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h1> 一說到王維,很多人認為他是一個山水田園詩人,也有人把他稱為詩佛,所以一想到王維的形象,給人的感覺,就是一個羽扇綸巾與世無爭的形象。其實,這是中老年的王維。中年的王維看破紅塵,于是寫下一首《終南別業(yè)》 “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 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 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边@是作者經(jīng)歷了滄桑歲月,修煉出的一種人生境界。</h1> <h1>哪一個少年不風流,哪一個少年又不輕狂呢?</h1> <h1> 其實,少年時的王維還是比較輕狂的,但他的輕狂跟李白的那種方式不一樣,這種狂,狂出了一種風度,你如果讀過王維的《少年行四首》就有所感悟。<br></h1><h1><br> “新豐美酒斗十千,咸陽游俠多少年。 相逢意氣為君飲,系馬高樓垂柳邊。”<br> 新豐美酒,新豐這個地方就在今天西安市臨潼區(qū),兵馬俑跟前,在過去,新豐是盛產(chǎn)美酒的地方。常有那么一群少年游俠聚在一起,交友喝酒,他們商量著要為國家,為天子,為自己建功立業(yè)。</h1> <h1>“出身仕漢羽林郎,初隨驃騎戰(zhàn)漁陽。孰知不向邊庭苦,縱死猶聞俠骨香?!?lt;br></h1><h1><br> 這群少年游俠,他們告別了家鄉(xiāng)父老,跟隨著大將軍一起出生入死,他們知道在邊疆征戰(zhàn)是十分辛苦的,但是已經(jīng)抱定了為國捐軀,馬革裹尸的決心。</h1> <h1><br></h1><h1> 于是就有了:“一生能做兩雕弧,虜盡千重只是無。偏坐金鞍調(diào)白羽,紛紛射殺五單于?!币粋€武藝高強、勇猛殺敵的少年游俠形象,表現(xiàn)了當時社會少年征戰(zhàn)疆場的英雄氣概。<br> 說這些少年上了戰(zhàn)場之后,臂力驚人,一手可以拉兩張弓,在戰(zhàn)場上,他們根本不把匈奴的騎兵放在眼里,他們在戰(zhàn)場上射術精湛,左右開弓,把匈奴騎兵殺得片甲不留,于是他們得勝歸來。</h1> <h1> 歸來之后怎么樣呢?“漢家君臣歡宴終,高議云臺論戰(zhàn)功,天子臨軒賜侯印,將軍佩出明光宮?!?lt;br></h1><h1> 天子親自召見他們,宴請他們,賜給他們爵位。這些昔日的游俠少年,今日變成了漢朝的大將軍,他們非常高興。佩戴的天子,剛剛賜給他們的侯印,趾高氣揚昂首挺胸的走出明光宮。</h1> <h1>王維的《少年行》給我們講一個完整的故事,講了一群少年游俠,從郊游宴飲到征戰(zhàn)疆場,到建功立業(yè),到最后拜將封侯。有人說,王維這講的是霍去病的故事,也有人說,這是一個虛構的故事。但是有一點我們可以確定。王維青年的時候寫了《少年行》,說明他從小就立志,要為國家建功立業(yè)。當我們讀到王維的那句:“孰知不向邊庭苦,縱死猶聞俠骨香”誰不知道奔赴邊疆從軍的艱苦和危險呢,但是為了國家縱然戰(zhàn)死也無悔無怨。所以,少年的王維這個白袍少年的背后,其實有著一顆強烈的為國征戰(zhàn)的決心。</h1><p class="ql-block"><br></p> <h1>王維的《少年行四首》,以浪漫的筆調(diào)謳歌了豪蕩使氣、舍身報國、崇尚事功和功成不居的任俠精神,表現(xiàn)出強烈的英雄主義色彩。他筆下的少年游俠形象,和盛唐其他詩人創(chuàng)造的形象一樣,實際上是時代理想的人格化寫照。這四首絕句獨自成篇,各有側重,但又蟬聯(lián)而下,互相補充和照應。用筆或實或虛,或顯或隱,舒卷自如,不拘一格,成功地譜寫了一支朝氣蓬勃、富有青春旋律的進行曲。 <br><br> 《少年行四首》從不同的側面描寫了一群豪俠任氣的少年英雄,對他們進行了熱烈的禮贊,顯示了盛唐社會游俠少年,踔厲風發(fā)的精神面貌、生活道路和成長過程,表現(xiàn)出年輕詩人的政治抱負和理想。組詩每一首都各自獨立,各盡其妙,又可以合而觀之,構成一組結構完整而嚴密的詩章。詩人用筆或實或虛,或顯或隱,舒卷自如,不拘一格,表現(xiàn)了王維早年詩歌創(chuàng)作的雄渾勁健的風格和浪漫氣息,顯示出強烈的英雄主義色彩。<br><br></h1> <h1> 這首詩富有浪漫主義色彩,選用一系列美好的形象,如美酒,游俠,駿馬,高樓等,構成畫面,洋溢著一種昂揚振作的精神,具有鼓舞人心的藝術力量。</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