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在收藏正社文獻(xiàn)資料時,收到正社成員碑刻收藏家孫伯淵所收藏的宋拓本,在民國時期的影印本上下二冊,打開上冊第一頁就是大宋帝王書第一,太宗皇帝書,等字樣,一看十分激動,作為宋太宗第三十七代世孫的我,從未見祖宗書寫字樣,在家譜上僅見繡像,也沒見過字跡,今天能見宋拓民國影印本,如見真跡,想當(dāng)初古代沒有印刷等技術(shù),以刻碑搨片保留傳世,估計原碑也不一定能找到,一幅宋拓版也成黑老虎貴得要死,二冊民國影印本也是水漲船高,作為正社成員孫伯淵所收藏經(jīng)他影印流通,也將成為我們研究的對象,我重金收來,品相完好,其宋拓原版解放后孫伯淵所收藏的六千多件拓本全部捐給上海博物館和北京故宮博物院。當(dāng)時在孫伯淵手中,他們把他來影印傳承,正可謂功德無量,有因為我在恢復(fù)挖掘正社的人文資料,才有緣與祖先墨跡相見,原本我一直認(rèn)為大宋開國皇帝弟兄兩人是一介武夫,想不到太宗草書,筆走龍舞,剛健有力,開張收放如云影流水,氣吞山河,豪放雄厚,用筆遒勁,透出了那個時代氣息。這種氣息也可從蘇軾的墨跡中體會,也能讀到那個時代整體的唐朝文化所遺存我國文化的主高點,和民眾的整體水平,難怪至宋徽宗趙佶一朝,中國文化達(dá)到了精致的天花板。</p> <p class="ql-block"> 此段宋拓太宗草書 人文氣息和帝王的雄霸躍然紙上,我時常翻閱研讀,積淀一下對古人氣息的把握,平時我就是練練顏真卿,張遷碑,曹全碑有時練練八大,何紹基,草書幾乎沒練過,面對祖先的宋太宗草書作品心慕手追,今天一鼓足氣臨之只得皮毛乎?見笑</p><p class="ql-block"> 江野於2022年四月29日</p> <p class="ql-block">孫伯淵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