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十載觀鳥未能忘~退而不休伴鳥蹤~余生喜好是飛鳥~看幾處早鶯爭暖樹~望誰家新燕啄春泥~ 也會讓我留連忘返~鳥漸迷我背行裹~常孤身走天涯~"今以老同學(xué)一段話為本文起筆,淺記我觀鳥拍鳥十年的點滴足音;那是在2010年8月的一天工間閑時,思緒想到了兒子長大了,有自己的工作和社交活動,想到幾十年如一日圍繞家庭孩子公轉(zhuǎn)的我要重啟自轉(zhuǎn)功能了;想想平日里自己也就是喜歡看書看報,半封閉狀態(tài)的,出去鄉(xiāng)村山野走走活動活動吸收新鮮空氣見識一下會更好,有了這個目標想法后,我利用上班飯餐時間到書店(工作單位附近就是新華書店、聯(lián)合書店)翻閱學(xué)習(xí)數(shù)碼相機及其應(yīng)用知識,及后買了一臺奧林巴斯SP_590UZ26倍變焦數(shù)碼照相機,每到休息日我就帶上相機、干糧走出家門;剛開始的時候,就在市區(qū)和市郊公園里走走看看,用相機記錄紅耳鵯鵲鴝相思仔(綠脅繡眼)和植物花草,鳥兒的姿態(tài)表情與生機勃勃的植物激活了我內(nèi)在的好奇心,白云山、火爐山、筲箕窩、天麓湖、蘿崗香雪公園、番禺沙灣滴水巖公園,我努力翻找腦子里能想象到的綠野,大吉沙\海鷗島、從化、南昆山,休息日起早摸黑出發(fā),一整天把自己隨意丟在郊野里,徜徉在驕陽暖日綠蔭下吹著涼風(fēng)聽著流水聲與鳥唱,偶爾一只、倆只小鳥在花草樹枝上跳過或站立,感覺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這些豐富的形態(tài)引領(lǐng)我進入并沉醉于自然觀賞與觀鳥世界。隨著時間與活動的深入,我在紙媒上或朋友口中得到鳥訊或鳥點,只要有時間,我都會做行程攻略前往,在自然里我見到了更多的鳥、植物、昆蟲,也開始閱讀學(xué)習(xí)有關(guān)知識,馬敬能著《中國鳥類野外手冊》,中國昆蟲愛好者網(wǎng),書店圖書館關(guān)于植物類昆蟲類書籍,成了我業(yè)余時間閱讀與學(xué)習(xí)的內(nèi)容。</p> <p class="ql-block">紅耳鵯(第一張鳥片)‖2010年10月拍攝于白云山小西門</p> <p class="ql-block">鵲鴝‖2010年拍攝于流花湖</p> <p class="ql-block">烏鶇‖2011年拍攝于流花湖</p> <p class="ql-block">《與花私語》.紅耳鵯‖2011年拍攝于中山紀念堂</p> <p class="ql-block">普通翠鳥‖2011年在云溪生態(tài)公園第一次拍的小翠</p> <p class="ql-block">棕背伯勞‖2011年拍攝于流花湖</p> <p class="ql-block">棕背伯勞‖2012拍攝于流花湖的早晨,首次見識自然界弱肉強食的生存法則</p> <p class="ql-block">照片拍攝2011年11月于從化.良口.南山,由此,開啟了我探秘從化之旅,由從化的鄉(xiāng)村山野擴展開去</p> <p class="ql-block">2011年11月拍攝于從化.良口.南山</p> <p class="ql-block">白眉山鷓鴣‖2012年拍攝于南昆山</p> <p class="ql-block">紫嘯鶇‖2012年拍攝于中山大學(xué)</p> <p class="ql-block">海南藍仙鹟(雄鳥)‖2012年秋遷季拍攝于中山大學(xué)</p> <p class="ql-block">海南藍仙鹟(雌鳥)2012年拍攝于中山大學(xué)</p> <p class="ql-block">藍歌鴝(雄性亞成鳥)‖2012年拍攝于中山大學(xué)</p> <p class="ql-block">黃眉姬鹟(雄鳥)‖2012年拍攝于中山大學(xué)</p> <p class="ql-block">萬般恩愛.黑領(lǐng)噪鹛‖2012年拍攝于越秀山</p><p class="ql-block">它們讓我想到唐朝詩人白居易的詩“誰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p> <p class="ql-block">絨額鳾‖2013年6月拍攝于麓湖.聚芳園</p> <p class="ql-block">巖鷺‖2013年3月拍攝于珠海.外伶仃島</p> <p class="ql-block">紅脅藍尾(雄性)‖2013年12月拍攝于從化.良囗.流溪香雪</p> <p class="ql-block">紅脅藍尾(雌性)‖2013年12月拍攝于從化.良囗.流溪香雪</p> <p class="ql-block">牛頭伯勞‖2013年2月拍攝于麓湖.聚芳園</p> <p class="ql-block">白頭噪鹛‖2013年3月拍攝于云南.西雙版納</p> <p class="ql-block">日本歌鴝‖2014年拍攝于珠海</p> <p class="ql-block">反嘴鷸‖2014拍攝于香港塱原</p> <p class="ql-block">喜鵲‖2014年拍攝于香港.塱原</p> <p class="ql-block">普通燕鸻‖2013年拍攝于香港.塱原</p> <p class="ql-block">栗喉蜂虎‖2018年拍攝于廣東.雷州(曾在2015年為了拍栗喉蜂虎到福建廈門五緣灣尋尋覓覓一天無果,時隔不久,為再覓栗喉蜂虎赴廈門騎馬山,為時間關(guān)系節(jié)省出行天數(shù)都是坐夜行的綠皮火車,第二天一早到埗拍攝完,再坐當(dāng)天夜(火)車回廣州,可說是去來匆匆。)</p> <p class="ql-block">白鷴(廣東省鳥)‖2018年拍攝于廣東.南嶺國家自然保護區(qū)</p> <p class="ql-block">真心求愛的叉尾太陽鳥(雄鳥)‖2015年拍攝于廣東大埔</p> <p class="ql-block">斑頭鵂鹠‖2018年拍攝于廣州烈士陵園</p> <p class="ql-block"> 觀鳥拍鳥是一項戶外運動,她能鍛煉人的身體更能磨煉人的意志韌性耐性,不是每一次的野外尋鳥都會有收獲,有時起的比雞早,早早出門舟車勞頓到達目的地尋覓、蹲守一整天,卻是空鏡而回,到家已是別人家飯后茶余電視劇收場時分,說野外觀鳥拍鳥人起的比雞早睡的比狗晚不為過;觀鳥拍鳥的過程常常很辛苦,每一次的獨行野外都是乘坐公共交通到目標地再換乘摩的,曾經(jīng)要到的目的地因為太過寂無人煙,摩的司機擔(dān)心我的安全主動留下靜候我拍攝完回程,為表我的歉意和謝意,我只能把自己的干糧和水分一半給摩的司機;觀鳥拍鳥的過程常常很辛苦,要跋山涉水背著拍攝設(shè)備、干糧和飲用水以及戶外應(yīng)急物品走很遠的路,即使是刮大風(fēng)下著大雨或烈日灼人寒冷侵軀,也要在野外守候很久,有時擔(dān)心錯過鳥兒出現(xiàn)的瞬間會不舍離開,甚至挨饑忍渴,但總樂此不疲。觀鳥拍鳥為求營造與鳥相處的自然和諧環(huán)境,衣著不是迷彩就是灰藍;烈日、寒風(fēng)的吻痕印在臉上染就了歲月的光華褪去了容顏的嬌好,難怪有人笑說拍鳥人總是灰頭土臉的。</p><p class="ql-block"> 觀鳥拍鳥會給你帶來身心愉悅;23歲的芬蘭攝影師奧西?薩林恩說:“動物和人類之間的每一次相遇都是一次令人難忘的奇妙經(jīng)歷?!贝_實如此,那種你與鳥兒安靜地面對面時,發(fā)現(xiàn)鳥兒正在揣摩人的萌態(tài)的可愛,那種歷經(jīng)磨難終于看到了一直想見的鳥的喜悅,那種每一年都和同一類遷徙的鳥相見就如同見到一位老朋友的親切、默契,那種由心而出的感嘆,生命是偉大的。</p> <p class="ql-block">廣東肇慶</p> <p class="ql-block">出發(fā)湖南.郴州</p> <p class="ql-block">從化.木棉村</p> <p class="ql-block">廣州南沙</p> <p class="ql-block">搭乘摩的入桂峰村‖圖片由廣東電視臺拍攝專題小組記者在2021年2月拍攝春節(jié)專題片《我的小康生活:65歲的文藝女青年》拍攝,我唯一一張搭乘摩的的存照。</p> <p class="ql-block">從化呂田桂峰村</p> <p class="ql-block">廣東雷州灣‖當(dāng)天下午到達雷州灣海灘時,天氣熱得穿短袖的,(見下圖)第二天早晨再到海灘時則要穿上羽絨服了。</p> <p class="ql-block">廣東雷州灣‖昨天穿的防雨鞋套根本不能抵御泥濘及海水的入侵,今天早晨穿上了昨天在經(jīng)過村莊小賣部時買的水鞋。</p> <p class="ql-block">廣東.韶關(guān).南嶺國家自然保護區(qū)</p> <p class="ql-block">廣東.韶關(guān).南嶺國家自然保護區(qū)</p> <p class="ql-block">2020年五月.廣州.南沙拍攝小杓鷸,新冠疫情不能叫停觀鳥拍鳥的腳步。</p> <p class="ql-block">2020年11月寧夏.銀川‖獨行寧夏.銀川,在賀蘭山古巖畫村遺址路遇熱情的當(dāng)?shù)赜稳伺笥阎ε南碌牡酱艘恍屑o念照</p> <p class="ql-block">從化呂田桂峰村</p> <p class="ql-block">廣東新會銀湖灣</p> <p class="ql-block">廣東南嶺國家自然保護區(qū)</p> <p class="ql-block">2021年陽西.北寮.散頭嘴海灘</p> <p class="ql-block">2021年廣東陽西北寮散頭嘴</p> <p class="ql-block">2021年陽西北寮散頭嘴</p> <p class="ql-block">廣東深圳灣</p> <p class="ql-block">從化呂田桂峰村</p> <p class="ql-block">叉尾太陽鳥與它的桔子蜜“生產(chǎn)商”</p> <p class="ql-block">櫻花&暗綠繡眼</p> <p class="ql-block">北灰鹟(冬候鳥)</p> <p class="ql-block">普通翠鳥.人們親切的叫它小翠</p> <p class="ql-block">黑翅長腳鷸‖牠那粉紅長腿狠迷人吧,鳥人們親切的叫牠做鳥類林志玲。</p> <p class="ql-block">鳳頭麥雞</p> <p class="ql-block">水雉爸爸帶娃(水雉,從孵蛋到把幼鳥帶大都是由雄鳥獨自完成)</p> <p class="ql-block">水雉爸爸(雄鳥)孵蛋</p> <p class="ql-block">彩鷸爸爸帶娃.(彩鷸,從孵蛋到把幼鳥帶大,都是由雄鳥獨自完成)</p> <p class="ql-block">藕花下的親恩‖黑水雞夫婦育雛</p> <p class="ql-block">弄崗穗鹛‖為紀念其發(fā)現(xiàn)地弄崗及希望得到大眾的關(guān)注,命名為弄崗穗鹛。這種鳥十分稀少,全部種群數(shù)量不到2000只,現(xiàn)已列入國際自然保護聯(lián)盟(IUCN)物種紅色名錄的近危(Near Threatened)物種。(拍攝于廣西.崇左.弄崗)</p> <p class="ql-block">印支綠鵲</p> <p class="ql-block">在廣州野化成功的亞歷山大鸚鵡夫婦和幼鳥</p> <p class="ql-block">自帶飯勺的小鳥.勺嘴鷸‖每年從俄羅斯到東南亞南遷的距離9200km,約等于218場全程馬拉松。</p> <p class="ql-block">義母長尾縫葉鶯與牠喂養(yǎng)的仔八聲杜鵑幼鳥‖照片中這只八聲杜鵑雛鳥長到現(xiàn)在的模樣還得從一枚卵說起,其母親在產(chǎn)卵期選中了同一時期的某一對長尾縫葉鶯侶伴做為宿主,乘宿主離巢外出覓食之機在巢中產(chǎn)下一枚近乎相同的卵與宿主產(chǎn)下的卵混在一起,神不知鬼不覺完成了巢寄生行為的第一步。</p><p class="ql-block">可憐的長尾縫葉鶯侶伴、嬌小玲瓏,每天風(fēng)雨無阻外出抓小蟲來喂這只永遠 饑餓的“大”家伙,直到雛鳥展翅離開鳥巢,義親都不知道這個仔其實是八聲杜鵑的骨肉。</p> <p class="ql-block">斑頭雁‖來自高原的鳥.拍攝于從化.風(fēng)云嶺</p> <p class="ql-block">白眉姬鹟(冬候鳥)</p> <p class="ql-block">普通朱雀(雄鳥)</p> <p class="ql-block">斑頭啄木鳥</p> <p class="ql-block">綠翅鴨‖拍攝于深圳灣</p> <p class="ql-block">黑臉琵鷺</p> <p class="ql-block">中華鳳頭燕鷗‖拍攝于福建省晉江.圍頭灣</p> <p class="ql-block">大鳳頭燕鷗‖拍攝于福建省晉江.圍頭灣</p> <p class="ql-block">黑翅鳶</p> <p class="ql-block">黑翅鳶</p> <p class="ql-block">暗綠繡眼</p> <p class="ql-block">斑胸鉤嘴鹛</p> <p class="ql-block">戴勝</p> <p class="ql-block">家燕育雛</p> <p class="ql-block">普通秋沙鴨‖拍攝于寧夏.銀川.黃河</p> <p class="ql-block">燕雀‖拍攝于寧夏.銀川</p> <p class="ql-block">太平鳥‖拍攝于寧夏.銀川</p> <p class="ql-block">有人說:“觀鳥”被譽為走進大自然劇場觀看演出的終身免費門票。有了這張門票,鳥人們的世界里不再只有鳥,對自然與生俱來的好奇心得到激發(fā)。我深以為然,在觀鳥拍鳥的同時我留心到以往被我忽略了的許多事物如陸生植物、水生植物,昆蟲;觀鳥拍鳥實則是一個煉心的過程,在這過程中,鳥類行為,植物態(tài)勢以及昆蟲表現(xiàn),都一一啟迪著人的思考感悟,賦予了我更深層次的體驗,對大自然的敬畏。</p> <p class="ql-block">長喙透翅鷹蛾‖因為它像鳥一樣懸停吸食花蜜,昆蟲科研工作者把它叫做蜂鳥鷹蛾。(蜂鳥是北美地區(qū)鳥種)其實它是昆蟲界的四不象,蜂鳥鷹蛾的生活習(xí)性與許多動物接近,它們飛行的時候,翅膀能夠像蜜蜂一樣發(fā)出“嗡嗡”的聲音;與其它飛蛾常在夜間出現(xiàn)不同,蜂鳥鷹蛾和蜂鳥一樣屬于夜伏晝出的生物,非常少休息,采集花蜜的時候,也和蜂鳥一樣一直飛行懸空取食,而不是停駐在花上。不過它的本質(zhì)還是飛蛾,依舊有結(jié)繭的習(xí)慣。它的食材主要為咖啡植物或藥性植物的花。</p> <p class="ql-block">斑麗翅蜻蜓</p> <p class="ql-block">秋蟬</p> <p class="ql-block">《貓》.飽臥花蔭興有余</p><p class="ql-block"> 啄花莫啄枝頭錦</p><p class="ql-block">一直很喜歡貓;自小就喜歡貓,不明何因的喜歡,長大了喜歡貓的安靜悠閑、舒緩優(yōu)雅且?guī)c傲嬌,貓喜歡粘人卻不依賴人,喜歡獨立卻不孤寂,孤獨而隨性自在。</p><p class="ql-block">圖片拍攝廣州中山大學(xué)</p> <p class="ql-block">曲紋袖弄蝶</p> <p class="ql-block">網(wǎng)脈蜻蜓</p> <p class="ql-block">斑腿泛樹蛙</p> <p class="ql-block">沼水蛙</p> <p class="ql-block">秋海棠</p> <p class="ql-block">黃裙竹蓀&果蠅‖我是在一個起早覓鳥的清晨與之相遇的,黃裙竹蓀不同于我們平時的食用竹蓀,黃裙竹蓀有毒,不能食用。果蠅是黃裙竹蓀的生命使者;黃裙竹蓀,它在清晨美麗綻放,卻散發(fā)出強烈的氣味,并且對許多動物有毒,它的美只對果蠅和少數(shù)其他昆蟲開放,如此選擇食客的目的,是為了生命的延續(xù)。果蠅可以飛翔,而且數(shù)量龐大,雖然,這棵黃裙竹蓀只有一天的生命,就在活著的時候,盡可能的奉獻自己。傍晚,黃裙竹蓀如老僧入定般枯萎,攜帶有它DNA孢子已隨著果蠅飛往森林的各個角落。</p> <p class="ql-block">灰蝶</p> <p class="ql-block">變色樹蜥‖它這想要狂奔姿勢,讓人聯(lián)想到:“恨爹媽少生兩條腿”。</p> <p class="ql-block">觀鳥拍鳥于我作為一個身兼女兒、妻子、母親、奶奶多個角色的女人更是一種歷練,演出好自己的角色的同時又要兼顧自己的愛好,從家人的被動接受到理解支持,我努力的堅持下來了。經(jīng)歷歲月的磨勵與洗禮,我依然喜歡聽蟬鳴鳥唱,感受著最自然涼風(fēng)的感受。歲月留下了記憶與懷想。2021年新冠疫情第二年,疫情并不能叫停觀鳥拍鳥的腳步,“2021年你很健康,那就是最好的一年”。寄望2022年疫情過去,能有更多的時間,更多可觀鳥拍鳥的空間,愿2022年觀鳥拍鳥大年。</p><p class="ql-block"> ~ . ~ ~ . ~ ~ . ~ ~ . ~</p><p class="ql-block">籍此,感謝觀鳥拍鳥的日子里理解支持我的家人,感謝給予我?guī)椭耐糜讶?,祝你我身體健康生活愉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