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精品久久性爱|玖玖资源站365|亚洲精品福利无码|超碰97成人人人|超碰在线社区呦呦|亚洲人成社区|亚州欧美国产综合|激情网站丁香花亚洲免费分钟国产|97成人在线视频免费观|亚洲丝袜婷婷

遇見中原(十一):八達嶺長城-承德避暑山莊

高爽

<p class="ql-block">北京有好幾個長城旅游景點,但相對來說,八達嶺長城和慕田峪長城最出名。</p><p class="ql-block">八達嶺是居庸關(guān)的外口,北往赤城 、 蒙古 ,西去張家口 、 懷來 、 大同 ,東到永寧 ,南去北京等地區(qū),可謂是四通八達,故名八達嶺。它是古代一條重要的交通要道和防衛(wèi)前哨,素有“京北第一屏障”之稱。八達嶺長城,位于北京市延慶區(qū)軍都山關(guān)溝古道北口,為居庸關(guān)的重要前哨,古稱“居庸之險不在關(guān)而在八達嶺”。它是明長城中保存最好的、最精華的、最具代表性的一段,是中國古代偉大的防御工程萬里長城的重要組成部分。</p><p class="ql-block">縱貫山西,我們一行5人再一次進入河北,來到八達嶺長城。</p><p class="ql-block">本次長城行,由于長途行路,到達時間已晚,又遭遇濃霧,能見度不是很好,大家登長城的興致不是很高,從照片紀實來看,應(yīng)該是草草了事,實在是有點可惜。</p> <p class="ql-block">歷史上八達嶺長城是護衛(wèi)居庸關(guān)的門戶,從八達嶺長城至今天的南口,中間是一條40里長的峽谷,峽谷中建有關(guān)城“居庸關(guān)”,這條峽谷因此得名“關(guān)溝”,而真正扼住關(guān)口的是八達嶺長城,八達嶺高踞關(guān)溝北端最高處,這里兩峰夾峙,一道中開,居高臨下,形勢極為險要。</p><p class="ql-block">八達嶺山口的特殊地形,成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春秋戰(zhàn)國時期為防御北方民族的侵擾,在此修筑了長城。經(jīng)過八十余年修建,使其成為城關(guān)相聯(lián)、墩堡相望、重城護衛(wèi)、烽火報警的嚴密防御體系。</p> <p class="ql-block">登長城時會有兩個選擇,往南還是往北。</p><p class="ql-block">北樓方向最高可以爬到北八樓,可以看到更多的遠景;南樓方向最遠只能爬到南五樓,沒有北八樓高。南邊比較陡峭,相對人比較少。北邊相對平緩一些,人比較多。</p> <p class="ql-block">八達嶺長城城墻高6~9米,平面呈梯形,大部墻頂寬闊平坦,可以“五馬并騎、十人并行”;城墻中線偏于外側(cè),外側(cè)墻高,內(nèi)側(cè)墻低。</p> <p class="ql-block">敵樓由低處向高處依次峙立,南北遙相呼應(yīng)。臺堡的距離長短不一,根據(jù)山勢和地形而設(shè)。敵樓大多為兩層,形制相仿又各具特色,全部為磚石結(jié)構(gòu)。上層敵臺周圍設(shè)垛口和射洞,下層也有射擊口,為士兵住宿和存放物資的房舍,有梯道上下。</p> <p class="ql-block">八達嶺是歷史上許多重大事件的見證。秦始皇東臨碣石后,從八達嶺取道 大同 ,再駕返咸陽 。肖太后巡幸、元太祖入關(guān)、元代皇帝每年兩次往返 北京和上都之間、明代帝王北伐、李自成攻陷北京 、清代天子親征八達嶺都是必經(jīng)之地。</p> <p class="ql-block">八達嶺作為北京的屏障,山巒重疊,形勢險要。氣勢極其磅礴的城墻南北盤旋延伸于群巒峻嶺之中,視野所及,不見盡頭。</p> <p class="ql-block">長城建在連綿起伏的八在達嶺上,好像一條長龍,有五萬多公里,因此被人們稱為萬里長城。</p><p class="ql-block">八達嶺長城是萬里長城的精華和杰出代表,具有高超的建筑技藝和不朽的藝術(shù)價值,充分體現(xiàn)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是中華民族古老文明的見證,也象征著中國人民的團結(jié)奮斗,自強不息,貴公重義的民族精神。</p> <p class="ql-block">“一座山莊,半部清史”。此山莊即為承德避暑山莊,這才是我們再次踏入河北的重頭戲。</p><p class="ql-block">承德原名熱河,在武列河源有暖泉,故名。乾隆帝不喜歡熱河這個名字,為表示對康熙的尊重,將熱河改為承德 。</p><p class="ql-block">承德市坐落在武烈河谷地,一條武烈河貫穿全城河北 承德 的旅游資源得天獨厚、且風格奇特。這里有許許多多的“世界之最”: 世界最大的皇家園林——避暑山莊;世界最大的皇家寺廟群——外八廟;世界最大的木制佛——千手千眼觀音 菩薩 立像( 普寧 寺);世界最短的河流——熱河;號稱世界一絕的 石柱 ——磬錘峰;萬里長城精萃——金山嶺長城等等, 承德風貌盡顯皇家風范,夏天則是避暑勝地。</p><p class="ql-block">承德避暑山莊,又名“ 承德離宮”或“熱河行宮”,始建于1703年,位于河北省承德 市中心北部,是清代皇帝夏天避暑和處理政務(wù)的場所。</p><p class="ql-block">整個避暑山莊是在清朝康熙到乾隆年間修建的,歷經(jīng)清朝三代皇帝:康熙、雍正、乾隆,耗時約90年建成??滴醯墼谖黄陂g經(jīng)常到更北邊的木蘭圍場狩獵,從北京出發(fā)到木蘭圍場一路上一共21座行宮,其中熱河行宮就是一座,后來隨著周邊的環(huán)境和熱河行宮的發(fā)展,這里逐漸建造成了離宮的標準,形成了如今的避暑山莊。</p> <p class="ql-block">避暑山莊曾是中國清朝皇帝的夏宮,其規(guī)模宏大,相當于頤和園的兩倍,相當于北海公園的八倍,是中國現(xiàn)存最大的古典皇家園林,與北京頤和園、 蘇州拙政園、留園并稱為中國四大名園。避暑山莊以樸素淡雅的山村野趣為格,整體布局分為宮殿區(qū)、湖區(qū),山區(qū)、平原區(qū)四大區(qū)域,其中宮殿區(qū)和湖區(qū)是避暑山莊的精華所在。</p><p class="ql-block">我們從麗正門大門進入。</p><p class="ql-block">麗正門建于乾隆年間,是個重臺城門,重臺上建有城閣。門前列石獅一對,迎面為紅色照壁。中間拱門上方有乾隆題額“ 麗正門 ”三字,從右向左分別以滿藏漢維蒙五種文字刻成,這是清朝皇帝進入山莊的皇門。</p><p class="ql-block">麗正門是乾隆三十六景的第一景,作為一道風景,麗正門的政治價值明顯要高于其觀賞價值,巍峨猙獰的乾隆版大 獅子 、“文官落轎武官下馬”的下馬石、象征著民族團結(jié)的漢滿蒙維藏五族文字的匾額,以及取意于“日月麗于天”的名字,無不標榜著這座行宮的封建統(tǒng)治氣息~</p><p class="ql-block">避暑山莊,我們來啦!</p> <p class="ql-block">走進麗正門,迎面是一處開闊的小院,左右各有配殿,配殿中展覽的是避暑山莊興建的背景、過程、以及相關(guān)的歷史故事,正中則是一道大門直通深宮內(nèi)苑,這道門叫“閱射門”(內(nèi)午門),是皇帝接見百官、少數(shù)民族,檢閱皇子皇孫射箭和選拔官吏的地方,遙想當年,這里該是怎樣熱鬧的所在~</p><p class="ql-block">進入麗正門,迎面即為宮殿區(qū)建筑群。宮殿區(qū)位于避暑山莊南部, 東北接平原區(qū)和湖區(qū), 西北連山區(qū),占地10.2萬平方米。宮殿區(qū)是清帝理朝聽政、舉行大典和寢居之所。分為前朝、后寢兩部分。主體建筑居中,附屬建筑置于兩側(cè),基本均衡對稱,充分利用自然環(huán)境而又加以改造,使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巧妙結(jié)合,使避暑山莊宮殿建筑園林化,又顯示出皇家園林的氣派。宮殿區(qū)由正宮(被辟為避暑山莊博物館)、松鶴齋、東宮和萬壑松風四組建筑組成。</p> <p class="ql-block">閱射門,面寬五楹,中間開三門 ,中門上懸康熙五十年(1711年)行宮建成時,康熙御筆鎦金云龍陡匾,上書有“避暑山莊”四個金色大字,四周有鎦金銅龍環(huán)繞。細心觀察會發(fā)現(xiàn),“避”字多寫了一橫,是康熙皇帝寫錯了,還是另有原因?對此民間有多種說法。</p><p class="ql-block">或許,康熙不是中國歷史上最 成功 的皇帝,但就大清一朝而言,康熙絕對當?shù)闷稹笆プ妗边@一廟號。智擒鰲拜、 平定 三藩、收復 臺灣 、驅(qū)逐沙俄、大破準格爾、會盟 多倫 、輕徭薄賦、修治 黃河 、編修字典……都是其六十一年君臨天下的榮光,至于滿漢、至于海洋、至于文化、至于科技……我想受體制所困、因出身所累,也不要過分的勉強玄燁前輩了~</p> <p class="ql-block">閱射門兩側(cè)各有一只威風凜凜的銅獅子 ,鑄造于乾隆45年(1780),重約5噸,象征著權(quán)威與威嚴。這兩只獅子更具傳奇色彩的地方在于一個傳說,傳說日本軍攻占承德后大肆劫掠,護院老人為了防止國寶流失,便在獅子眼睛尚涂了豬血, 日本兵怕找來厄運便悻悻而去,這兩只 獅子才得以保全。</p> <p class="ql-block">過閱射門即是避暑山莊的正宮。正宮整個建筑風格樸素淡雅,但不失帝王宮殿的莊嚴?,F(xiàn)辟為博物館,陳列清代遺留下來的宮廷文物。藏有珍貴文物2萬余件。</p> <p class="ql-block">澹泊敬誠殿,此殿建于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乾隆十九年(1754)全部用楠木改修,故又稱楠木殿。面闊七間,進深三重。澹泊敬誠殿無論是建筑格局,還是空間組合,它都是避暑山莊的中心建筑,是清代皇帝在山莊居住時處理朝政和舉行盛大慶典的地方,接受百宮朝覲,接見少數(shù)民族首領(lǐng)和外國使節(jié)的地方。乾隆在這里接見并宴賞過厄魯特蒙古杜爾伯特臺吉三車凌、土爾扈特臺吉渥巴錫,以及西藏政教首領(lǐng)六世班禪等重要人物,還在此接見過以特使馬戛爾尼為首的第一個英國訪華使團。這個純楠木的宮殿,看起來樸素,實則精華所在,歷經(jīng)二百余年,依舊堅固而沉穩(wěn)。</p><p class="ql-block">瞻泊敬誠殿內(nèi)懸掛康熙御筆“澹泊敬誠”匾額。意為清心寡欲,不追求功名利祿;以誠立信, 待人至誠。</p> <p class="ql-block">松鶴齋是乾隆帝為皇太后修建的起居宮殿,當有“松鶴延年”的意思,只不過現(xiàn)在的松鶴齋的一處院落已經(jīng)被修建成了衛(wèi)生間,5A景區(qū)的衛(wèi)生間還是值得去一下的~</p><p class="ql-block">尤其是衛(wèi)生間大廳墻壁上居然懸著一幅巨大的避暑山莊旅游地圖</p> <p class="ql-block">四知書屋,在澹泊敬誠殿后,是皇帝批閱奏章和皇子讀書的書房,與澹泊敬誠殿有廊相通??滴醯墼}名“依清曠”,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又增題“四知書屋”?!八闹币徽Z出自取《周易-系辭》“君子知微、知彰、知柔、知剛,萬夫之望”。皇帝上朝前后,在這里更衣,有時也在此召見王公大臣和少數(shù)民族首領(lǐng)。</p> <p class="ql-block">一路向里穿過四知書屋和十九間照房,來到了煙波致爽殿。</p><p class="ql-block">煙波致爽,康熙三十六景第一景,以“四圍秀嶺,十里 平湖 ,致有爽氣”而得名。煙波致爽殿,位于避暑山莊正殿澹泊敬誠殿之后。為清帝的寢宮。建于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為“康熙三十六景”第一景。面闊7間,進深3間。 咸豐十年(1860年),英法聯(lián)軍入侵北京 , 咸豐帝攜東、西宮等后妃出北京至熱河避難,即居于此殿。嘉慶二十五年(1820),嘉慶皇帝在北巡期間病死在此殿。 咸豐十一年(1860),英法聯(lián)軍進攻北京 , 咸豐皇帝逃到避暑山莊,第二年病逝于此。他死前在這里批準了喪權(quán)辱國的《 北京條約》。大清王朝也正是從這里開始一步步邁進了無底的深淵~</p> <p class="ql-block">云山勝地,位于煙波致爽殿后,建于康熙四十九年(1710),是康熙三十六景第八景,一座二層五間歇山卷棚頂樓閣,二層檐下懸有康熙帝手書的“云山勝地”匾額。云山勝地是正宮區(qū)的最高建筑,也是后寢宮的主要建筑。</p><p class="ql-block">其最大的建筑亮點就是一樓和二樓之間沒有樓梯,而是以樓外的假山為蹬道,往返之間,春可臨風、夏可乘陰、秋可擷黃、冬可踏雪,頗是有些意趣。</p><p class="ql-block">只可惜,現(xiàn)在的蹬道已經(jīng)被欄桿圍了起來,康熙大帝“俯瞰群峰,夕靄朝嵐,頃刻變化,不可名狀”的意境無法領(lǐng)略~</p> <p class="ql-block">穿過云山勝地,就是出口岫云門?!搬对啤?二字,意為山間浮云繚繞,與云山勝地的“云山”相呼應(yīng)。</p><p class="ql-block">出了岫云門,正式進入平原湖區(qū)。</p> <p class="ql-block">走出岫云門,迎面就是一片參天的松樹林,尤向著右側(cè)延伸無邊,在松林之間,一座長廊式古建筑掩藏其間,便是康熙第六景的萬壑松風了。相傳康熙帝晚年非常喜歡當時的小皇孫乾隆,祖孫二人常于此讀書。乾隆登基后,為感懷祖父恩德,更其名為“鑒始齋”。</p> <p class="ql-block">從萬壑松風沿坡而下,湖邊矗立著一座小亭,叫做晴碧亭。小憩于此亭中,抬頭可見萬壑松風,遠眺可見湖光山色,是一處風景極佳的位置。至于晴碧亭的名字由來,據(jù)說是康熙皇帝非常喜歡西湖美景,北宋蘇軾曾有詩贊西湖美景:“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明雨亦奇”,南宋楊萬里則:“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晴碧二字正是取自這兩首詩~</p> <p class="ql-block">遙望連綿的遠山在蒙蒙的白霧氤氳之中,仿佛是匍匐在遼闊土地上酣睡的猛獸一般,靜靜的天地之間沒有一絲動靜,生怕吵醒了它們!而一峰突起的磬錘峰,則形如一條巨大的眼鏡蛇被驚醒,高昂著仿佛統(tǒng)治者一般高傲的頭顱,雙眼直勾勾的凝望著,似是下一秒便會騰空而起~</p> <p class="ql-block">離開了宮殿區(qū)向前走不多遠,大片的湖區(qū)映入眼簾?!吧角f以山名,而勝趣實在水”,因而湖區(qū)也就成了避暑山莊風景優(yōu)美之處。湖區(qū)面積49萬平方米,共有七塊湖泊八座洲島,其總體結(jié)構(gòu)是以山環(huán)水、以水繞島,運用了中國傳統(tǒng)造園手法,多組建筑巧妙地營構(gòu)在洲島、堤岸和水面之中,展示出一片水鄉(xiāng)景色。</p> <p class="ql-block">整個湖區(qū)可以是說天朝造園藝術(shù)的巔峰。首先,避暑山莊完成參照江南園林的布局,將建筑物零散分散的園區(qū)各個景點中。其次,就是“一池三山”這個傳統(tǒng)的園林規(guī)劃風格,如意洲、月色江聲和環(huán)碧這三個島嶼代表三山,島與島相連。堤與島組成“如意、靈芝”的形狀,將傳統(tǒng)的“一池三山”升級到一個新的高度。并且在一池三山周圍還有其他的湖、島環(huán)繞,組成整個湖區(qū)。最重要是尺度適中,它比頤和園要小,比拙政園要大。站在岸邊看小島與站在島上看岸邊形成對景。有點“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的意境。</p> <p class="ql-block">經(jīng)過晴碧亭,沿著湖邊一路向前,到達水心榭!這里是宮殿區(qū)與湖區(qū)的重要通道 。</p><p class="ql-block">水心榭建于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御筆題額,乾隆十九年(1754年)列為“乾隆三十六景”第八景。</p><p class="ql-block">榭建于下湖和銀湖之間,跨水為橋,上列亭榭3座,南北為重檐四角攢尖式方亭,中為進深3間重檐水榭。榭在水中,兩旁空間廣闊,碧波蕩漾,四望皆成畫景,確有“飛角高騫,虛檐洞朗,上下天光,影落空際”的詩意。</p> <p class="ql-block">在通過水心榭前,水心榭東側(cè)銀湖對岸有個園中園,正是我們來避暑山莊心心念想去參觀的文園獅子林。</p><p class="ql-block">文園獅子林,建于乾隆三十一年(1767),仿蘇州獅子林而建。所謂獅子林特色就是以假山奇石為主的私家園林。乾隆皇帝非常喜愛江南的私家園林,其中獅子林就是他很鐘愛的一座。他在修建圓明園和避暑山莊的時候都引入了獅子林的建筑特征。在圓明園的長春園東側(cè)和避暑山莊的東南角,分別建造了一座。 長春園的已經(jīng)在英法聯(lián)軍的大火中被毀,而避暑山莊的文園獅子林保留至今。</p> <p class="ql-block">我們踏入這座園林,第一感覺就是滿眼的假山太湖石,整個獅子林被中間一池湖水占據(jù),湖中太湖石堆砌成了一座袖珍的小島,一座拱橋鏈接岸邊。與一般的私家園林不同,這里的植被并不很多,但因為布局合理,假山崎嶇,建筑精巧玲瓏,完全體現(xiàn)出了江南園林小中見大的意蘊。一座小小的園林里面包含十六景之多。小橋流水、奇石垂柳,雖然很多地方已經(jīng)破敗,但依舊無法掩蓋其精心雅致。</p> <p class="ql-block">水心榭四周風景如畫;東則荷蓮映日、紅碧幽香;西則輕舟蕩漾、倒影連漪;北則青山滴翠、綠水含煙;南則亭臺樓宇、雕廊畫棟。乾隆常以康熙詠 杭州 西湖《湖心亭》名句比之:“水上起樓臺,湖面平如靜;春風吹柳條,遠與山光映”。由亭 東北 望可見文園獅子林,北觀可見月色江聲,西眺碧波萬頃,山色與湖光相映,南臨東宮之卷阿勝境殿。置身亭間,清風徐徐荷香縷縷,使人賞心閱目,猶如身處詩畫卷中。</p> <p class="ql-block">從水心榭望萬壑松風橋。</p> <p class="ql-block">延薰山館,這里是早年康熙處理政務(wù)和接待少數(shù)民族首領(lǐng)的地方~主殿墻上的“敷疇豐澤”,大致的意思應(yīng)該跟“皇恩浩蕩”差不多~</p> <p class="ql-block">沿著芝徑云堤我們走到如意洲和青蓮島。</p><p class="ql-block">如意洲位于避暑山莊芝徑云堤北端,是一個湖中之島,因形似如意而得名,是避暑山莊最大的島。島上建筑保存得很完整。中軸線上從南到北,分別為門殿(無暑清涼)、正殿(延薰山館)、樂壽堂??滴?、乾隆七十二景中有十二景在此島。</p> <p class="ql-block">水芳巖秀,康熙三十六景第五景,為如意洲后殿。面闊7間,前出廈5間,后出廈3間 。殿內(nèi)正中掛康熙皇帝題寫的“奉三無私”匾。這里曾是康熙皇帝早期居住和讀書的地方。該殿位處如意洲最深處,康熙皇帝稱贊這里:“水清則芳,山靜則秀”。</p> <p class="ql-block">沿著路走到島的北側(cè), 西北角連接著一個非常小的島--青蓮島。島上的建筑正是大名鼎鼎的煙雨樓。 由于著名連續(xù)劇《還珠格格》在此取景而名聲大振。</p> <p class="ql-block">煙雨樓是乾隆四十五年(1780)仿 浙江嘉興南湖(鴛鴦湖)之煙雨樓而建。上下各五間,單檐,周圍有廊。自南而北,前為門殿,后有樓兩層,紅柱青瓦,上層中間懸有乾隆御書“煙雨樓”匾額。煙雨樓布局緊湊,庭院古松挺拔,院外遍植荷、葦、蒲、菱。附屬建筑設(shè)計頗見匠心,一高一低,一遠一近,一洞一院,一山一水,既調(diào)劑了精神氣氛,又豐富了整體內(nèi)容。</p><p class="ql-block">乾隆御筆煙雨樓牌匾</p> <p class="ql-block">登煙雨樓望湖中景色,別有情趣。夏日倚欄遠眺,湖中接天蓮葉無窮碧;春天細雨霏霏,景色全在朦朧煙雨之中。這煙雨樓一年四季風景如畫,讓人留連忘返,這個季節(jié),煙雨樓下的荷花綻開了嬌艷的笑臉,魚兒亦在湖水中自由遨游……</p> <p class="ql-block">煙雨樓后臨湖有石欄望柱,這里是清帝與后妃消夏賞景之處。煙雨樓為澄湖視高點,憑欄遠望,萬樹園、熱河泉、永佑寺等歷歷在目。夏秋時湖中荷蓮爭妍,湖上霧漫,狀若煙云,別有一番景色</p> <p class="ql-block">澄波疊翠,康熙三十六景第三十景,約建于康熙四十二至四十七年(1703-1708),也位于如意洲北,是澄湖南岸面北的三間敞亭,亭下是碧波蕩漾的湖水。</p> <p class="ql-block">從澄波疊翠亭俯視湖水,遙望北部山巒和岸邊樹木??滴跻浴俺尾ǒB翠”為此景命名,意為澄澈的湖水,青山綠樹,倒影層疊,光波一碧。</p> <p class="ql-block">承德避暑山莊曾是由皇帝宮殿、皇家園林和宏偉壯觀的寺廟群所組成。內(nèi)有康熙期和乾隆期欽定的72景。擁有殿、堂、樓、館、亭、榭、閣、軒、齋、寺、等建筑一百余處。是中國三大古建筑群之一,它的最大特色是山中有園,園中有山。御瓜園,位于甫田叢樾,避暑山莊建立初期,康熙皇帝曾在萬樹園東南,熱河泉一帶,開墾了數(shù)十畝農(nóng)田,名為“瓜圃”,種植糧食、蔬菜及瓜類等多種作物。當年甫田叢樾亭內(nèi)設(shè)有紫檀寶座,供皇帝步行圍獵和觀賞農(nóng)田時休息之用。</p> <p class="ql-block">繼續(xù)向南走到整個湖區(qū)的東北角,這里就是著名的熱河泉。熱河泉是整個避暑山莊水系的主要水源地,冬天最冷的時候這里水溫也至少有零上八度,熱河也因此得名。當年乾隆皇帝在此題“熱河泉”三字,正是有了一股熱河泉,才有了一座熱河行宮,有了熱河行宮才有了一座避暑山莊,連過去熱河省也是由此得名。而熱河泉附近的蘋香沜和依綠齋目前只有基礎(chǔ)的建筑留在這里。</p> <p class="ql-block">熱河泉 ,水從地下涌出,流經(jīng)澄湖、如意湖、上湖、下湖,自銀 湖南 部的五孔閘流出,沿長堤匯入武烈河。全長700多米。熱河,它是 中國 最短的河流。熱河泉的水溫高于一般水體,冬季水溫為8℃。即使白雪皚皚,這里卻藻綠水清,是熱河泉把春天留在了山莊。秋季,湖中的荷花能與秋菊同放異彩。乾隆皇帝因而寫道:“荷花仲秋見,惟應(yīng)此熱泉 ”。</p> <p class="ql-block">避暑山莊游覽下來,用一個字來形容,“累”,兩個字形容,“很美”,四個字形容則就是“不虛此行”</p> <p class="ql-block">避暑山莊,是每一個旅游人到承德的唯一理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