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圖文來自:網絡</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編輯:雙刃劍</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馮長江,1943年7月出生于西安,祖籍河南省滑縣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曾任山西藝術研究院院長。他少時喜愛繪畫,先習西洋繪畫,后攻中國水墨畫,再轉傳統工筆重彩,中西方文化的碰撞和交融在他的作品里展現的淋漓盡致。</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他曾隨中國著名美術史家、工筆畫家潘潔茲先生學習中國傳統工筆重彩及古代壁畫的復制,先后對中國各地壁畫進行了大量的長時間的臨摹復制與研究,從中得益甚厚,為形成以后的藝術風格奠定了堅實的基礎。</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他主攻人物畫、旁及山水等其他題材,尤擅長大場面制作。他筆下的現代女性,造型優(yōu)美而富東方韻味,顯示出其堅實的繪畫基本功技巧及卓越的藝術表現能力。</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其作品重中國傳統線描的節(jié)奏韻律,同時溶入西洋繪畫豐富的色彩語匯,他將中國繪畫技巧和傳統文化的韻律結合,形成鮮明的個人藝術風格,并具濃厚的時代氣息。</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畫面的唯美與超然,真實的反映了畫者對美的理解和用心。</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其作品色彩穩(wěn)重、寧靜畫面典雅、俊美,具有濃厚的時代氣息其處女作《紅綢舞》首展于中國美術館,獲得成功,先后由《美術》、《中國畫》等專業(yè)雜志發(fā)表推介。</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其后他創(chuàng)作了大量的現代工筆重彩畫作品,曾榮獲1982年法國沙龍美展金質獎章、1984年全國美展三等獎、1987年全國美展一等獎、山西藝術詳金牌獎、山西首屆文藝基金獎金牌獎第一名及獲政府頒發(fā)“優(yōu)秀藝術家”榮譽稱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馮長江筆下的人物全是妙齡佳麗,她們以各自的異國情調、不同的個性面貌、圣潔的典雅風度、清純的青春魅力,贏得了東西方廣大觀眾和收藏家的青睞和厚愛, 馮長江的成功,在于它曾經輾轉于西洋繪畫、中國水墨、工筆重彩、古代壁畫之間,厚積薄發(fā),博取約收,創(chuàng)造性地處理好了各種視覺元素間的微妙關系,把握好了他們的分寸和尺度,形成既融各種對立因素于一體而又獨具時代特色和個人特色的惟美畫風。</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個人收錄入“文化名人”全國大型電視專題片。多件作品由中國美術館、中國歷史博物館、國家奧委會、深圳博物館、梵蒂岡、美國白宮及聯合國等收藏。</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歷年來出版了《馮長江畫集》、《馮長江繪畫作品集》、《馮長江重彩畫選》、《馮長江藝術作品集》、《馮長江2000藝術新作》及《2002馮長江藝術新作集》等多本專著。</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馮長江的作品一般用色不多,他很注意畫面調子的統一,這就給畫面的潔凈、清新提供了前提。</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與此同時,色調的統一還為突出人物準備了條件。</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另一個因素是,畫家很重視形式感的處理。畫面的布局、人物的組合,尤其是衣紋、線條的處理等等,很注意節(jié)奏感和韻律感,所以畫面總體都很優(yōu)美。</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畫家有一段時間摸索采用一種近似裝飾畫的手法去創(chuàng)作,畫面效果很華麗,但畢竟容易流于表面,難以深入下去。最后錘煉到現在這種既寫實又富裝飾性,既現實又帶有一定理想意味的形象,這應該說是一個飛躍。在這樣的背景下安放一個純情少女,畫面自然會給人以清新、清純的感受了。</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第二個字是情,情感,情趣。畫中的人物大都是很注意表情的刻畫,或沉思、或恬靜、或冷慢、或哀愁,都既準確又含蓄地表露出來。情感的顯現,還包括畫家對所描繪的對象充滿激情。在強烈的創(chuàng)作沖動下,畫家把每一個激動自己的細節(jié)都表達得淋漓盡致。有了景,有了情,所以畫面大多容易富于情趣了。</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馮長江重彩時期的作品畫面很滿,色彩濃重強烈復雜。以后變?yōu)槊芗木€描服裝襯托袒露的肉感肌膚;再后來線描密度漸簡,基輔色調漸暖,畫面色調漸淡。</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試比較時間先后而構圖詳盡的《姊妹倆》和《美洲女郎》、《花樣年華》和《?,敼鳌?,這種變化尤其明顯。這時的色彩也更為單純,《白光》的白,《良宵》的黃,《朱韻金律香滿路》的紅,《東方之韻》的藍,《青春逼人》的綠,每幅畫都十分注意色彩基調一致,盡量減少色彩的種類;他尤其愛畫《美洲女郎》、《姊妹倆》和《天使》之類的白衣麗人,他們一個個粉妝玉琢、潔白柔嫩、纖塵不染,足以蕩滌得人的靈魂表里澄澈。</span></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