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秦二世墓位于西安曲江,毗鄰曲江池遺址公園。原來是一座荒冢,周邊是農(nóng)村和農(nóng)田。連西安人知道的也不多。</p> <p class="ql-block"> 二十多年前我騎摩托帶家人到這里踏青。當時地表建筑只有一個小小的正殿,其東邊不遠處是個旱廁。<span style="font-size: 18px;">那次小孩要上廁所,打聽到這里,才知道這里有個秦二世墓。</span></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那時候,不遠處是個沒有水的大洼地。說是古代的曲江池遺址。是房地產(chǎn)開發(fā)改變了這里的一切。洼地里放入清水、種上樹,地價就漲起來了。房價也從四千漲到了兩萬。現(xiàn)在真后悔那時沒貸款在這里買房。買兩套可就發(fā)財了。</p><p class="ql-block"> 如今這里高樓林立,已成為鬧市區(qū)了。</p> <p class="ql-block"> 后來當?shù)卣疄檫@個墓修了一個公園。叫“曲江秦二世陵遺址公園”。這個秦國小篆字體認得真費勁。若不是下面有一行楷體字翻譯,能認全的人怕是不太多吧。</p><p class="ql-block"> 這個字體是秦始皇統(tǒng)一天下以后,讓丞相李斯將秦國的篆書簡化了小篆在全國推行,從而統(tǒng)一了文字。</p> <p class="ql-block"> 從曲江遺址公園這個通道過去,走上五十多級臺階就到秦二世墓了。</p> <p class="ql-block"> 轉(zhuǎn)身再看,是“曲江池遺址公園”幾個字。這是提示人們,從這里可以返回到曲江池遺址公園。</p> <p class="ql-block"> 公園門口修了一個“天下一統(tǒng)”雕塑。上面刻著“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那是中國秦朝從建國到消亡的時間。老秦人經(jīng)過五百年、三十多代君主努力,逐步建立起來中國第一個中央集權的郡縣制王朝,卻在十五年后土崩瓦解。</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這張地圖是當時秦始皇統(tǒng)治下的疆域版圖,面積三百多萬平方公里,是中華民族兩千多年來生存的基本盤。大秦男兒勿忘東出。從秦孝公重用商鞅實行變法開始,經(jīng)過六代秦王的勵精圖治,打到了東海和南海邊上。</span></p><p class="ql-block"> 秦王嬴政22歲登基。從公元前230年開始用十年時間,按順序滅掉了韓、趙、魏、楚、燕、齊六國,結束了春秋戰(zhàn)國五百年來的國家間紛爭與戰(zhàn)亂。<span style="font-size:18px;">即所謂的“大仁不仁,以戰(zhàn)止戰(zhàn)”。從此形成了史無前例的天下一統(tǒng)局面,奠定了華夏的初始版圖。</span></p> <p class="ql-block"> 嬴政成為中國第一個皇帝。人稱秦始皇。秦始皇的許多舉措,都開創(chuàng)和奠定了中國此后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又歷經(jīng)了“漢承秦制”的西漢兩百年,讓華夏一統(tǒng)深入人心。</p> <p class="ql-block"> 園中有個虎符雕塑?;⒎枪糯{(diào)兵用的令牌。實物是金或青銅的,劈為兩半,有公母扣可以相合,長兩寸左右。陜西歷史博物館里的一只銅質(zhì)虎符,上面有嵌金銘文40字。</p> <p class="ql-block"> 虎符平時一半由當?shù)伛v軍統(tǒng)領所持,另一半在皇帝手里。當兩半嚴絲合縫地合對在一起時,就“符合”了,持符者才獲得調(diào)兵遣將權。</p><p class="ql-block"> “符合”這個詞最早源于此。</p> <p class="ql-block"> 這次來才知道秦二世墓的保護過程。八十年代當?shù)卮迕褡园l(fā)保護,再加上社會有識之士出資修葺,這個墓才沒有繼續(xù)被破壞。真欽佩古城人民的文物保護意識。</p> <p class="ql-block"> 現(xiàn)在的正殿已經(jīng)被翻建了。</p> <p class="ql-block"> 殿里掛著秦朝丞相李斯的畫像。此人有才無德,最終敗給了心中的“小我”,為了一己私利,在關鍵時刻放棄了“利國”的大原則,最后死的很慘。</p> <p class="ql-block"> 這是秦始皇身邊宦官趙高的畫像。這個像畫得好。從人物的眼神就能看出高趙是個表面臣服,內(nèi)心卻詭計多端的小人。</p><p class="ql-block"> 李斯和趙高都是改變中國歷史軌跡的人物。</p> <p class="ql-block"> 墓的封土不高。據(jù)說封土還是現(xiàn)代被加高了的。史料記載:以黔首葬二世于杜南宜春苑中。黔首是秦代對平民的稱謂。也就是說秦二世是以平民身份安葬于此的。</p> <p class="ql-block"> 墓的周圍蓋起了一幢幢住宅樓。十年前,西安供電局的一些職工在這里團購了房子。他們戲稱住的是“墓景”房。</p> <p class="ql-block"> 這個墓碑是清乾隆年間的當?shù)乜h令所立,文字是當時的陜西巡撫畢沅所書。墓碑前面用玻璃罩著,這顯然是個文物了。</p> <p class="ql-block"> 我才發(fā)現(xiàn),白鹿原上薄太后陵的碑上也是他的字。人都死了三百年了,字跡卻留在人間了。真是“雁過留聲,人過留名”啊。</p><p class="ql-block"> 這是國人的文化習慣。領導喜歡題詞,老百姓則喜歡留下“xx到此一游”。不過這個巡撫值得稱贊。他若三百年前不立碑留字,到今天就沒人知道這個普通墓冢埋的是秦二世胡亥了。</p> <p class="ql-block"> 這個石碑是西安市人民政府于1956年立的。</p> <p class="ql-block"> 碑的背面文字,寫的是胡亥墓以及胡亥本人的一些情況。</p> <p class="ql-block"> 下面,我重點聊一聊胡亥其人以及他生前和身后的一些事吧。</p><p class="ql-block"> 史料記載,胡亥是秦始皇嬴政的第十八個兒子。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最后一次巡游天下,把嬌慣頑劣的胡亥也帶上了。當時胡亥21歲。結果秦始皇七月病死在沙丘(今河北廣宗西北,邢臺附近),終年49歲。</p><p class="ql-block"> 他咽氣前留下璽書交身邊的太監(jiān)趙高去辦。詔令在陜北監(jiān)軍的長子扶蘇速回咸陽主事,并明確傳位給扶蘇。</p> <p class="ql-block"> 趙高扣下璽書,秘不發(fā)喪。把秦始皇的遺體放入巡游車里經(jīng)過井陘北上,繞道九原郡(今內(nèi)蒙古包頭市),再走秦直道返回咸陽。當時正值夏天,在車上裝上大量臭魚爛蝦以掩蓋尸臭。</p> <p class="ql-block"> 趙高威逼利誘丞相李斯,一起篡改了秦始皇的遺詔,扶持胡亥繼位。李斯與扶蘇有過節(jié),怕能干有為的扶蘇繼位對自己不利。這樣,昏庸無能的胡亥便是最佳人選。兩人又偽造詔書,賜死長公子扶蘇,除掉了最大威脅。</p> <p class="ql-block"> 胡亥繼位,成了秦二世。他知道自己的皇位來的不正當,心里發(fā)虛,于是要翦除異己。讓趙高全權辦理案件,結果許多人頭落地。</p><p class="ql-block"> 首先殺了開國有功的大將蒙恬、蒙毅兄弟,以致株連無數(shù)人。</p><p class="ql-block"> 第二,殺了自己的18個兄弟和10個姐妹。剩下的兄弟姐妹也被逼自盡了。</p><p class="ql-block"> 第三,胡亥在趙高的唆使下,又殺了大批的地方官吏。</p><p class="ql-block"> 第四,殺了丞相李斯。李斯揭發(fā)趙高有野心,被趙高反咬一口,羅織了李斯的罪名。秦二世第二年,李斯被腰斬于市并夷三族。據(jù)說李斯在刑場上與一起赴死的兒子相望痛哭,悔不當初。</p> <p class="ql-block"> 胡亥昏聵、無能、愚蠢。趙高在辦案過程中,不斷安插親信,培養(yǎng)自己的勢力。而胡亥以為趙高的親信就是自己的親信,以致于自己慢慢被架空。其實趙高殺的人,基本上是妨礙趙高的人。</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辦完這些事后,胡亥覺得可以高枕無憂了。他本就喜歡玩樂,開始象他父親一樣橫征暴斂,征發(fā)民夫,廣修宮殿。全國很快就民力枯竭,民怨?jié)u盛。</p> <p class="ql-block"> 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暴發(fā)了陳勝、吳廣起義。那句著名的“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就是陳勝喊岀來的。六國舊諸侯們也恢復了國號,各自稱王,紛紛反秦。項羽、劉邦等奮起響應。</p> <p class="ql-block"> 而秦二世此時仍只知享樂,以為只是幾個蟊賊鬧事而已,根本沒放在心上。下面的官員怕掉腦袋,沒人敢說真話。以致星星之火越燃越大。</p> <p class="ql-block"> 趙高原是胡亥小時候的老師。胡亥做了這么多壞事、傻事,都是趙高挑唆的。他還哄騙胡亥,說皇帝就該享受,操心的事都讓他人去做。胡亥也真信他,竟然把國事都交給他代勞,自己就待在深宮享樂。已經(jīng)升任丞相的趙高就成了實際上的獨裁者。</p> <p class="ql-block"> 秦二世第三年,趙高就不滿足做幕后皇帝了。為了知道大臣們對自己的態(tài)度,他導演了一場“指鹿為馬”的鬧劇。他把一只鹿送給胡亥,卻說這是馬。胡亥反駁,而許多大臣畏懼趙高,也說是馬。這場鬧劇不僅是權力的示威,更是政治立場的測試。事后趙高就把那幾個說鹿的大臣殺了,朝中再無人敢反對他了。</p><p class="ql-block"> 這就是成語“指鹿為馬”的岀處。</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可笑的是,胡亥以為自己得了迷惑病,找太卜掐算。太卜瞎說是因為他祭祀時齋戒不好引起的。趙高也騙他去躲災,他就躲到行宮去了。</p> <p class="ql-block"> 就在胡亥糊涂度日時,秦朝的形勢愈發(fā)嚴峻了。各地反秦大軍節(jié)節(jié)勝利。陳勝大軍逼近咸陽,項羽的楚軍也前來決戰(zhàn)。秦軍無心抵抗,有些將士甚至投敵了。胡亥這時才慌張了,開始責怪趙高。</p> <p class="ql-block"> 趙高早有反心,既然翻臉了,就一不做二不休,干脆趁機篡位。趙高讓女婿閻樂帶人直闖胡亥的行宮,逼胡亥自刎了。</p><p class="ql-block"> 閻樂就是來索命的,胡亥跪地求饒也不行。正應了那句話:出來混,總是要還的。胡亥到死也想不到,自己的快樂人生會以這種方式早早謝幕。</p> <p class="ql-block"> 胡亥死時24歲,當皇帝僅三年。他在位時幾乎沒做好一件象樣的事。秦朝也因他走向了最后時光。</p> <p class="ql-block"> 劉邦攻入武關(今陜西丹鳳縣武關鎮(zhèn),312國道),先于項羽到達都城咸陽城下。此時秦朝廷已亂成一團。<span style="font-size:18px;">趙高本想稱王,后來卻扶持了秦始皇的弟弟子嬰繼位做傀儡秦王。他一方面找不岀合理的借口上位。另一方面覺得劉邦一旦破城會先殺了自己。天塌了還有高個子頂著。</span></p> <p class="ql-block"> 子嬰不傻,對趙高的所作所為十分清楚。自己被硬拉上皇位,一旦有機會,趙高也會殺了自己。于是子嬰悄悄制定了一個刺殺趙高的計劃。</p><p class="ql-block"> 登基典禮這天,子嬰稱病不出。趙高親自來請,被藏在帳后的宦官韓談砍殺。子嬰奪回大權,又滅了趙高家族,也是個狠人。</p> <p class="ql-block"> 自從趙高專權以來死了那么多人,斗爭早已到了“你死我活”的白熱化程度了。當失敗和死亡意義相同的時候,也就沒有了規(guī)則和底線。生死關頭,誰出手快、下手狠,誰就活。趙高被反殺也是活該。</p> <p class="ql-block"> 公元前206年10月,當了46天秦王的子嬰見走投無路,只好捧著玉璽和虎符岀城向劉邦投降。秦朝就此覆滅。</p> <p class="ql-block"> 秦帝國在三年之間迅速滅亡,最根本的原因是民心盡失。一個偶然事件的觸發(fā),都能導致各地紛紛揭竿而起。</p> <p class="ql-block"> 劉邦進城嚴明軍紀、安撫民眾,維護社會秩序。后來聽取樊噲、張良等人的勸說,放棄享受,退出秦宮。帶十萬人馬還軍灞上(今西安白鹿原),等侯項羽的四十萬大軍到來。</p><p class="ql-block"> 劉邦打仗不如項羽、韓信,卻是個天才的政治家。他留下了好名聲。特別是他的那句“秦人苦矣”,讓秦人熱淚盈眶。</p> <p class="ql-block"> 項羽在巨鹿殲滅了秦軍主力后趕了過來,進入咸陽城殺了子嬰及其宗室?,F(xiàn)在嬴姓人很少,也與胡亥當年殺親兄弟和項羽屠殺嬴姓皇族有關。逃掉的嬴姓人也都改成“秦、趙”等姓氏了。當時,項羽仍不解子嬰向劉邦投降而積聚的怒氣,又屠殺城中百姓,放火燒了秦宮和咸陽城。大火連燒三個月。先秦的許多文獻和典籍也在那場大火中化為灰燼。</p><p class="ql-block"> 幸虧劉邦手下的蕭何事先運走了一些地圖、文件等檔案,為“漢承秦制”打下了基礎。別人爭財寶,蕭何搶檔案。這是蕭何的不凡之處。不得不佩服劉邦聚集能人志士的能力。</p> <p class="ql-block"> 在以后楚漢相爭的四年里,后方的秦地人民為報屠人毀城之仇,大力支援劉邦,打敗了項羽??芍^“得民心者得天下”。僅比秦始皇小三歲的劉邦就此建立了大漢王朝。且繼承了秦朝的郡縣制,維護了中國的一統(tǒng)江山。漢朝都城就建在離咸陽六十里地的長安(今西安未央?yún)^(qū))。</p> <p class="ql-block"> 縱觀歷史,政治斗爭從來都是殘酷無情的。且不從治國理政的高度講,單從人心、人性上說,就有許多警示。</p><p class="ql-block"> 一、德不配位,必有殃禍。胡亥的德性、能力不足以支撐他的皇位,卻為了玩樂享受而上位,為國家和自己都埋下了禍患。這個沒出息的貨,其實是被自己體內(nèi)的多巴胺控制住了。這正是趙高看上的。</p><p class="ql-block"> 無論哪朝哪代,起用這種人,都是國家的悲哀。而且這種人在哪朝哪代都不少。好的政治制度就是防止胡亥這種人上臺,也防止趙高這種人胡作非為。</p> <p class="ql-block"> 有人推測“胡亥”不是其真名。項羽燒掉了秦國的文字記載,連秦始皇老婆及其諸多子女的名字都沒留下來。后代史官可能根據(jù)民間說秦二世是“禍害”,而寫成了“胡亥”。這兩個詞的陜西話發(fā)音相似。</p> <p class="ql-block"> 二、秦始皇用人不淑,也沒有提前做好立儲這種關乎國家未來的大事。</p><p class="ql-block"> 趙高的父親是嬴政父親的仆人。趙高與秦始皇嬴政同年岀生,且一起長大,跟隨秦始皇近五十年。時間一長,他難免漸失敬畏之心,也會助長“憑啥我不能”的嫉妒心理。心底也會或多或少有“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越位想法。只是時機不成熟。</p><p class="ql-block"> 秦始皇在生命的最后時刻倉促立儲,有諸多不妥。首先沒有公開自己的立儲內(nèi)容,讓大家監(jiān)督而形成制約。讓趙高鉆了空子,擅自改變了歷史走向。</p><p class="ql-block"> 不過,秦始皇不用自己喜歡的小兒子胡亥,而用長子扶蘇,還是有先見之明的。</p> <p class="ql-block"> 三、趙高掌握實權之后,人性中惡的一面就膨脹了。一個在秦始皇面前謹小慎微、兢兢業(yè)業(yè)的人,變成了一個膽大妄為、無惡不作的人。這兩面合起來,就是一個完整的趙高。</p> <p class="ql-block"> 四、丞相李斯的“高高掛起”害了自己。認為起用胡亥,對自己也有好處,終跳不出那點私心私利。以至于后來向胡亥告狀,想挽救國家,卻已無能為力了。當時的胡亥自己也是“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了?!坝芯吕褐髁x者的地方就有人禍”,這話一點不假。事實證明,象李斯這種人在關鍵時刻是靠不住的。</p><p class="ql-block"> 李斯也是天真,告狀反招來殺身之禍,書呆子氣實足,沒有子嬰的那種魄力。也不想一想,這個敢篡改詔書,偷天換日的趙高,是你以后能對付得了的嗎?</p> <p class="ql-block"> 五、子嬰也算是條漢子。既然推脫不掉趙高的推舉,就硬著頭皮上,充當了那個頂天的“高個子”人。在除掉趙高以后就不能罷手了,接著鏟除了趙高的勢力,試圖挽救局面。在圖勞無功之后,就只能在牢里等待歷史的最后宣判了。后來,項羽揮刀把他送岀了人間。</p><p class="ql-block"> 子嬰當秦王四十多天,在中國歷史上留下了一個背影,短促而悲壯。</p> <p class="ql-block"> 六、陳勝、吳廣點起“反秦”之火,卻先后被自己手下人所殺。</p><p class="ql-block"> 起義軍將領田藏在攻打滎陽時與吳廣意見不和,竟假借陳勝之命殺了吳廣。這正中了陳勝“一山不容二虎”的小心思。陳勝后來反而封田藏為上將軍。陳勝在一次戰(zhàn)敗逃跑時嫌馬車跑得慢,責罵車夫,反被車夫莊賈殺了。一幫烏合之眾各懷心思,而這兩位起義領袖的軍事才能和馭人能力又不足,在剛性淘汰的環(huán)境中過早地岀局了。其人馬后來都投奔到了項羽的麾下。</p> <p class="ql-block"> 起義沒有退路。大家都在一條船上。舵手得有真本事和人格魅力,能在關鍵時刻力挽狂瀾,否則自身也難保。</p><p class="ql-block"> 大浪淘沙,物競天擇。后來劉邦和項羽成了秦朝未年亂世弄潮的主角。</p> <p class="ql-block"> 最后也說兩句劉邦和項羽。劉邦知人善任、從諫如流,尤其是在大是大非上拎得清。而項羽和他相反。兩人性格也不同。項羽情緒化做事,輕率莽撞,有小家子氣。他既有婦人之仁,又殘暴嗜殺。</p><p class="ql-block"> 劉邦則穩(wěn)重多思有大格局,雖待人仁義,但也殺伐果斷。這是個心中有佛,手里有刀的家伙。</p> <p class="ql-block"> 還有重要的一點,劉邦思想無限制,不受道德等條條框框的約束,而項羽卻主觀做事,自我設限,被綁住了“手腳”。項羽有“霸王別姬”和“無顏過江東”,鴻門宴上放過劉邦。而劉邦落敗駕車逃跑時把自己的孩子踹下車,后來還殺了曾經(jīng)放過自己的恩人丁公。從這些事上就能看出兩個人的道德底線。其實劉邦成事的最大心法就是“實事求是”,只考慮利益得失,不管道德上所謂的對與錯,不拘手段和小節(jié)。</p><p class="ql-block"> 正是“年少只知項羽勇,老年方懂劉邦難”。</p> <p class="ql-block"> 歷史雖受當時客觀條件的影響,但主觀上總是圍繞著人性展開的。人性千古不變。人性不本善,也不本惡,而是本自私。人若走不出自己的執(zhí)念,走到哪里都是個囚徒。是欲望的囚徒,是利益的奴隸。世人多貪婪,少欲則自安。</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 18px;">人類從歷史當中汲取的最大教訓,就是沒有汲取教訓。近代</span>發(fā)生的事,古代歷史上都有發(fā)生,只是人物、時間、地點以及影響力不同罷了。日光之下并無新鮮事,只是換個模樣出現(xiàn)而已??梢哉f歷史學就是未來學。</p><p class="ql-block">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后人而復哀后人也”。我們讀歷史就是讀人性、識人心。人生要參透人性,克己而不妄為,可以少走些彎路。</p> <p class="ql-block"> 《戰(zhàn)國策》中有曰:前<span style="font-size:18px;">事不忘后事之師。</span>歷史不會重復,卻會驚人的相似。胡亥以及他那個時代人的故事,就是<span style="font-size:18px;">前車之鑒。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歷史是現(xiàn)實和未來的一部分。這是我這次參觀秦二世墓的最大收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最后告訴大家,這地方真值得來看一看。這是感受歷史最深刻的方式。當你讀過前人傳記,還見過古人遺跡,你的世界里就有了來龍去脈、上下千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你進園是免費的,我也不用交錢。當下防疫為要。只要戴好口罩,掃掃“陜西一碼通”就行了。</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