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上午,我們乘清江游船游覽清江畫廊,一路青山綠水,風景如畫,美不勝收 隨著游船一路上行,兩岸青山后退,水面越來越寬闊,山景越來越漂亮 江上小船往來,山坡上的漂亮農(nóng)舍綠色簇擁 遠遠看到水面上一座青山巍然屹立,山坡上屋舍儼然,山頂上懸崖壁立,怪石高聳,山下四面環(huán)水,碧波蕩漾,整個山體宛若浮于水面,我們的目的地--武落鐘離山到了 武落鐘離山又名佷山,主峰海拔397.5米,山體懸崖高聳,巍然屹立,山頂上可以看到一座小廟。長陽土家族自治縣被稱作“佷山故地,夷水名疆”,就是以此山作為代表。 山坡上可以看到一座飛檐翹角的廟宇,那是廩君廟。傳說巴族首領(lǐng)廩君就誕生在這里。據(jù)《后漢書》記載,武落鐘離山是巴人祖先廩君務(wù)相擲劍稱王之地,巴人首領(lǐng)廩君就從這里率領(lǐng)他的部落走向四方。 武落鐘離山是武落山與鐘離山的合稱?!奥洹笔情L陽俗語,是“堆”和“疊”之意。武則與“五”同音,可以看到佷山頂有五個尖尖的石峰矗立。因之武落山就是一座有五個山峰的山。而佷山東隔長楊溪有撞鐘垴山,古傳有鳴鐘懸于其山,故佷山又稱“鐘離山”。合稱武落鐘離山 武落鐘離山島上五峰錯落,巉巖磷立。廩君廟屹立在濃密的綠色之中。傳說巴族首領(lǐng)廩君就誕生在這里。 遠遠看到青山之下,一座紅色的吊腳樓形制的躉船,那就是武落鐘離山碼頭 島上綠色濃郁,可以看到山坡有大片茶園梯田, 茶園層林常綠,與湖水碧波相映成趣。武落鐘離山終年薄霧繚繞,盛產(chǎn)品質(zhì)上乘的茶葉,當年的“佷山貢茶”即出于此地。 我們從碼頭上岸,游船將在這里停泊兩個小時,游客將在這里用午餐后返回,站在碼頭上四面眺望,周圍水域?qū)掗?,綠水青山,風景秀麗。 江水對面山上可以看到農(nóng)家和茶園,有小船在兩岸間往返 碼頭一側(cè)懸崖上有條棧道,是眺望周圍清江風光的觀景臺 從這里隔水眺望清江,水上青山層疊連綿,風景迷人, 從碼頭向上是一條石階大路,兩側(cè)都是農(nóng)家飯店,因為清江游船都在這里用午餐,所以人聲鼎沸,飯菜飄香。我們想先登山游覽,就從一側(cè)小路上山,欣賞武落鐘離山風光 路邊杜鵑花、豌豆花山花爛漫 枝頭一只漂亮的紅嘴長尾鳥,紅嘴藍鵲,竟然不太怕人 還有活潑的小鳥黑頭鵯在路邊歌唱 山坡上大片的茶園,有農(nóng)人在用機器采摘, 不知不覺走到半山腰的稟君廟,抬頭望,高高的懸崖之下稟君廟白墻黑瓦,樓檐高挑,頗有特色。懸崖頂上一座紅色小廟露出一角,那是頂峰的向王廟 武落鐘離山上稟君廟,氣勢雄偉,十分漂亮。武落鐘離山是土家族祖先——古代巴人聚居、生息和繁衍的處所;《后漢書》中關(guān)于巴人祖先廩君是這樣記載的:“巴郡南郡蠻,本有五姓:巴氏、樊氏、瞫氏、相氏、鄭氏。皆出于武落鐘離山。這里是巴人首領(lǐng)廩君務(wù)相擲劍、浮舟而稱王的地方?!吧讲辉诟撸邢蓜t靈”,四千多年前,巴人首領(lǐng)廩君就誕生在這里<br><br><br> 轉(zhuǎn)過影壁,稟君殿之前,左鐘樓右鼓樓,我登上鐘樓,這里有口大鐘,可以隨意撞響,鐘聲悠遠 隔著樓窗遠眺,清江風光,如在畫框中 懸崖山峰下稟君殿,頗有特色 稟君。遠古的時候,土家族的祖先巴務(wù)相被推為五姓部落的酋領(lǐng),稱為“廩君”。他率領(lǐng)五姓沿夷水(今清江)向西發(fā)展,到鹽陽(今鹽井寺),后又向川東擴展,控制了這一地區(qū),發(fā)展為一個廩君時代的巴氏族。 殿側(cè)供奉著鹽女巖。酷似土家族少婦,傳說是廩君的妻子——鹽水女神的化身 稟君殿前望清江,兩側(cè)勾檐翹腳亭臺造型的是鐘鼓樓 轉(zhuǎn)過稟君殿,沿山路繼續(xù)登山,滿山植被茂盛,紅葉如花 山上一座白虎亭。一尊白色石虎,昂頭向上,似乎在伸頸長嘯,就要飛身而去了。白虎是巴人的圖騰。土家傳說中,廩君死后化為白虎升天而去,后來土家人就把白虎尊為保護神。 經(jīng)過一番攀登,登山山頂,武落鐘離山南側(cè),山后風光,十分漂亮, 寬闊水面上,綠色群峰漂浮水上,頗有幾分千島湖的風貌 從山脊繼續(xù)拾級而上,路邊巨石林立,這塊巨石造型奇特,名為浮舟巖。巴郡南郡蠻,本有五姓:巴氏、樊氏、瞫氏、相氏、鄭氏。五氏具出爭神,約擲劍于石,能中者為君。巴氏子務(wù)相獨中。又令乘土船,雕文畫之,余姓皆沉,而務(wù)相獨浮。因共立之,是為稟君 山頂另一側(cè)拾石級而下,可見“黑穴”和“赤穴”。這二穴是各個部落生兒育女的地方,傳說巴務(wù)相就出生于“赤穴”。 由于年代久遠,風雨沖刷,雷電轟擊,“山巖為崩”,所以洞穴成了現(xiàn)這個樣子。 懸崖之下,古藤如繩,稱為盤龍?zhí)佟9盘俚膶W名為“白花魚藤”,是我國稀有的植物。中華圖騰 抬頭仰望,山頭巨石擎天 登山小路一線天 山巔上,一塊上粗下細的巨石就是鹽水女神的化身--鹽女神石。這位忠貞不二的鹽女,數(shù)千萬年就在這里,俯視清江,俯視土家山寨,保佑他們的后人繁榮昌盛。 我登上向王廟對面的一個陡峭石峰--石神臺,石階狹窄陡峭,需拽著鐵鏈而上。峰頂?shù)男R里供有一對鵝卵石,這是巴人祖先對生殖器的崇拜。據(jù)說登上神臺去摸一摸石神,它的靈氣會帶給人好運,夫妻恩愛,不育者可孕。石旦上有花紋,被人摸得光滑透亮。廟門有副古對聯(lián):“脈系魁頭鐘靈秀,面朝龍角子孫興”,龍角即清江對岸的龍角山。 從-石神臺上可眺望龍角石和鹽女神石 這里已是武落鐘離山峰頂,遠眺清江,煙雨朦朧中,平靜的湖水如鏡,綠色群峰浮在水上,絕美風景在險峰, 近處山巔小亭就是向王廟。目前已在我腳下。廩君開發(fā)治理清江,有大禹之德,所以土家族人把他尊為向王,并在此建向王廟,供人們頂禮膜拜。這座向王廟曾被日軍燒毀,1984年復修。 土家人有云“向王天子一支角,吹出一條清江河”。前方兩尖角石峰,狀如牛角號, 。 向王廟,奇特的是廟下石階旁,卻供奉兩位紅衣神像,向王與鹽女 時間緊迫,同伴在飯店等我用午餐,于是匆匆下山。一路不忘俯瞰清江好風光 山坡禿掉的地方,是開墾出的梯田茶園, 回到山下主路旁,抬頭望,向王廟高踞山頂懸崖上,登山勞累,農(nóng)家樂的飯菜格外香 酒足飯飽,漫步到碼頭邊,請江上煙雨蒙朧, 碼頭前,告別武落鐘離山 游船返程,甲板上不再人聲鼎沸,我獨立船頭,清江風光依然迷人 岸邊被江水侵蝕的石壁組成奇妙的圖案 江畔農(nóng)家,令人想起歸園田居 又過仙人洞,洞中神仙可安寧 返回碼頭,來去匆匆經(jīng)過,碼頭風光也漂亮 隔河巖水電站大壩很威武 乘上接客大巴,前往長陽,一路沿清江岸邊公路而行,欣賞清江下游風光 清江之畔,美麗長陽好風光 長陽歷史悠久,舊石器時代中期,18.5萬年的“長陽人”穴居洞中。新石器時代晚期,巴人首領(lǐng)廩君成為部落聯(lián)盟首領(lǐng),置巴國。春秋戰(zhàn)國,長陽為巴國、楚國相爭之地。周慎靚王五年(前316年),為秦國所滅。 長陽土家族自治縣地處鄂西南、清江中下游,云貴高原東延尾部,武陵山余脈。 清江之濱,風景秀麗 一條橫跨清江的彩虹橋,正在興建中 如此建橋,很有意思 離開長陽,再過天龍灣 又過長江,返回宜昌 宜昌夜市,正備晚餐。清江之游,美景無限。值得留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