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博德魯姆(Bodrum) 是土耳其穆拉省港口城市,位于愛琴海東部海岸。</b></h1> <h1><b>博德魯姆氣候宜人,有迷幻的大海、迤邐的海灣和歷史悠久的古跡。</b></h1> <h1><br></h1> <h1><b>神秘的小城藝術(shù)氛圍濃郁,整潔的街道兩邊,白色小樓鑲嵌著藍(lán)色的門窗,愛琴海畫風(fēng)撲面而來。</b></h1> <h1><b>用石頭加高的房屋,古樸與現(xiàn)代完美融合。</b></h1> <h1><b>這是個花園般的小城,鮮花盛開的庭院,處處透露著優(yōu)雅的氣質(zhì)。</b></h1> <h1><b>我們在海邊品嘗美味的午餐,一旁的狗狗口水直流。</b></h1> <h1><b>漫步海灣,豪華游艇、小漁船和兇悍的海盜船摩肩接踵。</b></h1> <h1><b>Zeki Muren是土耳其成就卓著的音樂表演藝術(shù)家,備受土耳其人民的熱愛,他的故居現(xiàn)在是藝術(shù)博物館。從本集開始,俺的土耳其系列,背景音樂全部采用他的作品。</b></h1> <h1><b>街頭,玩耍的小朋友。</b></h1> <h1><b>微笑著擺拍的土耳其大媽。</b></h1> <h1><b>熱戀中的情侶?!?lt;/b></h1> <h1><b>石墻上古樸的裝飾和徽章、甚至下水管道的井蓋,都散發(fā)著獨特的魅力。</b></h1> <h1><b>博德魯姆的標(biāo)志性建筑是十字軍要塞——圣彼得城堡(Castle of St Peter)。500多年來,這座中世紀(jì)城堡,一直矗立在碧波蕩漾的海灣入口,守衛(wèi)著博德魯姆。</b></h1> <h1>14<b>02年,所向披靡的帖木兒蒙古鐵騎入侵安納托利亞,處于奧斯曼土耳其圍攻中的伊斯坦丁堡(拜占庭),雖獲得了喘息的機(jī)會,但也無力阻止以羅德島為據(jù)點的醫(yī)院騎士團(tuán)(Knights Hospitaller)東進(jìn)。</b></h1> <h1><b>騎士團(tuán)在古哈利卡爾納索斯(Halicarnassus),從當(dāng)?shù)啬λ骼雇趿昴梗∕ausoleum of Halicarnassus)</b><b style="color: inherit;">中拆出大量大理石和巖石,構(gòu)建起圣彼得城堡,將這里取名為佩特羅尼烏姆(后土耳其語稱為“博德魯姆”)。</b></h1> <h1><b>非常遺憾的是,博德魯姆之行,我們與近在咫尺的摩索拉斯陵墓擦肩而過,這座建于公元前350年的陵墓,是古代世界七大奇跡之一。下圖來自網(wǎng)絡(luò),在此向作者致謝。</b></h1> <h1><b>隨著各種防御工事(如城墻、護(hù)城河和蓄水池等)的不斷增建,圣彼得城堡日益堅固。</b></h1> <h1><b>圣彼得城堡整體呈方形,占地超過3萬平方英尺。大門位于城堡西北角,面朝大海,這座圓塔因此得名港口塔。</b></h1> <h1><b>大門兩側(cè)豎立著兩座雕像。沉思的小朋友,你在想什么?</b></h1> <h1><b>公元前5世紀(jì)出生在博城的古希臘歷史學(xué)家希羅多德(Herodotos),成年后因參加反城邦僭主制斗爭被放逐,開始了漫長的游歷之旅,足跡東至兩河流域,南達(dá)埃及最南端,西至意大利西西里島,北臨黑海沿岸。希羅多德后客居雅典。</b><br></h1> <h1><b>經(jīng)歷波希戰(zhàn)爭,促成希羅多德寫就了以這場偉大戰(zhàn)爭為主題的不朽之作《歷史》。此書開創(chuàng)了西方歷史研究的基本原則――“鑒誡史學(xué)”的傳統(tǒng),希羅多德因此被稱為希臘歷史之父。</b><br></h1> <h1><b>這尊雕像是1925年流亡至博德魯姆的作家Cevato Sakir Kabaagac。他最著名的作品《藍(lán)色之旅》,記錄了他沿卡尼亞和利西亞海岸線的航海旅程,作家被譽為“哈利卡爾納索斯的漁夫”。</b></h1> <h1><b>穿過這個中世紀(jì)的大門,讓我們在時空中和歷史不期而遇吧。</b></h1> <h1><b>城堡高大的外墻由德國建筑師設(shè)計,城墻上和城堡內(nèi),有以意大利、英國、西班牙、加蒂諾、德國和法國等命名的多個塔樓。</b></h1> <h1><b>城堡用綠色火山巖和摩索拉斯陵墓的大理石建造。</b></h1> <h1><b>通道上方是指揮官塔。</b></h1> <h1><b>20世紀(jì)60年代,土耳其政府對城堡進(jìn)行了大規(guī)模修復(fù)。水下考古工作發(fā)現(xiàn)了大量珍寶,1986年,城堡變身為水下考古博物館,塔樓全部成為展館。</b></h1> <h1><b>城堡庭院正中,有鏈?zhǔn)诫p耳細(xì)頸罐展(Chain amphorae collection),展品從公元前14世紀(jì)以來至今的都有,全是從南部海岸的水下打撈上來的。</b></h1> <h1><b>照片中右下方的酒罐來自希臘希俄斯島(island of Chios),是公元前5世紀(jì)的東東。</b></h1> <h1><b>希俄斯是希臘第五大島嶼,距安納托利亞海岸僅7千米。在古代,希俄斯以出產(chǎn)優(yōu)質(zhì)葡萄酒而聞名。</b></h1> <h1><b>墻上的畫作展示了釀酒的過程。希俄斯的葡萄酒出口到整個地中海地區(qū)。在許多國家,甚至遠(yuǎn)至馬西利亞,都發(fā)現(xiàn)了這種雙耳酒罐。</b></h1> <h1><b>1522年,奧斯曼土耳其蘇萊曼蘇丹(Suleyman the Magnificent)征服羅得島后,醫(yī)院騎士團(tuán)撤出圣彼得城堡。</b></h1> <h1><b>穆斯林們在城堡東南角建造了一座清真寺,象征勝利。</b><br></h1> <h1><b>此后幾百年,城堡幸運地一直沒有遭受戰(zhàn)火洗劫。一戰(zhàn)時被法軍大炮擊毀的清真寺尖塔,也在1997年獲得新生。</b></h1> <h1><b>清真寺內(nèi)放置著一個大大的船尾,是根據(jù)在亞斯塔達(dá)(Yasstada)附近發(fā)現(xiàn)的晚期羅馬帝國船只仿造的。</b></h1> <h1><b>美麗的小庭院里有古老的水井。</b></h1> <h1><b>旁邊的墻上有公元前3-1世紀(jì)時打井方式的說明。</b></h1> <h1><br></h1> <h1><b>豪華的馬賽克地板和鴿子窩。</b></h1> <h1><b>庭院中散落著許多建筑殘骸,古希臘和古羅馬精美的雕像,向游客講述著博德魯姆曾經(jīng)的繁華。</b></h1> <h1><b>庭院北側(cè),是失事船展廳。這艘船是1973年被一個潛水采海綿者發(fā)現(xiàn)的。</b></h1> <h1><b>打撈出的數(shù)百個木制碎片,組裝出船的全貌。長 15.36 米、可承載 30 噸貨物的木船,展示了當(dāng)時杰出的造船技術(shù)和工藝。</b></h1> <h1><b>玻璃展廳中,展出了當(dāng)年船上運送的3噸玻璃器皿遺物,那些公元前15世紀(jì)至公元14世紀(jì)的瓶瓶罐罐,雖殘缺不全,但設(shè)計和生產(chǎn)技術(shù)令人乍舌,也足以表明當(dāng)年的興盛。</b></h1> <h1><b>古代硬幣展品非常有趣,用一頭牛的價格生動反映了物價上漲的狀況。</b></h1> <h1><b>路邊站著古羅馬總督,雕像的服飾紋理自然,有以假亂真的感覺。但這位身份尊貴的人物,也難逃頭部失蹤的命運。</b></h1> <h1><b>古堡內(nèi),塔樓之間是石磚拼接的城墻和走道。</b></h1> <h1><b>城堡是博德魯姆一流的觀景平臺。登高遠(yuǎn)望,海風(fēng)徐徐,深邃湛藍(lán)的愛琴海,海面平滑如綢緞一般。</b></h1> <h1><b>海岸線延伸向遠(yuǎn)方,希臘著名的科斯(Kos)島隱約可見。圣彼得城堡守衛(wèi)著戈科瓦灣(Gulf of G?kova),控制進(jìn)出的船只。</b></h1> <h1><b>伸向大海中的城堡,將平靜的海面切割出Kumbahce(東)和Salmakis(西)兩個小小的海灣。K灣畔房屋層出疊現(xiàn),S灣內(nèi)船只桅桿林立。</b></h1> <h1><b>藍(lán)天白云下的海灣波光粼粼,白色住宅密密麻麻依山而建,小城因此有了“白色小鎮(zhèn)”的雅號。</b></h1> <h1><b>堅固的古城堡和城下的白墻紅瓦,喚醒了和平時代的人們對古老歲月的記憶。</b></h1> <h1><b>Salmakis灣,奧斯曼時代的清真寺,俯瞰著腳下的寧靜。</b></h1> <h1><b>城堡內(nèi)最早建造的是法國塔。</b></h1> <h1><b>意大利塔是意大利建筑師 Angelo Mascettola的作品。</b></h1> <h1><b>塔樓下方平臺上,有一尊公元前355年的斯芬克斯(SPHINX)雕像。</b></h1> <h1><b>這座圓塔是西班牙塔,又稱蛇塔。</b></h1> <h1><b>德國塔。</b></h1> <h1><b>加蒂諾塔(Gatineau Tower)位于城堡東北角,是十字軍囚禁和折磨敵人的地方,里面非常血腥哦!</b></h1> <h1><b>守衛(wèi)城堡東南角的是英國塔(English Tower), 建于英格蘭國王亨利四世在位時期。</b></h1> <h1><b>亨利是第一位(也是歷史上唯一一位)接待拜占庭皇帝的英格蘭君主。他們會面時,曼努埃爾二世(Manuel II)警告亨利二世,基督教歐洲正面臨土耳其穆斯林的威脅。這座英國塔,象征著兩位君主互相支持的共同利益。</b></h1> <h1><b>現(xiàn)在,塔樓的房間被布置成中世紀(jì)騎士餐廳,墻上掛著獅子腦袋、鹿角等,耳邊回響著中世紀(jì)音樂。</b></h1> <h1><b>從11世紀(jì)末起,羅馬基督教會進(jìn)行了八次十字軍東征。東征的實質(zhì)是權(quán)勢極盛的羅馬基督教會對外擴(kuò)張,他們打著宗教圣戰(zhàn)的旗幟,挑起基督教與伊斯蘭、拜占庭各文明間的沖突,企圖以軍事征服歐、亞、非,建立羅馬基督教的世界統(tǒng)治。</b></h1> <h1><b>十字軍是這座城堡永恒的記憶,城堡的城墻和花園里,共鑲嵌有250多枚大理石雕琢的十字軍盾徽,上有十字架、綬帶、龍和獅子等圖樣。</b></h1> <h1><b>十字軍近二百年東征的失敗,使羅馬基督教會聲譽陡減,走向衰落。表明企圖憑借武力謀求建立某種單一文明的世界霸權(quán),只能事與愿違。</b></h1> <h1><b>盾徽屬于誰,不得而知,但無疑皆是十字軍活躍的痕跡。</b></h1> <h1><b>美麗的藍(lán)孔雀悠閑地在庭院里漫步。</b></h1> <h1><b>清真寺和十字軍盾徽同在一城,將不同文明交流、沖撞、融合,最后和諧共處的歷史展現(xiàn)在我們面前。</b></h1> <h1><b>十字軍東征,所到之處,災(zāi)難巨大。但不同地域的文化交流,促進(jìn)了世界各國人民之間的理解與友誼?!昂投煌?,世界文明必將更加絢麗多彩。</b></h1> <h1><b>我們在博城下榻的酒店,位于Kumbahce灣畔。</b></h1> <h1><b>在房間就能看到圣彼得城堡的身影。</b></h1> <h1><b>烏云遮擋了落日的余暉,傍晚的愛琴海波瀾不驚。</b></h1> <h1><b>清晨,我們告別愛琴海,奔向代尼茲利,土耳其的“黃龍”和希波拉里斯古城</b><b style="color: inherit;">在向我們招手啦!</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