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p><p class="ql-block">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這是朱熹的一首《觀書有感》。這首借景喻理的名詩,于求書學書上最為恰當。詩的寓意用在學習書法上,以活水源頭,可以形象地理解為至少二層意思,一是求師問道,源頭在于向老師求教,要心懷感恩;二是比喻為正本清源,向傳統(tǒng)學習,師古才能出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班主任翟玉梅老師給學員授課</p> <p class="ql-block"> 趙恩老師在為學員做創(chuàng)作示范</p> <p class="ql-block"> 翟玉梅老師在為學員點評作品</p> <p class="ql-block"> 老師們與學員合影</p> <p class="ql-block"> 自二0一九年初,李金陽主任悉心安排翟玉梅、趙恩兩位老師來南昌書法班授學以來,給同學們的學習注入了一股清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根本教學計劃,兩位老師按照預先準備,有條不紊地進行教學。</p><p class="ql-block">一、現(xiàn)場對學員的臨帖和創(chuàng)作作品一一進行點評。</p><p class="ql-block">二、為學員示范,一對一解決書寫問題。</p><p class="ql-block">三、.趙老師講解投國展經驗。</p><p class="ql-block">四、翟老師講解理論課程(課程依據(jù)省書協(xié)培訓中心書法教材)。</p><p class="ql-block">五、前班長樊小軍因為多次接觸國展現(xiàn)場,為大家講國展投稿注意事項。</p> <p class="ql-block"> 兩天的學習,師生氣氛熱烈,其樂融融。翟玉梅老師有著多年豐富的書法教學經驗,緊密圍書法教材,深入淺出,從書法的書法的技術訓練三個方面講起,要求筆法訓練,能夠準確的手部動作寫出高質量點畫的技巧;結構訓練,能夠研究點畫在字內空間的分布關系;章法訓練,能夠合乎法度地書寫出一幅完整的作品。生動活潑,大家聽得聚精會神。</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翟老師強調,要求臨帖作業(yè)要上量,一臨一創(chuàng)上要專業(yè)對待,從作品的大體面貌,精裝,紙張,用墨,用紙上,要下大功夫。</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歸納翟老師、趙老師及樊小軍老班長的精彩講解,主要有五個方面值得回味,回想,即尊師、臨帖、創(chuàng)作、參展、欣賞。</p><p class="ql-block">第一重要的就是尊師。<span style="font-size: 18px;">兩位老師從幾百公里之外來南昌授課,不辭辛苦,令人感動和敬佩。學員在老師的指導下一步一步的學習,日漸精進。因而班級里形成一個非常良好的學習氛圍。這其中,</span>尊師是一個人學書之始的關鍵。中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把“教”與“政”視為同等重要,主張實行禮義教化;荀子將君師并稱,認為“國將興,必貴師而重傳”;唐代韓愈說,“舉世不師,故道益離”,認為只有尊師重道,整個社會的發(fā)展,才能按照傳統(tǒng)的方向順利發(fā)展。蘇軾說,“斯文有傳,學者有師”,師者為學生“傳道,授業(yè),解惑”,有再生父母之謂。尊師也是尊重自已,因為當一個人成就到達一定的高度,有所成,也會成為師的。</p><p class="ql-block">第二是臨帖。臨帖分為對臨和背臨。在老師選定入門范本后,要專心致志,對照臨??;也可以將背臨穿插進行。反復推敲,對照,糾正。待到將范本吃透之后,可付諸意臨。而意臨帶有一些創(chuàng)作的成份。但意臨的前提是認真地掌握領會古人的筆法、結體、和章法等等要素之后方可進行。翟、趙兩位老師結合自已多年的學書體會,對此講得比較細致入微。這樣的工作,也只有像他們這樣具有豐富的臨帖實踐經驗的人才可勝任。</p><p class="ql-block">第三是創(chuàng)作。班里已經有不少學員在創(chuàng)作上具有長足進步。老師們強調的也是這點。<span style="font-size: 18px;">翟玉梅老師有著豐富多樣的教學經驗,尤其是結合自己在大學教學的案例,把學校里學生好的形式,好的手段教給大家,讓大家受益匪淺。</span>進入創(chuàng)作階段,對一個有心的書法人而言要求更高。要創(chuàng)作一件好的作品,不僅要具備深厚的臨帖功底,還要做到從形式到內容的高度統(tǒng)一。采用什么形式,多大尺寸,用什么紙什么筆,如何布局,如何落款、鈴印等,總之都要做到心中有數(shù),且能有模有樣,協(xié)調,渾然一體。臨摹只能是過程,手段,創(chuàng)作才是終極目標。</p><p class="ql-block">第四是參展。參展是學習交流的重要手段。老師們鼓勵大家參加各種展覽,目的不僅是入展,拿名次。重要的是展示自己的學書成果,提高信心。從展覽中找差距,從同行中的優(yōu)秀作品中獲取靈感。</p><p class="ql-block">第五是欣賞。老師們在點評作品時,不知不覺中把如何欣賞書法作品教給大家。翟玉梅老師經常給學員通篇修改作品,示范動作,讓大家認識到自己的不足。趙恩老師常從整篇作品的謀篇布局,字形搭配,疏密關系,以及單字的線條粗細變化上給大家講解,提高了大家的審美情趣和欣賞水平。</p><p class="ql-block">總之,以上五點是老師們辛勤付出的小結,老師們點點滴滴的關心關懷己沁入人心,濃縮為大家日常學習書法的“源頭活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附學員學習心得</p><p class="ql-block">昂樺學員:(節(jié)選)從二0一四年起在省書法培訓中心基礎班開始學習,至今已有七個年頭。今晚找出自己參加2016年省書協(xié)首屆學員臨帖展的入展作品一看,汗顏不己,與原帖差距很大。當年入展也許是寫魏碑的人少,放在現(xiàn)在,是沒有機會的。眨眼五年又過去了,二年前,因寫魏碑感到用筆生澀,流暢不夠,而對行草書的興趣日漸濃厚,尤為喜歡二王、米芾的一路的行書。一年多來,在臨米芾的《苕溪詩帖》及其手札上下功夫,偶爾換臨《圣教序》、《書譜》。因為練得時間不夠長,成效并不太大,還需進一步的學習。</p><p class="ql-block"> 我現(xiàn)階段學習書法,注重書法形式與內在趣味,并講究書寫性。于我而言,行草書是學書路上繞不過去的大山。行書、草書,形式上的美感表現(xiàn)強烈,是對之前的魏碑學習的延伸。魏碑形式上是"靜",行書形式上是"動"。從書寫性上講,寫魏碑的"靜",需要借鑒行草書的"動"。我相信自己再去寫魏碑,會更加注重線條的收放起伏,疏密開合,多一些靈動和趣味。從不同的書法形式后面找到古人都遵循的法則,其實是一條捷徑。陳振濂在書法美學中也提到,形式美感的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線條與結構的組合,自然是書法形式美構成的最基本語匯。翟玉梅老師在點評我的行書創(chuàng)作上要注意字組的字組結構上的不足,趙恩老師要我在魏碑臨創(chuàng)上注意字體的疏密開合。李金陽老師要我注意通篇字與字之間的聯(lián)帶等等。說白了,就是缺少自然的書寫,缺少層次關系。對老師們的鼓勵與支持,我終身感激。</p><p class="ql-block">田瑞香學員:我不會做文件,就用幾句話表達一下哈!我是培訓中心“鍋”里炸了多年的“老油條”了!通過趙老師、翟老師的示范,看了同學們的書寫,我明白了同一字的筆畫變化也是虛實的表現(xiàn)方法之一。在投年展作品時,我有意無意的試了一下,竟然得到二位老師的認可。向趙老師和翟老師致謝!在以后的學習中,我會照此方法,一點一滴積累,爭取有更大的進步!</p><p class="ql-block">馮遠亮學員:我學習書法的心得:主要是體現(xiàn)在“喜愛、守正、得法、堅持、兼修”等五個方面?!跋矏邸笔侵赴l(fā)自肺腑、真心熱愛、愛不釋手,可以做到廢寢忘食;“守正”是指選帖正確、方向明晰、動機純正,可以做到創(chuàng)新有根;“得法”是指掌握技巧、學用結合、善于總結,可以做到觸類旁通;“堅持”是指堅持不懈、韌勁十足、意志堅定,可以做到心無旁騖;“兼修”是指德藝雙修、嚴格自律、文武兼?zhèn)?,可以做到見賢思齊。一點粗淺認識,請大家批評指正。</p><p class="ql-block">樊小軍學員:我從小酷愛書法,但因沒有專業(yè)的老師指導,也就一直停留在喜愛階段,直到2016年,我有幸加入省書協(xié)書法培訓中心基礎班,在書法啟蒙老師吳德勝老師的指引下才慢慢走上正軌;現(xiàn)在又取得了趙老師、翟老師二位尊師指導,逐漸進入了新的階段!</p><p class="ql-block">在學習書法的第五個年頭,我也確實有一些心得,現(xiàn)作如下分享:</p><p class="ql-block">1.學書以來,我主攻于右任的《鄒君墓志》,偶爾也寫寫米芾,在這期間取得了一些成績,但也有過想要放棄的念頭,但在老師的勸阻下我還是堅持下來了,在堅持的過程中也體會到諸多樂趣;</p><p class="ql-block">2.因工作及生活瑣事的干擾,我用來寫字的時間并不十分充裕,但還是會抽出時間寫,有時寫到凌晨,但也樂在其中;</p><p class="ql-block">3.學書之路有趣而又漫長,在學習中遇到不少良師益友,也遇到自己喜歡的貼并取得一定進步,這些都是我生命中寶貴的財富,讓我無比珍惜。</p><p class="ql-block">“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學習從來不是一蹴而就的事,但我始終相信堅持下去就會有進步,哪怕是小小的進步,最終也會積跬步以致千里,堅持下去,有一天我們都會抵達心中所向往的那個地方。</p><p class="ql-block"> 以上是學生樊小軍膚淺之學習心得,請二位尊師和學友們點評!</p><p class="ql-block">王梅珊學員:一路走下去</p><p class="ql-block">我時常想,一個人到底應該怎樣活著才不枉來這世上走一遭,設想過很多也做過許多嘗試,最后得出的結論是:和喜歡的人生活,做喜歡的事。</p><p class="ql-block">選擇喜歡的人不容易,對方可能沒錢沒車沒存款,這就需要勇氣;堅持做自己喜歡的事,就比如學習書法就更是難上加難,生存的壓力,外界評價的干擾,家人的反對,諸多挑戰(zhàn),可是盡管有這么多的阻力,我們還是在堅持,路上也有不少人同行。</p><p class="ql-block">書法到底有什么魔力讓我寧愿不要至親與外界的認可,不要那么多的口紅包包衣服,執(zhí)意要堅持學習呢。</p><p class="ql-block">我想大概有以下幾點:</p><p class="ql-block">1.在這個喧囂的塵世,書法給了我一個安靜的處所,以安放自己起伏不定的心,我是一個比較情緒化的人,一天下來心情跟坐過山車似的,起起伏伏,但只要一寫字,心便很快安定情緒也越來越好;</p><p class="ql-block">2.書法如同一位嚴師,它時刻提醒你要堅持、要沉下心耐住性子寫,不然就會退步,在一次次的較量中,我終于繳械投降,老老實實地走那一條看起來最慢的路,即反復精臨,過程雖然痛苦,但看到點滴進步后還是很開心;</p><p class="ql-block">3.學書路上遇到的老師與同學身上散發(fā)出的魅力令人敬仰,我很少羨慕別人,但是我很羨慕也很敬佩趙老師,趙老師全身心投入書法的那種簡單與純粹在無形中給予我很多力量,翟老師的韌勁與強大的定力也鼓舞我,還有勤奮用心的同學,教給我太多。</p><p class="ql-block">吸引我寫字的原因還有很多,就不一一贅述,在學書過程中,我的一點小心得就是:要勤于學習,向老師學,向同學學,也可以通過書、抖音、公眾號等媒介來學習;其次是要多與別人交流,“獨學無友,則孤陋而難成,久處一方,則習染而不自覺”,在與書友交流的過程中我們會有很多收獲,有時甚至會有意外的驚喜;最后就是要堅持,學習過程中當然會有挫敗感,會懷疑自己的智商,也會想干脆不學算了,但堅持下去,就會有新的突破。</p><p class="ql-block">坦白講,學習書法在短時間內,確實不會給我們帶來物質層面的收獲,但可以磨練我們心性,從而遷移到生活與工作之中,我想這其中有它獨有的價值。</p><p class="ql-block">學書之路有時候很孤獨,這感覺像一個人走山路,不知道出口在哪,也不知道目的地有什么,但也很自在,我們終究是要與孤獨握手言和、和諧共處的,為何不早一點將書法化敵為友,與孤寂簽一個體面的協(xié)定,堅定地走下去。</p><p class="ql-block">符蘭香:我這段時間學習書法的感悟可以用一句話概括那就是“磨刀不誤砍柴工”,每每在自己很努力地寫了一段時間后,感覺寫不下的時候,去看一下理論書,或者看一下翟老師與趙老師教學示范視頻,不一定是自己的書體,從中悟到一個筆法后,好像得到寶一樣,會特別開心??,恨不得馬上就拿起筆去試,之后會有好多天試這個筆法,循環(huán)往復,我又能寫下去了,這里的磨刀是指理論,視頻等,不能一味埋頭自己寫 ,不知道對不對,請老師與同學多多指教[玫瑰][玫瑰][玫瑰][抱拳][抱拳][抱拳]</p> <p class="ql-block"> 部分學員作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