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精品久久性爱|玖玖资源站365|亚洲精品福利无码|超碰97成人人人|超碰在线社区呦呦|亚洲人成社区|亚州欧美国产综合|激情网站丁香花亚洲免费分钟国产|97成人在线视频免费观|亚洲丝袜婷婷

詩學(xué)——寫詩的技術(shù),第十八篇.二

聶瑞海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前言</p><p class="ql-block"> 我在前文說過,寫這些文字的目的主要是指導(dǎo)自己寫詩?;蛘哒f當(dāng)你寫詩有一些思考,想有個人交流印證的時候,這些文字是一種陪伴。有了這樣一個清晰、實用的目標(biāo),就可以避免陷入空泛地論述。不用為了立論而圍繞一個寡淡如水的概念繞來繞去。每當(dāng)把一個問題談的太開,好像要失去控制時,只要一回歸“寫詩”這個具體事件,我們就可以馬上知道了該如何取舍。</p><p class="ql-block"> 這是我向《戰(zhàn)爭論》作者克勞塞維茨的致敬:</p><p class="ql-block"> “科學(xué)的概念不僅僅或者不是主要存在于系統(tǒng)和成熟的學(xué)科之中,這在今天已經(jīng)無須爭論了。表面上看,讀者在本書中是根本找不到體系的。這里沒有成熟的學(xué)科,只有一些素材。</p><p class="ql-block"> 本書的科學(xué)形式表現(xiàn)在致力于研究戰(zhàn)爭現(xiàn)象的實質(zhì),指出它們與構(gòu)成它們的那些事物的本性之間的聯(lián)系。作者在本書中從不回避得出富于哲理的結(jié)論,但是當(dāng)它們猶如一絲細(xì)線,不足以引出和說明問題時,作者寧愿扯斷它們,而采用實際經(jīng)驗中相應(yīng)的現(xiàn)象來說明問題。”</p><p class="ql-block">——引自《戰(zhàn)爭論.作者前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如果你喜歡這段文字的思考,可以去讀讀原文。</p><p class="ql-block"> 我從大學(xué)讀到研究生。中國的學(xué)者普遍喜歡寫大而全的書,哪怕給很多宏大的概念下一個百家爭鳴的空泛定義(這種事情)毫無意義,但是這些“天使”還是愿意擁擠地站立在針尖上。一根針的針尖可以站下多少天使?我想可能是整個中國學(xué)術(shù)界。</p><p class="ql-block"> 另一方面有人說:詩歌里不應(yīng)該有技術(shù)。</p><p class="ql-block"> 因此我不得不一面向著沉悶的學(xué)院派丟出的炮火,一面再給不學(xué)無術(shù)的草根來點教育。</p><p class="ql-block"> 因為詩歌就是這樣一種文學(xué)形式,她不可能誕生于學(xué)院,但她也必須超脫庸俗的羈絆。她來自江湖,但她必須具備高貴的氣質(zhì)。一個滿腦子裝著迂腐概念的學(xué)究令人不齒,一個頭頂枯草葉的赤腳草莽,同樣讓詩歌的讀者寒心。在這個世界上,不偏不倚地走在中庸的道路上,是最簡單的道理,但卻最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詩人應(yīng)重新安立的</p><p class="ql-block"> 不閱讀最大的問題是什么?是不可避免地走向灰暗。</p><p class="ql-block"> 一個人依賴自己的生活經(jīng)歷和思考,是不可能看見一個廣闊天地的。靈感對于每個人來說,都是有限的。當(dāng)天然的靈感枯竭,創(chuàng)作者的內(nèi)心世界又不夠廣闊,就不可避免地走向灰暗。以上觀點并不是一個演繹推理的結(jié)論,而是觀察所得。但是這一點請重視,因為只要這是一個事實,背后對應(yīng)的就是鮮活的人。一個憂憤的人,會感染另一個憂憤的人。唐詩中的所有情感和場景單元對于后世都沒有不利影響,除了憂憤。有人會以為憂憤是詩人的天命,但不是。詩人是在本應(yīng)憂憤的場景中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然后和他們和解。詩人要向這個世界展現(xiàn)一個此前沒有人見過的美麗世界。在那里,眾生平靜而喜悅。那是宗教所丟失的,而詩人重新為人類安立。</p><p class="ql-block"> “詩人從躍動、喧囂不已的現(xiàn)實中喚出幻境和夢。”——海德格爾</p><p class="ql-block"> 不論我說了什么,我們的目標(biāo)從來都不是埋怨,而是指導(dǎo)我們,改變自己。批判毫無用處,除非我們自己從批判中學(xué)會規(guī)避。</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這段結(jié)束時,我們在熊逸老師的基礎(chǔ)上做點修改,其實唐詩中的“憂憤”情緒是“憂而不憤”。)</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3、簡約美對華麗美的革命</p><p class="ql-block"> 詩歌是一種靈動的藝術(shù)形式,美更是一種不斷變化的存在。有時候還會發(fā)生一百八十度的大轉(zhuǎn)彎。比如,唐以前,華麗的駢文是文人寫文章的主要方式。但是長期浸潤在過度華麗的美中會引起厭煩和對于實用性的反思,所以唐朝的古文運動開始興起。</p><p class="ql-block"> 古文運動,也可以看做是簡約美對于華麗美的一次革命。同樣的道理,現(xiàn)代性的美學(xué)革命,一定程度上也是簡約美對華麗美的革命。</p><p class="ql-block"> 人類對于美的探索,似乎遵循著從簡約走向華麗,再從華麗回歸簡單,這樣鐘擺式的往復(fù)運動。</p><p class="ql-block"> 面對難以欣賞的西方古典音樂曾經(jīng)有人提出過這樣的問題:只要有一把木吉他、一個安靜的地方,和一副不賴的歌喉就夠了(的事情),為什么還要有西方古典音樂這種嚴(yán)肅音樂的存在?</p><p class="ql-block"> 一本叫做《是什么讓我們難以領(lǐng)略音樂的藝術(shù)》的書中,作者給出了他的答案。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p><p class="ql-block"> 我要給出的是我的思考。任何與美相關(guān)的事物,在一個封閉系統(tǒng)內(nèi),都不可避免地會走向華麗。這是因為美的生產(chǎn)者和美的消費者都是不變的,美的生產(chǎn)系統(tǒng)(或者說文化環(huán)境)也是不變的,那么美的生產(chǎn)者為了做出產(chǎn)品的差異化,就只好將細(xì)節(jié)做得越來越好,從而讓美向著華麗發(fā)展。用我們今天的話說,這是內(nèi)卷導(dǎo)致的。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向著華麗發(fā)展,這不是一個錯誤,而是一種需求。我們也為它賦予了一個好聽的名字:工匠精神。在這個系統(tǒng)中的消費者,經(jīng)歷了這個系統(tǒng)內(nèi)的美從簡約走向華麗的改變過程,后來的人又接受過對于這個改變過程的教育,他或者她就能理解和欣賞這種華麗美。所以西方那些宮廷中的貴族或者宗教場合里的信眾就能夠理解西方古典音樂,那些受過西方古典音樂教育的后人,也能夠理解。而沒有經(jīng)歷過這個過程或者教育的人就無法理解。在我們中國的文化環(huán)境中,也有很多這樣的文化產(chǎn)品,比如京劇。京劇中的一顰一笑、一個臉譜、一個眼神、一個動作、一個道具以及道具的運用,都有對應(yīng)的意義,當(dāng)時的觀眾和今天的發(fā)燒友都能欣賞,而其他人就不行。</p><p class="ql-block"> 但是當(dāng)文化開始劇烈交流,原有的系統(tǒng)穩(wěn)定性被打破,封閉的文化系統(tǒng)走向了開放,原有的美的消費者有了其他選項,原有的美的生產(chǎn)者,也有了新的就業(yè)選項,文化中就出現(xiàn)了多樣性的美的產(chǎn)品。這時候簡約美就會回歸。因為劇烈的文化交流中,美的供給選項變多了,美不再是在同一賽道內(nèi)競爭,而是賽道與賽道之間競爭。這時候誰能夠提供更符合人性的美的產(chǎn)品,可以讓消費者不用深度學(xué)習(xí)就能夠理解和欣賞,誰就能勝出。所以流行音樂相比各種文化體系下原有的音樂,有了更為廣泛的市場;西裝戰(zhàn)勝了各個國家的民族服飾,因為很多民族服飾,沒有他人的幫忙,主人自己穿都穿不上,更別提欣賞了。</p><p class="ql-block"> 21世紀(jì)是一個特殊的時代。一方面文化的多樣性,多到令人咋舌,一方面每個單一的文化內(nèi)的產(chǎn)品供給也多不勝數(shù)。</p><p class="ql-block"> 這對所有文化產(chǎn)品的供應(yīng)者都提出了一個全新的要求:表面要簡約,內(nèi)核要華麗。</p><p class="ql-block"> 新的時代的工匠精神,不止要能夠耐心鉆研技術(shù),還必須懂得“人因工程”。簡單來說就是設(shè)計得特別符合人性。蘋果手機就是對這個概念最好的詮釋。外表簡約到只有一個按鍵,但是只要你探索和開發(fā),就有無盡的驚喜。</p><p class="ql-block"> 在我們這個時代,簡約美正在瘋狂革新事物的表面,而華麗美則在瘋狂占領(lǐng)事物的內(nèi)核。</p><p class="ql-block"> 在學(xué)習(xí)能力上,已經(jīng)落后了不知道多少個段位的詩人群體,憑什么和那些電影導(dǎo)演、視頻博主、流行音樂等等文化作品的創(chuàng)作者爭眼球。</p><p class="ql-block"> 要改變這種局面,當(dāng)然只有通過全方位立體化的學(xué)習(xí)來豐富自己,站立在趨勢的浪頭但是內(nèi)心平靜地感知這個時代的痛點,尋找人性對于美的最簡單的理解路徑來布置文字,用最豐盈、多元的世界觀營造詩歌的內(nèi)核。即使做好這一切,還要有一顆甘于平靜和寂寞的心。佛教有一句話:先以利導(dǎo)入,后令入佛智。今天的詩,要先以簡約美留住讀者,再用詩人華麗的內(nèi)心世界送讀者進(jìn)入一個可以帶來內(nèi)心的平靜和喜悅的境界。</p><p class="ql-block"> 因此,從篇幅上說,作品不夠豐厚是做不到的;從簡約美說,作品不能直擊人心是做不到的;從詩歌的內(nèi)核來說,詩人本身不夠博學(xué),作品的層次不夠是做不到的。</p><p class="ql-block"> 所以今天,既是簡約美對華麗美的一場外形革命,也是華麗美對簡約美的一次內(nèi)核洗禮。</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4、羅列詩歌中現(xiàn)代性</p><p class="ql-block"> 以上內(nèi)容可能又陷入到了空泛的論斷。好在上一篇結(jié)束的時候,我們說過下次要羅列一下詩歌中的現(xiàn)代性。但是實際上這句話可能有點語病。不過也只有這樣說,才能說明我在這篇想要做的工作。詩歌中的美,我們已經(jīng)羅列過了。如果再羅列現(xiàn)代性中的美,那就重復(fù)了。所以我想了想,還是對應(yīng)熊逸老師說的唐詩的十一個情緒與場景單元,我們羅列一些現(xiàn)代詩的“情緒和場景單元”。</p><p class="ql-block"> 通過這樣的羅列,在詩歌創(chuàng)作的時候,我們可以看看這首詩落在哪個情緒或者場景單元里比較合適。當(dāng)然,詩歌創(chuàng)作的過程,也沒有必要這么理性,大多數(shù)時候,都是憑感性創(chuàng)作的。但是在打磨的時候,詩人的手頭就需要有一些工具。這些羅列不是為了成為教科書,讓你照貓畫虎,而是為了成為你的一些輔佐思路,必要的時候,為你拓寬思維的海面。創(chuàng)作的時候,你是你自己的君王,一切權(quán)威都無權(quán)干涉。但是你在日常的自我訓(xùn)練中,也要像一個負(fù)責(zé)任的君王。否則你作品帝國將經(jīng)不起任何質(zhì)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孤獨</p><p class="ql-block"> 關(guān)于孤獨的名著太多太多了。</p><p class="ql-block"> 可以說這是人類要面臨的永恒的宏大主題,永遠(yuǎn)不會過時。</p><p class="ql-block"> 從盧梭《一個孤獨漫步者的遐想》,到叔本華《一切在孤獨里成全》,再到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肮陋殹边@個情緒單元里充斥世界上最偉大頭腦,因為越是偉大的靈魂,越會不可避免地陷入孤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名詩援引:《海子的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孤獨是一只魚筐</p><p class="ql-block">是魚筐中的泉水</p><p class="ql-block">放在泉水中</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孤獨是泉水中睡著的鹿王</p><p class="ql-block">夢風(fēng)的獵鹿人</p><p class="ql-block">就是那用魚筐提水的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以及其他的孤獨</p><p class="ql-block">是柏木之舟中的兩個兒子</p><p class="ql-block">和所有女兒,圍著詩經(jīng)桑麻沅湘木葉</p><p class="ql-block">在愛情中失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他們是魚筐中的火苗</p><p class="ql-block">沉到水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拉到岸上還是一只魚筐</p><p class="ql-block">孤獨不可言說</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昌平的孤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是的,孤獨不可言說。(作者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美篇優(yōu)秀詩作援引:沐可的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此刻 他掛在歲月的杯沿</p><p class="ql-block">必然是孤獨的</p><p class="ql-block">他脫離了定向的群體</p><p class="ql-block">既不是答案 也不是問題</p><p class="ql-block">茫然成一個毫無意義的存在</p><p class="ql-block">詳見鏈接:<a href="https://www.meipian9.cn/3hf33ofv?share_from=others&share_to=copy_link&user_id=269368575&uuid=3b9d7750acaa1afe5403fc97212c1102&share_depth=1&first_share_uid=269368575&utm_medium=meipian_android&share_user_mpuuid=f31df6989089032b3d6a462eea900de9&um_rtc=847263e935bf8d0df4cf78dc4edddd1c"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18px; 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網(wǎng)頁鏈接</a></p><p class="ql-block">——《一滴水的孤獨之旅》作者:沐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下面再為大家節(jié)選一小段英國詩人華茲華斯的詩:</p><p class="ql-block">《我孤獨地漫游,像一朵云》</p><p class="ql-block">我孤獨地漫游,像一朵云</p><p class="ql-block">飄蕩 在丘陵和山谷之上</p><p class="ql-block">這時 我看見云朵下</p><p class="ql-block">金色的水仙花在迎著春天綻放</p><p class="ql-block">湖水邊,樹蔭下</p><p class="ql-block">微風(fēng)輕拂她們舞動的身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實在找不到好的翻譯版本,自己翻譯了一小段。第一次翻譯詩歌,希望看得過去。(作者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原文如下:</p><p class="ql-block">I wandered lonely as a cloud</p><p class="ql-block">That floats on high o'er vales and hills,</p><p class="ql-block">When all at once I saw a crowd,</p><p class="ql-block">A host of golden daffodils;</p><p class="ql-block">Beside the lake, beneath the trees,</p><p class="ql-block">Fluttering and dancing in the breeze.</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孤獨這個主題雖然偉大而恒久,但是切記過度濫用。要么做最深刻的思考,要么做最靈動的點化。(作者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詩是一切知識的開始和終結(jié),它同人心一樣不朽”——華茲華斯.英國桂冠詩人,英語詩歌理論奠基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關(guān)于時間的思考</p><p class="ql-block"> 生命能夠存在是因為有時間與空間可以依托。無論任何形態(tài)的世界觀,對于時間的思考都是不可回避的問題。當(dāng)然,有一些思想認(rèn)為時間是一種主觀感受,或者說時間就是運動,但是怎么認(rèn)定時間,時間這個概念都是不可回避。過去一百年,漢語詩歌關(guān)于時間的哲學(xué)性思考的作品比較少。這個領(lǐng)域給后來者留下了廣闊的書寫天地。我在美篇見過很多人以時間做主題或者詩歌背景,但是絕大多數(shù)都有待提高。我們先援引一首名詩:</p><p class="ql-block">《時間》林徽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人間的季候永遠(yuǎn)不斷在轉(zhuǎn)變</p><p class="ql-block">春時你留下多處殘紅,翩然辭別,</p><p class="ql-block">本不想回來時同誰嘆息秋天!</p><p class="ql-block">現(xiàn)在連秋云黃葉又已失落去</p><p class="ql-block">遼遠(yuǎn)里,剩下灰色的長空一片</p><p class="ql-block">透徹的寂寞,你忍聽冷風(fēng)獨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這首詩中的那句“遼遠(yuǎn)里,剩下灰色的長空一片”是對時間這個硬概念的一句詩意描寫,這樣的描寫正是我想告訴大家的。在詩歌中,直接做關(guān)于時間這個硬概念的定格、拉長、縮短、躍進(jìn)、回穿等等,都會是妙用。包括但不限于以上羅列。再為大家展示一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美篇優(yōu)秀詩歌援引:</p><p class="ql-block">云跡的詩——《時間》</p><p class="ql-block">一、</p><p class="ql-block">【把時間關(guān)上】</p><p class="ql-block">用一秒鐘</p><p class="ql-block">把時間的門關(guān)上</p><p class="ql-block">雨水停在空中 </p><p class="ql-block">夜風(fēng)掛在樹葉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夜貓的瞳孔</p><p class="ql-block">定格在幽魅的漩渦</p><p class="ql-block">石頭</p><p class="ql-block">發(fā)著幽暗的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天空和大地 </p><p class="ql-block">在想像的遠(yuǎn)方相接</p><p class="ql-block">夢想與秘密 </p><p class="ql-block">糾纏成綠色枝丫</p><p class="ql-block">劃開僅剩的火柴</p><p class="ql-block">點燃會流淚的燭</p><p class="ql-block">把影子貼在墻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詳見鏈接:<a href="https://www.meipian9.cn/3va7tsi2?share_from=others&share_to=copy_link&user_id=269368575&uuid=3b9d7750acaa1afe5403fc97212c1102&share_depth=1&first_share_uid=269368575&utm_medium=meipian_android&share_user_mpuuid=f31df6989089032b3d6a462eea900de9&um_rtc=a5774135668f530f9bac7fcc054ac40d"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18px; 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網(wǎng)頁鏈接</a></p><p class="ql-block"> 這首詩中運用的就是上文說的定格。</p><p class="ql-block"> 由于現(xiàn)實中的時間體驗,是單向流動的。于是在詩歌中,關(guān)于時間的思考,就有很多可以發(fā)揮的空間。時間這個概念運用好了,詩歌里就可以營造一個神奇的世界。這是詩歌文字可以抗衡影視等其他作品的領(lǐng)域。對于時間這個概念,作為主題也好,作為詩歌背景也好,都是可以的。</p><p class="ql-block"> 關(guān)于時間的名著也非常多,最耳熟能詳?shù)木褪呛5赂駹柕摹洞嬖谂c時間》、霍金的《時間簡史》。當(dāng)然這兩本書,都不止講了時間。大家可以根據(jù)自己的愛好去做一些閱讀,如果能夠了解一些哲學(xué)家、科學(xué)家、思想家關(guān)于時間的思考與研究。在運用到這個概念的時候才有底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下一篇,我將繼續(xù)為大家羅列“生命的痛苦”、“存在主義”、“與死亡作戰(zhàn)”、“人性中的情感”、“平靜的內(nèi)心”、“漫無目的的遐思”、“面對造物Z HU”、“詩歌的靈性”等等,甚至還有一些是我今天還沒有想到或者想清楚怎么為它命名的情緒和場景單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后記:</p><p class="ql-block"> 一開始為這些文字命名《詩學(xué)》,一半是致敬(亞里士多德的《詩學(xué)》)、一半是玩笑的心理。在寫作這些文字的過程當(dāng)中,我曾經(jīng)多次反問過:自己和這些文字能否配得上這個名字,所以又加上了一個副標(biāo)題《寫詩的技術(shù)》。</p><p class="ql-block"> 但是寫完這一篇關(guān)于“詩歌中現(xiàn)代性的羅列”以后,我想,除了真誠的態(tài)度、知行合一的作風(fēng)以外,這些文字已經(jīng)開始迸發(fā)出思想的火花?!对妼W(xué)》這個名字一定是實至名歸的。雖然我從來沒有想過放棄寫作(也許是因為我臉皮比較厚),但是到今天為止,所有閱讀過這些文字的人,是您用寶貴的閱讀,給了我莫大的支持和安慰。</p><p class="ql-block"> 感謝您成為第一批讀者。正是您的閱讀,成為我對于這些文字精益求精的動力。某種意義上,是當(dāng)下的讀者成就了這些文字。在這個充滿傲慢式閱讀或者棄療式不閱讀作風(fēng)的時代,硬著頭皮讀默默無聞的枯燥文字,是多么寶貴的修養(yǎng)。</p><p class="ql-block"> 希望這些文字,能夠兌現(xiàn)我的承諾——寫干凈的詩(和理論文字),無愧時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再次,感謝閱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作者:現(xiàn)代詩研究苑</p><p class="ql-block">聶瑞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2年3月4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