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精品久久性爱|玖玖资源站365|亚洲精品福利无码|超碰97成人人人|超碰在线社区呦呦|亚洲人成社区|亚州欧美国产综合|激情网站丁香花亚洲免费分钟国产|97成人在线视频免费观|亚洲丝袜婷婷

蘇軾《梅花詩帖》賞析

吳立桂

蘇軾《梅花詩帖》賞析<br>吳 立 桂 <br> 蘇軾(1037—1101年)。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北宋眉州眉山(今屬四川省眉山市)人。北宋中期的文壇領(lǐng)袖,詩、詞、散文、書、畫、烹飪等樣樣精通,而且在每一個領(lǐng)域均取得了前人所難以企及的驚人的成就。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等傳世。<br> 關(guān)于“東坡居士”這個號,卻有一番來歷:元豐二年(1079年)十二月,他被貶黃州,生活困頓,黃州通判馬正卿從州府要來已經(jīng)荒蕪了的五十畝軍營舊地交給他耕種。營地位于黃州的東坡,次年春天,蘇軾于其上筑雪堂,題之曰“東坡雪堂”,作《雪堂記》。又由于唐代大詩人白居易曾寫有一首《步東坡》的詩:“朝上東坡步,夕上東坡步。東坡何所愛,愛此新成樹。種植當(dāng)歲初,滋榮及春暮。信意取次栽,無行亦無數(shù)。綠陰斜景轉(zhuǎn),芳?xì)馕L(fēng)度。新葉鳥下來,萎花蝶飛去。閑攜斑竹杖,徐曳黃麻屨。欲識往來頻,青蕪成白路”。蘇軾因仰慕白居易,故自稱號曰“東坡居士”。沒曾想到這靈機一閃卻使“蘇東坡”一名名滿天下,傳頌千古。<br> 蘇軾一生仕途坎坷,顛沛流離,“留下了諸多奇聞逸事,更留下了諸多文學(xué)名篇”。由于當(dāng)時新舊黨爭,蔡京當(dāng)權(quán)時,禁止東坡的文字流傳。凡東坡所書碑刻,一律擊毀,故迄今已無完整蘇碑。蘇軾擅長楷書、行書、草書三種書體,從得以幸存并流傳至今的墨跡來看,以楷書、行書居多。楷書中《豐樂亭記》是其力作之一,行書中最出類拔萃的當(dāng)是《黃州寒食詩帖》,也是世人公認(rèn)繼王羲之《蘭亭序》、顏真卿《祭侄季明文稿》之后的天下第三行書;草書作品尤其稀少,從僅存的三件草書作品中來看,《梅花詩帖》是最精彩、最經(jīng)典的一件,堪稱蘇軾草書的代表之作、巔峰之作。盡管幸存的作品不夠完美,或是殘缺的墨跡,或是影印的拓本,但我們?nèi)钥蓮闹懈Q知其書之三昧。<br> 《梅花二首》作于元豐三年(1080年)正月二十日,而《梅花詩帖》作于元豐三年二月十日酒后,并且只書寫了其中的第一首。此帖居然沒有落款及年月日,這在蘇軾傳世作品中是絕無僅有的。墨跡摹刻本因收入《成都西樓蘇帖》(宋拓本)亦傳至今日?,F(xiàn)藏天津市藝術(shù)博物館。<br> 元豐二年(1079),是蘇軾人生一個重大的轉(zhuǎn)折點。他因“烏臺詩案”于陰歷八月十八日入獄,至十二月二十八日才結(jié)案出獄,在御使臺獄囚禁歷時一百余天,身心備受折磨和打擊。<br> 出獄的時候,已經(jīng)是年盡歲除,轉(zhuǎn)日便是元豐三年(1080年)正月初一。雖然脫卻囚牢,但是他的人生自由卻受到了極大的限制。按當(dāng)時規(guī)定,被貶謫的罪官,必須奉詔即行,不得逗留京都。對蘇軾更是裁令苛刻,由御使臺差役轉(zhuǎn)押前往。此行所任雖說是黃州團(tuán)練副使,但詔令規(guī)定“本州安置”,就是不能擅離州境。還附加規(guī)定:“不得簽書公事”。當(dāng)時的“責(zé)授官”,實際上為“本州安置”接受監(jiān)管,相當(dāng)于軟禁,幾乎于流放無異。<br> 正月初一日,在這萬家團(tuán)圓歡聚的日子,別人都在家中團(tuán)圓過年,而他卻不得不遠(yuǎn)赴流放之地——黃州,當(dāng)時心中既有無限的冤屈和冷落,又有前途未卜和劫后余生的悲愴,糟蹋透頂?shù)男木碂o以言表。其時雨雪紛飛,朔風(fēng)卷地,在山嶺的幽谷草棘間,忽見一株綻開的梅花,冷清孤立,梅英將落,天才的蘇軾從身處荒山僻野、任受風(fēng)雪摧殘的梅花身上聯(lián)想到了自己,百感交集,抑制不住內(nèi)心的激憤,于是用草書寫下了這首《梅花詩帖》。<br> 盡管梅花嶺上有著漫山遍野的梅花,一株株,一片片……,但是在蘇軾的眼里卻只截取了一株遭受風(fēng)雪摧殘的梅花。因為只有孤孤單單的“一株”才更加切合、更加突顯作者此時此刻孤單和凄清的處境,同時也更加彰顯出處于傲立風(fēng)雪,決不屈服的梅花的氣魄。正如蘇過所說,“特以其至大至剛之氣,發(fā)于胸中而應(yīng)之以手。故不見其有刻畫嫵媚之態(tài),而端乎章甫,若有不可犯之色?!雹?lt;br> 其釋文為“春來空谷水潺潺,的皪梅花草棘間,昨夜東風(fēng)吹石裂,半隨飛雪渡關(guān)山”。 <br> 這首詩既有對暴虐的狂風(fēng)飛雪的揭露與控訴,也有對不幸而堅強的梅花同情與尊敬,同時借此抒發(fā)了遭受迫害后的痛苦,以及堅守自我不肯低頭的情感。此詩以托物抒情的表現(xiàn)手法,將個人遭際及復(fù)雜情懷都是寄寓梅花這個形象之中,這就是蘇軾文學(xué)藝術(shù)的高超過人之處。<br> 細(xì)賞《梅花詩帖》,通篇沒有絲毫人工雕琢的痕跡,全然真情實感的自然流露。任情恣性,個性突顯,沉著酣暢,揮灑淋漓。不愧是“情融于翰墨,志發(fā)于毫端”的書法杰作,使人“抵掌激昂,有擊楫中流之心”(陳翼語)。<br> 蘇軾向來以儒家思想為理論依據(jù),強調(diào)“書如其人”,斷然不會推崇狂草書體,甚至一度對唐人的草書持否定的態(tài)度?!额}王逸少帖》詩云:“顛張醉素兩禿翁,追逐世好稱書工。何曾夢見王與鐘,妄自粉飾欺盲聾。有如市倡抹青紅,妖歌嫚舞眩兒童。謝家夫人淡豐容,蕭然自有林下風(fēng)。天門蕩蕩驚跳龍,出林飛鳥一掃空。為君草書續(xù)其終,待我他日不匆匆”。由此可見,蘇軾對張旭、懷素等人的狂草毫無好感,認(rèn)為狂草書體不過是放縱自己的行為而不能控制的做法,“險怪之態(tài)”完全不符合書法規(guī)范和人格建設(shè)的標(biāo)準(zhǔn)。<br>  經(jīng)歷了人生跌宕沉浮后的蘇軾,人生觀驟然產(chǎn)生了巨大的變化,藝術(shù)思想和藝術(shù)觀也由此產(chǎn)生了改變。平素多用行書的蘇軾,而這次卻一反常態(tài),采用了最貼切、最適合表達(dá)他此時此刻激憤心緒的形式——草書,這偶為的草書是有別于唐代草書的,雖沒有懷素《自敘帖》那種唯我獨尊的個性張揚,也沒有張旭《草書古詩四帖》那種豁達(dá)大度的灑脫不羈,卻能夠在雄強中夾幾許悲壯,在激越中蘊幾縷哀婉。唯有這種形式,才能恰到妙處地把壓抑已久的情緒,沉著痛快的宣泄出來。<br>  <br> <p class="ql-block">  下面試以“‘字勢’和‘字組’理論”②這一全新的視角和方法逐一賞析之。</p><p class="ql-block"> 欣賞書法作品,“字勢”尤其重要,因為“筆法線條在‘字勢’里頭,間架結(jié)構(gòu)在‘字勢’里頭,情感、韻味、意趣、神采、書卷氣也都在‘字勢’里頭”。③可以說只有掌握了“字勢”,才真正知道怎樣賞析,如何品鑒,不是嗎?漢代書家蔡邕《九勢》有云:“凡落筆結(jié)字,上皆覆下,下以承上,使其形勢遞相映帶,無使勢背”。</p><p class="ql-block"> 所謂“勢”,就是一切事物力量表現(xiàn)出來的去向。簡單說,就是點畫之間、字與字之間的動態(tài)關(guān)系。衛(wèi)夫人《筆陣圖》中諸如“高峰墜石”、“陸斷犀象”“百鈞弩發(fā)”“萬歲枯藤”“崩浪雷奔”“勁弩筋節(jié)”等詞語,都是對勢的生動形容。字要有勢,沒有勢的字,就是古人所說“狀若算子”,呆板機械,了無生趣。</p><p class="ql-block"> “‘字勢’跌宕、神彩飛揚是《黃州寒食帖》的一大特色。觀賞此帖的‘字勢’,‘想見其揮運之時’,就會感受到全篇情感流淌的全過程”④。我認(rèn)為《梅花詩帖》也同樣具有這樣的特色,也完全可以通過字勢,“想見其揮運之時”,從而穿越千年,感受全篇情感流淌的全過程。</p><p class="ql-block"> 《梅花詩帖》通篇按照“弱——漸強——強”的節(jié)奏運行發(fā)展。從結(jié)構(gòu)上看,可分為三個樂章:</p><p class="ql-block"> 第一、二行是第一個樂章,字形較小,字勢收斂,處于鋪墊、蓄勢階段;</p><p class="ql-block"> 第三、四行是第二個樂章,字體漸大,筆勢漸強,處于即將爆發(fā)的階段;</p><p class="ql-block"> 第五、六行是第三個樂章,字形放大,筆勢強勁,完全爆發(fā),涌向高潮。</p><p class="ql-block"> 開篇第一樂章第一行,凡七字,共有三個“字組”,以行草入手,“字勢或縱或橫,或松或緊,或輕或重,或大或小,參差錯落,渾然一體”。</p><p class="ql-block"> 先看第一個“字組”——“春”和“來”,兩字形態(tài)雖小,但筆畫舒展、開張,筆勢強勁,結(jié)構(gòu)有些錯位。</p><p class="ql-block"> “春”字上抑下?lián)P,意在橫向鋪展,細(xì)觀下面的筆畫,不僅橫向在鋪展,而且稍許上提,有錯落之感;“來”字雖說也是上緊下松,但卻是縱向取勢,這樣一縱一橫,上下疊至,既動感十足,又和諧統(tǒng)一,還與文本以動襯靜寫梅花生長的環(huán)境暗合。這到底是蘇軾精心的設(shè)計,還是妙手偶得呢?</p><p class="ql-block"> 再看第二個“字組”——“空”“谷”“水”,三字筆畫流轉(zhuǎn),結(jié)體精致,“字勢”跌宕。</p><p class="ql-block"> “空”“谷”雖承接上面的“字組”保持收斂,兩字寫得遒勁有力,而“水”則采用濃墨渲染,為下面的“字組”粉墨登場,埋下伏筆,提前為之造勢。此時,可初見蘇軾的書寫狀態(tài)漸佳,因為已出現(xiàn)了富有爛漫色彩的“游絲”。仔細(xì)把玩三字,一絲一毫,牽引映帶,既字字獨立,又呼應(yīng)強烈。</p><p class="ql-block"> 最后看第三個“字組”——“ 潺潺”,由于拓本原因,兩字唯見一字?!颁弊直壬厦鎯蓚€“字組”的字略有些放大,一者為此行做個小結(jié),二者為另一個“潺”字作重復(fù)字而造勢,想必應(yīng)如《細(xì)節(jié)的魅力》一文中分析《黃州寒食帖》的“春春”二字那樣的奇思妙構(gòu)吧。</p><p class="ql-block"> 第二行,凡六字,共有三個“字組”,依然采用的是行草。整體上看,有一種暗流涌動的感覺,上左下右,略有傾斜,似乎與文本產(chǎn)生著十分驚人的節(jié)律同構(gòu)。 </p><p class="ql-block"> 首先看第一個“字組”——“的”“ 皪”,筆畫逐步開始強化其勾連,結(jié)字也愈發(fā)緊密,更顯遒勁,“字勢”瀟灑飄逸,大有“一筆書”之感。</p><p class="ql-block"> 再看第二個“字組”——“梅”“花”,此兩字一密一疏,不溫不火,“梅”字緊湊,“花”兒怒放。濃淡相間,饒有情趣。</p><p class="ql-block"> 最后看第三個“字組”——“草”“棘”,此兩字應(yīng)承上組,繼續(xù)蓄勢。用小草寫“草”,行書寫“棘”,衰草瘦棘蟄伏在超群脫俗的“梅花”之下,十分巧妙而不露痕跡的成就了一道凄厲、憂傷和悲哀的背景。</p><p class="ql-block"> 再看第二樂章,經(jīng)過第一樂章行草的表現(xiàn)和情感的醞釀,緊接著筆下的激情開始自由奔放,字形也漸次放大,隨著不可壓抑的勃勃憤懣、悲涼的心情,迅速由小草轉(zhuǎn)為大草,筆畫飛動起來,墨也飛動起來,感情更是濫觴開來!</p><p class="ql-block"> 第三行,凡六字,僅有兩個“字組”。整體而言上重下輕,筆勢連貫。</p><p class="ql-block"> 首先看第一個“字組”——“間”“昨”“夜”,此三字雖已轉(zhuǎn)入草寫,依然還在控制情緒。盡管“間”字,相對而言,比較獨立,但“昨”“夜”兩字已筆畫牽連,水乳交融。</p><p class="ql-block"> 再看第二個“字組”——“東”“風(fēng)”“吹”,此三字中“東”“風(fēng)”兩字稍大,而“吹”字特小;此時,蘇軾把“東”字與“風(fēng)”“吹”兩字拉開距離,是不是意在獲取更大的勢能?而把“風(fēng)”字稍大,而“吹”字特小,是不是在故意營造如自然界中風(fēng)口更小,風(fēng)力更大的景象?惟其如此,才真正為情緒由控制、壓抑,到大爆發(fā)做足各方面的準(zhǔn)備。</p><p class="ql-block"> 第四行,凡四字,僅有兩個“字組”。整行雖說只有寥寥四字,但“小、大、小、大”書法的節(jié)奏與蘇軾內(nèi)心的情感,產(chǎn)生了強烈的和諧共振。</p><p class="ql-block"> 先看第一個“字組”——“石”“裂”。此兩字一小一大,一淡一濃,對比強烈,大有亂石裂空之感,而筆情墨意又如行云流水般釋放。</p><p class="ql-block"> 再看第二個“字組”——“半”“隨”。此兩字構(gòu)成了一個典型的“字組”整體,上縱下橫,參差而置?!鞍搿弊秩】v勢,上半部的兩點,一左一右,一高一低,看似輕松隨意,實則是大膽“做”之?!半S”字取橫勢,字體漸次放大,開始狂舞草筆,“一任恣意揮灑,理性滲進(jìn)視線中,理性融入筆觸里”。 蘇軾不愧為“寫意”的天才,所以,他能“浩然聽筆之所之”,亦能“從心所欲而不逾矩”。</p><p class="ql-block"> 最后看第三樂章,經(jīng)過了第一、二兩個樂章充分的鋪墊和積蓄,到第三樂章進(jìn)入了宣泄的高潮和頂峰。</p><p class="ql-block"> 第五行,凡三字,僅有一個“字組”。當(dāng)蘇軾書寫到“飛”“雪”二字時,情感完成不能自已,字體突然放大,濃墨重彩,筆走龍蛇,恣性狂放,讓“詩情”和“書情”如“川之方至,使人瞠目”完全“飛”了起來。當(dāng)然,蘇軾也不是一味的讓其“飛”,而是恰到妙處的拿捏火候,用一個墨色較淡的“渡”字稍作緩沖,為迎接最后的沖刺再蓄力。</p><p class="ql-block"> 第六行,凡二字,僅有一個“字組”。當(dāng)蘇軾書寫到“關(guān)”“山”兩字時,完全轉(zhuǎn)化為大草,筆落紙上便似生出無數(shù)虬龍,飛入云霄,剎那間把情感酣暢淋漓的發(fā)揮到了極致。</p><p class="ql-block"> 總的來說,此帖一共十二個“字組”,其中“連筆字組”四個,其余皆是“造型字組”。不同“字組”之間,既合理穿插,又相互呼應(yīng)。與此同時,由“字組”又組成兩個大的“字勢群”,第一個“字勢群”的特點是“小”、“密”、“靜”,第二個“字勢群”的特點是“大”、“疏”、“動”,前者為后者作鋪墊,后者為前者作對比,這樣兩者之間,既互為背景,又互相烘托,繼而產(chǎn)生強烈的和諧共振。</p><p class="ql-block"> 《梅花詩帖》書寫的時間比天下第三行書《黃州寒食帖》早兩年有余。兩者雖有時間差距,但整體構(gòu)思卻有異曲同工之妙?!饵S州寒食詩》“不愧為‘書中之意’與‘心中之意’、‘詩中之意’高度協(xié)調(diào)匹配的杰作?!雹菸乙詾榇嗽u用在《梅花詩帖》也同樣貼切,因為《梅花詩帖》無論是字勢、字組,還是筆法、結(jié)構(gòu),抑或是行氣、章法,均已臻化境。天才的蘇軾,其書、其詩的意境契合得也同樣完美,真正使我們得到了雙重共振的審美享受!</p><p class="ql-block">  最后引用近代大作家林語堂的一段話,為“說不完的東坡居士,賞不完的子瞻作品”為蘇軾畫像,也為本文作結(jié):“蘇東坡是一個無可救藥的樂天派、一個偉大的人道主義者、一個百姓的朋友、一個大文豪、大書法家、創(chuàng)新的畫家、造酒試驗家、一個工程師、一個憎恨清教徒主義的人、一位瑜伽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個皇帝的秘書、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專唱反調(diào)的人。一個月夜徘徊者、一個詩人、一個小丑。但是這還不足以道出蘇軾的全部……蘇東坡比中國其他的詩人更具有多面性天才的豐富感、變化感和幽默感,智能優(yōu)異,心靈卻像天真的小孩——這種混合等于耶穌所謂蛇的智慧加上鴿子的溫文?!雹?lt;/p><p class="ql-block">《書法報》2018年第23、24期(總312、313期)連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