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金城1886年出生于河南省襄城縣麥嶺鎮(zhèn)高莊村,身處內(nèi)憂外患、動蕩不安的年代。使他在童年時期就對生命的價值和意義有了更深的感悟。<div> 1936年冬,紅西路軍一路鏖戰(zhàn),來到張掖,長達近三個月的激烈血戰(zhàn),遭受了嚴重挫折,被迫進入祁連山。幾千名西路軍將士或流落民間、或被敵人俘虜。黨中央為營救被俘及流落民間的紅西路軍將士,特委托高金城先生,以重開福音堂醫(yī)院為掩護來到張掖,展開營救活動。成功營救紅西路軍將士200多人,為我黨保存了一批革命力量。</div><div> 高金城的活動引起國民黨馬步芳下的一個兇殘悍將韓起功的忌恨,1938年2月3日,將其殘忍地殺害。</div><div> 1951年,甘肅省人民政府民政廳追認高金城為革命烈士。</div> 3月30日下午,旅游中國攝影網(wǎng)(新疆站)、《大眾攝影》團體會員新疆俱樂部八位攝影師,與來自全國各地的紅二代們共赴高金城烈士雕像前。敬獻花籃、鞠躬默哀。 高金城、又名高固亭,一個虔誠的基督教徒,一位醫(yī)術(shù)精湛的醫(yī)生,一個共產(chǎn)黨人真摯的朋友,一位永載史冊的烈士。 在講解人員帶領(lǐng)下,依次到高金城生平事跡展廳,紅軍西路軍征戰(zhàn)甘州歷史展廳,福音堂等黨史教育基地有序參觀學(xué)習(xí)。 1936年冬,中國工農(nóng)紅軍西路軍共2.18萬人,遵照中央軍委命令,一路鏖戰(zhàn),來到張掖。近三個月的激烈血戰(zhàn),遭受了嚴重挫折。 紅二代郇建剛講述當(dāng)?shù)乩习傩站茸o紅西路軍將士的事跡 講解員介紹,紅西路軍1937年1月在張掖甘州戰(zhàn)斗情況,烏江黑之戰(zhàn),甘州城西之戰(zhàn),龍首堡戰(zhàn)斗,沿河戰(zhàn)斗 紅西路軍因慘敗,只有在祁連山打游擊,身穿破爛棉衣露出皮肉和斑斑血跡,在冬天嚴寒天氣下冬死許多戰(zhàn)士。 用手機拍下紅西路軍將士用過的遺物 石窩會議決定,將三十軍剩下千把人編為西路支隊,由李先念和李天煥帶到新疆,九軍剩下300多人編為東路支隊,由王樹聲帶到右翼大山打游擊。 高金城用過的英文打字機 高金城重刑之下堅貞不屈,大義凜然。 甘肅省委、省政府,武威省委,及謝覺哉、伍修權(quán)、張德生老一輩領(lǐng)導(dǎo),為高金城烈士題詞。 1937年6月初,紅西路軍失利后,流散在甘州的紅西路軍戰(zhàn)士隱藏自己身份,共產(chǎn)黨員劉德勝,邱均品等成立了中共甘州秘密黨支部。 張海燕夫婦教大家唱甘州民歌《打馬家》 大家認真唱《打馬家》 通過參觀學(xué)習(xí),深深緬懷了高金城烈士不畏強暴,不避艱險,顧全大局,大無畏的革命精神。深切感受了紅西路軍先烈在戰(zhàn)火硝煙中譜寫的壯烈歷史篇章和鑄就的崇高革命精神。激發(fā)了我們更加熱愛黨、熱愛祖國的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