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凡到杭州,如沒游西湖,等于沒到過杭州。因為杭州之美,美在西湖。如果說,蘇軾“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的唯美贊嘆,是西湖風景如畫的精辟總結(jié)、真實寫照;那么,白居易“未能拋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的惜別情懷,更是西湖景色迷人的深度解讀、完美詮釋。記得二十四年前初到西湖時,由于天色已晚,竟成匆匆過客——蹣跚了一段蘇堤,乘船湖中小島一覽“三潭印月”真容之后就抱憾離開了,未能夠真正全面領(lǐng)略西湖之美。</h3><div> 西湖之美,自古以來就有代表著西湖勝景精華的十景,沿著湖泊周邊“星羅棋布”,各擅其勝。多少年來,一直魂牽夢縈的是有朝一日通覽西湖這十大勝景,以彌補心中之憾。這次有幸再次蒞臨杭州,卻因公務(wù)在身,只能借助晨練夜行之機飽覽西湖風光,但足跡只是涉及十景若干,依舊未能如愿以償,看來平生還得把遺憾延續(xù),把念想持續(xù)......</div><div> </div><div> </div> <h3>曲院風荷,西湖十景之一。</h3> <h3> 夏日清晨,漫步湖畔,一眼望去,荷塘伸枝展葉,花色傲陽,清風徐來,荷香撲鼻,更是讓人身心俱爽,如飲美酒,也是醉了。忽然想起南宋楊萬里的名句:“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上聯(lián)天線,下接地氣,給人的不僅僅是一種欣賞,一種心情,更是一種人生的啟迪。</h3><div> </div><div><br></div> <h3>蘇堤春曉,西湖十景之一。</h3> <h3>蘇東坡雕像</h3> <p class="ql-block"> “就我而言,游西湖最暢心意的,乃是在微雨的日子,獨自漫步蘇堤。也沒有什么名句逼我吟誦,也沒有后人的感慨來加強于我,也沒有一尊莊嚴的塑像壓抑我的松快,它始終只是一條自然功能上的長堤,樹木也生的平實,鳥鳴也聽的自如?!庇嗲镉晗壬P下對蘇堤的描述,雖樸素無華,卻自然流露,像一只無形的手,撥動了我的心弦:是啊,誰不追求這種自然的美?!</p> <h3>花港觀魚,西湖十景之一。</h3> <p class="ql-block"> 駐足紅魚池,不時可見金鱗紅魚結(jié)伴戲水,悠閑自得,油然想起“花家山下流花港,花著魚身魚嘬花”的詩句,春去冬來,花事不斷,名曰觀魚,實乃賞花,這也許是當年乾隆皇帝對下江南情有獨鐘的原因吧?但此時的“花港觀魚”,的確是實實在在、自然而然的美,無關(guān)風月,也無關(guān)功利。</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記得是在中學時代讀了魯迅雜文《論雷峰塔的倒掉》而知曉此塔,后因白娘子的傳說更為此塔增添了幾分神秘色彩。有人告訴我,登上塔頂層視野極好,可俯瞰西湖和凈慈寺全貌,尤其是夜景很美很美,可惜這次借著晨練夜行前去,均因尚未開放而無果,心中不免又增添了幾分惋惜。</p> <p class="ql-block">雷峰夕照,西湖十景之一。</p> <h3>遠處為“三潭印月”,西湖十景之一。</h3> <p class="ql-block"> 微風襲來,精神一爽,轉(zhuǎn)念一想:沒能通覽“西湖十景”固然是件憾事,但世界上很難有十全十美的美事。追求卓越,締造完美,成功的成分不單單是個人的努力,而更多的取決于天時、地利、人和。所以,有時殘缺是一種美,遺憾也是一種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寫于2017年8月</p> <p class="ql-block">此文刊登于2022年1月11日《天下美篇》報第193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