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鵝—南極的主人 <p class="ql-block"> 企鵝是南極的主人。據鳥類專家長期觀察和估算,大約有1.2億只企鵝居住在南極,初見企鵝,感覺它們都長的一個模樣,黑白相間的外表,胖嘟嘟的走起路來一搖一擺,憨態(tài)可掬,看的多了才慢慢分出不同。南極有7種企鵝,分別是帝企鵝、巴布亞企鵝、帽帶企鵝、阿德利企鵝、國王企鵝、巖跳企鵝和紈绔企鵝。我們看見了其中的三種企鵝,紅嘴巴的巴布亞企鵝、脖子上有一條黑條紋的帽帶企鵝、黑色腦袋的阿德利企鵝。</p> <p class="ql-block">巴布亞企鵝最典型的特征嘴巴是紅色的,眼睛旁邊有一塊白色的毛。</p> <p class="ql-block">帽帶企鵝:最典型的特征是脖頸處有一條黑色的線條,好像系帽子的帶子。</p> <p class="ql-block">阿德利企鵝:最典型的特征是整個頭都是黑色的,數量很少,在南極的十多天里,唯一在赫拉嶼海峽的浮冰上拍到一只阿德利企鵝。</p> <p class="ql-block">歐內島是巴布亞企鵝(紅嘴企鵝)的居住地,企鵝都在裸露的巖石上忙著用小石子筑巢。</p> <p class="ql-block">庫弗維爾島是帽帶企鵝的居住地,照片中的木船殘骸,一定是幾百年前探險隊留下來的,讓人不得不佩服探險隊員的勇敢無畏。</p> <p class="ql-block">小企鵝從海邊艱難地爬回山上的居住地。</p> <p class="ql-block">站在冰山上的企鵝,隨冰山漂流。</p> <p class="ql-block">一只正在海里游的企鵝,據專家介紹企鵝是游泳高手,游泳的速度很快,成年企鵝的游泳時速可達20-30公里,比萬噸巨輪的速度還快。企鵝的食物是鱗蝦,因此它們有一半的時間都在海里捕食鱗蝦。</p> <p class="ql-block">躍出海面的企鵝。</p> <p class="ql-block">剛出水的企鵝。</p> <p class="ql-block">仰天大叫的企鵝。</p> <p class="ql-block">相互打架的企鵝。</p> <p class="ql-block">瞧:這只企鵝走路真有紳士風范。</p> <p class="ql-block">在雪地里滑行的企鵝。</p> <p class="ql-block">排著隊前進的企鵝。</p> <p class="ql-block">企鵝有固定的行走路線,當我們擋住了它們的路線,小家伙就會停止前進,有的只好另擇路走。</p> <p class="ql-block">兩只企鵝正在交配。</p> <p class="ql-block">正在孵蛋的企鵝,它們的巢都是用小石子壘起來的。</p> <p class="ql-block">母企鵝在孵蛋,公企鵝在旁邊守護著她。</p> <p class="ql-block">每年的11月份是企鵝產卵繁殖的季節(jié)。</p> <p class="ql-block">剛剛孵出來的小企鵝毛茸茸的很可愛。(團友提供)</p> <p class="ql-block">團友提供照片</p> <p class="ql-block">賊鷗是企鵝的天敵,專門掠食企鵝的蛋和小企鵝,</p> <p class="ql-block">我正在拍攝企鵝孵蛋的時候,突然空中傳來一陣尖厲的聲音,抬頭看見一只賊鷗降臨在巖石上振翅大叫,預感它要搶奪企鵝蛋,立即調整快門速度把鏡頭對準了賊鷗,說時遲 那時快賊鷗猛然撲向企鵝群,驚得企鵝伸長脖子發(fā)出嘶叫,我拍下了精彩的瞬間。</p> <p class="ql-block">海豹也是企鵝的天敵,它們專吃企鵝。別看它們肥胖的身軀在陸地上只能笨拙的爬行,但是到了海里可是身手矯健,專門追殺企鵝。</p> <p class="ql-block">看它萌萌的樣子,卻是兇殘的劊子手,人真是不可貌相??!</p> 不期而遇的觀鯨戰(zhàn) <p class="ql-block">在南極的前幾天,雖然每天都可以看見鯨魚的身影,不過由于距離遠,加上鯨魚露出水面的時間非常短暫,看的不過癮。26日下午船停在赫拉嶼海峽,船方說這里是鯨魚經常出沒的地方,組織我們乘坐沖鋒舟去尋找鯨魚,然而在海上巡游一個半鐘頭,連一頭鯨魚的影子也沒有看到,僅僅看見一只阿德利企鵝。我們是滿懷希望出去,帶著遺憾而歸。吃過晚飯,回到船倉休息,剛躺下突然船上的喇叭響起:“各位團員請注意,船的前方發(fā)現了一群座頭鯨,為方便觀看,輪船停止前進,請團員們趕緊到前甲板去。”一場觀鯨大戰(zhàn)不期而遇,我拎起相機沖出房間奔向甲板。哇!一眼就看見海面上2只鯨魚翹起來的大尾巴,趕緊按下快門拍下了第一張照片。此時甲板上站滿了人,紛紛用相機、手機和攝像機拍攝。突然有人大聲喊叫“鯨魚在左邊”人群紛紛擁到左邊拍照,一會兒又有人大聲喊叫“鯨魚在右邊”人群又紛紛擁到右邊拍照。我和大家一會兒跑到左邊,一會兒跑到右邊,不停的跑來跑去,不停的拍。鯨魚群逐漸靠近了輪船,大約有十幾頭鯨魚圍著輪船捕食磷蝦。四周不時有成雙成對的鯨魚噴水吐氣,掀起大尾巴,甚至還有鯨魚突然躍出水面,露出巨大的嘴巴。人群里不斷發(fā)出太刺激了、太精彩了的驚嘆聲。過了很長一段時間,鯨魚群逐漸地游遠,天色也黑了下來,一場激動人心的觀鯨戰(zhàn)結束了,團員們都激動不已,一致認為是來南極最激動的時刻,看見這么多的鯨魚,此生難見,來南極值了!這場觀鯨大戰(zhàn)一掃下午的遺憾。事后查看了照片的信息,第一張照片拍攝時間是晚上20:09分,最后一張照片拍攝時間是21:19分,觀鯨過程大約一個小時,我整整拍攝了100張照片。</p> <p class="ql-block">一頭鯨魚在我們的船旁豎起了大尾巴。(船上攝影師拍)</p> <p class="ql-block">成雙成對的鯨魚</p> <p class="ql-block">噴水吐氣的鯨魚,正在捕食磷蝦群,水面上密密麻麻的小點點是磷蝦。</p> <p class="ql-block">為了捕捉鯨魚的動作,我把相機快門設置在1/2000秒,每秒拍攝4張的高速上,下面6張照片是采取這種方法拍下鯨魚甩尾巴的情景,可見鯨魚甩尾巴的動作是非常快的,僅僅1、2秒的時間。</p> <p class="ql-block">金色的夕陽照射在鯨魚大尾巴甩出來的水花上,形成金色的水簾熠熠生輝。</p> <p class="ql-block">專家講每一頭鯨魚的尾巴都各不相同,有自己獨特的花紋和色彩,就和人的指紋一樣獨一無二,是身份識別碼。</p> <p class="ql-block">鯨魚的大嘴巴看上去很可怕,長滿了疙里疙瘩的瘤子,還有長長的胡須。</p> 登陸中國、英國和阿根廷南極站 <p class="ql-block">南極大陸是科學考察的熱門地方,許多國家在那里建有科學考察站。據介紹有18個國家建立了40多個越冬考察站,另外還有100多個夏季考察站。我們國家現在有5個考察站。凡是去南極的中國人,都希望能夠到自己國家的考察站看一看,由于我們是包船,到南極大陸的第二天就順利登陸長城站。在南極除了登陸長城站,我們還登陸了英國站和阿根廷站。</p> <p class="ql-block">中國南極長城站位于南極洲南設德蘭群島喬治王島南端,建于1985年2月。</p> <p class="ql-block">12月22日上午,雖然天氣陰沉,但是海面上風浪不大,我們乘坐沖鋒舟順利登陸長城站。據站上的工作人員講,前幾天有一艘船,因為天氣惡劣,等了一天也無法登陸。</p> <p class="ql-block">科考站上面的雪真大,幾乎把房屋埋起來。</p> <p class="ql-block">看:掃雪車正在清掃道路上的積雪,兩邊的積雪比車還要高,現在還是夏天??!可以想象,冬天的大雪肯定會把房屋全部埋起來。</p> <p class="ql-block">這三塊標志牌上寫著長城站與祖國各個城市之間的距離,上海距離長城站16559公里。</p> <p class="ql-block">我們到時正趕上第31批和第32批科考隊交接班。</p> <p class="ql-block">新年快到了,站里處處充滿節(jié)日的氣氛。</p> <p class="ql-block">長城站郵局,大家都在這里蓋郵戳留做紀念。</p> <p class="ql-block">年輕的女科考隊員,真是巾幗不讓須眉。南極的夏天是11月到來年3月,其余時間都是冬季,天氣異常寒冷暴雪成災,生活條件非常艱苦,想到這些不得不打心底佩服在南極工作的科考隊員,在此向他們表示崇高的敬意。</p> <p class="ql-block">部分團員在長城站合影。</p> <p class="ql-block">離開長城站,我們的船前往英國站。紅色箭頭所指的地方是海峽的進口。遠遠望去只看見一道高高的雪墻,根本就沒有峽口,二位團員高舉著五星紅旗????</p> <p class="ql-block">走到跟前仍然沒有看見進口,船上的工作人員介紹這個海峽的進口是九十度直角彎,所以在遠處是看不到進口的,只有走到頭輪船拐彎才看出,真是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啊!紅色箭頭處是進口。</p> <p class="ql-block">船到了盡頭開始拐彎,英國站就出現在我們眼前了。</p> <p class="ql-block">上岸后一眼就看見米字旗在風中飄揚,不過旗桿下站著的不是英國大兵,而是企鵝。仔細再瞧英國站的房前屋后都是企鵝,企鵝已經把英國站占領了。聽站上的工作人員介紹,這個站是英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修建的,主要用于監(jiān)聽德國軍隊的無線電信號,1962年廢棄了,1996年重新開放,這幾年隨著南極旅游升溫,英國把它改成南極博物館,恢復了當年的情景,現在英國站僅有3個人,大片的地方都被小企鵝占領了,它們在這里繁衍生息。</p> <p class="ql-block">企鵝就居住在房屋四周。</p> <p class="ql-block">當年監(jiān)聽德軍無線電信號的設備,桌子上放有無線電接收機、打字機、發(fā)報機。</p> <p class="ql-block">廚房擺滿了各種廚房用具和大大小小的罐頭食品。</p> <p class="ql-block">工作人員當年睡覺的房間。</p> <p class="ql-block">一只企鵝仰天嘶叫,企鵝的喊叫聲難聽的要死,不過它才不在乎我們的感覺呢!</p> <p class="ql-block">三只企鵝排著隊走路,雪地上的溝是企鵝行走自然形成的通道,人們稱呼它是企鵝的高速公路。</p> <p class="ql-block">阿根廷站坐落在美麗的天堂灣。聽導游介紹原來的科考站被大火燒毀,起因是受聘的俄羅斯籍醫(yī)生工作到期,沒有人來替換,一氣之下放火把科考站燒了,現在重建的站是個夏季站,我們到的時候,還沒有正式啟用,因此無法入內參觀,只能攀爬到該站附近的雪山上游覽。</p> <p class="ql-block">美麗的天堂灣雪山、浮冰、白云。</p> 難忘的烏斯懷亞號游船 <p class="ql-block">這次南極旅行除了南極瑰麗、壯美神秘的風光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外,再就是烏斯懷亞游船的工作人員給我留下了難以忘懷的印象。烏斯懷亞游船原來是美國海洋與大氣管理局于1970年建造的一艘南極勘察船,2000年后改造成游船,專門經營南極旅游。該船排水量2963噸,長84.73米,載客84人,有7艘沖鋒舟,該船的優(yōu)勢體積小,載客少,行動靈活,缺點船齡老設備舊。在我們出發(fā)的時候,發(fā)生了法國南極游輪“北冕”號失火事件。剛登船的時候,我們擔心這條船會不會也出現什么問題,事后證明我們的擔心是多余的。船上的工作人員熱情服務的態(tài)度,兢兢業(yè)業(yè)的工作作風,始終讓人處在大家庭的溫暖氣氛里。我個人認為這是我在旅游中遇見的最熱情、最盡責的工作團隊。在此我向烏斯懷亞號的全體工作人員表示感謝,此外還要感謝東方航空的導游及阿根廷地陪導游精心組織和服務,有你們的伴隨讓南極行精彩難忘!</p> <p class="ql-block">船長具有20多年在南極航行的經歷,是一位經驗豐富的老船長。</p> <p class="ql-block">右起船上的攝影師、艙務長、副倉務長、生物學家和探險家。</p> <p class="ql-block">英俊的烏斯懷亞號船員。</p> <p class="ql-block">熱情的餐廳服務員。</p> <p class="ql-block">與船上的哥斯達黎加籍醫(yī)生合影。</p> <p class="ql-block">船長親自為每一位團員頒發(fā)登陸南極大陸證書。</p> <p class="ql-block">精心制作的點心。</p> <p class="ql-block">船上每天下午提供的下午茶。</p> <p class="ql-block">我們團的領隊,是一位能力很強的淑女。</p> <p class="ql-block">阿根廷的地陪,服務熱情工作負責,人也長的漂亮,除了會說一口流利的西班牙語,普通話也說的棒棒噠!</p> <p class="ql-block">全體團員在歐內島的大合影。</p> <p class="ql-block">附南極行程:12月19日16點登船,雞尾酒歡迎會,21點啟航,穿越德雷克海峽。</p><p class="ql-block">12月20日繼續(xù)穿越德內克海峽。</p><p class="ql-block">12月21日下午第一次乘坐沖鋒舟登陸AITCHO島(阿丘島)。</p><p class="ql-block">12月22日上午登陸中國長城站。</p><p class="ql-block">12月23日上午乘坐沖鋒舟游覽浮冰。W:lHELMINA BAY(威廉米娜灣)。下午登陸英國站。</p><p class="ql-block">12月24日上午登陸天堂灣的阿根廷布朗站基地。下午登陸CUERVILLEL(庫弗維爾島)南極最大的巴布亞企鵝領地。</p><p class="ql-block">12月25日上午登陸歐內島,下午通過赫拉嶼海峽。</p><p class="ql-block">12月25日上午登陸迷幻島。下午登陸半月灣帽帶企鵝領地。</p><p class="ql-block">12月27日返航,再次穿越德雷克暴風海峽,結束南極行程。</p><p class="ql-block">再見烏斯懷亞號游輪的工作人員!</p><p class="ql-block">再見南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