。</p><p class="ql-block">圖解:大梅黛奧拉修道院諸建筑</p> <p class="ql-block">這些教堂內(nèi)擁有大面積的東方風(fēng)格的壁畫和鑲嵌畫,它們一般以金色調(diào)為主,色彩絢麗。而教堂的柱頭呈倒方錐形,刻有植物或動物圖案,極富裝飾性。教堂壁畫大多完成于16、17世紀(jì),代表著后拜占庭時期繪畫藝術(shù)發(fā)展的重要階段。</p><p class="ql-block">這是大梅黛奧拉修道院院內(nèi)的建于1889年的圣-康斯坦丁&海倫懺悔教堂</p> <p class="ql-block">拜占庭式建筑風(fēng)格沒有因?yàn)?453年拜占庭帝國的滅亡而消失。反之,這種建筑風(fēng)格在1840年代得到復(fù)興,并在19世紀(jì)后半葉的俄羅斯帝國達(dá)到高峰。20世紀(jì)最大的拜占庭復(fù)興建筑是位于塞爾維亞的圣薩瓦教堂。</p><p class="ql-block">圖解:大梅黛奧拉修道院院內(nèi)的建于1557年的修道院膳房內(nèi)景</p> 自然文化雙遺產(chǎn) <p class="ql-block">絕代風(fēng)光在險峰。我們這會兒站在地處梅黛奧拉最高處的大梅黛歐拉修道院,從這里看出去,梅黛奧拉東正教修道院一個個奇跡般地架設(shè)在樹梢似的山尖上。這一片,從14中葉到16世紀(jì),總共修建了24座修道院,目前能夠?qū)ν忾_放的有6座,他們分別是:大梅黛奧拉Great Meteoron;瓦爾拉姆Varlaam;圣尼科勞阿那帕夫薩斯St. Nicholas Anapafsas;圣斯蒂芬妮St. Stephen;圣三位一體St. Trinity和魯薩努Rousanou。無疑,繼阿托斯山之后,梅黛奧拉是希臘第二大東正教修道院群,僅大梅黛奧拉修道院一家在它最高光的時候,僧侶數(shù)量就多達(dá)300多人。</p> <p class="ql-block">聯(lián)合國認(rèn)為梅黛奧拉是自然與文化雙突出的地方,尤其是,把頂尖的宗教文明種植在萬壑石林之上,自然與文化相得益彰,1988年聯(lián)合國將其列入《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chǎn)目錄》。</p> <p class="ql-block">天地造化與人文努力相遇在這個幾百萬年前尚為一片汪洋的地方,這里先是地殼運(yùn)動和海浪沖擊,使得蒼翠山谷間碩大的灰色石柱拔地而起,像神界與凡間的屏障,后是公元11世紀(jì)開始陸續(xù)有隱修者在此活動,攀爬巖洞和靜默打坐,直至14世紀(jì)中葉,歐洲隱修士開始孜孜不倦地?cái)U(kuò)建其禪房為修道院,從而為人類社會的精神依托提供了修心養(yǎng)性之場所。</p> <p class="ql-block">“梅黛奧拉”在希臘語意為“懸于天空”,最高處拔地613米,按照中國人的理解,離天越近越方便“聽天語”。而對于梅黛奧拉隱修者羅斯而言,“所有的陡峭山峰和難以進(jìn)入的巖洞,都是奔向上帝的天途,懺悔路上的每一塊石頭都是’上帝’的化身”。</p> <p class="ql-block">此處,大梅黛奧拉修道院所見的景致最為壯觀,特別是在多云或起霧的時候,它們像飄浮在天空中的云彩,而在冬日雪后會更加別有風(fēng)味。所以這里仿佛就是日本著名導(dǎo)演宮崎駿電影中的“天空之城”。</p> 早期的苦行主義 <p class="ql-block">當(dāng)時,為什么會有這么多的人選擇遁世修行呢?殊不知,堅(jiān)忍克己地<span style="font-size: 18px;">隱修</span>是當(dāng)時的一個潮流,堪比后來的清教徒的狂流。</p><p class="ql-block">圖解:早期的禪房,大梅黛奧拉修道院的前身</p> <p class="ql-block">早期苦行僧禁欲、獨(dú)居,冥想和殉教;當(dāng)時,不間斷的自我隔離被視為一種高層次的生活。此圖為大梅修道院內(nèi)羅列堆積的骷髏頭,均為修士修女的遺骨。</p> <p class="ql-block">他們憑借其百折不饒的意志和信仰,久居陰冷潮濕的巖洞,他們從巖洞外射進(jìn)的一條條太陽光束,感知精神的力量,以神似的意志忍受自身肉體的痛苦,<span style="font-size: 18px;">尋求常人不曾獲得的強(qiáng)烈的人神交感。</span></p> <p class="ql-block">他們環(huán)抱大自然,以最小的生活成本,進(jìn)行最大的精神索取。他們努力地與世間的“凡夫俗子”拉開距離,因?yàn)橹挥袛[脫了肉身的束縛,才能在天堂與塵世之間,看到彌漫著陌生靈魂的世界,這是隱修士們夢寐以求的精神殿堂。</p><p class="ql-block">圖解:耶穌顯榮,transfiguration, 大梅黛奧拉修道院的別稱。</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基督教的苦修和</span>隱修不是簡單避世,而且最終也不是為了成仙;我的理解:它是一種信仰,一種生活方式,有這種信仰的人才會選擇這樣的生活方式。眼前這里的“上延霄客,下絕囂浮”的空中寺院就是見證。我們來看2個當(dāng)時最有典型意義的僧人。</p> 圣-阿薩納斯 <p class="ql-block">他不是梅黛奧拉最早的隱修士,卻是最早建設(shè)修道院和開創(chuàng)修道制度的僧人,來自圣-阿托斯山,后來被授予“圣-阿薩納斯St. Athanasios”的名號。</p> <p class="ql-block">阿薩納斯一生傳奇。家教和智慧超群的他,為逃避奧斯曼土耳其侵略,17歲時便由叔叔帶到阿托斯山,但因?yàn)槟挲g過小不被修道院收留。于是,不知疲倦和不懼艱險的阿薩納斯走上了游學(xué)之路。他來到君士坦丁堡,在那里結(jié)識了博學(xué)多才的神學(xué)翹楚克里格里及修道院團(tuán)體的其他杰出人士。他在他們的幫助下,努力學(xué)習(xí)虛心求教,像工蜂一樣一點(diǎn)一滴地“采集花粉,釀制蜂蜜”。</p> <p class="ql-block">他去過希臘克利特島,并駐留很久,最后當(dāng)他再去阿托斯山時已經(jīng)30歲了,大約是在1332年。他被2位高僧收下為徒?!斑€有誰能有他這么好的運(yùn)氣呢?”,眾人羨慕不已。</p> <p class="ql-block">奧斯曼土耳其的侵略暴行迫使阿薩納斯,在一片挽留聲中離開阿托斯山, 其實(shí),阿薩納斯不喜歡阿托斯的豪華與喧囂,是其選擇離去的主因。</p> <p class="ql-block">在塞爾維亞雅各布主教的建議下,阿薩納斯來到了梅黛奧拉這個被叫做“上帝創(chuàng)造的有史以來最大最高巖石的地方”,“也是最沒有生命的地方”,這里只有禿鷲和烏鴉臨時“歇腳'”。他在原名“筆峰”的山上安營扎寨,修身養(yǎng)性,獨(dú)守孤獨(dú),閑時玩玩秋千,排遣寂寞。雖然清苦,但這里能夠使他遠(yuǎn)離“誘惑”。</p><p class="ql-block">圖解:1912年10月12日,土耳其指揮官在希臘的塞薩洛尼基城向勝利者康斯坦丁部隊(duì)的指揮官投降。此壁畫出現(xiàn)在大梅黛奧拉修道院的教堂正廳。</p> <p class="ql-block">“如果誘惑來了,不要試圖抵御,而是逃離,逃到一個能夠平靜生活的地方” ,這是他以往圣山游學(xué)中受到的教育。阿薩納斯喜歡這塊幽靜的修身之地,這里能夠讓他心靈平靜。</p><p class="ql-block">圖解:14世紀(jì)大梅黛奧拉修道院圣器室的圣像, 描述的是被稱作“天使長”的米迦勒,在《圣經(jīng)》中率領(lǐng)使者與魔鬼撒旦戰(zhàn)斗。</p> <p class="ql-block">他居住的巖洞潮濕無比,但<span style="font-size: 18px;">他保持樸素平和心態(tài),終生沒有離開陰冷潮濕的環(huán)境,這使得</span>學(xué)識淵博的他沒有留下任何著作,因?yàn)樵趲r洞內(nèi)紙質(zhì)書稿是無法抗?jié)褓A存的。</p> <p class="ql-block">如今,當(dāng)你攀爬臺階進(jìn)入巖洞,入口處即有圣-阿薩納斯修行打坐的巖石,巖石自然開裂,巖石后邊是圣-阿薩納斯的“禪房”。一開始他獨(dú)居,后來搬進(jìn)他的所謂的“大巖洞”,在大巖洞里,他為其他后來的修僧準(zhǔn)備了若干個可用的“禪房”。</p><p class="ql-block">圖解:大梅黛奧拉修道院新建的圣-約翰懺悔堂</p> <p class="ql-block">他認(rèn)為,梅黛奧拉的巖石是上帝開天辟地的結(jié)果,隱修士建造的修道院則是與上帝溝通的捷徑。這是整個“梅黛奧拉宗教圣地”的開始,也是大梅黛奧拉修道的開始,阿薩納斯讓梅黛奧拉這個名字,跨越多個世紀(jì),超越希臘國境,享譽(yù)四海。</p> 修友兄弟會和修道院制度 <p class="ql-block">就是在這里阿薩納斯組織創(chuàng)建了首個修僧社團(tuán),并制定了嚴(yán)謹(jǐn)規(guī)范的規(guī)則。當(dāng)時圣-阿薩納斯修友兄弟會有14名成員。他還修建了圣母教堂和耶酥顯榮教堂,后者是大梅黛奧拉修道院獲得“耶穌顯容”之別名的緣由。</p> <p class="ql-block">修友兄弟會是一種集體苦行之戰(zhàn),是教友們齊心協(xié)力進(jìn)行一場對付世俗和肉體的鏖戰(zhàn)。而當(dāng)隱修隊(duì)伍從14人壯大到30人時,他們決定重建一個供奉全神的教堂。一點(diǎn)點(diǎn)地,大梅黛奧卡修道院顯露出我們今天看到的模樣。</p> <p class="ql-block">后來在這種修友兄弟會的基礎(chǔ)之上,建立了修道院管理制度。修道院不僅需要人們有堅(jiān)韌不拔的毅力,而且還要求每一位修友兄弟會成員都享有在財(cái)產(chǎn)上、在舒適度上和在教友發(fā)展前程上的絕對平等。發(fā)展修道院制度的同時,修僧們的居住建筑也在向著成熟的修道院僧房發(fā)展。隨著希臘、塞爾維亞和羅馬尼亞貴族們不斷增加的捐贈,大梅黛奧拉修道院在財(cái)富、在繪畫藝術(shù)、圣器收藏以及建筑修繕上,得到了極大的提升。今天大梅黛奧拉修道院展示的是一幅田園牧歌般的畫卷。</p> 國王隱修士 <p class="ql-block">如果說梅黛奧拉首位創(chuàng)始人的標(biāo)記是“圣”,如他的名字“ 圣-阿薩納斯”,那么,被選作其“接班人”擔(dān)任梅黛奧拉精神之父的第二奠基人,則是“貴”,因?yàn)樗?jīng)是希臘國王,名叫“伊奧薩夫-約瑟夫”Hosios Ioasaph。</p> <p class="ql-block">圣-阿薩納斯去世后,伊奧薩夫接過梅黛奧拉修道院的職責(zé),伊奧薩夫的巨大功績之一,是擴(kuò)大并重建了前任建造的教堂,使其變得更加雄偉壯觀。</p> <p class="ql-block">伊奧薩夫-約瑟夫是希臘國王塞薩蕾King of Thessaly 的兒子,1370年,在父親去世后,他順利地繼承了王位。但很快,這位年輕的國王就放棄了世俗權(quán)力,一心信奉上帝,于是,他選擇年輕時到訪過的梅黛奧拉修道院,開始了隱修生活。</p> <p class="ql-block">顯貴的伊奧薩夫被形容為“四季常青枝繁葉茂的大樹”,溫暖惠及所有人;他是一個苦行的、溫順的、安靜的和聰明的常人,也是赫赫有名的皇親國戚。</p> <p class="ql-block">1422年,德高望重的前國王、梅黛奧拉第二創(chuàng)始人伊奧薩夫去世。</p><p class="ql-block">圖解:大梅黛奧拉修道院教堂前廳的長壁畫《最后的審判》,(1483)。</p> <p class="ql-block">大梅黛奧拉修道院的這兩位創(chuàng)始人去世后,他們均被后人以“諸神”的身份祭奠,祭奠日為每年4月20日。在大梅黛奧拉修道院,鐫刻著一首未曾署名的贊揚(yáng)這兩位隱修始祖的詩句:“攀上高巖石,登上道德峰。” </p> <p class="ql-block">我注意到,從上述事跡看,來此處尋求冥思隱修的人具有很多共性:第一,家庭顯赫;第二,教育水平高;第三、悟性十足;第四,能吃苦耐勞;第五,開拓性強(qiáng)。</p> 東正教圣地相關(guān)事 <p class="ql-block">第一個相關(guān)事是大梅黛奧拉的地位。大梅黛奧拉是梅黛奧拉最早的修道院、建筑規(guī)模最大、藝術(shù)藏品最多、也是諸修道院中地位最高的一個,作為東正教圣地,其地位相當(dāng)于藏傳佛教的布達(dá)拉宮。據(jù)2015年統(tǒng)計(jì),<span style="font-size: 18px;">長期居</span>住在梅黛奧拉的隱修者有56名,其中15名男僧住在四座寺院里,余下兩座寺院則住著41名修女。</p> <p class="ql-block">第二,關(guān)于奧斯曼帝國對梅黛奧拉的破壞。雖然地處偏僻險峻的山區(qū),但在這600多年的風(fēng)雨中,梅黛奧拉諸修道院經(jīng)歷過多次偷盜、搶掠、焚毀和屠殺。我看到最多的記錄是關(guān)于奧斯曼的劣行。1609年奧斯曼土耳其人搶掠梅黛奧拉,1616年,愛奧尼亞帕夏對梅黛奧拉的僧侶大開殺戒。1633年,梅黛奧拉遭遇大火。所以,梅黛奧拉僧侶們要想保住這些宗教遺產(chǎn)、宗教建筑和圣物,實(shí)屬不易,且不說,修道院及其僧侶們的存活,因?yàn)閵W斯曼土耳其帝國的橫征暴斂,一度在17世紀(jì)成為大的問題。好在,這個時期塞爾維亞的王子們對梅黛奧拉伸出援助之手。 </p><p class="ql-block">圖解:奧斯曼帝國國徽,<span style="font-size: 18px;">1882年-1922年使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第三,關(guān)于女性進(jìn)入梅黛奧拉修道院的問題。對于女性修行者可來,梅黛奧拉是希臘禁女的阿托斯圣山之外的一個備選之地;女性參觀者也可以來:</span>1921年,羅馬尼亞女王造訪梅黛奧拉,成為第一個被允許進(jìn)入寺院的凡間女子。。更因?yàn)榇耍耙院?,梅黛奧拉陡峭絕壁上才開始有鑿出的臺階。</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span>圖解:1616和1617年修道院院長的座椅</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雖然梅黛奧拉不禁女性參觀者,但這些修道院對女游客還是有所限制的,例如,修道院規(guī)定女生不能穿吊帶背心、涼拖和短褲。假設(shè)女生的長裙沒有過膝,則需要圍上修道院提供的布片方可進(jìn)入。是的,我們在參觀過程中,看到不少人按照規(guī)定圍著布片在里邊走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