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9日,我和家人游覽北山公園。山林一片嫩綠,迎春花、韃子香、小桃紅??????都已爭艷怒放。路邊野生的蒲公英和那些不知名的小花卉也都應(yīng)時綻放。前幾日已游覽山頂韃子香景區(qū),今日特游瑞鹿泉水域。瑞鹿泉四季流淌不竭,下有小譚,水滿溢出,由蜿蜒小溪向東南方山谷流淌,依山就勢形成九個大小不一形態(tài)各異的天池,魚游淺底,野鴨戲水,不輸江南風(fēng)光。 我向那個大天池走去,只聽一片蛙聲。我以為是公園播放的音樂,仔細(xì)觀察后確認(rèn)是真的蛙聲。多年來我未聽到野外的蛙聲了,尤其是如此連綿不斷的聲勢浩大的蛙聲,從未見聞。這大自然的樂曲,使我疫情緊繃的心情瞬間釋然。宋代詩人辛棄疾《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的詩句自然涌上心頭。唐代賈弇(Yǎ)的詩“蜃氣為樓閣,蛙聲作管弦”,他把“蛙聲”比作管弦樂器發(fā)出的美妙之聲。古今文人騷客寫“蛙”的詩句佳作頗多,但與眼前之境皆不契合。我卻想起游覽韶山時看到的毛澤東少年時代寫蛙的一首詩:“獨坐池塘如虎踞,綠楊樹下養(yǎng)精神。春來我不先開口,哪個蟲兒敢做聲?!边@“蛙”在少年毛澤東的筆下竟然是如此的絕妙非凡。 我悄悄地走近池邊,驚奇地發(fā)現(xiàn)鳴叫的蛙顎下的聲囊竟是突然膨脹得像個乒乓球,一鼓一縮,煞是好看動聽。看來每鳴一聲都是用足了氣力,雖不婉轉(zhuǎn),但聲聲悅耳。 再仔細(xì)觀察,發(fā)現(xiàn)有兩只蛙一呼一應(yīng),呼者一鳴,應(yīng)者立鳴,節(jié)奏和諧。一只尋聲靠攏過來,突然從背部擁抱,一陣掙扎亂叫,弄得漣漪四起,然后一只逃離,另一只跟隨。我恍然大悟,現(xiàn)在剛剛立夏轉(zhuǎn)暖,這是東北林蛙在求偶繁殖。 我再觀察了一些,皆如此也。它們通過鳴叫溝通,雌雄邀會在一起完成交配,然后林蛙便各自上岸逍遙于草叢濕地森林,以昆蟲為食,不必憂慮“子女”的孵化哺育成長,天道如此,非無情也。 大千世界五彩繽紛,動物世界千奇百怪,奇妙無比,奧秘?zé)o窮。我們要探索,研究,保護(hù)生物的多樣化,維護(hù)生態(tài)平衡,讓我們地球村更加美好。<br> 求偶林蛙<br> 滿池求偶林蛙聲,<br> 盈月又增萬千丁。<br> 待到日后脫掉尾,<br> 跳進(jìn)林草噬害蟲。<br> 2022年5月13日<br> <div>【微信評論】</div><div>韓敬榮:</div><div> 拜讀了。一個不起眼的地方,一個不注意的角落,一個以為常的行為,被隋老發(fā)現(xiàn)了,注意了,升華了!佩服佩服。</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