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航"遠航" <p class="ql-block"> 今日清明節(jié),紀念親友的日子。我在<九龍湖知青館>懷念我父母、親人、好友。</p> <p class="ql-block">寧波知青好兄長,我的亦師亦友劉曉航教授2021年10月22日駕鶴西去,"遠航"天堂。</p> <p class="ql-block"> 我曾寫文:這是知青文化的重大損失。有的人走了,忘了;劉曉航老知青走了,寧波知青永記心中。劉老師新世紀始,三次風塵仆仆、自費來寧波,講課:中國知青文化、知青文學創(chuàng)作和祝賀寧波召開"長三角知青文化五屆研討會"、祝賀"寧波知青館五周年"。他是寧波知青好兄長,也是廈門知青好兄長。</p> <p class="ql-block"> 劉曉航的學識、膽識、勤奮、風范、人品等都是我的師長。我倆相識十多年來,他贈我書八本,每本總會題寫銘言。我倆微信交流中,總感他的知識、正氣。曉航"遠航"的前一月,我倆還在互發(fā)信息,想不到走得這么快、這么急,讓我簡直不敢相信。他的走,全國各地與他相熟的知青,悼文悼圖,形容:蓋天鋪地不過份。</p> <p class="ql-block"> 劉曉航老師1947年出生杭州,1965年安徽蕪湖三中(高中)畢業(yè)下鄉(xiāng)定遠縣、南陵縣。他七年的知青歲月,經歷了艱苦;他擺脫了身上"社會關系″包袱,一直將苦難當成學校,激勵自己;他經努力考入大學,改變了自己的命運;他曾任大學旅游系主任、副校長,武漢科大中南分校教授。紀念中國知青上山下鄉(xiāng)40周年時,他嘔心瀝血寫成的名作《我們要回家》一書,在廣大知青中樹起了豐碑。他2010年元月送我這本《回家》書上題寫:拒絕遺忘歷史,不為苦難加冕。</p> <p class="ql-block"> 劉曉航是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曾寫作《我們曾年輕》《滄桑人生》《老小吃、老味道》、《實用囗才訓練教程》、《山山水水總關情》《曾經同飲一江水》《旅游文化學》《風吹來,滿天都是白色的傘》《疏窗聽雨》《洞茶與中俄茶葉之路》《流散中國的猶太人》《穿越萬里茶路》《大漢囗一東方茶葉港》《渴望遠行》《開花的荒崗》等專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08年,我與劉曉航老師在四川重慶舉行的″首屆中國知青文化旅游節(jié)籌備會議"上相識。2010年1月,劉老師為寧波知青們講課:中國知青史、知青文學創(chuàng)作、知青學術論壇、知青書刊出版、知青文化活動……我在會上問了他如何出版知青自己的書問題?他說:"自印和出版社的二個途徑?!?lt;/p> <p class="ql-block"> 劉曉航老師喜歡旅游,邊旅游邊參加全國知青文化活動,一舉二得,正合我心意?;挠?、中國作協(xié)副主席張抗抗曾為我一位好友購書題字:書友神交。我和劉老師,許多事上看法有相近處,也許是大家常說的"三觀″,也許這就是知青朋友們的神交吧!每每會議上、聊天中,劉老師的囗才和講故事內容,總引我專注聆聽,自覺是長知識的樂事。他2014年,與揚州王家林老師來寧波,我和周曙明陪同他們去奉化溪囗《中正圖書館》參現(xiàn),他后又去了寧波走馬塘村、中國大港北侖港區(qū),這是他的一次文化之旅。</p> <p class="ql-block"> 劉曉航老師一生勤奮,他曾與老黃牛合照一張,自稱:耕耘不斷。他知識博大,學生眾多,但為人謙和,沒有架子。他熱愛生活,對茶葉養(yǎng)生和茶文化深遠的追求,孜孜不倦。他傾心傾力投入中歐、中俄萬里茶路文化的考察,電腦健敲出文字萬萬,為沿路城市經濟發(fā)展出力不少。上圖是2018年11月,我們在武漢首義門前合影。</p> <p class="ql-block"> 我七年的北大荒插隊、農場、兵團知青勞動、生活情結,使我對中國這段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知青文化,一直追求著;並概括:腳踏實地、艱苦奮斗、奉獻擔當、自強不息的中國知青精神;2021年6月,<寧波九龍湖知青博物館﹥開館時,我將此知青文化精神,立牌館的竹林中。</p><p class="ql-block"> 后知青的歲月中,我十分贊同四州瀘州知青官國柱老師《拿什么拯救知青》一書,在各地許多知青下崗自救艱難時,倡導:市場經濟聯(lián)盟自救。劉曉航老師在知青文化活動中,面對各種困難和不理解,總是顧全大局、積極向上(如知青內的個別人派別、流言等)。那次他在全國中心城市一一武漢,借紀念辛亥革命東風,組織召開″第八屆泛長三角知青文化研討會″。后幾年,他又組織在武漢咸寧召開"首屆中國知青茶文化研討會″,在茶文化會上參加有:上海王建國、瀘州官國柱、廈門鄭啟五、山東邱靜波、福建楊廷生、湖州朱小杰、重慶鄒盛永、寧夏趙驚奇、上海蔡超英、寧波王元標……,</p> <p class="ql-block"> 劉老師贈我書中題寫銘言:行者無疆。親歷大時代,行走山水間。殉道者的血,像一粒粒麥種。復興被世人遺忘的中俄萬里茶路。人的一生就是出門遠行和平安回家。我們一直路上,因為遠方有詩歌和燈光。江山無恙,青山依舊,陽光總在風雨后。星辰滿天,我們依然是少年。青山不老,落霞滿天……</p> <p class="ql-block"> 我和劉曉航教授、鄭啟五教授在湖北咸寧市茶園里合影。</p> <p class="ql-block">我在福建廈門市和劉曉航老師、鄭啟五老師、謝春池老師座談會上合影。</p> <p class="ql-block"> 2021年春天,我用十年時間寫的長篇紀實傳記《寧波船王》一書出版,內有十多張彩色圖片、百年碼頭文化的十六萬字,劉曉航老師一直支持我的業(yè)余文學寫作,這次欣然為老外灘商幫碼頭文化書《寧波船王》寫序,我十分感謝。寧波商幫是繼晉商、徽商后,近代又一大商幫,劉老師曾來寧波時,專程去參觀《寧波幫博物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劉老師最后贈我一書,是他文學創(chuàng)作活動五十周年紀念,收集了:葉辛、余杰、王家林、王禮民、王建國、劉湘、毛祖蓉、朱盛鐳、李素梅、楊小彪、萬學工、元標等五十多人,對《風從原野上吹過》一書評語。只印六十本,很珍貴,我精心收藏著?!逶?quot;一書封頁后寫有劉曉航一句話:人當了一回知青,就像泥土燒成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今日,我翻看著去年十月全國各地知青悼念劉曉航教授的文章和圖片,心潮澎湃。我已打印、裝釘成冊,和書一樣,留作永久紀念。寧波知青好兄長:劉曉航老師遠航去了,您的精神、文字,同與我們生活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