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2年3月10日下午,臨沂市教育科學研究中心小學教育研究科科長于江美、小學科副科長徐文達、小學科英語教研員尹若飛一行4人,在臨沂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副院長陳中杰帶領下,來到莒南縣板泉鎮(zhèn)劉莊小學,開展教學視導工作。莒南縣教育和體育局教研室主任徐名印、小學教研室副主任王文堂、常識教研員陳慶芬、英語兼職教研員徐蕾等參加活動。</p> 參觀校園 <p class="ql-block"> 視導組首先參觀了完美教室并觀看了螢火蟲中隊同學們的素養(yǎng)展示。接著來到操場觀看了校園足球賽和足球操。于科長也情不自禁的加入了孩子們的比賽。</p> 深入課堂 <p class="ql-block"> 看完比賽,專家組深入課堂聽課。聽課結束后,教科研中心領導專家與老師們進行了深入指導交流。市教科研中心專家對每位老師課堂教學分別進行了專題評課研討。</p> <p class="ql-block">語文 六二 林美霞《湯姆·索亞歷險記》</p><p class="ql-block">數(shù)學 四二 程捷 《加法交換律》</p><p class="ql-block">英語 四一 王甲芹《What time is it?》</p><p class="ql-block">道法 三一 林梅 《同學相伴》</p> 語文學科 <p class="ql-block"> 陳院長首先帶領老師們解讀教材,提出單元的特殊性與共性。同時,從教學目標、教學設計、教學細節(jié)等方面對老師的課進行了詳細的點評和指導,希望老師們在備課中做到,教學任務具體化,具體任務問題化,問題導向層次化,專家的點評啟迪了思維,開辟了新路,助推了教師成長。</p> 數(shù)學學科 <p class="ql-block"> 于科長針對程捷老師執(zhí)教的《加法交換律》這節(jié)課做了具體點評并提出了一些指導性的意見。同時又提出了幾點寶貴建議:</p><p class="ql-block">一、數(shù)學老師自身成長中,要認真的、有計劃的學習教學用書,還要認真研究教材,仔細琢磨書里寫的每句話。</p><p class="ql-block">二、數(shù)學老師在練板書的時候要多練一些數(shù)學上經(jīng)常書寫的文字、課題、數(shù)字等。</p><p class="ql-block">三、<span style="font-size:18px;">教學設計要安排合理,節(jié)奏要把握適當。在教學中要增加課堂容量,同</span>等時間內(nèi)要學得多,學得扎實。珍惜課堂時間,砍掉無用環(huán)節(jié)。孩子能自己學會的就要讓孩子自己學。</p><p class="ql-block">四、在教學中注意知識的延伸,在生活中要潛移默化,隨時隨地提出問題,同時要讓孩子學會提出問題。</p><p class="ql-block">五、管理好自己的班級。管理好的班級,成績也會很優(yōu)秀。</p><p class="ql-block"> 于科長還指出劉莊小學是她見過細節(jié)做的非常好的一所農(nóng)村小學。</p> 英語學科 <p class="ql-block"> 尹老師首先對英語學科的發(fā)展過程做了充分的介紹。并指出英語學習要有主體意識和目標意識。在日常的教學工作中,要多看優(yōu)質課視頻,多向名師學習。她強調(diào),教師要在單元整體教學的理念下,引領學生進行學習理解、應用實踐、遷移創(chuàng)新。希望老師們能關注核心問題,以核心問題為引領,深入討論,讓課堂更有深度和廣度。</p> 道德與法治學科 <p class="ql-block"> 徐科長指出,道德與法治是一門即學即行,即學即用的課程。兒童的品德和社會性源于他們對生活的認識、體驗和感悟,教育的內(nèi)容和形式必須貼近兒童生活,反映兒童的需要,讓他們從自己的世界出發(fā),用自己的眼睛觀察社會,用自己的心靈感受社會,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會。上好道德與法治課必須實踐在前,讓孩子在課前體驗找到生活中的點,才能在課上得到充分的認知,才能再交流,探討,分享中達到教學目的。生活德育,只有親自參與,感悟才會真實。</p> <p class="ql-block"> 此次教學視導猶如一場春日細雨,滋潤教師的教研之心。老師們有幸與專家們面對面學習交流,近距離的聽專家們的點評與指導,感受到了專家們對學科的精準把握。在各位專家的指導和激勵下,老師們受益匪淺。老師們在專業(yè)發(fā)展的道路上充滿信心,有了更加明確的目標。?本次視導不但促進了老師們的專業(yè)成長,更是對今后學校各項工作的開展起到了積極的引領作用。學校將以此為契機,不斷強化教學管理,打造高效課堂,切實提升教學質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