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朋友,你去過西藏嗎?西藏的廣袤天地真的太美了!</p><p class="ql-block"> 且不說高大恢弘的布達拉宮,也不說有一千多年歷史的大昭寺、扎什倫布寺、色拉寺和哲蚌寺,更別說羊卓雍錯、納木錯、瑪旁雍錯,普莫雍錯等等神湖,只要你看到西藏的藍天、白云,看到西藏的大雪山、大草原,你就會被深深的迷住的!</p><p class="ql-block"> 當你在路上看到三歩一扣首的苦行僧,你會明白什么叫虔誠。</p><p class="ql-block"> 當你在波密看到白色雪山、殷紅桃花和在翠綠的青稞地里勞作的藏民的畫面時,你會知道什么是真正的世外桃源。</p><p class="ql-block"> 只要你看著用彩筆畫出來一樣的藍天,瞄一瞄飛渡的亂云,看一看納木錯五六米高的晶瑩剔透的冰凌,望一望千年不化的冰川,仰望一下近在咫尺的珠穆朗瑪峰,你就會醉的!</p><p class="ql-block"> 我已經(jīng)醉過好幾回了!</p><p class="ql-block"> 來吧!到西藏來!只有你到過西藏,你才能欣賞到西藏真正的美!你會感受到不一樣的天空和不一樣的景致!人在天地間只是滄海一栗,莽原一蟻!也許,你會改變以往對一些事和物的看法,或許會有不一樣的胸懷!</p> <p class="ql-block">《桃花源》2013年攝于波密。</p> <p class="ql-block">《湖光山色》2013年攝于納木錯。</p> <p class="ql-block">《納木錯的守護神》2014年攝。</p> <p class="ql-block">《布達拉宮晨曦》2013年攝。</p> <p class="ql-block">《岡巴晨曲》2019年攝。</p> <p class="ql-block">《世界之顛》2019年攝。</p> <p class="ql-block">《冰川下的經(jīng)幡》2015年攝于山南。</p> <p class="ql-block">《尼洋河谷》2013年攝于林芝。</p> <p class="ql-block">《白塔倩影》2014年攝于來古村。</p> <p class="ql-block">《墨韻》2013年攝于墨脫路上。</p> <p class="ql-block">《念經(jīng)千遍》2014年攝。布達拉宮旁的轉(zhuǎn)經(jīng)筒,藏族同胞說,每轉(zhuǎn)動一次經(jīng)筒,就是念了一遍經(jīng)。</p> <p class="ql-block">《金碧輝煌》2013年攝。</p> <p class="ql-block">《湖色山影》2019年攝。</p> <p class="ql-block">《朝霞》2019年攝。</p> <p class="ql-block">《天上阿里》2019年攝。</p> <p class="ql-block">《亂云飛渡》2019年攝于岡巴。</p> <p class="ql-block">《星光閃爍》2014年攝于來古村。</p> <p class="ql-block">《晶瑩剔透》2013年攝于納木錯。納木錯是西藏四大神湖之一。長130多公里,寬30朵公里,冬季湖面結(jié)冰,厚達二、三十厘米。時有八級以上大風,把冰面壓裂,再把冰推向岸邊,拱砌成五、六米高的冰凌,煞是壯觀。</p> <p class="ql-block">《疊嶂》2013年攝于納木錯。</p> <p class="ql-block">《樓板》2013年攝于納木錯。</p> <p class="ql-block">《湖光雪影》2014年攝于納木錯。</p> <p class="ql-block">《米堆冰川》2014年攝于波密。</p> <p class="ql-block">《田園風光》2018年攝于嘎朗。</p> <p class="ql-block">《來古晨曦》2013年攝于來谷村。</p> <p class="ql-block">《湖邊魅影》2015年攝于普莫雍錯</p> <p class="ql-block">《圣象天門》2019年攝于納木錯西岸。</p> <p class="ql-block">《鮮花插在牛糞上》2015年攝于錯那。</p> <p class="ql-block">《倒影》2014年攝。</p> <p class="ql-block">《神湖魅影》2016年攝于冰川湖。</p> <p class="ql-block">《念經(jīng)去》2019年攝。</p> <p class="ql-block">《我們一家人》2016年攝于波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田園風情》2018年攝。</p> <p class="ql-block">《古格皇朝遺址》2019年攝。</p> <p class="ql-block">《遠眺珠峰》距離珠峰最近的海拔5263米的觀景臺。攝于2018年。</p> <p class="ql-block">《倒影》2014年攝于納木錯。</p> <p class="ql-block">《冰光山色》2015年攝</p> <p class="ql-block">《雍布拉康寺》2015年攝于山南。</p> <p class="ql-block">《巉巖遠眺》2019攝于尼泊爾邊界。這是雨后的清晨,天特透。此巖相距甚遠,濃霧飄動,瞬間即逝,捕捉時機,留下這一刻。</p> <p class="ql-block">《雪域里的綠洲》2015年攝于邊壩。</p> <p class="ql-block">《冰上人家》2015年攝于邊壩。</p> <p class="ql-block">《圖騰》2015年攝。</p> <p class="ql-block">《班公湖畔》2019年攝。</p> <p class="ql-block">《晨光》2018年攝。</p> <p class="ql-block">《遠山》2015年攝</p> <p class="ql-block">《山谷》2018年攝</p> <p class="ql-block">《飄揚》2019年攝。</p> <p class="ql-block">《倩影》2013年攝。</p> <p class="ql-block">《火燒云下》2019年攝。</p> <p class="ql-block">《天地間》2015年攝。</p> <p class="ql-block">《尼洋河一隅》2013年攝。</p> <p class="ql-block">《天地悠悠》,2015年攝于山南。</p> <p class="ql-block">《相濡以沫》2015年攝。</p> <p class="ql-block">《天穹》2019年攝。</p> <p class="ql-block">《悠然自得》2019年攝。</p> <p class="ql-block">《靜謐時光》2019年攝于岡巴。</p> <p class="ql-block">《春的氣息》2013年攝。</p> <p class="ql-block">《拉薩河畔》2013年攝于拉薩郊區(qū)。</p> <p class="ql-block">《左貢雪原》2014年攝。</p> <p class="ql-block">《米拉山口》2014年攝。</p> <p class="ql-block">《神山露臉》2018年攝于松索村。</p> <p class="ql-block">《老樹新花》2018年攝于林芝。</p> <p class="ql-block">《深山車影》2013年攝于墨脫路上。</p> <p class="ql-block">《跋涉》2013年攝于墨脫路上。</p> <p class="ql-block">《綠籮》2013年攝于墨脫路上。</p> <p class="ql-block">《古樹紅花》2013年攝于墨脫路上。</p> <p class="ql-block">《然烏湖畔》2014年攝。</p> <p class="ql-block">《天路》這是通往張國華將軍對印自衛(wèi)反擊戰(zhàn)指揮部的唯一路口。二十公里的路程,從海拔4300米降至2000米,可見陡峭艱險的程度。2015年攝于錯那。</p> <p class="ql-block">《對印自衛(wèi)反擊戰(zhàn)指揮部舊址》2015年攝于錯那勒布溝。</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天地間》2014年攝。</p> <p class="ql-block">《山間一隅》2015年攝。</p> <p class="ql-block">《天邊》2015年攝。</p> <p class="ql-block">《杜鵑花開》2015年攝于山南。</p> <p class="ql-block">南迦巴瓦峰。進藏七八次都沒見到南迦巴瓦的真面目,這次終于如愿。2018年攝。</p> <p class="ql-block">《眺望》攝于2018年。</p> <p class="ql-block">《藏原羊的悠閑時光》2019年攝于阿里羌塘。</p> <p class="ql-block">《藏野驢》2019年攝于阿里。</p> <p class="ql-block">《這是我的家》2019年攝于阿里。</p> <p class="ql-block">《牛兒悠悠》2013年攝于米堆冰川。</p> <p class="ql-block">《冰川下的村莊》2014年攝于來古。</p> <p class="ql-block">《風云滾滾》2019年攝。</p> <p class="ql-block">《變天》2019年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沙瓊村》這是察隅縣的一個部落,有自己的語言,沒有文字。過去與世隔絕,過著刀耕火種的日子。實打?qū)嵉氖劳馓以础,F(xiàn)在己融入中華民族這個大家庭,享受著現(xiàn)代文明生活了。2013年攝于下察隅。</p> <p class="ql-block">《轉(zhuǎn)輪聲響》2018年攝于大昭寺廣場。</p> <p class="ql-block">《虔誠》2016年攝于拉薩。</p> <p class="ql-block">《回眸》2016年攝于拉薩。</p> <p class="ql-block">《經(jīng)幡聲響》2019年攝于瑪旁雍錯。</p> <p class="ql-block">《經(jīng)書飄揚》2019年攝于瑪旁雍錯。</p> <p class="ql-block">《森林深處》2016年攝于山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東達拉》東達拉山,海拔5150米,2018年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群山之間》2016年攝于那曲比如。</p> <p class="ql-block">《圣湖留影》在拉薩租車,自駕到納木錯,留此存照。2013年攝。</p> <p class="ql-block">《我心飛翔》2016年攝于普穆雍錯。</p> <p class="ql-block">2018年自拍照。</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后記:少時讀地理,知道我國有個地方叫西藏。那里有條江叫雅魯藏布江,有個宮殿叫布達拉宮,還有個高入云霄的世界之顛叫珠穆朗瑪峰,距離我居住的粵東十萬八千里,天高地遠,遙不可及!</p><p class="ql-block"> 1999年,我去西寧。朋友開車陪我去日月山、塔爾寺玩,路途約120公里,走的是青藏公路的第一段。當時,我就萌想了約上三五好友,開車從西寧出發(fā)自駕去拉薩,看看西藏的念頭。好些朋友、同事都說去時不要落下他們。到我真的招兵買馬時,都說去不了。</p><p class="ql-block"> 2003年,我有幸參加了廣州一越野汽車俱樂部組織的自駕車廣州~西藏西部文化采風萬里行。四人一車,從廣州出發(fā),自駕沿京廣線,經(jīng)鄭州轉(zhuǎn)河西走廊,西安,張掖,武威,到敦煌,格爾木,翻過唐古拉山,從那曲進藏,到納木錯,拉薩,林芝,拉孜,日喀則,定日,上珠峰大本營,來回一萬四千多公里,圓了開車上西藏的夢。是年,我五十五歲。</p><p class="ql-block"> 從南海邊來到世界屋脊,看到西藏的藍天、白云,大草原、大雪山,我醉了!我感覺到心胸開闊了,靈魂被凈化了。我深深地愛上了這片土地!在雅魯藏布江邊飆車時,我豪氣滿懷地大喊:西藏,我來了!</p><p class="ql-block"> 達得慶幸的是,高海拔對我沒有威脅。一路歡歌笑語,逍遙自在。</p><p class="ql-block"> 退休后,我喜歡上了攝影。自駕進藏十年后的2013年,我第二次進藏,專程到納木錯拍冰凌。我和摯友乘飛機經(jīng)成都轉(zhuǎn)拉薩,在拉薩租車自駕到納木錯,在海拔4730的湖邊住了兩個晚上拍冰凌,收獲滿滿。是年11月,墨脫公路通車(我國最后一個通公路的縣),我們作為第一個進墨脫的攝影團隊,從拉薩到林芝,經(jīng)波密穿過嘎隆拉隧道,從海拔4000多穿越原始森林下到1000米的墨脫,一天之內(nèi),過了四個季節(jié)!</p><p class="ql-block"> 2014年5月,我又進藏,在納木錯住了一個晚上。這次,湖里的冰已化了,湖水湛藍湛藍的,和念青唐古拉山的雪峰相映爭輝!2015年,我去了西藏的山南地區(qū),在錯那縣勒布溝瞻仰了抗印自衛(wèi)保衛(wèi)戰(zhàn)張國華將軍指揮部遺址。2016年從成都一直向西,到那曲,再往南到拉薩。見識了兩處天葬臺。2018年專程到林芝、波密拍桃花。至此,藏東,藏南,藏北都去過了,就是西邊阿里地區(qū)沒去過。每每和朋友說起,總念念不忘!</p><p class="ql-block"> 2019年9月,我終于踏上了阿里的土地,南線進,北線出。南邊到了吉隆鎮(zhèn)、班公湖,與尼泊爾、印度交界。最西到了新疆邊界的日土縣。在日土縣過了中秋節(jié)。</p><p class="ql-block"> 我享受過西藏的春夏秋冬寒冬酷暑,走過了西藏的東西南北,仰瞻了西藏的神山圣湖,兩次在絨布寺朝拜了珠穆朗瑪峰,目睹了西藏的千種風情,飽了眼福。</p><p class="ql-block"> 我心足矣!</p><p class="ql-block"> 七十四叟 鄭冠明 于2022年3月26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