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精品久久性爱|玖玖资源站365|亚洲精品福利无码|超碰97成人人人|超碰在线社区呦呦|亚洲人成社区|亚州欧美国产综合|激情网站丁香花亚洲免费分钟国产|97成人在线视频免费观|亚洲丝袜婷婷

新四軍鐵騎【第16集】 領軍人物

孟秀玲

<h1><font color="#b06fbb">新四軍4師政治部宣傳部長陳其五曾賦詩贊曰彭雪楓師長的三件寶:《拂曉報》、拂曉劇團、騎兵團。</font></h1> <h1><font color="#b06fbb">《新四軍騎兵團》油畫 265×585cm 作者:周慶剛、馬銳</font></h1><div><font color="#b06fbb"><br></font></div> <h1><b> 【第16集】 領軍人物</b></h1> 孟秀玲<div><br></div> <h1> 抗日戰(zhàn)爭期間,騎兵團團長先后由黎同新、周純麟、戴彪擔任;黎同新、康步云、姚運良、周純麟任政委;戴彪任副團長;戴彪、程朝先任參謀長;程坤源任政治處主任;張建槐、王友、李學廉任供應處主任;還有1、3、5、7、學兵大隊、機炮大隊、9大隊的大隊長、教導員和副大隊長。 </h1> <h1> 解放戰(zhàn)爭期間(截止到1949年),騎兵團團長戴彪、程朝先;政委盧富貴、郭萍;副政委張先舟;政治處主任王開一、副主任李宣化、胡廣明;副團長、副參謀長朱傳賢,參謀長孟昭賢;供應處主任王建修。</h1> <h1> 筆者經(jīng)10多年的尋找,尋訪到230多名老騎兵,由于篇幅有限,只能選擇騎兵團領導及首任大隊領導的簡介呈現(xiàn)給大家。</h1><div><br></div> <h1><font color="#b06fbb">1941年騎兵團領導,前排左起:戴彪、黎同新、周純麟</font></h1> <h1><font color="#b06fbb">1943年騎兵團領導,左起:周純麟、姚運良、戴彪</font></h1> <h1><font color="#b06fbb">1945年2月7日,騎兵團領導在彭雪楓追悼會上,右起:戴彪、程坤源、姚運良、周純麟</font></h1> <h1><font color="#b06fbb">1949年1月的騎兵團領導。前排左起:政治處主任王開一、團長程朝先、政委郭 萍,后排左起:政治處副主任胡廣明、副團長朱傳賢、參謀長孟昭賢</font></h1><div><font color="#b06fbb"><br></font></div> <h1><b><font color="#167efb">首任團長兼政委黎同新(1910.11~1993.6.1) </font></b></h1> <h1><font color="#b06fbb">黎同新</font></h1> <h1> 江西省宜豐縣人。1929年5月參加紅軍,1930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歷任紅一方面軍第3軍7師政治部青年科科長兼青年大隊大隊長,連政委,紅一軍團衛(wèi)生部政治處總支書記,干部團指揮科3隊支部書記,紅15軍團政治部電臺總隊政委。參加了長征。</h1> <h1> 1937年入延安抗大學習,后任中央軍委補充第1團團長兼政委,紅軍騎兵第一團政治處主任,八路軍駐晉辦事處政治處主任。1940年2月后任新四軍第6支隊3總隊政治部主任,八路軍4縱隊5旅14團政委,新四軍4師11旅32團政委,新四軍4師11旅政治部主任。</h1><h1> 1941年8月任新四軍4師騎兵團團長兼政委。1942年任新四軍4師特務團團長。</h1> <h1> 1945年11月后歷任華中軍區(qū)警衛(wèi)團長,華中軍區(qū)8分區(qū)副司令員,華東野戰(zhàn)軍渤??v隊第7師政委,第9兵團后勤部政委。</h1> <h1> 新中國成立后,歷任志愿軍第9兵團后勤部政委,南京軍區(qū)后勤部副政委、正軍職顧問。1961年被授予少將軍銜,1985年5月享受副兵團級待遇。</h1><h1> 1993年6月1日在南京病逝,享年83歲。<div><br></div></h1> <h1><b><font color="#167efb">第二任團長兼政委周純麟(1913.8~1986.9.2)</font></b></h1> <h1><font color="#b06fbb">周純麟</font></h1> <h1> 湖北省麻城縣宋埠區(qū)(現(xiàn)為歧亭區(qū))周家灣人。1928年參加了農(nóng)民自衛(wèi)軍,1930年3月加入了中國共產(chǎn)主義青年團,同年9月參加了中國工農(nóng)紅軍,1932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  </h1><h1> 歷任紅四方面軍11師副班長、班長,紅30軍88師、89師營政委,參加了長征,6次負傷。</h1><h1> 后隨西路軍西征西渡黃河,轉戰(zhàn)祁連山,受挫后,突圍到新疆迪化(現(xiàn)烏魯木齊)在黨領導的“新兵營”學習。曾因統(tǒng)戰(zhàn)工作任新疆喀什疏勒騎兵48團3連連長,后不幸被捕,經(jīng)我黨營救出獄后回到延安。</h1> <h1> 1940年4月先后任新四軍6支隊蕭縣抗敵總隊1營長、蕭縣獨立旅2團副團長兼2營營長。1941年1月后任八路軍4縱6旅16團(1941年2月改編為4師12旅34團)2營營長,9月后任4師騎兵團副團長。1942年任騎兵團團長兼政委。</h1> <h1> 1946年底任華中野戰(zhàn)軍9縱73團團長兼政委。1947年2月任華東野戰(zhàn)軍2縱5師副師長兼13團團長兼政委。1949年2月任第三野戰(zhàn)軍21軍62師師長。</h1> <h1> 新中國成立后,歷任華東軍區(qū)炮兵副司令員,南京軍區(qū)炮兵司令員,南京軍區(qū)副司令員兼上海警備區(qū)司令員,中共上海市委常委、書記,中共第10、11屆中央委員,第6屆全國政協(xié)委員。</h1><h1> 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榮獲二級八一勛章、二級獨立自由勛章、一級解放勛章。</h1><h1> 1986年9月2日在上海病逝,享年73歲。</h1><div><br></div> <h1><b><font color="#167efb">第一任參謀長、副團長,第三任團長戴彪(1917.8~1989.6) </font></b></h1> <h1><font color="#b06fbb">戴彪</font></h1> <h1> 湖北省紅安縣高橋鎮(zhèn)官木塘村道仕咀人。1929年參加紅軍,1931年11月改編為紅四方面軍。1930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參加了長征,曾擔任陳再道、許世友的警衛(wèi)員,歷任排長、連長、副營長。在作戰(zhàn)中腿部負傷。被收容后到達延安,編入八路軍115師。</h1> <h1> 1940年6月隨黃克誠帶領的八路軍南下部隊與彭雪楓的新四軍6支隊會合,歷任八路軍4縱特務團作戰(zhàn)參謀、2營營長。</h1><h1> 1941年8月任新四軍4師騎兵團作戰(zhàn)參謀、參謀長。</h1> <h1> 1946年8月任華中野戰(zhàn)軍9縱直屬騎兵團副團長,10月任團長。1949年2月任29軍85師副師長。</h1> <h1> 1950年11月任華東軍區(qū)所轄江蘇軍區(qū)常州軍分區(qū)司令員。1951年8月任蘇南軍區(qū)第86師師長。1952年5月30日任鐵道工程兵第7師師長,赴朝參戰(zhàn)。1955年被授予大校軍銜。1957年集體轉業(yè)到黑龍江農(nóng)墾局,任二龍山農(nóng)場場長。文革中被誣陷為“假紅軍”,開除黨籍。1976年徹底平反,享受副局級待遇。</h1><h1> 1989年6月在上海病逝,享年72歲。</h1><div><br></div> <h1><b><font color="#167efb">第二任政委康步云</font></b></h1><h1><b><font color="#167efb">(1913.8~1947)</font></b></h1> <h1> 陜西省清澗縣人。早年參加紅軍,曾在紅25軍、紅55軍工作??箲?zhàn)期間在八路軍115師344旅工作,1940年6月南下與新四軍6支隊合編為八路軍4縱隊,任10旅政治部民運科長。1941年2月任新四軍4師民運部部長。</h1><h1> 1942年初任新四軍4師騎兵團政委,12月入延安中共中央黨校學習,作為華中局代表團成員出席黨的“七大”,并增補為七大代表。</h1> <h1> 1945年11月歷任東北人民自治軍北安軍區(qū)2支隊副支隊長,黑龍江軍區(qū)警衛(wèi)2旅副旅長。1946年12月任中共黑龍江安達縣委書記。</h1><h1> 1947年在安達縣病逝,享年34歲。<div><br></div></h1> <h1><b><font color="#167efb">第三任政委姚運良</font></b></h1><h1><b><font color="#167efb">(1912.11.18~1980.3.30) </font></b></h1> <h1><font color="#b06fbb">姚運良</font></h1> <h1> 湖北省紅安縣(今大悟縣)四姑鎮(zhèn)姚家灣村人。1928年參加紅軍并加入共產(chǎn)主義青年團,1931年轉為中國共產(chǎn)黨員。曾任紅四方面軍紅30軍通信隊長、團政治處主任、團政委,參加了長征。后參加西路軍西征受挫,突圍到新疆,任新疆支隊政治部主任、政委。1940年初回到延安。</h1> <h1> 1940年后歷任新四軍6支隊蕭縣抗日游擊支隊政委、新四軍6支隊3總隊第7團政委。1940年7月任八路軍4縱5旅14團團長。1941年2月任新四軍4師11旅32團團長,8月任新四軍宿東游擊支隊支隊長。</h1><h1> 1942年12月任新四軍4師騎兵團政委。1945年2月19日任新四軍4師11旅副旅長兼淮北軍區(qū)第2軍分區(qū)副司令員,11月任華中野戰(zhàn)軍9縱參謀長。</h1> <h1> 1946年12月任華中9縱副司令員兼參謀長。1947年2月任華東野戰(zhàn)軍2縱5師師長。1949年2月任31軍副軍長。</h1> <h1> 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1961年被中央軍委批準為正軍級。</h1><h1> 1980年3月30日在合肥病逝,享年68歲。<div><br></div></h1> <h1><b><font color="#167efb">首任政治處主任程坤源(1920.8.14~2007.11.2)</font></b> </h1> <h1><font color="#b06fbb">程坤源</font></h1> <h1> 江蘇省武進縣人。1936年9月參加中共領導的地下學聯(lián)活動。1938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6月在豫東特委舉辦的扶溝縣抗日軍政干部學校任教,8月任鹿邑縣政治工作大隊指導員兼黨支部書記。</h1><h1> 1939年5月參加新四軍游擊支隊,歷任隨營學校指導員、2團1營2連指導員、1營教導員,6支隊司令部協(xié)理員。1940年3月任永城縣獨立團政治處主任,12月任八路軍4縱隊6旅新18團政治處主任。1941年2月任新四軍4師12旅35團政治處主任,8月任4師政治部宣傳部教育科科長。</h1><h1> 1943年任4師騎兵團政治處主任。</h1> <h1> 1946年底歷任華中野戰(zhàn)軍9縱75團副政委、華東野戰(zhàn)軍2縱5師14團政委。1948年任第三野戰(zhàn)軍10兵團政治部宣傳部部長。1949年任華東軍政大學福建分校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h1> <h1> 1951年后歷任三野85師政委,華東軍區(qū)文化補習學校校長,第二軍醫(yī)大學政委,后勤學院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總后勤部政治部副主任,軍事醫(yī)學科學院政委。</h1><h1> 榮獲二級獨立自由勛章、二級解放勛章及一級紅星功勛榮譽章。1964年晉升為少將軍銜。享受副兵團級待遇。</h1><h1> 2007年11月2日在北京病逝,享年87歲。</h1><div><br></div> <h1><b><font color="#167efb">首任供給處主任張建槐(1923.10.3~2005.10)</font></b></h1> <h1><font color="#b06fbb">張建槐</font></h1> <h1> 河南省安陽縣人。1938年參加新四軍,1939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歷任新四軍游擊支隊宣傳隊隊員,新四軍4師特務營技術書記、軍需處(供給處)主任。 </h1><h1> 1941年8月任騎兵團供給處主任。1942年8月任4師特務團供給處主任。</h1> <h1> 1947年2月任華東野戰(zhàn)軍特種兵縱隊供給部副部長、供械部副部長、供給部長。</h1> <h1> 新中國成立后,歷任華東軍區(qū)炮兵后勤財務處處長,華東軍區(qū)后勤部軍需部建委會主任,后勤訂購處副處長,南京軍區(qū)后勤部處長、參謀長,舟嵊要塞后勤部部長,安徽省軍區(qū)后勤部部長。</h1><h1> 2005年10月在合肥病逝,享年82歲。</h1><div><br></div> <h1><b><font color="#167efb">首任1大隊長、第二任參謀長、第四任團長程朝先(1915.12~2002.8.27)</font></b></h1> <h1><font color="#b06fbb">程朝先</font></h1> <h1> 福建省長汀縣人。1932年1月參加紅軍,先后任瑞金紅軍大學特務員、校部通訊員、陳賡校長警衛(wèi)員。1936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參加了長征。1937年1月任中央軍委機要員、中央警衛(wèi)團6連副連長。1937年3月任八路軍太原辦事處副官。</h1> <h1> 1938年2月跟隨彭雪楓開辟豫東皖北抗日根據(jù)地,先后任竹溝留守處副主任、新四軍游擊支隊參謀。1940年8月10日任八路軍4縱司令部直屬騎兵連連長。</h1><h1> 1941年8月任新四軍4師騎兵團1大隊大隊長。 </h1> <h1> 1946年8月任華中野戰(zhàn)軍9縱騎兵團參謀長。1947年1月率騎兵團2個大隊在淮北挺進支隊編成內(nèi),堅持淮北敵后游擊戰(zhàn)。1949年1月任華東野戰(zhàn)軍特種兵縱隊騎兵團團長。</h1> <h1><p> 1951年10月后歷任蚌埠空軍20師60團團長,煙臺中央后勤部汽車91團團長,山東濰坊市兵役局長,四川江津縣武裝部部長、江津軍分區(qū)副參謀長等職。 </p><div>1988年榮獲二級紅星功勛榮譽章。副軍職待遇。</div><p> 2002年8月27日在安徽省蚌埠市逝世,享年87歲。</p><div><br></div></h1> <h1><b><font color="#167efb">首任1大隊教導員章塵(亞冰)(1922.3~2006.11.25) </font></b></h1> <h1><font color="#b06fbb">章塵(亞冰)</font></h1> <h1> 安徽省歙縣堨田村人。1937年10月在皖南巖寺參加新四軍第一支隊,當時使用“亞冰”的名字。1938年3月加入民族解放先鋒隊,7月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h1><h1> 歷任新四軍第1支隊戰(zhàn)地服務團團員,延安抗日軍政大學3大隊學員,新四軍游擊支隊政治部組織科青年干事兼青先隊隊長,支隊特務營1連指導員,新四軍6支隊特務團1營教導員。1940年7月任八路軍4縱5旅14團3營教導員。</h1><h1> 1941年2月任新四軍4師司令部直屬騎兵連指導員,8月任新四軍4師騎兵團1大隊教導員。后歷任新四軍淮北軍區(qū)盱鳳嘉縣總隊教導員,淮北軍區(qū)第3軍分區(qū)直屬隊總支書記,新四軍4師9旅27團3營教導員、26團政治處副主任。</h1> <h1> 1947年2月后歷任華東野戰(zhàn)軍2縱6師17團政治處主任、團參謀長,9縱27師80團參謀長。1949年2月后歷任27軍79師236團參謀長、副團長。</h1><h1> 在渡江戰(zhàn)役中,時任27軍81師242團參謀長的章塵奉命組成300多人的先遣渡江大隊,任大隊長兼臨時黨委書記。先遣渡江大隊于1949年4月6日夜晚強渡成功,在敵后偵察作戰(zhàn)半個月,獲取了大量重要情報,有力地配合了渡江作戰(zhàn)。</h1><h1> 為此章塵榮立了一等功。影片《渡江偵察記》中偵察大隊長的形象就是以他為原形塑造的。</h1> <h1> 新中國成立后,任第27軍79師副參謀長、參謀長。1950年參加抗美援朝戰(zhàn)爭。后歷任上海國防工程建筑指揮部筑城科科長,南京軍區(qū)司令部作戰(zhàn)處作戰(zhàn)科科長、防化學處副處長、處長,司令部防化學兵部主任,司令部戰(zhàn)史編輯室第5組組長,江蘇省軍區(qū)獨立師政委,60軍參謀長。1970年6月先后任上海警備區(qū)政治部主任,上海警備區(qū)副政委、政委等職。</h1><h1> 1960年晉升上校軍銜。榮獲三級獨立自由勛章、三級解放勛章、獨立功勛榮譽章和朝鮮民主主義共和國三級國旗勛章。</h1><h1> 2006年11月25日在上海逝世,享年84歲。</h1><div><br></div> <h1><b><font color="#167efb">首任1大隊副大隊長劉國祿 (1911~?) </font></b></h1> <h1><font color="#b06fbb">新四軍4師兼淮北軍區(qū)淮泗獨立團練兵總結大會主席團合影。前排坐者左二為劉國祿</font></h1> <h1><font color="#b06fbb">劉國祿</font></h1> <h1> 四川省閬中(今廣元市)蒼溪縣岳東鎮(zhèn)三塘村人。1933年在文昌鎮(zhèn)文昌宮參加紅四方面軍,任30軍90師戰(zhàn)士。1934年在四川巴蜀青龍坎由王世祥、趙正已介紹入黨。1936年任支委、班長。1937年參加學習。</h1> <h1> 1940年任新四軍6支隊供給部連指導員、連長。1941年8月任新四軍4師騎兵團1大隊副大隊長。1943年初任4師9旅騎兵大隊長。1944年任淮泗獨立團營長。1947年任淮寶縣總隊參謀長。曾在區(qū)黨委輪訓隊學習,在抗大4分校學習三個月。</h1><div><br></div><h1> <font color="#b06fbb">(筆者找了劉國祿多年無音訊。感謝江蘇淮安市洪澤區(qū)的史學專家王海洋,在2021年7月發(fā)來了1947年劉國祿任淮寶縣總隊參謀長時填寫的履歷表,才了解劉國祿的主要經(jīng)歷。)</font></h1><div><br></div> <h1><b><font color="#167efb">首任3大隊長展廣蘊</font></b></h1><h1><b><font color="#167efb">(1919.8~1994.3.11)</font></b></h1> <h1><font color="#b06fbb">展廣蘊</font></h1> <h1> 河南省西華縣東下亭鎮(zhèn)人。1937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做黨的地下工作。1938年6月參加新四軍,歷任河南省西華縣抗日部隊分隊長,鹿邑縣政治工作大隊生活指導員,安徽省抗日自衛(wèi)軍2支隊通信隊指導員。1939年5月歷任新四軍6支隊偵察連副排長、排長,1940年1月歷任新四軍6支隊特務團2連副連長、指導員,八路軍4縱特務團2連連長。</h1><h1> 1941年2月任新四軍4師特務團騎兵連連長,8月任新四軍四師騎兵團3大隊長。 </h1> <h1> 1946年9月任華中野戰(zhàn)軍9縱77團副參謀長。1948年1月任淮北7分區(qū)泗南縣總隊副總隊長,12月任江淮軍區(qū)警備2團參謀長。1949年7月任皖北軍區(qū)警備1旅2團副團長兼參謀長,8月任皖北軍區(qū)軍政干校1大隊長。</h1> <h1> 1950年1月歷任皖北軍區(qū)軍政干校軍教科科長,皖北軍區(qū)教導團參謀長,第16、第4步校訓練部副部長,總參防化部科學研究處處長,志愿軍司令部防化處處長,北京軍區(qū)司令部防化兵部主任。1968年7月任第65軍副政委、山西省軍區(qū)顧問。1961晉升為大校。</h1><h1> 1994年3月11日在南京逝世,享年75歲。</h1><div><br></div> <h1><b><font color="#167efb">首任3大隊教導員、政治處副主任李宣化</font></b><b style="color: inherit;"><font color="#167efb">(1922.3~2018.1.22) </font></b></h1> <h1><font color="#b06fbb">李宣化</font></h1> <h1> 河南省杞縣小崗村人。1938年10月在新四軍游擊支隊隨營學校學習。1939年2月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歷任新四軍游擊支隊政治部青先隊隊員,2團文化教員、青年干事、2團獨立大隊指導員。1939年11月任新四軍游擊支隊3總隊8團2營5連指導員。1940年7月任八路軍4縱特務團1營2連指導員。</h1><h1> 1941年2月任新四軍4師特務團騎兵連指導員,8月任新四軍4師騎兵團3大隊教導員,11月任5大隊教導員。1944年8月后任團組織股長、團總支書記。</h1> <h1> 1947年3月任騎兵團政治處副主任。1949年3月歷任第三野戰(zhàn)軍直屬教導師1團政治處主任、2團副政委,三野特種兵縱隊戰(zhàn)車1團副政委。</h1> <h1> 1950年11月后歷任三野特種兵縱隊戰(zhàn)車2師3團政委,志愿軍坦克2師3團政委,華東軍區(qū)坦克2師政治部副主任、主任,軍委裝甲兵政治部秘書處長、宣傳部長,坦克1師政委,北京軍區(qū)裝甲兵政治部主任、政委,北京軍區(qū)政治部副主任,烏魯木齊軍區(qū)政治部主任。1985年6月任蘭州軍區(qū)政委。</h1><h1> 1988年被授予中將軍銜。是第7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第8屆教科文衛(wèi)委員會顧問。</h1><h1> 2018年1月22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6歲。<div><br></div></h1> <h1><b><font color="#167efb">首任5大隊長吳先黨 (1916.12.28~1979)</font></b></h1> <h1><font color="#b06fbb">吳先黨 </font></h1> <h1> 河南省新縣箭廠河鄉(xiāng)建廠河村人。1929年于湖北省黃安縣檀樹崗鎮(zhèn)參加紅軍,任紅一軍政治部勤務員。1930年任紅四方面軍紅11師33團衛(wèi)生隊看護員、看護長。1933年在30軍90師269團入黨,并任269團醫(yī)務主任。參加了長征。1936年任30軍衛(wèi)生部第2醫(yī)隊看護長。1937年任30軍2支隊部(營部)支部書記兼通信班長。</h1><h1> 后隨西路軍西渡黃河,轉戰(zhàn)祁連山,受挫后,突圍到新疆迪化(現(xiàn)烏魯木齊)在黨領導的“新兵營”學習汽車和坦克技術。</h1> <h1> 1940年初返回延安后被派往豫皖蘇根據(jù)地,歷任新四軍6支隊通信連指導員、八路軍4縱騎兵連副指導員。1941年2月任新四軍4師司令部2科偵察參謀、11旅騎兵連連長。</h1><h1> 1941年8月任新四軍4師騎兵團5大隊長。</h1> <h1> 1946年任華中軍區(qū)摩托學校大隊長。1947年任華東野戰(zhàn)軍特種兵縱隊炮1團汽車隊副大隊長、炮1團軍械處主任。1948年3月任特種兵縱隊衛(wèi)生部副部長。1949年3月任三野特縱戰(zhàn)車第1團副政委。</h1> <h1> 1950年1月歷任解放軍戰(zhàn)車2師5團(水陸戰(zhàn)車團,我軍第一支水陸坦克部隊)團長、華東軍區(qū)戰(zhàn)車26師參謀長。1952年任裝甲兵第四編練基地訓練部部長。1959年任山東省軍區(qū)菏澤軍分區(qū)副司令員兼參謀長。</h1><h1> 1979年在山東逝世,享年63歲。<div><br></div></h1> <h1><b><font color="#167efb">首任5大隊教導員王孟凡 (1920.10~1981)</font></b></h1> <h1><font color="#b06fbb">王孟凡</font></h1> <h1> 四川仁壽縣人。1937年11月參加革命,先后在西安青年干部學校、延安抗大學習。1938年8月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11月任新四軍游擊支隊1大隊干事、團部青年干事。1940年任八路軍4縱5旅13團團部指導員。</h1><h1> 1941年2月任新四軍4師31團騎兵連指導員兼連長,8月任4師騎兵團5大隊(后3大隊)教導員。1944年任淮北軍區(qū)邳睢銅軍分區(qū)騎兵大隊政委。</h1> <h1> 1946年任華中軍區(qū)8分區(qū)騎兵大隊政委。1950年后歷任第二野戰(zhàn)軍川南軍區(qū)樂山軍分區(qū)(第10軍兼)政治部敵工科科長,第10軍30師宣傳科科長,青島海軍第二航空學校宣傳科科長,海軍政治部宣傳部處長。1964年任南京海軍學院學術研究部副政委。 </h1><h1> 1981年病逝,享年61歲。</h1><div><br></div> <h1><b><font color="#167efb">首任機炮大隊長、5大隊副大隊長杜國軍(1917~1987)</font></b></h1> <h1><font color="#b06fbb">杜國軍</font></h1> <h1> 四川南部縣人。1935年參加紅軍,任紅四方面軍紅9軍通信員。1937年任八路軍129師警衛(wèi)員。1938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10月隨新四軍游擊支隊從河南確山縣竹溝出發(fā)挺進豫東,任警衛(wèi)排長。后歷任蕭縣獨立團參謀,新四軍4師通信排長、偵察參謀。</h1><h1> 1941年8月任新四軍4師騎兵團5大隊副大隊長,后任團參謀處參謀。1948年任華東野戰(zhàn)軍特縱騎兵團機炮大隊大隊長。</h1> <h1> 1949年后歷任華野公安13師38團團長,志愿軍后勤3分部部長兼參謀長,總后青藏辦事處副主任,后勤學校副校長,總后軍械學校副校長,總后華東物資局副局長。</h1><h1> 1987年在南京病逝,享年70歲。</h1><div><br></div> <h1><b><font color="#167efb">繼任供給處主任李學廉(1920.12~2012.6.18)</font></b></h1> <h1><font color="#b06fbb">李學廉</font></h1> <h1> 河南省杞縣人。1938年11月任新四軍游擊支隊隨營學校學員。1939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歷任游擊支隊1團3營副官、團部副官,支隊軍需處糧秣科科員,八路軍4縱6旅供給處糧秣科長,新四軍4師供給部糧秣科副科長、科長,4師騎兵團供給處主任。</h1> <h1> 1945年10月任華中野戰(zhàn)軍9縱75團供給處主任。1947年2月后任華東2縱5師供給處副處長、處長。</h1> <h1> 1949年2月后歷任21軍62師后勤處副處長、處長,63師副師長,21軍后勤部副部長、部長,陜西省軍區(qū)副司令員。</h1><h1> 2012年3月18日在北京病逝,享年92歲。<div><br></div></h1> <h1><b><font color="#167efb">首任7大隊大隊長王天錫</font></b></h1><h1><b><font color="#167efb">(?~1976) </font></b></h1> <h1></h1><h1> 陜西省咸陽人。1938年參加八路軍,入延安抗大學習。1940年6月隨抗日軍政大學總校的華中派遣大隊,到達彭雪楓的新四軍第6支隊,與抗大4分校合編,任隊長、軍事教員。</h1><h1> 1942年底任新四軍4師騎兵團1大隊副大隊長。1943年底任騎兵團7大隊長。<span style="color: inherit;"> </span></h1> <h1> 1946年底任華中野戰(zhàn)軍9縱79團營長。1947年2月任華東野戰(zhàn)軍2縱5師14團參謀長,9月任2縱5師教導大隊長。1948年1月任華野2縱5師15團參謀長。 </h1> <h1> 1948年6月14日,在隴海路北江蘇贛榆縣(今連云港市贛榆區(qū))墩尚鎮(zhèn)戰(zhàn)斗中頭部負重傷,成為特等殘廢。</h1><h1> 1976年病逝。</h1><div><br></div> <h1><font color="#167efb"><b style="">首任7大隊教導員劉成章</b></font></h1><h1><font color="#167efb"><b style="">(1922~2004) </b> </font></h1> <h1><font color="#b06fbb">劉成章</font></h1> <h1> 河南滑縣人。1938年參加八路軍,1939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1940年6月隨八路軍南下部隊與新四軍第6支隊合編為八路軍4縱。1941年2月任新四軍4師通信連指導員。1943年底任新四軍4師騎兵團7大隊教導員,一直戰(zhàn)斗在騎兵團。</h1> <h1> 1949年春參加海軍組建工作,在海軍接管組接管上海、廈門等地的國民黨軍艦。1950年歷任華東海軍第6艦隊掃雷艦大隊政治處主任、副政委。</h1><h1> 1954年中國第一支驅逐艦大隊在青島海軍基地成立,首任驅逐艦大隊政委。1956年入解放軍政治學院學習。1959年海軍北海艦隊成立,任組織部副部長兼青年部部長。1963年任海軍青島水警區(qū)副政委。</h1> <h1> 1966年轉業(yè)新疆生產(chǎn)建設兵團,歷任兵團化肥總廠政委,兵團哈密管理處(師級)副政委。1977年任新疆哈密地委常委、行署副專員。 </h1><h1> 2004年在青島病逝,享年82歲。</h1><div><br></div> <h1><b><font color="#167efb">首任學兵大隊長馮福林 (1915.12~1975.6.15)</font></b></h1> <font color="#b06fbb"><b>馮福林</b></font> <h1> 寧夏回族自治區(qū)鹽池縣馮記溝村人。1935年參加陜北紅軍,1936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任八路軍115師344旅機槍班長、警衛(wèi)排長、副連長。1940年6月隨隊南下與新四軍6支隊合編為八路軍4縱,任10旅警衛(wèi)排長。</h1><h1> 1941年8月任新四軍4師騎兵團5大隊2區(qū)隊長、3大隊副大隊長。1944年8月任學兵大隊大隊長。</h1> <h1> 1946年底任華中野戰(zhàn)軍9縱73團3營營長,華東野戰(zhàn)軍2縱5師13團3營營長。1948年8月任21軍62師184團參謀長。1949年2月歷任184團副團長、團長。</h1> <h1> 1950年入南京軍事學院學習,后任21軍62師副參謀長、副師長,參加抗美援朝和西藏平叛。1960年歷任山西省軍區(qū)雁北軍分區(qū)副司令員、司令員,山西省軍區(qū)副司令員。</h1><h1> 1975年在山西省原平縣因公犧牲,年僅56歲,被授為革命烈士。<div><br></div></h1> <h1><b><font color="#167efb">首任學兵大隊教導員劉傳新(1921.2.28~1977.5.18) </font></b></h1> <h1><font color="#b06fbb">劉傳新</font></h1> <h1> 河南省永城縣陳集鄉(xiāng)劉雙樓村人。1938年參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歷任永城抗日游擊大隊1中隊指導員、宣傳隊長,新四軍6支隊3團5連指導員, </h1><h1> 1942年后歷任淮北軍區(qū)教導隊指導員,新四軍4師騎兵團團直指導員,1大隊教導員。1944年8月任學兵大隊教導員。</h1> <h1> 1946年任華中野戰(zhàn)軍9縱73團政治處副主任。1947年5月任華東野戰(zhàn)軍2縱5師13團政治處主任。1949年2月任21軍61師183團政委。</h1> <h1> 1950年8月后歷任21軍教導團政委,61師政治部主任、副政委、政委,上海警備區(qū)11師政委,上海警備區(qū)政治部副主任,27軍政治部主任、副政委。1967年2月調(diào)任北京市公安局軍管會副主任。1973年任北京市副市長兼公安局局長。</h1><h1> 1977年5月18日在北京逝世,年僅56歲。<div><br></div></h1> <h1><b><font color="#167efb">繼任供給處主任白傳統(tǒng)(1920.8.28~1999.6.7)</font></b></h1> <h1><font color="#b06fbb">白傳統(tǒng)</font></h1> <h1> 河南省睢縣長崗集白莊人。1938年6月參加豫東人民抗日游擊3支隊1中隊,歷任班長、小隊長、副中隊長。1940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歷任新四軍6支隊事務長、軍需處軍需員、司令部副官處會計、供給部財務科總會計。</h1><h1> 1942年任新四軍淮寶縣總隊供給科科長兼縣政府糧食科科長、縣金庫主任,淮寶縣獨立團供給處主任。</h1><h1> 1945年任新四軍4師留守供給部財糧科科長,年底任新四軍4師騎兵團供給處主任。</h1> <h1> 1947年3月后歷任華東野戰(zhàn)軍特縱供給部副部長、供械部副部長,供給部部長。</h1> <h1> 新中國成立后,歷任華東炮兵后勤財務處處長,華東軍區(qū)后勤部軍需部建委會主任、后勤訂購處副處長,南京軍區(qū)后勤司令部計劃處處長,總后勤部第二物資計劃4處處長,華東區(qū)物資供應局副局長,國防科工委后勤部華東辦事處主任。</h1><h1> 1999年6月7日在上海病逝,享年79歲。</h1><div><br></div> <h1><font color="#167efb"><b>第二任副團長、</b></font><b><font color="#167efb">首任副參謀長、9大隊長朱傳賢(1921.11~2014.9.18)</font></b></h1> <h1><font color="#b06fbb">朱傳賢</font></h1> <h1> 河南省太康縣板橋鄉(xiāng)大朱家村人。1936年12月參加革命工作,1937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1938年參加黨領導的西華自衛(wèi)軍,任2大隊3中隊指導員。 </h1><h1> 1938年12月歷任新四軍6支隊1團3營9連、3團3營8連指導員,新四軍4師11旅通信連指導員。</h1><h1> 1943年7月任新四軍4師11旅騎兵連指導員。1944年7月任11旅騎兵大隊大隊長。1945年11月后為華中野戰(zhàn)軍9縱直屬騎兵大隊大隊長。</h1> <h1> 1946年11月率9縱直屬騎兵大隊編入華中9縱騎兵團,任9大隊長。1947年2月任華東野戰(zhàn)軍特種兵縱隊騎兵團副參謀長。1949年1月升任華東野戰(zhàn)軍直屬教導師騎兵團副團長。</h1> <h1> 1952年5月率騎兵團與華東軍區(qū)戰(zhàn)車獨立6團合編,任副團長、團長。</h1><h1> 1953年11月歷任洛陽裝甲兵第4基地、坦克預備學校訓練部副部長。1955年10月在軍事學院裝甲兵系高級速成班學習。1957年4月任坦克預備學校訓練部部長。</h1><h1> 1960年歷任裝甲兵文化學校、第6坦克學校、第3坦克學校政治部主任,解放軍9532廠副政委。1970年任青島警備區(qū)政治部副主任,副軍級。</h1><h1> 2014年9月18日在青島逝世,享年93歲。</h1><div><br></div> <h1><font color="#167efb"><b>首任9大隊教導員李允瑞(1925.8~2014.9.18)</b></font></h1> <h1><font color="#b06fbb">李允瑞</font></h1> <h1> 河南杞縣人,1938年10月參加新四軍游擊支隊,任拂曉劇團團員、組長、分隊長。1941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h1><h1> 1942年6月任4師騎兵團文化教員、警衛(wèi)營青年干事。1943年抗大分校學員。</h1><h1> 1945年3月任騎兵團宣傳干事、指導員。1947年歷任9大隊教導員、1大隊黨支部書記。</h1> <h1> 1950年后歷任河南省治淮指揮部政治部宣傳科科長、河南省委黨校學員、解放軍總政治部印刷廠副政委、機關政治處宣傳助理員。1953年1月任志愿軍政治部政治協(xié)理員、志愿軍54軍134師政治部副主任。</h1><h1> </h1><h1> 1959年1月轉業(yè),任中國科學院制陶研究所辦公室主任,華東力學研究所辦公室主任,光機所黨總支副書記、辦公室主任,生化所政宣組組長。1978年上海市委黨校宣傳處處長兼機關黨委書記,局級待遇。</h1><h1></h1><h1> 2003年4月24日在上海逝世,享年78歲。</h1><div><br></div> <h1><b><font color="#167efb">首任副政委張先舟</font></b></h1><h1><b><font color="#167efb">(1913~1983.3)</font></b></h1> <h1><font color="#b06fbb">張先舟</font></h1> <h1> 原名張欽營,河南省焦作市南五里東于村人。1937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1938年5月參加開封青年工作團,6月加入西華縣抗日游擊隊,9月任中共周家口(周口)市委書記。</h1><h1> 1939年4月被派到永城愛國人士國民黨魯雨亭部做統(tǒng)戰(zhàn)工作,8月20日成功地將魯雨亭部改編為新四軍6支隊第1總隊,張任政治處副主任。</h1><h1> 1939年9月負責睢杞太特委工作,10月兼睢杞太獨立大隊政委。1940年1月獨立大隊擴建為睢杞太獨立團,張任政治處主任。</h1><h1> 1940年9月歷任豫皖蘇邊區(qū)黨校教育科科長,渦陽地委組織部長、宣傳部長。1941年2月任新四軍4師政治部民運科科長,淮北軍區(qū)獨立5團政治處主任。1945年3月任新四軍4師11旅31團政治處主任。</h1> <h1> 1946年10月任華中野戰(zhàn)軍9縱73團政治處主任。1947年6月任華東野戰(zhàn)軍特種兵縱隊騎兵團副政委。1948年6月任特縱政治部組織部副部長、部長。</h1> <h1> 1949年11月17日后歷任華東戰(zhàn)車師(坦克2師)政治部主任,第2戰(zhàn)車編練基地政委,第4坦克學校政委。1964年5月轉業(yè)地方,歷任包頭617廠黨委書記,第五機械工業(yè)部教育局長,兵器工業(yè)部紀檢組副組長。</h1><h1> 1983年3月在北京病逝,享年70歲。</h1><div><br></div> <h1><b><font color="#167efb">繼任供給處主任王建修</font></b></h1><h1><b><font color="#167efb">(1921~2011.4.7)</font></b></h1> <h1><font color="#b06fbb">王建修</font></h1> <h1> 安徽省蕭縣人。1938年9月參加新四軍,任新四軍游擊支隊2大隊5中隊戰(zhàn)士。1938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1939年任新四軍游擊支隊2團2營4連排長, 1940年在新四軍4師供給部工作。</h1> <h1> 1941年11月任新四軍4師騎兵團會計。1947年任華東野戰(zhàn)軍特種兵縱隊騎兵團供給處主任。</h1><h1> 1952年任安徽省徽州軍分區(qū)供應處副處長等職。1970年任安徽省軍區(qū)后勤部副部長。在泗縣和淮海戰(zhàn)役中榮立三等功2次。<br> 2011年4月7日在合肥逝世,享年90歲。<br></h1><div><br></div> <h1><font color="#167efb" style=""><b>第五任政委盧富貴(1911.9.28~1993.12.25)</b></font></h1> <h1><font color="#b06fbb">盧富貴</font></h1> <h1> 安徽省金寨縣河灣村(今雙河區(qū)鐵沖鄉(xiāng)李橋村月畈組)人。1929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10月當選為鄉(xiāng)蘇維埃主席。1930年3月加入紅32師,在紅1軍2師、紅25軍73師218團、紅四方面軍總指揮部無線電臺警衛(wèi)連,先后任班長、排長、指導員。參加了長征。</h1><h1> 后隨西路軍西征西渡黃河,轉戰(zhàn)祁連山,受挫后,1937年5月突圍到新疆迪化(現(xiàn)烏魯木齊)在黨領導的“新兵營”學習,任新兵營1大隊政委。</h1> <h1> 1940年2月任延安八路軍榮譽軍人學校政委。1941年6月任中央軍委后勤部會計學校政委。1942年11月入延安中央黨校學習。1944年11月參加延安八路軍河南軍區(qū)部隊整訓。</h1><h1> 1945年2月任河南省滎陽縣縣委書記兼獨立團政委,7月任八路軍豫西皮徐支隊政治部組織科科長,11月任新四軍皮旅政治部組織科科長。</h1> <h1> 1946年9月任華中野戰(zhàn)軍第13旅1團政委。1947年5月在孟良崮戰(zhàn)役中負傷療養(yǎng)。1947年8月在華野隨營學校整風學習。</h1><h1> 1948年5月任特種兵縱隊騎兵團政委。1949年1月任第三野戰(zhàn)軍直屬教導師政委,7月任南京市公安總隊政委。</h1> <h1> 1950年6月后歷任中央公安部政治部組織處、直工處處長,公安部警衛(wèi)局副局長(副軍級),黑龍江省公安廳副廳長,黑龍江省委黨校副書記,黑龍江省委省政府機關黨委副書記。</h1><h1> 1993年12月25日在杭州逝世,享年83歲。</h1><div><br></div> <h1><b><font color="#167efb">第六任政委郭萍</font></b></h1><h1><b><font color="#167efb">(1917.10~2007.9)</font></b></h1> <h1><font color="#b06fbb">郭萍</font></h1> <h1> 山東壽光市北洛鎮(zhèn)南孫村人。1937年參加八路軍,1938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歷任八路軍山東縱隊3支隊政宣員、連指導員、營副教導員。</h1><h1> 1944年8月歷任山東長山縣委書記兼獨立營政委,渤海軍區(qū)15團政治處主任。1947年3月任華東野戰(zhàn)軍警衛(wèi)團政治處主任。1949年1月任華東野戰(zhàn)軍直屬教導師騎兵團政委。</h1> <h1> 1952年5月任華東軍區(qū)戰(zhàn)車獨立6團政委。1954年4月后歷任志愿軍坦克兵指揮所干部部長,軍委裝甲兵干部任免處副處長,軍委裝甲兵干部部部長,軍委裝甲兵政治部副主任,軍委裝甲兵政治部顧問。<br> 2007年9月在北京逝世,享年90歲。<br></h1><div><br></div> <h1><font color="#167efb"><b>第三任參謀長、第二任1大隊長孟昭賢</b></font></h1><h1><font color="#167efb"><b>(1920.2.24~1994.12.15)</b></font></h1> <h1><font color="#b06fbb">孟昭賢</font></h1> <h1> 河南省睢縣長崗鄉(xiāng)徐孟村人。1938年5月參加新四軍,1939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歷任豫東人民抗日游擊第3支隊3大隊通信員、副班長、班長,新四軍6支隊3團副排長、排長。1941年2月任新四軍4師34團2營4連副連長、泗陽獨立團4連連長。后入抗大4分校學習。</h1> <h1> 1942年底歷任騎兵團4大隊副大隊長,1大隊黨支部書記,特務連指導員,3大隊黨支部書記。3大隊副大隊長兼黨支部書記,1大隊副大隊長。1946年8月任1大隊長。1949年1月任華東野戰(zhàn)軍直屬教導師騎兵團參謀長。</h1> <h1> 1952年5月任華東軍區(qū)戰(zhàn)車獨立6團副團長兼參謀長。1954年9月入南京軍事學院裝甲系學習4年,畢業(yè)后任北京軍區(qū)坦克獨立2團團長,北京軍區(qū)裝甲兵技術部副部長、部長。1960年晉升上校軍銜。1947年、1949年榮立二等功2次。<br> 1994年12月15日在北京逝世,享年74歲。<br></h1><div><br></div> <h1><font color="#167efb"><b>第二任政治處主任、第二任3大隊長王開一(1920.6.20~1999.6.30)</b></font></h1> <h1><font color="#b06fbb">王開一</font></h1> <h1> 河南西華縣人。1937年底參加河南省西華縣抗日游擊隊。1938年5月到扶溝縣姜師堂軍政干部訓練政治隊學習,6月參加中華民族先鋒隊,7月1日在鹿邑縣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h1><h1> 1939年4月歷任新四軍游擊支隊司令部特務營偵察連排長,新四軍6支隊特務團3連副連長、炮兵連指導員。1942年夏到抗大4分校學習。</h1> <h1> 1943年1月任四軍4師騎兵團團直屬隊指導員。1943年10月任騎兵團5大隊教導員。1946年5月任騎兵團3大隊大隊長。1948年4月任騎兵團政治處組織股長。1949年1月任華東野戰(zhàn)軍直屬教導師騎兵團政治處主任。</h1> <h1> 1952年4月后歷任華東軍區(qū)后勤部徐州辦事處主任,華東軍區(qū)后勤部汽車32團政委,南京軍區(qū)后勤部皖北基地副政委。1969年11月任南京軍區(qū)后勤部15分部政委。1962年晉升上校軍銜。1949年榮立三等功一次。</h1><h1> 1999年6月30日在南京逝世,享年80歲。</h1><div><br></div> <h1><font color="#167efb"><b>第二任政治處副主任胡廣明(1922.2~1992.5)</b></font></h1> <h1><font color="#b06fbb">胡廣明</font></h1> <h1> 安徽省懷遠縣人。1939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同年參加新四軍。任新四軍4師作戰(zhàn)科文秘股文書。</h1><h1> 1942年歷任新四軍4師騎兵團參謀處參謀、團直指導員。1947年任華中野戰(zhàn)軍9縱騎兵團3大隊教導員。1948年任華東野戰(zhàn)軍特縱騎兵團組織股長。1949年1月華東野戰(zhàn)軍直屬教導師騎兵團政治處副主任。</h1> <h1> 1952年5月華東軍區(qū)戰(zhàn)車獨立第6團干部處長,1954年徐州第4坦克學校干部部長,軍委裝甲兵司令部協(xié)理員,司令部政治處主任。</h1> <h1> 1965年10月轉業(yè),任五機部包頭617廠政治部副主任。1969年10月任六機部昆明5002工程籌建組黨組書記。1971年初調(diào)任五機部5420工程指揮部政委、黨委書記。</h1><h1> 1992年5月在北京逝世,享年71歲。</h1><div><br></div> <h1> <b><font color="#167efb"> 作 者:</font></b><br> 孟秀玲,原新四軍四師騎兵團大隊長孟昭賢之女,北京新四軍研究會四師分會副秘書長。<br><div><br></div></h1> <h1> 請繼續(xù)觀看美篇:<br> <font color="#167efb"><b>《新四軍鐵騎》第17集 響水剿頑敵</b></font><br></h1><div><font color="#167efb"><b><br></b></font></div> <h1><font color="#b06fbb">《金戈鐵馬》,周純麟、程坤源著,24萬字,1984年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br></font><font color="#b06fbb">《新四軍騎兵團征戰(zhàn)發(fā)展紀實》,曹鴻茂、孟秀玲、周善平著,61萬字、300余張照片,2009年由軍事科學出版社出版。</font></h1><div><font color="#b06fbb"><br></font></div> 【本美篇的文章歡迎轉載,為尊重和維護原創(chuàng)首發(fā)的知識產(chǎn)權,請轉載時務必注明作者和美篇標題,聯(lián)系方式13810037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