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關于2017年行走拉薩--阿里大環(huán)線攝影活動的游記。<br><br> 雖然拍攝活動已經(jīng)過去了四年多,但是由于各種原因,拍攝的東西一直沒有系統(tǒng)整理,當年匆匆忙忙選了幾幅片子,也曾發(fā)過一次美篇,但是總覺得不完美。<div><br><div> 正好今年春節(jié)安排的北疆冰雪拍攝活動被疫情耽誤,索性利用在家休息期間將照片做一次全面整理。<br><br> 本次行程花了一年左右時間進行規(guī)劃。先是邀約了幾位在函授學院深圳分院學習的同學,再根據(jù)大家的拍攝習慣和題材內(nèi)容,從每一天所需要行走的里程,區(qū)域內(nèi)需要關注的拍攝點,每個拍攝點所適合的時間都大量尋找相關資料做了詳盡的功課。</div></div> 左起:黃克訓、我、李慧玲、雷四清、周文華、劉開足。其中:周哥在2015年和我走了一次拉薩到阿里的南線,線路與下圖紅色標注大致相同。 從9月8日長沙飛拉薩開始,10月2日拉薩飛長沙結束。西藏域內(nèi)行程近5000公里。因為內(nèi)容較多,游記我計劃以阿里為節(jié)點,分二個部分與大家分享。<br><br> 第一部分,9月8日至18日,從拉薩--阿里;<br> 第二部分,9月19日至10月1日,阿里--拉薩。 2015年秋第一次走進阿里,就迷戀上那片神奇的土地,雪山、湖泊、草原、土林、寺廟、星空、陽光......<div> </div><div> <font color="#39b54a"><b>2017年9月8日,</b></font>我再次踏上了阿里行攝之旅。選擇的司機是2015年帶我們的甘師傅和2015年失之交臂的黃師傅。</div><div> (若有想在藏區(qū)拍攝,需要請師傅帶路的,我強烈推薦這兩位師傅,專業(yè)強、素質(zhì)高、為人好。)</div><div> 目前正計劃2022年4月再走拉薩--阿里環(huán)線,只要他們的時間上有空,我還是會選擇他們。</div> 第一次在飛機上用相機拍攝,當白雪、綠水、黃土出現(xiàn)在飛機的窗口。<br> 西藏,我又來啦。 航拍拉薩河谷<div><br></div><div> <font color="#39b54a"><b>9月9日,</b></font>考慮到有隊員是第一次來西藏,今天主要工作是是做一些高海拔地區(qū)適應性活動,早晨沒有做拍攝安排,睡到自然醒,然后帶上輕便的小相機,散步到布達拉宮廣場、大昭寺一帶,隨意走走拍拍。</div> 廣場上花團錦簇的造型很有民族特色文化。<div><br></div> 布達拉宮廣場是旅游者必到打卡之處 大昭寺轉經(jīng)路上兩個轉經(jīng)者的身影。<br> 順便逛逛八廓街,找些很有民族特殊的小禮物送給友人。<div><br></div><div> 下午相約前往南山公園拍攝拉薩城全貌。當時的南山公園以及公園前的道路還在建設中,現(xiàn)在的南山公園又多了一個拍攝布達拉宮倒影的機位。<br><br></div> 【本次行程中拍攝了很多大場景接片,建議橫屏觀看,效果更好。】 這是我第五次到拉薩,每一次到都會感到拉薩在變大變高變新變美,今日的拉薩是一個現(xiàn)代感與民族性高度融合的城市。<br> 太陽每天都是新的,有太陽城之稱的拉薩每天也是新的。<div><br></div> <font color="#39b54a"><b>9月10日,</b></font>今天將前往納木錯拍攝。<br> 天還未亮。甘、黃兩位師傅就來酒店接我們到文成公主劇場,這里是拍攝布達拉宮日出較好位置之一。 晨光照在布達拉宮,也喚醒沉睡的拉薩城。<br> <div> 午餐后,前往納木錯。</div> 途經(jīng)海拔5190米的那根拉埡口,前兩天還好好的雷姐突然出現(xiàn)較重的高反狀況,頭暈、嘔吐。我們同一臺車,必須要關心她的狀況,也就沒有什么心情拍照。<div><br></div> 這一日的納木錯落日較為平淡,打卡一張,看天空情況,預計比較適合拍攝星空,拍攝完日落后,為保持體能,沒有回酒店吃晚飯,就在湖邊吃點預備的干糧,喝著熱茶,欣賞著天幕光落下過程中天空的變化,直至夜深進行星空拍攝。<br><br> 進入九月,日落后銀河就已經(jīng)升起很高,雖然明知道這時候的銀河拱橋難拍且不好看。不甘心的我,還是用矩陣方式拍攝了五組接片,艱難地完成了銀河拱橋拍攝。后期發(fā)現(xiàn),拱橋太高,真的不好看。所以想拍攝銀河拱橋還是要選擇6月份以前的時間。<br><br> 不過2021年我再次去納木錯,這里已經(jīng)完成了景區(qū)改造升級管理,里面已經(jīng)沒有客棧民宿,下午五點半就清場,看來再想拍攝納木錯的銀河星空已是難事。 四張接片完成,納木錯與念青唐古拉山上空的銀河。 <div> <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9月11日,</b><font color="#333333">日出前暖暖的</font>晨曦灑在天空,念青唐古拉山與納木錯更顯得靜穆安詳,美輪美奐。</div><div><br></div> 太陽出來,金色的陽光照在雪山上,一切都立刻鮮活起來。 流光一瞬,華表千年。納木錯,一個讓我每次到拉薩都會去的地方。<div><br></div><div> 按照原計劃,今天的拍攝重點是圣象天門,住在附近的民居,拍攝日落、星空和第二天清早的日出。為了能夠拍好圣象天門,查閱了大量的資料,做足了功課,誰知,人算不如天算,在圣象天門景區(qū)門口遇到如此尬的狀況。</div><div><br></div> ( 直到2021年4月,我、開足、雷姐一起走滇藏線時,特意安排了來圣象天門拍攝。彌補了當年留下的遺憾。)<div> 雖然圣象天門不能進去,但雷姐早晨還很嚴重的高反狀況此刻居然神奇地消失了,她原來想回拉薩的退堂鼓也取消了,從此以后不知高反為何物。</div><br> 告別圣象天門,前往班戈。<div><br><div> </div></div> 沿途藏北草原風景。<div><br></div> 從圣象天門到班戈的路還在建設中,在路邊休息時,與筑路工人聊天。他們都來自山東,是做瀝青攤鋪的技術工人,全部采用內(nèi)地工人費用會很高,還有一些技術含量不高的活交給附近的藏民完成,也可以給藏民們增加一些收入。<div><br></div> 附近的藏民也參與到道路修建工程中。<div><br></div> <font color="#39b54a"><b>9月12日,</b></font>今天的行程比較遠,從班戈到文布南村。所以清晨很早就起床出發(fā)。<br><br> 從縣城開出不久,發(fā)現(xiàn)天邊露出紫紅色的霞,預計會有不錯的日出,趕緊跟甘師傅商量,尋找適合拍日出的地點。經(jīng)驗豐富的甘師傅告訴我,大概前方十公里處有一片沼澤濕地就在公路旁,比較適合拍攝。<br> 趕到濕地,漫天火燒云氣勢恢宏,這是我拍攝生涯中牢牢銘記的一次。<br> 事實證明,旅拍過程中選擇一個優(yōu)秀的具有豐富經(jīng)驗的司機是多么重要。<div><br></div> 離開這片不知名的濕地,繼續(xù)往文布南村方向前行,開始觀賞一程山一程水山水交融“一錯再錯”的美景。 班戈錯湖岸邊在修建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圍欄。<div> 這些年隨著經(jīng)濟建設和旅游業(yè)的發(fā)展,生態(tài)環(huán)境與經(jīng)濟建設之間的矛盾凸顯出來。為了更好地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國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進行有效保護。</div><div><br></div> 一路遇見野驢、藏羚羊等野生動物。<div><br></div> 色林錯湖岸邊牧羊<div><br></div> 色林錯湖邊,孤獨的旅者是在將一路美景分享給愛人,以解相思之苦吧。<br><br> 我本想采訪他一下,但是我又不忍心打擾他此時獨享的氣氛,還是算了。 雪山、草原、湖泊、牛羊、藍天、白云......這就是藏北草原的標配。 新的村落和牧民定居點在對口援建中,祝福藏民的生活越來越好。<div><br></div> 落日下的當穹錯<div><br></div><div> 車至文布南村已是夜晚,投宿“安徽人家”,簡單晚餐后,前往附近的文部寺拍攝銀河。</div> 當惹雍錯湖邊的古寺和銀河<div><br></div><div> <font color="#39b54a"><b>9月13日,</b></font>清早起床步行至駐地對面200米處的當惹雍措,拍攝日出。<br></div><div> 當惹雍措,是西藏面積第四大湖,中國第二深的湖,南岸達爾果山和當惹雍錯是西藏最古老的雍仲本教奉為神山和圣湖。</div><div> </div> 達爾果山被晨陽點亮<div><br></div> 作為本教的神山圣湖,達果雪山和當惹雍措養(yǎng)育了湖畔的人們,是古象雄文明的搖籃。 回到酒店吃早餐,和老板聊天。<br> 張國奇,安徽合肥郊區(qū)農(nóng)民,隨公路施工隊來此務工,結識當?shù)夭刈骞媚铮Y婚后離開施工隊,與妻子在村里經(jīng)營一家小客棧。高中文化的他在村里屬于文化水平高的,村干部在工作中也經(jīng)常找他討教。<br> 榮獲西藏自治州2015年民族團結模范稱號。<br> 他的理想是送孩子回內(nèi)地讀書,將來上大學,回西藏考公務員為西藏建設做貢獻。<div><br></div> 張國奇一家人。<div><br></div><div> 告別張國奇一家人,前往措勤。從文布南到措勤,全是碎石土路,可以說是真正的原生態(tài)。<br> 天藍、云白、土黃、湖藍。<br></div><div><br></div> “一錯再錯”的湖水因為不同時空的光線條件,而呈現(xiàn)出千姿百態(tài)的藍,與金秋的湖岸結合在一起就是一幅幅色彩斑斕的秋日印象。 屬馬的我,無論是在西藏、新疆或內(nèi)蒙都很喜歡拍馬,但是最喜歡這幅作品,我能夠從這幅作品中感覺出這就是我自己。 行走在這“一錯再錯”的路途上,遠行和遠方,不就是為尋找心靈的棲所。<div> 多么渴望讓時光不斷延長,就如同遠方永不消失的地平線。</div><div><br></div><div> 扎日南木錯湖邊的瑪尼堆。湖邊的黃土曾經(jīng)是被湖水淹沒的區(qū)域,因為大氣環(huán)境的影響湖水已經(jīng)退卻了幾百米,不知哪一天這汪清澈的湖水會消失殆盡。</div><div><br></div> 不能不夸西藏各方面巨大的變化,在海拔4550米的戶外都建起了條件不錯的公共衛(wèi)生間。記得我2005年第一次到西藏旅游時,在拉薩城的街邊墻角還常??梢钥吹揭恍┤朔奖愫蟮臍埩粑?。 <div><br></div> <font color="#39b54a"><b> 9月14日,</b></font>原計劃從措勤經(jīng)仁多鄉(xiāng)、亞熱、雄巴到獅泉河??紤]到前面兩天道路太過艱難,人在車里搖搖晃晃,擔心后面還有珠峰、扎達土林等海拔越來越高的地方,人的身體適應性會受到影響。跟甘師傅、黃師傅商議,放棄后面部分中線路段,改走北線到改則。<div><br></div> 從措勤縣出來,這一段的路面剛剛修好。雖然會少看一些原始風景,但是可以保證后面行程不受身體影響,也算是有得有失吧。(計劃2022年4月份再走阿里環(huán)線時把這一段補上)<div><br></div> <div><br></div> 9月15日,改則到獅泉河。<br> 一路邊走邊拍,一片又一片的草地,一座又一座的山,一群又一群的牛馬羊。 在雄巴鎮(zhèn)午餐休整。我來到小鎮(zhèn)街上隨拍。發(fā)生了一個有趣的小插曲。 這位藏族小伙走過我身邊時,我采用盲拍手法按下了快門。他走過幾步后,回頭用一口流利的普通話問我:“你是不是拍我了?”<br> “扎西德勒,是的。”我趕緊笑著對他說。根據(jù)經(jīng)驗,跟藏族同胞交流時先說一句“扎西德勒”是最有效的。<br> “我可以看看嗎?”<br> “可以,你喜歡的話我微信發(fā)給你?!?lt;br> 他看了看我遞過來的相機屏幕:“不好看,不帥。我不要。”真是一個誠實而直率的小伙。<br> “哈哈,不好意思。我不會拍人像?!庇谑?,我跟他聊了起來。<br> 通過交流得知,他叫平措,從部隊復員回來不到一年,他在部隊入了黨,目前在鎮(zhèn)政府做臨時工等待安置,他的理想是能夠進派出所。我問他有沒有可能,他自信告訴我:“我是高中畢業(yè)生,有文化,我在部隊還立了三等功。肯定有機會。”<br> 告別時,已經(jīng)走了幾步的他又退回來笑著對我說:“我在部隊是偵察兵,我眼睛看前面,我也知道你在拍我。”難怪,我用的是盲拍,而且是靜音拍攝,居然也被他發(fā)現(xiàn)了。 面對這塊路邊石碑,我深深為中國普通勞動者的精神所感動,正是有千千萬萬這樣的普通人敢當路石,鋪就了中華民族的復興之路。 <font color="#39b54a"><b>9月16日,</b></font>原計劃從獅泉河前往日土拍攝班公湖。因為那段時間中印之間所發(fā)生的問題,班公湖路段被軍事管制幾天,我們商議改為先去扎達土林拍攝。<br> 清晨出獅泉河市區(qū),來到一片濕地拍攝日出。 陽光就是最神奇的造型師,一個普普通通的場景,陽光沒有出現(xiàn)時平淡無奇,當太陽將山峰和草地照亮,一切都變了。<br> 清晨的岡底斯山脈被云霧籠罩,一抹斜陽照在云霧之上,神秘的氛圍鋪面而來。<div><br></div> 抵達札達縣已是下午,遠遠望去,舊的低矮的土屋漸漸被磚墻樓房所替代,億萬年的土林默默地注視著這里的人民,土林依然是這片土林,人們的生活卻已經(jīng)發(fā)生了改變。 安頓下來,見天空烏云翻滾。有道是:風雨雷電雪是風景的表情。見天空如此云層,抓緊出發(fā),希望能夠拍到滿意的土林日落。<div><br></div> 晚上拍攝古格王朝遺址星空的原計劃也被漫天流云打亂了。<div><br></div><div> <font color="#39b54a"><b> 9月17日,</b></font>札達縣拍攝古格王朝遺址日出、托林寺、扎達土林落日。</div> 古格王朝遺址日出。<div> 有趣的是在這里居然遇到在函授學院的同學肖老師,她和惠州的一批攝友也在西藏采風,真可謂有緣千里來相會。</div> 從古格王朝遺址回到酒店,稍作休整,來到托林寺拍攝。<br> 托林寺是古格王國在阿里建的第一座佛寺,坐落于扎達縣的象泉河畔。托林,意為“飛翔空中永不墜落”,這也許是對托林寺地理位置的真實寫照,也許是寄予了舉國臣民的希望,希望佛法永傳。<br> 這是第二次來到托林寺拍攝,因為近期托林寺在進行大規(guī)模的維修,所以沒有看到朝拜的人們。<div><br></div> 下午繼續(xù)拍攝扎達土林,接下來的幾個小時是非常值得的。 倉天不負有心人,在風雨中等待守候幾個小時,雖說山頂?shù)娘L吹得人直哆嗦,總算拍到一組相對而言比較滿意的扎達土林照片。這也應征了那句“陽光總在風雨后”。<br> <font color="#39b54a"><b>9月18日,</b></font>根據(jù)消息,班公湖一帶軍事管制將結束。我們從扎達土林重返獅泉河。<br> 晨起,前往扎達土林拍攝日出,然后走巴爾兵站回獅泉河。<div><br></div> 雖然陰云密布看不見遠處的雪山,但是觀看到太陽頑強地從天地間縫隙漏出陽光將蒼茫大地照射,營造出一份壯闊渾厚的美麗,更讓我感受到一種別具情感的美。<br> 繼續(xù)在蜿蜒的山路前行,一幅光彩照人的大地彩繪畫卷漸漸呈現(xiàn)。 此處或許是一個有色金屬礦產(chǎn)豐富的地區(qū),山體的色彩極為豐富。我用長焦拍攝了一些很抽象的色塊和線條畫面。 下午抵達獅泉河。<div> 第一階段行程完成。第二階段我們將走進珠峰大本營,岡仁波齊,瑪旁雍錯、多情錯、加烏拉山口等地。</div><div><br></div><div> 我是曉雄,一個熱愛風景攝影的獨立攝影師。主要從事攝影教學、攝影旅行。感謝您的閱讀,也歡迎您分享我的圖文。</div><div> 2022年4月下旬,計劃再走一次拉薩到阿里的大環(huán)線,彌補2017年的那些因為各種原因而留下的遺憾。</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