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前 言</p><p class="ql-block">本來2022年的春天有個約會,要走向大自然,去湖北恩施鶴峰縣走馬鎮(zhèn)升子村木耳山茶園。我已經(jīng)去過兩次,實在太美了,2022年相約在采茶節(jié)再次前往??墒窍氩坏揭咔樽屛覀兝г诩依?,參加了志愿者,和居民一起展開了一場抗擊疫情的戰(zhàn)斗。</p> <p class="ql-block">從3月16日我們大樓做第一次核酸檢測開始,大樓的退休和在職的黨員、群眾組成了一支由50人老中青三結(jié)合的志愿者隊伍,在職的27人,退休的23人,年齡最大的76歲,有兩對老年夫妻檔,有三對中青年夫妻檔。志愿者占大樓總?cè)藬?shù)10%左右??紤]到在職的除了雙休日,平時不少要在家辦公,所以平時核酸檢測執(zhí)勤由退休的志愿者為主。發(fā)大禮包,團購送貨由在職的中青年為主。我們大樓有兩個群,一個是志愿者群,一個是大樓自治家園群。居委會的通知和要求就在群里發(fā)布,團長組團購物也在大群里發(fā)布,然后再組成臨時購物群。4~5月份我們大樓先后有10位居民陽性,大樓被封閉過兩次。封閉期間,對大樓居民的生活和就醫(yī)配藥帶來很大的影響。最困難的是4月中旬,說好從4月1日到5日封閉五天,結(jié)果陽性患者一個接一個出來,剛剛解封,又出來3個。沒完沒了一直封閉下去了。不要說蔬菜斷檔,有的甚至連口糧都成問題。于是大家想方設法通過多種渠道籌備物資,當然政府也支援了一部分。正好大樓有一位青年志愿者,他的公司是專 門供應船舶人員物資的,有采購物資來源和車輛運輸通行證。盡管品種不多,但是解決了最困難時期居民的燃眉之急。以后年輕人通過各種渠道組團購物,抗疫期間的新職位—團購應運而生。身為團長要統(tǒng)計室號人數(shù)、收款、訂貨。由于是封控大樓,團長還要組織志愿者送貨上門。有時不是志愿者的也會自告奮勇為大家送貨。居民間還相互調(diào)劑物資。有的居民藥物斷了,又不能外出配藥,在群里吆喝一聲,有此藥的鄰居會馬上伸出援手。一位居民被新疆灰棗的核掐在喉嚨食管處,馬上牽動整個大樓居民,叫120,送氧氣瓶,兩位住在大樓的心血管楊醫(yī)生和小兒科汪醫(yī)生,都上門會診,排除險情。5月21日大樓1313室女主人核酸檢測查出來陽性后,根據(jù)她回憶,自己核酸單采八次,抗原檢測無數(shù)次,都是陰性。而且一直做到足不出戶,不大可能感染上。因此要求復檢。大樓志愿者支持女主人的合理要求,請疾控中心復測。結(jié)果在區(qū)領(lǐng)導的支持下復測,檢測結(jié)果為陰性。說明前面檢測結(jié)果是假陽。為國家節(jié)約了人力物力。也避免了本人和家屬及周圍鄰居的折騰。</p> <p class="ql-block">我們大樓分樓層下來做核酸檢測。志愿者蔣愛華帶十八樓從上到下開始做。</p> <p class="ql-block">在市委向全市共產(chǎn)黨員發(fā)出號召前,許許多多基層共產(chǎn)黨員早就沖在第一線了。這里最多的是從企業(yè)退休的黨員和在職的黨員。黨員吳俊儀關(guān)系還沒有轉(zhuǎn)過來,但是主動到現(xiàn)場,向黨支部報到。在職的黨員是市委組織部要求封閉在家的黨員到社區(qū)黨組織報到。而機關(guān)事業(yè)單位的退休黨員,因為組織關(guān)系還在原單位,因此社區(qū)黨組織不了解哪些是機關(guān)事業(yè)單位退下來的黨員。由于2000年后企業(yè)發(fā)展的黨員大幅減少,現(xiàn)在小區(qū)中企業(yè)退休黨員的年齡大部分在七十歲以上。像我從退休后擔任小區(qū)黨總支委員、黨支部書記已經(jīng)第四屆了。所以強烈要求黨中央、市委將機關(guān)事業(yè)單位退下來的黨員,關(guān)系轉(zhuǎn)到社區(qū),繼續(xù)在社區(qū)中發(fā)揮作用。</p> <p class="ql-block">政府支援的物資發(fā)放中。志愿者忻志東和居委工作人員在裝車。</p> <p class="ql-block">在職黨員志愿者沈健斌一馬當先。</p> <p class="ql-block">后面是志愿者湯政文。</p> <h3>這位是湯政文的夫人茹春鋒。他們的分工明確,力氣活由先生承擔。</h3> <p class="ql-block">政府發(fā)放的禮包傳遞中。</p> <p class="ql-block">兩位中年在職黨員志愿者在搬運禮包。左面的是袁春清老師。右面是市檢察院李一民。</p> <h3>這位是袁春清老師的夫人韓紹香老師,她們是同一所大學同班同學,現(xiàn)在同是高中數(shù)學老師,又是一同參加大樓志愿者。</h3> <h3>何家康和戴鼎晶是志愿者中出勤最多的兩位,既配合醫(yī)護人員核酸檢測,又參加送大禮包。</h3> <h3>直接上電梯。</h3> <p class="ql-block">外地租戶張乃國也參加志愿者隊伍。</p> <p class="ql-block">志愿者沈矯健推車上樓。</p> <p class="ql-block">在職黨員志愿者朱漢祥將大禮包送到戶。</p> <p class="ql-block">快晚上九時了,志愿者顧浩和陳晏、侯穎等志愿者還在為大樓居民送大禮包。</p> <p class="ql-block">志愿者任逸敏和沈君健等連夜把大禮包送上樓。</p> <p class="ql-block">志愿者張乃國和在職黨員志愿者沈茜玲把大禮包送到“陽層”。</p> <p class="ql-block">志愿者侯穎在把大禮包送到戶。</p> <p class="ql-block">志愿者徐宏英送貨到居民家里。</p> <p class="ql-block">這位老太的兒子媳婦是公安民警,兩個月來沒有回家,只有祖孫兩人在家。居委工作人員蔣春上門慰問。</p> <p class="ql-block">抗原檢測后,在職黨員志愿者陳晨上門拍照,核實檢測結(jié)果。</p> <p class="ql-block">我們中年齡最大的黨員志愿者76歲張文華,再三要求出來為大家服務。這是在回收檢查居民們在家做的抗原檢測。</p> <p class="ql-block">他夫人共產(chǎn)黨員楊如桂,為二、三個月沒有理發(fā)的大爺大娘們義務理發(fā)。</p> <h3>又一對夫妻檔共產(chǎn)黨員志愿者,王璟蔚負責核酸檢測登記。</h3> <h3>她丈夫肖福元在為九十多歲高齡的鄰居義務理發(fā)。</h3> <p class="ql-block">5月28~30日在大樓已屬于防范區(qū),居民可以下樓拿快遞和倒垃圾的情況下,我們黨支部及時組織五位義務理發(fā)師為大樓78位居民免費理發(fā)。免得開放后一窩蜂的去理發(fā)店理發(fā),既不安全又等候時間長。退休黨員志愿者吳俊儀為半面癱瘓的鄰居理發(fā)。</p> <p class="ql-block">在職黨員志愿者李一民不管做核酸檢測時執(zhí)勤、還是送大禮包、甚至為居民義務理發(fā),所有志愿者服務項目都主動參加。這在為嚴重患哮喘病的邵師傅理發(fā)。</p> <p class="ql-block">李一民夫人韓莉在醫(yī)院工作,熱情為大樓居民配藥。我們大樓共有兩對退休志愿者夫妻檔和三對在職志愿者夫妻檔站出來為大樓居民服務。</p> <h3>志愿者張麗萍在為居民剪發(fā)。</h3> <p class="ql-block">這位是滬東工人文化宮陳紅主任,疫情期間在大樓參加志愿者為大樓居民服務,這在門口收居民的抗原檢測結(jié)果。</p> <p class="ql-block">在職黨員志愿者陳晨,患有糖尿病,除了協(xié)助核酸檢測,有時照顧他,不讓他送大禮包,但是他像其他年輕志愿者一樣,只要不影響在家辦公都積極參加。期間92歲外公感染新冠病毒,加上基礎(chǔ)疾病不幸去世。他悲痛之余,兩天后就投入志愿者隊伍,天天配合醫(yī)護人員做核酸檢測。</p> <p class="ql-block">大樓封控了,志愿者換上了大白。疫情期間的志愿者是把危險留給自己,把安全送給鄰居。而且通知做核酸檢測都是很突然的,有時一清早通知八時半做核酸檢測,有時晚上九、十點鐘通知第二天六時半做核酸檢測。所以我們志愿者精神高度緊張,聽到手機叮咚聲,馬上要看信息。晚上睡前必看,早上一醒,馬上看手機信息。最搞笑的是5月15日,早上7點23分通知我們志愿者,早上7點半開始做核酸檢測。但是我們志愿者都是召之即來來之能戰(zhàn)。</p> <p class="ql-block">志愿者徐宏英、沈慧苓上門呼喚居民下樓做核酸檢測。</p> <p class="ql-block">志愿者童香霖仰望光明。</p> <p class="ql-block">退休黨支委戴秀珍在攙扶老人。</p> <p class="ql-block">退休黨員志愿者黃國勛在攙扶九十多歲的母親做核酸檢測。</p> <h3>等待醫(yī)護人員來采樣過程中。</h3> <h3>志愿者先測試。</h3> <p class="ql-block">獨居老人不會玩手機,就拍身份證認證。</p> <h3>核酸碼掃碼認證。</h3> <p class="ql-block">居民間隔2米排隊,有序的檢測。</p> <h3>老年人顫顫抖抖的堅持下樓檢測。</h3> <h3>張口已經(jīng)無數(shù)次了。</h3> <p class="ql-block">醫(yī)護人員為行動不便老人采樣。</p> <p class="ql-block">為勇敢的小朋友采樣。</p> <h3>居民下樓做核酸檢測,我們隔一次消殺一下電梯。</h3> <h3>困難的時候,我們志愿者缺N95口罩,大樓居民知道后,紛紛在大群里表示要捐出自家備用的N95口罩。結(jié)果在居民的幫助下解決了臨時困難。</h3> <h3>還有老黨員,年齡大了,沒有同意她參加志愿者。但是她拿出5000元要獎勵志愿者。</h3> <h3>居民間在相互幫助,補短板。</h3> <h3>106室陳貴強師傅抗疫期間,幫居民一起配藥。居民進出要登記,門衛(wèi)大白要檢查快遞小哥隨申碼。</h3> <h3>門口大白堅守的辛苦。</h3> <p class="ql-block">2022年春天的約會改在志愿者隊伍里了,通過志愿者和大樓全體居民的努力,我們從封控到管控到防范。到六月一日全上海解放。回憶這二個多月來,和志愿者以及大樓居民一起度過了一個終身難忘的2022年的春夏。</p><p class="ql-block"> 到十二月全國放開,我們大樓多數(shù)居民都陽康了。期間走了兩位老人,其中一位在康復院走的。幸好我們五十位黨員,其中兩位九十多高齡的老黨員都挺過來了。大難度過,迎來的是陽光明媚,百花齊放的2023年春天。</p> <h3>本文和攝影作者。</h3> <h3>無人機拍集體照。</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