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念母親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母親于2021年12月24日清晨在睡眠中與世長辭了,安詳走完了她91歲的人生歷程。這天夜里下了一場小雪,天氣特別寒冷,不知是感動了上帝,還是蒼天對她的眷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我眼里,母親是一位平凡而偉大的女性。她勤勞、吃苦、聰明、善良、心靈手巧、十分疼愛孩子、堪稱能拿得起、放得下的持家楷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她出生在一個文明禮儀之家,為人處世帶著濃厚的道德禮數(shù),待人非常熱情、誠懇。母親20歲那年嫁給了我的父親。建國前夕,父親考上鐵路做燒火司爐,三年后考上火車司機(jī)。因有文化、工作出色提干后調(diào)到青島工作。母親及3個孩子跟隨父親由徐州搬至青島。1961年全家人再隨父親工作調(diào)動落戶于濟(jì)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姊妹5個,均出生于50年代和60年代初。那時屬于有票供給制社會主義階段,全靠父親104元工資生活,起初生活是比較好的,但隨著孩子增多開始變的有些拮據(jù)了。</span></p> <p class="ql-block">2018年手機(jī)拍照。</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記得:小時候母親很會做針線活,孩子們的棉衣和衣服都是母親一針一線做的。母親整天給孩子們縫縫補(bǔ)補(bǔ),洗洗涮涮,經(jīng)常一覺醒來,見她還在燈下忙活著,把5孩子收拾的干干凈凈。過年了,母親給孩子們趕做新衣服,經(jīng)常徹夜不眠。母親的手很巧,過去燒火炭,后改燒煤球,什么砌磚、壘爐子,糊煙筒等都會做,而且做的漂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每逢春節(jié)、中秋節(jié),母親總會做一大桌子的菜,尤其油炸藕合、面葉、蘿卜丸子特別出色、好吃。母親十分喜歡全家人坐在一起,看著孩子們吃飯,享受著親情和融融的氛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母親非常善良,常常幫助別人。記得:剛剛搬到濟(jì)南時,自然災(zāi)害還沒有過去,有個姓王的鄰居,家有5個孩子,年齡都比較大了,又缺少副食品,單靠吃定量供濟(jì)糧,根本不夠吃的。一次沒到月底,家里的糧食吃完了,又無處去買,幾天沒飯吃了,5個孩子餓的都躺在床上了…。王大娘哭著來到我家,對我母親敘說著這些,懇請借給她點(diǎn)糧食,不然孩子會餓死?母親聽后,二話沒說,把家里僅剩余的半袋三合面,倒出了一半來,又給了一口袋我父親從農(nóng)村弄來的卷心菜葉子。王大娘感動的大聲哭著說:“孩子們有救了,我這輩子忘不了您的恩情!” 時過多年后,王大娘患肝硬化臨終前,把她5個孩子叫到身邊囑咐道:“你們千萬不能忘記當(dāng)年房大娘的救命之恩!”說完閉上了眼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鄰居張大娘42歲那年,丈夫患癌癥去世,撇下她和6個未成年的孩子,大的16歲小的3歲,如何生活?全靠國家救濟(jì)金生活,日子過的十分艱苦。經(jīng)常缺這少那,都是找我母親接濟(jì)她們。至今,她家的孩子都不曾忘記,每年春節(jié)都會來看望我母親,對待我母親就像對待她們的母親一樣。</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母親對待親戚們,也是竭盡全力相助。1963年,自然災(zāi)害剛過,我二舅考取了山東大學(xué),家里四口人,還有農(nóng)村大舅及7個孩子需要幫助,僅靠我姥爺掙錢,實(shí)在無法供二舅讀書了,動員其放棄上大學(xué)的念頭,找份工作幫幫家里度過災(zāi)荒年。二舅一心想讀書,背著我姥爺,借錢買車票由棗莊來到濟(jì)南,懇請我父親資助他上學(xué)。我父親聽后滿口答應(yīng)每月給他所需要的費(fèi)用,幫他完成學(xué)業(yè)。二舅回家后,把情況給我姥爺說了,姥爺感動的熱淚盈眶,逢人就夸我父親。此時,我母親深感家里5個孩子開銷會越來越大,再幫二舅上大學(xué),確實(shí)比較困難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母親下狠心,毅然決然舍下才1歲多的小弟,委托鄰居照看,出去找工作。通過家屬委員會介紹,在街道上做雜工,母親工作非常勤奮,得到了大家認(rèn)同,被推薦去黑白鐵組跟師傅學(xué)手藝,做鐵皮簸萁、煙筒、歪脖等。母親很聰明,手又巧,很快就變成工匠能手,調(diào)入濟(jì)南風(fēng)機(jī)廠并轉(zhuǎn)為正式職工。關(guān)鍵時期,母親幫助了家庭,也幫助二舅完成了學(xué)業(yè)。</span></p> <p class="ql-block">1960年,全家青島合影。</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隨著時間的推移,孩子們都工作了,母親到了該享受生活的時候。我父親突然患上了癌癥,而且是晚期。盡管孩子們千方百計,托人找到省立醫(yī)院最著名普外專家和麻醉師進(jìn)行手術(shù),但也未能挽救父親的生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母親的生活再次落入低谷。當(dāng)時小弟剛工作,還沒有成家,父親的去世,愁壞了母親,咋辦呢?為小弟結(jié)婚,她省吃儉用,連個雞蛋都舍不得吃。做為長子,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頭。當(dāng)時我雖然在機(jī)關(guān)工作,月工資也就是300元,我拿著工資單和300元錢,對母親說:“這是我一個月的工資,您看需要多少,就拿多少?” 母親只拿了50元,多一分也不要了。就這樣每個月我都給母親至少50元,逢年過節(jié)再多給。努力幫助母親度過難關(guān),幫助小弟順利的完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母親的晚年,應(yīng)該說是幸福的。5個孩子都很爭氣,在她的言傳身教,耳濡目染下,各個工作出色,也非常孝順母親。即使到了近幾年,幾個孩子輪流照顧她,讓母親衣食無憂,過著安逸的生活。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母親的離世,雖然是悲痛的。但母親是沒有任何遺憾或牽掛走的,走的又是如此安詳…。做為子女,我們感到很欣慰和無愧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回顧母親一生,覺得母親太平凡了,太善良了。雖沒有什么轟轟烈烈的壯舉,但有中國傳統(tǒng)婦女的一切美德。母親讓我感動,讓我留戀,讓我思念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愿在天的母親安息吧!</span></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編后話:我母親去世后,一切從簡。整整忙碌了三天,沒感覺什么?但忙完之后,心里總感覺空落落的,很不是滋味!第四天晚上,坐在桌前,一口氣寫了1800多字 《我的母親》的悼念文章。此時,我的心情才得到了一些緩解和平靜…。</span></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寶祥:寫于2021年12月28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