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洛克在《消失的地平線》 寫道:“那天晚上,睡在帳篷里,我做了一個很奇怪的夢。夢中我又回到了那片被高山環(huán)繞的童話之地—— 木里 。她是如此的美麗與安詳。我還夢見中世紀的黃金與富庶,夢見涂著黃油的羊肉和松枝火把。一切都是那樣安逸、舒適與美好?!?lt;/p><p class="ql-block"> 有人說, 香格里拉的起點在木里 。當你身處木里的山水之間,閉上雙眼把美景留在心底、把凌冽的寒風沁入心扉,發(fā)揮出自己的想象,您就會真正感覺您在香格里拉的起點。在這里有著著名的洛克 線——步行探險路,驢友們分別有多條“左手天堂、右手地獄”的不同穿越路線徒步穿越到稻城亞丁 。由于沒有洛克那樣的體力和時間不允許這樣的挑戰(zhàn),不能沿著洛克線徒步高山峽谷之中、感受原始時光的氣息和古老秘境的純粹,只得用最簡單的方式——自駕游來到古樸的木里大山前看看,粗略的體會心中的木里——這片香格里拉圣地。</p><p class="ql-block"> 本次計劃自駕游寸冬海子、康塢大寺、木里大寺及瑪拉茶金觀景臺。</p> <p class="ql-block"> 有人說:如果丟失了信仰,不如轉轉 木里的寺廟。如果遺失了美好,不如看看木里的山水。如果厭倦了城市,不如走走木里的村落。</p> <p class="ql-block"> 香格里拉湖又叫寸冬海子,位于木里藏族自治縣縣城西北部海拔3404米的康塢山頂,距縣城35公里。海子面積5000多畝,屬高原積水湖泊。</p> <p class="ql-block"> 海子呈南北走向,四面環(huán)山,山上森林茂密,綠草成茵,古木參天。山環(huán)繞著水、水倒映著山,形成了山中有水、水中有山的奇特景觀。春夏秋冬四季,景色各異,各具特色。春季滿目蒼翠,一片生機盎然。盛夏時節(jié),藍天白云、山巒湖畔,各色野花、杜鵑花競相怒放,草木杜鵑爭奇斗艷,姹紫嫣紅。</p> <p class="ql-block"> 水草的觸感、杜鵑花的芬芳,還有湖面成群嬉戲的野鴨,展示著一幅動人的山水畫卷。金秋時節(jié),放眼望去一片金黃,其間還夾雜著簇簇紅葉,黃紅相襯,以然天成。深冬季節(jié),白雪皚皚,映著一方蘭色的寶石,林間一聲聲鳥啼,雪地上野雞覓食的印跡,一切都顯得那么寧靜而祥和,好一處不染纖塵的方外凈土。</p> <p class="ql-block"> 香格里拉湖靜臥在木里縣城西北部的康塢山頂,在5000多畝的“畫布”上,巧妙地將山、水、花、木等作為“畫筆”,潑灑出萬丈畫卷。</p> <p class="ql-block"> 群山將所有溫柔給了懷中這一汪清澈的“翡翠”。</p><p class="ql-block"> 天空、雄山借著粼粼波光交錯、匯集為萬物無聲演奏了一首舉世無雙的交響曲。</p> <p class="ql-block"> 草長鶯飛,姹紫嫣紅</p><p class="ql-block"> 金風玉露,歲暮天寒</p><p class="ql-block"> 這方藍色的翡翠在時間雕刻下</p><p class="ql-block"> 落落大方地變換著姿色</p><p class="ql-block"> 無謂濃妝還是淡抹</p><p class="ql-block"> 總教人欲罷不能</p><p class="ql-block"> 如此仙境可謂是</p><p class="ql-block"> 嫦娥下凡不思去,甘愿化作木里</p> <p class="ql-block"> 康塢大寺藏語稱為地處高原牧區(qū),海拔3060多米,是木里的第二大寺院,離縣城三十多公里。寺院坐落在兩條山溪水之間雄鷹落地般的山坡山。四周有茂密的原始森林,古木遮天蔽日。高高的雪峰,仿佛是白銀的佛塔,伸枝展葉,進林望不見天;百花盛開的草原上,涓涓清流從草坡里,從樹叢中溢出,匯而成溪,碧光粼粼,如玉帶纏繞,把草場分割得絢麗多姿;星羅棋布的小湖泊渾然天成;飛禽走獸穿行其間,珍稀藥材異香樸鼻;特別是滿山遍野的杜鵑花讓人陶醉。公元一六零四年的一個春天,從安多到木里來傳教的嚴頂?次成絨布喇嘛,來到這詩一般的美景之中,就開山修建了木里第二大寺院康塢德瓦金索朗達吉嶺。德勝佛國凈土之意。"德瓦金"是極樂世界阿彌陀佛佛國凈土。</p> <p class="ql-block"> 據(jù)說這是依這天然的美麗環(huán)境而命名。成群的牛羊,悠揚的牧歌,伴著朝鐘暮鼓,古剎巍峨,寶相莊嚴,梵天香海,名山神境,把游人帶到神話般的世界,真是"天下名山僧占多,世上好話佛說盡"。</p> <p class="ql-block"> 木里大寺位于木里藏族自治縣境內(nèi)桃壩鄉(xiāng)你易店村達尼牙布山麓,距西昌市300多公里,距縣城約60公里。曾是康巴藏區(qū)規(guī)模最大的黃教喇嘛寺廟之一,在藏區(qū)具有特殊的地位。</p> <p class="ql-block"> 木里大寺,藏語稱木里噶丹雪珠曲勒朗巴吉瓦林,地處無量河中西岸,達尼亞布東側,坐落在桃壩鄉(xiāng)你易店,海拔2637米,建于藏歷第十一若迥陽火猴年(公元1656年,清順治13年),由喇嘛桑登絨布仿拉薩哲蚌寺的格局主持開山初建。背倚圣山“甲肅色拉”,叢峰聳立,巍峨俊秀。前是奔流不息的埋塘河,周圍林木蔥蘢,山泉清澈,花木繁蔭,猶如“諸天聽法蒼茫際,萬佛垂慈紫翠間”。</p> <p class="ql-block"> 木里大寺的建材以土木為主,式樣顯唐明風格。高20多米的藏式方堡大殿毗連數(shù)百間喇嘛僧侶住室。主體建筑氣勢恢宏而彰顯華麗。在空間組合上,院落重疊,回廊曲欄,錯落有致,門廳、壁柱、繪有各種彩繪壁畫、圖案。前殿內(nèi)供奉無量壽佛、彌勒佛、文殊菩薩等塑像。佛座前設木里活佛之法椅寶座,上掛錦緞傘蓋,與頂幢、幡飾相輝映,莊嚴肅穆。后殿端坐10米多高的甲瓦強巴銅像,光彩奪目、寶相莊嚴。小殿內(nèi)供有觀音菩薩、黃教創(chuàng)始人宗喀巴(又名洛桑扎巴)、班禪、蘇朗扎巴三代活佛等塑像。鼎盛時期有喇嘛七百七十人。1967年遭損毀。1982年由國家撥款在原址上重建恢復至現(xiàn)狀。</p> <p class="ql-block"> 離開木里大寺,向瑪娜茶金出發(fā)</p> <p class="ql-block"> 離觀景臺還有幾百米的地方,有一個當?shù)厝碎_的瑪娜茶金酒店,比較簡陋。</p> <p class="ql-block"> 瑪娜茶金在藏語里是:母山旁邊的廣闊草場。</p><p class="ql-block"> 瑪娜茶金位于海拔4380米的攏撒牧場,距離木里縣城160公里,這里有世界級觀景平臺,不僅可眺望水洛河西岸的三怙主雪山:恰朗多吉(中),央邁勇(左),仙乃日(右);還可遙望百里之外的玉龍雪山和哈巴雪山。</p> <p class="ql-block"> 由于海拔高視野好,瑪娜茶金觀景臺是一個看雪山、看云海、觀星辰的絕佳平臺,這里一年四季都能欣賞到雪山、云海、日照金山、日落、日月同輝等景象,也能在不同時間拍到,在這里你將邂逅一場震撼心靈的盛世美景,視覺沖擊絕對強烈。</p><p class="ql-block"> 在這里,你可以看見雪山。天際屹立著皚皚的雪山冰峰,雄偉壯觀,運氣好還可以看見日照金山;在這里,你可以看見云海,雪白的云團像海浪一樣在空中翻滾著,漂移著,如海的浩瀚,海的氣勢,流云奔涌,群山浮動;在這里,你可以看見星空,浩瀚的宇宙,漫天漂浮的星星好似顆顆明珠,星空璀璨,夜色壯美。要想看見這些美景,除了合適的時間段,還得需要一個好天氣。這是一個拼人品的地方,否則遇上雨霧天氣,白茫茫一片,你什么也看不見,猶如做夢一般。</p> <p class="ql-block"> 在瑪娜茶金觀景平臺以看到亞丁三神山的全貌,看云海觀星辰的絕佳平臺,是香格里拉的核心區(qū)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瑪娜茶金觀景平臺位隴撒牧場,是洛克當年探險考察核心區(qū)域,也就是說是香格里拉核心區(qū)域,地處云南中甸與甘孜稻城之間。</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當?shù)巧犀斈炔杞鸬哪且豢叹兔靼?,什么是美到巔峰至極。站在瑪娜茶金上,三座三怙[hù]主雪山整齊的以品字形出現(xiàn)在眼前,近得仿佛觸手可及,不僅三座雪山在眼前,而且整個山脈,數(shù)十座5000米以上山峰一字排開,綿延幾百公里,完全拒絕遮擋.其壯觀和震撼力,世間難得,仿佛擁了整個世界。</p> <p class="ql-block"> 平臺本身就是高原牧場,風景絢麗。作為觀景平臺,距離仙乃日、央邁勇、恰朗多吉三雪山(也就是常說的亞丁三雪山、佛教中的三怙主雪山)最近處僅15公里左右,海拔4300米,而且地處東南面,是觀看雪山日出的最佳平臺,平臺上,整個貢嘎山脈數(shù)十座5000米左右山峰一字排開,綿延百公里,毫無遮擋,極其壯觀和震撼。因為海拔相對較高,云海也是變化萬千,絢麗多彩。平臺本身5月底-6月初,白色、紫色的大小高山杜鵑竟相綻放,眼力所到,亦花亦山,花就是山,山就是花。</p> <p class="ql-block"> 臥羅河大峽谷,位于木里縣列瓦鎮(zhèn)境內(nèi),是青藏高原東南線最深的峽谷之一,該峽谷的平均深度超過3000米。</p> <p class="ql-block"> 20世紀70年代以來,“香格里拉”迎合了后工業(yè)時代人們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追求可持續(xù)發(fā)展、以及回歸自然的發(fā)展需求,成為了中外旅游者所尋覓的人與自然、人與人和諧統(tǒng)一的旅游環(huán)境的代名詞,也成為舉世公認的中國旅游品牌。木里,不與中甸(香格里拉縣)、亞丁(香格里拉鄉(xiāng))去人為爭奪地名命名稱呼,至今仍躲在世外桃源里。她,才是“香格里拉”真正的發(fā)源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