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今年農(nóng)歷十月十九日就是我母親的百歲壽辰。過去歷年來,無論是父親還是母親從來沒有特意讓子女們給他們過生日祝壽,或到飯店擺上幾桌壽宴什么的。原本計劃在母親百歲生日時,我們這個大家庭團(tuán)聚在一起給老母親做個百歲壽宴。主要親戚和子女及晚輩們都團(tuán)聚一堂與老媽聚個餐。祝賀母親的百歲生日。與她一起共同歡度這個有特別意義的生日。但由于各地的疫情形勢仍沒有得到徹底控制。不少地方還出現(xiàn)有新的感染者。于是我們決定取消原來的打算。不讓在外地的親戚家人及晚輩回來,到時仍然在家過一個平常而普通的生日。和母親共同度過這個有特殊意義的生日。</p><p class="ql-block"> 母親生于1922年,出生在山西省武鄉(xiāng)縣豐州鎮(zhèn)朱家凹村一個貧苦農(nóng)民的農(nóng)家庭。母親是她們姐弟五個中的老大,窮人的孩子早當(dāng)家。因此,母親從小就扛起了家里的重?fù)?dān)。她什么臟活累活都干。在我幼小的時候,我父親是咱們國家郵政戰(zhàn)線上的第一代老職工。那時的郵遞員最早是靠雙腳步行送郵件。父親整天工作在外,后來單位選送他到太谷、南京郵政學(xué)校學(xué)習(xí)。每次一走就是一、二年的時間。家庭的主要重?fù)?dān)都落到母親身上。她既當(dāng)媽又當(dāng)爸。特別是在國家遭受三年自然災(zāi)害和六二年壓縮城市非農(nóng)業(yè)人口我們?nèi)曳掂l(xiāng)期間。她由原來的干部家屬轉(zhuǎn)為農(nóng)民,白天和社員們一塊參加生產(chǎn)隊集體勞動。晚上給我們縫縫補(bǔ)補(bǔ)。她起早貪黑,省吃儉用。除參加生產(chǎn)隊的集體勞動外,還利用空閑時間開荒種地,養(yǎng)豬養(yǎng)雞,剝樹皮,挖野菜,千方百計想盡辦法讓我們填飽肚子。并賣豬賺錢貼補(bǔ)和維持全家的生活必需。使我們度過了一個個難關(guān)從困境中走了出來。</p><p class="ql-block"> 母親沒上過一天學(xué),沒有文化,她深知文化知識的重要性。我還是上小學(xué)的時候,她就鼓勵我讓我給在外學(xué)習(xí)的父親寫信。我剛上初中,她就覺得我已經(jīng)是個有文化的人了。那些年每逢到了年近臘月二十八、九,母親就把村子里多數(shù)人家寫春聯(lián)的事交待給我。每當(dāng)村里這些本家的大爺大娘拿上寫好的對聯(lián),表揚我夸獎我時,母親的臉上也不由得露出了滿意的笑容。這也無形中鍛煉和提高了自己。為讓我增長見識,學(xué)校一放假,她便告訴村里的干部和生產(chǎn)隊長,讓他們給我分配農(nóng)活,我給隊里放牛;給上地勞動的村民送早飯;換寫村里的黑板報;還教村里的民兵唱歌等,也就是在那些歲月,我初步走上社會,學(xué)到了在課堂上學(xué)不到的知識。受到了鍛煉。在這方面,母親是我的第一任啟蒙老師。</p><p class="ql-block"> 母親非常勤勞儉樸。在返鄉(xiāng)時期,她除白天和村里的社員們一塊下地勞動掙工分外,還常常是起五更,睡半夜沒明沒黑地干。那時村里還沒有糧食加工廠,吃的米和面都是靠隊里派牲口或自己推碾子推磨來解決。那時我們兄弟幾個常常被母親帶上去推磨。她領(lǐng)上我們到隊里收完秋的地里尋找沒有收盡遺漏下的土豆和玉米等農(nóng)作物。到自留地和她開墾的荒地里鋤草、澆水、施肥等,讓我們學(xué)會了許多農(nóng)活。由于男孩子較淘氣,衣服和鞋子也破損的快。常常晚上夜深人靜時我們醒來發(fā)現(xiàn)母親還在煤油燈下不是納底做鞋就是給我們縫補(bǔ)衣裳?,F(xiàn)在回想起來,那時父親在外工作,母親單獨在家操持家務(wù)付出了太多的辛勞,是多么的不容易啊。</p><p class="ql-block"> 母親大半輩子是從苦難歲月中走過來的。她生活儉樸,對我們子女也要求很嚴(yán)。而且有時脾氣還很大。記得還是上世紀(jì)七十年代初期,她從老家來時給我們帶來了一些她在家種的土豆。一次她從家門邊上的垃圾堆上看到有新削掉的土豆皮,以為是我們炒菜時削掉的,她生氣地說,“我種地不容易,又多重給你們拿來,你們就不知丟掉可惜,土豆皮洗干凈了怎就不能吃?災(zāi)荒年這豆皮也是好東西”。聽到我解釋不是我們丟掉的,她還半信半疑。直到第二天,她親眼看見是前一排一家鄰居家往垃圾堆上倒土豆皮和其它爛菜葉時,才改變了對我們說話的口氣。記得困難時期,母親自己舍不得吃,總是把好的稠的飯菜讓給我們吃,說我們正在長身體。她碗里總是稀湯寡水的。如今日子都過得好了,大家都不愁吃和穿。但母親仍然是舍不得浪費一點東西。到了誰家,不論看到大人或小孩浪費東西,她都要說幾句。勤儉節(jié)約成了我們家的老規(guī)矩。</p><p class="ql-block"> 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都相繼長大成家,母親又幫我們兄妹幾個帶孩子,幫了這家?guī)湍羌?,這家去了那家來。在幫我們帶孩子做家務(wù)的同時,還引導(dǎo)我們?nèi)绾谓虄河M管母親沒文化,但她在平時教導(dǎo)我時,總是能用比較形象的比喻句子來說服我們。母親自己勤勞一生,講究衛(wèi)生。她也見不得我們和她的孫子孫女們生活散漫,衣著不整。她總是早早地起床并幫我們收拾和干家務(wù)活,她經(jīng)常說的一句口頭禪就是:“早起三光,遲起三慌。”,即早上早起,把自己洗漱干凈為一光;把屋子里打掃干凈為二光;把院子里打掃干凈為三光。否則,起得遲了,什么也趕不上,就變成了三慌。在她的影響下,我們兄妹幾個沒有一個睡懶覺的。過去早起干家務(wù),現(xiàn)在老了,早起鍛煉身體。讓我們養(yǎng)成了這樣一個良好的生活習(xí)慣。她若發(fā)現(xiàn)我們平時稍有浪費,丟些剩飯剩菜,她就會說我們是“小雀兒三升富”不懂得節(jié)約。要我們“細(xì)水長流,精打細(xì)算?!边^日子。小孩子剛學(xué)走路跌倒就哭時,我們心疼地哄孩子,她就會安慰我們說,“北瓜吊大,小孩跌大?!焙⒆映缘苷#灰^于驕慣,要讓他站起來繼續(xù)走。在待人接物方面,她常教導(dǎo)我們,“你敬人一尺,別人敬你一丈?!彼透赣H都常說的話就是“吃虧人常在”。正是在父母的親切教導(dǎo)下,我們兄妹們走上工作崗位后,都受到這種家風(fēng)熏陶和傳承,在成家立業(yè)上,艱苦奮斗,勤勞節(jié)儉。在工作中追求上進(jìn),樂于助人。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都做到了盡心盡責(zé)。孫輩們也分別在不同的崗位上奮勇爭先,各自取得了可喜的成績。</p><p class="ql-block"> 現(xiàn)如今我們兄妹們也都成了當(dāng)爺爺姥爺和奶奶姥姥的人了。但兒時的記憶和成長的往事都永遠(yuǎn)地雕刻在我們的心里。記得我初中剛畢業(yè),16歲便通過參加市里的財貿(mào)干校進(jìn)行培訓(xùn),結(jié)業(yè)后分配到相鄰的襄垣縣參加了工作。每次我回老家,母親總是拿出她舍不得吃存放在箱子里已久表皮已經(jīng)干癟的蘋果讓我吃。忙前忙后燒柴火做飯,給我做我喜歡吃的餃子、澆煎餅等飯菜。那時,我坐在火爐子旁的小凳子上幫母親燒火,母親一邊做飯一邊關(guān)切地問我在單位的生活起居,問這問那。聽到我在單位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績時,她臉上就露出滿意的微笑。離開家分別時,母親總是和我相跟著走到村外頭的大路邊上,當(dāng)我走出去很遠(yuǎn)回過頭來看時,母親還遠(yuǎn)遠(yuǎn)地站在原地向我揮手。那時母親對離開家鄉(xiāng)的兒子的牽掛之情始終銘記在我的腦海里。 直到現(xiàn)在,只要一回到老家的村口,就會立刻浮現(xiàn)出那時母親站在村口大路邊的土坡坡上眼看著我一步步走遠(yuǎn),我向她揮手告別她還原地不動目送送我離開老家時的情景。這就是母親對兒子時刻牽掛的那份真實情感!</p><p class="ql-block"> 歲月蹉跎,人生如歌。時代 在前進(jìn),社會在發(fā)展。長江后浪推前浪。一代又一代的人在不斷成長。如今我已是古稀之年的老人了。我們的孩子都已到了而立之年,我弟妹四個也都 進(jìn)入了老年。而母親是經(jīng)歷過整整一個世紀(jì)的百歲老人了。她現(xiàn)在依然耳聰目明,身體硬朗。生活還可以完全自理。我們尚卻老了,老媽還健在。我們都感到無比的幸福和自豪?;叵肫鹉赣H大半輩子所受過的苦和罪。如今她趕上了國家繁榮富強(qiáng),人民生活蒸蒸日上的好時代 。我們要倍加珍惜與母親在一起的幸福時光。愿母親福如東海,壽比南山。歲歲平安!祝母親百歲生日快樂!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母親年輕時的一張照片</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1955年春節(jié)母親去南京郵政學(xué)??赐赣H時,他倆照的第一張合影留念照片</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這是一張拍攝于上世紀(jì)80年代初期的老照片。我們?nèi)一氐嚼霞疫^年與父母和三弟、四弟全家在一起的合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上世紀(jì)八十年代母親在武鄉(xiāng)東河三弟家</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1986年在太原鎮(zhèn)城底四弟家</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與孫子妙妙</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與小倩和妙妙</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與四弟媳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那時挺直的腰身</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外出旅游時</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在公園里</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前幾年母親在太原四弟家和他兩口子的合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與孫女小倩和孫子妙妙的合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母親在太原孫女小倩家與重孫在一起的視頻</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母親在家里鍛煉身體的視頻</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母親與孫女園園在武鄉(xiāng)縣誠</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母親80歲時的照片</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2001年國慶節(jié)后我?guī)赣H去北京旅游時在天安門廣場的留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2013年五、一勞動節(jié)四弟帶母親到太原、平遙等地游覽</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在平遙古城的街上</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母親抱著重孫</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2015年10月四弟帶母親去成都看在那里工作的孫子妙妙并到周邊旅游</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四弟和母親及孫子妙妙在成都</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孫子妙妙攙扶著她奶奶游覽</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四弟與母親在四川汶川地震遺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母親在成都</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在小區(qū)院子里</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坐在家里看電視</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2017年春我在小區(qū)門口給母親拍了這張照片</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2019年春節(jié)在妹妹家?guī)椭鲲埌溩?lt;/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小視頻</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孫子丁丁結(jié)婚時全家與母親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孫女園園結(jié)婚時全家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前年三弟的女兒園園結(jié)婚時,母親和他們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今年春天三弟的小孫子滿月時我們倆口子、三弟倆口子和妹妹與母親的合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母親今年在小妹家里的幾段視頻</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重外孫教老姥姥看圖識字</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母親唱《東方紅》</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在街道邊的店鋪前與一老人交談</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母親除出去溜達(dá)外,在家里也常進(jìn)行鍛煉</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在家鍛煉身體</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在家里經(jīng)常鍛煉</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近期與小重外孫豆豆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母親和孫女園園夫婦</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母親近照</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今年九九重陽節(jié)母親參加某店鋪舉辦的敬老活動,當(dāng)?shù)弥赣H今年百歲時,被請到臺上接受工作人員向她獻(xiàn)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母親原來是一米六七的高個子,身板筆直。畢竟歲月不饒人,近年來眼看著她個子不斷萎縮,背也明顯一年比一年駝了。望著母親駝了的背,我的心里五味雜陳,現(xiàn)如今兒女和孫輩們都過得很好。再也不用您費心操勞了。只望您放寬心好好保重自己的身體。衷心祝愿您老人家永遠(yuǎn)健康快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