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又是一年農(nóng)歷十月廿十,以往浦江縣城有兩個非常隆重的交流會節(jié)日,一個是三月十五,一個就是十月廿十。</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每到這兩個節(jié)日,浦江大街小巷都會人山人海,從上大街到下大街可以腳不著地的被人擠著走,比過年都要熱鬧。但我卻很討厭這樣的節(jié)日,對于有錢人來說是快樂的節(jié)日,但對于窮人來說是一個劫日。除了我不喜歡那種人山人海,人頭攢動的喧囂之外,還有一件記憶最深刻的事,讓我每每想起就是一陣心痛。</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那時候我們山里人來城里趕集都不會空手而來,都會背樹木,或是柴火、毛竹等,拿到城里賣。記得初中的時候,有一次十月廿十,跟我父親倆挑柴火到城里賣,從家里到城里十五里的路程,我瘦弱的個子,挑著一擔(dān)柴火到城里,已經(jīng)是一身汗。到城里后等著客主來買,站在小西門樹市集中地,不一會兒凍的渾身發(fā)抖,終于等到有個客人來買了,經(jīng)過討價還價后,父子倆一百六十多斤柴總共才賣了十來元錢,等賣掉柴火后父親帶著我去逛集市,父親一直想給自己買一雙解放鞋,因為他腳上的那雙解放鞋已經(jīng)很破爛了,我呢咬著牙拼盡全力的挑柴到城里,其實也想買一雙白色回力球鞋,那時候同學(xué)都穿白色的回力球鞋,我也是一雙破解放鞋,感覺自己很沒面子。在一家攤位上拿著一雙回力鞋看了又看,愛不釋手。當父親掏出口袋數(shù)了數(shù)錢,幾分幾毛的零零散散的錢加在一起總共不到十五元,父親問了一下價格要十一元錢,父親也沒有說什么,轉(zhuǎn)身就走了,于是我只能放下鞋一聲不吭的跟著父親后面…,到親戚家吃過午飯后,父親說讓我在親戚家等一下,他出去一會兒,不一會兒父親回來了,臉色帶著一絲神秘的喜悅,我也不知道咋回事,一直回到家里,父親從布袋里拿出一雙白色回力鞋遞給我,我苦拉著的臉頓時展開了笑容,可是當我沒有看見父親再從布袋里拿出一雙解放鞋的時候,我就覺得心里一陣的難受,父親自己沒有買鞋,給我買了鞋之后又買了一些家用后沒有錢了,我心里一陣的難受,怎么都高興不起來了……。覺得很是愧疚,我開始有些就很討厭自己,也從此討厭這個十月廿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