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精品久久性爱|玖玖资源站365|亚洲精品福利无码|超碰97成人人人|超碰在线社区呦呦|亚洲人成社区|亚州欧美国产综合|激情网站丁香花亚洲免费分钟国产|97成人在线视频免费观|亚洲丝袜婷婷

七律?題內(nèi)子《逃荒記》

耄夫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髫年一憶便失聲,</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五紀(jì)能銷刻骨疼?</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饑火隆冬逃難客,</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孤童鐵道送糧情。</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仙人指劃金橋路,</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赤縣淪痡餓隸城。</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當(dāng)幸身脫遺殣列,</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天公眷顧賜休寧。</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注:當(dāng)時口號:“共產(chǎn)主義是天堂,人民公社是橋梁,公共食堂是心臟?!惫势毡榉Q人民公社為“金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戊戌六月草,辛丑十月改</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附:內(nèi)子《逃荒記》原文</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逃荒記</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8px;"> 逗你玩</span>  </p><p class="ql-block"> 我和三位要好的女同學(xué)經(jīng)常聚頭,有一次聊起童年舊事,竟然驚奇地發(fā)現(xiàn),四個人都有過在大饑荒時期到內(nèi)蒙古包頭逃荒的經(jīng)歷。無意的閑聊再次勾起了陳年的苦難記憶。</p><p class="ql-block"> 我的故鄉(xiāng)在寧夏平原,從家里往南走四五里地就到了黃河岸邊,北邊一兩里外是荒蕪的丘陵地帶,房后不遠(yuǎn)處是一條砂石公路,再過去一兩百米就是包蘭鐵路,它們沿著丘陵邊緣穿行而過。東北邊是一個地勢隆起的土山包,山包頂上有一座鄉(xiāng)村小廟,被叫做“高山寺”。我的家就住在這背山臨河、面對沃野的一片棗樹林中,幼年最歡樂的記憶就是秋天在棗園中打棗子吃,而最痛苦的記憶就是餓肚子。不知道為什么,那時候總覺得肚子餓,老是眼巴巴地看著母親能做出什么能吃的東西來塞在嘴里。有一次,母親烙了幾個摻著野菜、麩皮、稻草末的黑面餅子,在家的人分著吃了點(diǎn),給上學(xué)的姐姐留了半個,扣在一個藍(lán)邊的大碗里。我沒有吃飽,老惦記著碗里的那半個菜餅子,等母親出去后,就使勁去夠灶臺上的那個大碗,結(jié)果把碗扳翻在地上摔碎了。我嚇得哇哇大哭,但最終還是經(jīng)不住饑餓饞蟲的誘惑,吃了那半塊餅子,母親回來后,就撒謊說是貓扳翻碗吃了。隱約記得家里靠墻角的地方挖有一個坑,里頭藏著一小壇米,蓋了石板,再把水缸放在上面。每過幾天,到了晚上,母親就偷偷挪開水缸,抓幾把米熬點(diǎn)稀飯,讓全家人壓壓饑。再后來米沒了……再后來是逃荒……這就是我幼年時期最主要的記憶。長大后,我才知道這就是官方所說的“三年自然災(zāi)害”、“三年困難時期”,我們當(dāng)?shù)亟凶觥暗蜆?biāo)準(zhǔn)”,現(xiàn)在的學(xué)者叫做“大饑荒”。</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堂兄的述說</span></p><p class="ql-block"> 大饑荒”發(fā)生時,我還不滿六歲,根本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更不知道為什么要逃荒。父母在世時不愿意提起這些陳年舊事,我也不敢去問。堂兄(大伯父的兒子)今年已經(jīng)75歲了,比我大十歲,去年我特地向他詢問,才知道了事情的原委。下面就是堂兄的述說:</p><p class="ql-block"> 59年年頭,我還在上中學(xué),住在學(xué)校。我知道家里已經(jīng)沒有什么吃的了,隊(duì)里的公共食堂也開不出飯來了。中學(xué)生有供應(yīng)糧,我就從學(xué)校的食堂里兌了幾斤糧背回家里救急。我的父親在水利工地上,離家還有八九十里地,母親讓我去找父親報信。那時候火車剛通,只有晚上的一班車。我就連夜坐車到了黃羊?yàn)耻囌荆诤蜍囀依镒鹊教炝?,又穿過山洞,走了十幾里路,找到了雷家沙窩的工地。父親在工地管糧,想辦法搞了點(diǎn)糧食偷偷送回家,總算接了口氣。對付了一些日子,情況更嚴(yán)重了,家里完全斷了糧,連打來的草籽也被隊(duì)里搜走了。我著了急,連書包都沒往回拿,就不上學(xué)了,又連夜去找父親。父親因?yàn)槭菤v史反革命,已經(jīng)被取消了管糧的資格,在凱歌墩的工地上做工,再也沒有辦法搞到糧食,只背著自己的幾斤口糧,連夜趕了回去?;氐郊遥赣H、姐姐和兩個妹妹都已經(jīng)餓得爬不起來了,沒有力氣下來開門。父親使勁撬開窗子鉆了進(jìn)去,幸虧爐子還沒滅,趕快熬了點(diǎn)稀飯,才把她們救了過來。我父親是個有辦法的人,打聽到供銷社在收購木頭,就把自家堂屋的椽子拆下來賣了好些根,聽人說在內(nèi)蒙包頭可以買到吃的,就連夜跑到包頭,在各個飯館里買些饅頭、餅子,在黑市上買些糧食拿回來,這才救活了全家的命。從包頭回來,父親把堂屋全拆了,木頭都賣給了供銷社,湊了一筆錢,帶著我又到了包頭。包頭飯館的饅頭、餅子都是限量出售,我們就一個一個飯館挨著去買。就這樣父親負(fù)責(zé)在包頭買,我負(fù)責(zé)往家里送。當(dāng)時從包頭到老家的火車票是九塊九毛錢,我們哪里有那么多錢買車票?每次都是買一站的票(三毛錢)上去,把沿途各車站的名字都記住,碰到查票,就說是從上一站上來的,到下一站下車,再補(bǔ)三毛錢的票,就這么混過去?,F(xiàn)在想想,也是對不住國家!就這么對付了一兩個月,慢慢知道內(nèi)蒙后套地廣人稀,沒有寧夏餓死人的情況,有些鄉(xiāng)親都逃到這里落了腳。父親就找人介紹,在59年春天帶著我們逃到了包頭的固陽縣壩梁公社三分子大隊(duì)二分子小隊(duì),全家總算活了下來。</p><p class="ql-block"> 要跑出來也不容易,那個時候本地政府?dāng)r著不讓逃荒。我們偷偷在夜里上了火車,到包頭站,有本縣的干部攔截,不讓出站,箍在候車室里,等返回的列車來了之后,就趕著我們上車回去。那時候車上的人很多,下面上去了幾個之后,上面就喊:“上不來了,上不來了!等下一趟吧!”我們就乘機(jī)賴著不上??h上的干部也沒辦法,就讓我們在候車室里等第二天的車回去。乘干部們不注意,我們就鉆空子跑出了車站。我們本來是要在包頭站坐到白云鄂博的火車,到西斗鋪車站下車,才能到三分子大隊(duì)。但我們不敢再回包頭車站,母親抱著最小的妹妹(不到四歲),我和大妹背著行李,走了幾十里路,到了下一個車站才上了車。我們?nèi)揖褪沁@樣逃到后套的。后套的人厚道,收留了我們,還借房子給我們住,救了我們?nèi)胰说拿?!?dāng)?shù)赜形幕娜撕苌?,他們還選我父親做了生產(chǎn)隊(duì)的會計(jì)。過了不到一年,三爹(注:就是我的父親)也帶著你們一家都逃了過來。你們一家的命也是后套人救的,他們對我們有恩??!</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也去逃荒</span></p><p class="ql-block"> 聽了堂兄的述說,我才搞清了逃荒的前因后果,父母說過的零星情況,我幼年的片段記憶,長大后看過的一些文章,終于連成了一片。我看過縣志辦的調(diào)查材料,11萬人口的小縣,僅59年春天就餓死了1800多人。對中寧縣餓死人的事,中共中央還專門下了文件,稱作“中寧事件”。記得那時候什么東西都吃遍了。夏天、秋天還有糧食、蔬菜吃,春天就到處挖野菜,盡管我年紀(jì)很小,也認(rèn)得許多野菜:苦苦菜、蒲公英、豬耳朵、豬草秧、甜梗子、毛掃掃、灰條……到了冬天,糧食就很稀罕了,開始主食就是土豆、胡蘿卜、腌酸菜、腌咸菜,后來連這些也很少了。麩皮、米糠已是很好的食物,母親把從集體的棗園里撿來的爛棗子,和這些摻在一起烙成餅,甜絲絲的,覺得好吃極了。稻殼又粗又硬,石磨根本磨不碎,熬成糊糊,很難喝,吃下去又拉不出來。還把稻草鍘碎,放在鍋里煮,鍋底的沉淀物叫做“稻草淀粉”,比稻殼還好吃點(diǎn)。有一回,父親背著一些饅頭、餅子、糧食回來,說是從一個叫包頭的地方要來、買來的。其中有一種塊狀的東西,又酥又脆,非常甜,還有點(diǎn)酸,特別好吃,我覺得從來沒有吃過這么好吃的東西。十幾年后,我才知道那是曬干或是凍干了的面包!</p><p class="ql-block"> 于是父母就不停地說起包頭,說大爹一家逃到包頭落戶了,那里好,能吃飽,不挨餓,說我們也要逃過去。這樣,就打算接姥姥來給我們看家。就在這中間,姥爺突然上吊死了。我們?nèi)乙恢倍紱]有搞明白他老人家是為什么死的,只是推測他要么是餓得受不了,要么是怕拖累我們而自行了斷。后來母親一提起這事就落淚,說是我們害死了姥爺。母親說,姥爺死后,鄉(xiāng)親們都餓得抬不動棺材,連拖帶拉,剛拖過鐵路就草草掩埋了。姥爺死了!為了活命,我們還是逃了!</p><p class="ql-block"> 我清楚地記得逃荒當(dāng)天的片段:晚上,火車站,寒風(fēng),非常冷,母親抱著只有兩歲多的弟弟,父親背著鋪蓋卷。我們躲在用帆布苫著的貨堆后避風(fēng)等車。堂兄曾說,那帆布下面是等待運(yùn)輸?shù)募Z食!</p><p class="ql-block"> 就這樣,我們逃了!逃向了活命之鄉(xiāng):內(nèi)蒙古包頭市固陽縣壩梁公社三分子大隊(duì)。時間大概是:1959年尾到1960年頭的冬天!</p><p class="ql-block"> 事實(shí)證明,我們選對了逃荒的方向。后來看到有學(xué)者的統(tǒng)計(jì)數(shù)據(jù),三年饑荒期間,內(nèi)蒙古的非正常死亡率非常低,只有百分之零點(diǎn)幾。</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送糧之路</span></p><p class="ql-block"> 在幾年的逃荒生涯中,我記憶最深刻的就是給留在老家的姥姥送糧。</p><p class="ql-block"> 頭一次送糧的任務(wù)是由姐姐承擔(dān)的。她當(dāng)時還不滿12歲,由堂兄把她由西斗鋪車站送到包頭,再送上開往寧夏的火車,剩下的任務(wù)就要她獨(dú)自完成了。光這一單趟,前后就需要差不多兩天的時間,也不知道她是怎么做到的,反正是幾天后安全地返回了。第二次就由我給姐姐作伴,兩個人一起給姥姥送糧。姐妹倆一個不滿12歲,一個不滿7歲,就結(jié)伴奔波在鐵路線上了。我記得姐姐穿著一件藍(lán)布棉襖,背著一袋炒熟的莜麥面,面袋里還埋著一瓶麻籽油。我背著一小袋凍干的土豆片。她已經(jīng)是老游擊隊(duì)員了,也許是為了逃票,她帶著我從遠(yuǎn)處繞進(jìn)車站,從停著的火車底下鉆過去,再爬到對面的站臺去上車。上車后沒有座位,我們就鉆到車座下面睡覺。第二天下車,姐妹倆背著糧食走了五六里路,等回到老家解下面袋后,才發(fā)現(xiàn)里面的油瓶子打碎了,油從面袋里滲出來,滲透了姐姐的棉襖。我們倆推想,可能是在鉆火車的時候,碰碎了油瓶子。</p><p class="ql-block"> 返程的記憶就更深刻了!我們是逃票混上火車的,中途查票被逮住了?;疖囋谝粋€小站停了下來,一個男列車員打開車門,要推我們下去。我朝車門外一看,周圍一片漆黑,風(fēng)刮得呼呼直響。我和姐姐嚇得放聲大哭,雙手緊緊攥住門把手,兩只腳死死地蹬在地板上賴著不下去。正在掙扎的中間,火車緩緩地開動了,一名女列車員走過來,把我們拉了上來,關(guān)上了車門,我們才逃過了一劫。他們查看我們的包袱,除了兩條空布袋,什么都沒有。五六十年了,我一直都記得那位列車員阿姨憐憫的眼神。</p><p class="ql-block"> 到包頭車站換車的時候,上車的人特別多,姐姐就在后面使勁推我。等把我推進(jìn)車門的時候,火車已經(jīng)開動了,她卻沒有能夠擠上來。當(dāng)我回過神來,發(fā)現(xiàn)身后沒有了姐姐,就失魂落魄地一邊哭一邊喊:“停下!停下!姐姐還沒上來!”可是火車并不停下。姐姐丟了,我可怎么辦???哭了半天,無意中摸了一下衣服兜兜,里面是姥姥給我們裝的一把炒黃豆。我心想,也沒有把豆子分給姐姐一些,她丟在了車站,要是肚子餓了怎么辦?正在六神無主的時候,姐姐卻從后面的車廂過來了!原來在火車剛開動的時候,她跑到下一個車門爬了上來,又順著車廂找到了我。就這樣,我們姐妹倆也安全地返回了。當(dāng)?shù)氐睦相l(xiāng)夸我們:你們西口人真有本事,這么小的孩子就能干這么難的事!可是有誰知道我們受的罪呢?</p><p class="ql-block"> 過了一段日子,家安定下來了,父親就把姥姥也接到了內(nèi)蒙,我們才結(jié)束了送糧的活動。</p><p class="ql-block"> 每當(dāng)看到我的孫子上下學(xué)有爺爺或爸爸媽媽開車接送時,我就不由地想起自己餓肚子、扒火車的童年經(jīng)歷。</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異鄉(xiāng)的記憶</span></p><p class="ql-block"> 內(nèi)蒙的鄉(xiāng)親是我們的救命恩人,他們不僅收留了我們一家,分糧食給我們吃,還借了生產(chǎn)隊(duì)的一間庫房給我們住。那里人口少,土地非常廣闊,靠天吃飯,種植大片的莜麥、蕎麥、糜子和土豆。一開始,父親、母親在生產(chǎn)隊(duì)里干活,我和姐姐也跟著瞎混。由于父親原先是小學(xué)老師,所以村里發(fā)揮他的特長,開辦了一所小學(xué)校,讓孩子們就近上學(xué)。學(xué)校就父親一個老師,開設(shè)一個一二三年級混合的復(fù)式班。于是我和姐姐也跟著父親上了學(xué),我上一年級,她上三年級。父親是一個極為勤苦的人,他抽空在長滿水草的濕地上挖土坯,曬干后在借住的房子旁邊又蓋了一間土房,住房就寬敞了許多。他還在房前屋后的空地上開了好些“小片荒”,種上各種蔬菜和糧食來補(bǔ)貼家里的伙食,所以,盡管我們是一無所有的逃荒者,但也逐漸過上了安定的生活。這多虧了內(nèi)蒙鄉(xiāng)親的厚道照顧,多虧了父母親的勤勞節(jié)儉。</p><p class="ql-block"> 也許是由于年紀(jì)小,盡管在逃荒之中,我們也嬉不知愁,也有不少今天看來有些慘淡的快樂。在這里土豆是主糧之一,秋收季節(jié),生產(chǎn)隊(duì)大人小孩一起上陣挖土豆,在田邊架起大鐵鍋,煮新挖的土豆當(dāng)飯吃。我們把開花大土豆用筷子搗碎,撒上鹽末,拌上油炸辣椒,攪成土豆泥,吃得好開心。分回家的土豆,煮熟了切成片,秋天就曬干,吃起來很筋道;冬天就凍干,吃起來很酥脆。有了這些,我們就不挨餓了。母親向當(dāng)?shù)厝藢W(xué)會了做粉條,把土豆沉淀成淀粉,摻上明礬,用饸饹床子壓進(jìn)開水鍋里煮。我看著又細(xì)又長、又白又亮的粉條,就貪嘴偷吃了許多,結(jié)果肚子脹得差點(diǎn)要了小命。到了冬天,我和姐姐拿著用鐵絲做成的大耙子去野外摟蓬蒿回來燒炕,有時候一耙子下去,就有野兔從蓬蒿下竄出來驚慌地逃跑了。我倆幻想著能捉只野兔,就躡手躡腳地慢慢走近蓬蒿棵子,一個在旁邊守著,另一個拿耙子猛不溜丟地?fù)氯?,可是野兔比我們機(jī)敏靈活得多,我們一次也沒有成功過。兩年后,大堂姐嫁給了當(dāng)?shù)匾粋€男人。我記得是一個冬天雪后的日子,我們坐著鋪著毛氈的大馬車去送親,吃到了今生記憶中最好吃的油炸黃米年糕,又甜又香,又粘又糯!這些愉快的記憶,給我逃荒的童年涂上了些許亮色。</p> <p class="ql-block">  到后來,老家的縣委書記被槍斃了,實(shí)行了一些救荒措施,情況有了好轉(zhuǎn),于是我們在1963年又遷回了故鄉(xiāng)?;剡w其實(shí)也差不多等于又一次逃荒,扔掉了幾年來新建起來的家,而老家的房子早在1958年躍進(jìn)渠決堤時就被沖毀了,還得重建。我們繼續(xù)借住在別人家,父親早晚都在地里挖土坯、曬土坯、拉土坯,然后帶領(lǐng)全家人從山坡上、渠溝里背土墊地基,一棟房子的地基硬是靠我們的肩膀一背篼一背篼地背土墊了起來。父親那時的形象深深地刻在了我的記憶里:頭戴一頂?shù)袅搜氐钠撇菝?,脖子里搭著一條濕透的毛巾,光著后背暴曬在太陽下,發(fā)黑脫皮的皮膚包裹著肋骨和青筋,彎著腰弓著背從幾里之外的地里往回拉土坯,拉車的麻繩深深地勒在他的肩胛里。小腳的母親為了方便從泥里拔腳,就用簸萁端土,像抱孩子一樣抱土坯,衣服后背像撒了多層鹽末,大圈套著小圈。就這樣,我們從春天到夏天,用了半年功夫,終于建成了五間新房??墒歉赣H的頭發(fā)全白了,母親的腰也彎了!</p><p class="ql-block"> 在苦難而堅(jiān)毅的父母庇護(hù)下,我們終于結(jié)束了逃荒,回歸故里,繼續(xù)過著缺吃少穿的艱難日子,直到我們長大成人。 </p><p class="ql-block"> 逃荒——永遠(yuǎn)不愿記起的記憶!</p><p class="ql-block"> 永遠(yuǎn)無法忘卻的記憶!</p><p class="ql-block"> 永遠(yuǎn)不要重演的記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