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精品久久性爱|玖玖资源站365|亚洲精品福利无码|超碰97成人人人|超碰在线社区呦呦|亚洲人成社区|亚州欧美国产综合|激情网站丁香花亚洲免费分钟国产|97成人在线视频免费观|亚洲丝袜婷婷

向母親致敬

林海波濤

<p class="ql-block">原創(chuàng)攝影: 靜享芳香,大 松 樹</p><p class="ql-block">原創(chuàng)編輯: 林海波濤(美篇號17626693)</p><p class="ql-block">背景音樂: 母 親</p> <p class="ql-block">"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象個寶",每當(dāng)我聽到這首熟悉的歌曲和那動人的旋律, 總會情不自禁地想起自己的母親,想起了這些年來,母親給予我們兄弟姊妹四人無限的愛和艱辛的付出。母親那熱忱的目光,和善的面孔,操勞的身軀總會浮現(xiàn)在我的眼前。</p> <p class="ql-block">我母親姓馬,是一名有50多年黨齡的老共產(chǎn)黨員,今年87歲了。出生在一個普通市民家中,我外祖父是一名繕房匠 ,一輩子靠給人家修繕草房為生。養(yǎng)育了四個千金,膝下家中沒有男丁,我母親排行老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母親從小就聰明伶俐,皮膚白晰,天生麗質(zhì),長相嬌美,深得我外婆和外公喜愛,在我的印象中,我母親年輕時幾乎不化妝 ,也不擦胭抹粉,用現(xiàn)在話說,就是個大美女。1953年7月,我母親師范學(xué)校畢業(yè),是唯一一個被縣政府錄用為秘書的應(yīng)屆女學(xué)生,當(dāng)時我母親掌管縣政府公章大印,成為當(dāng)時同齡人中的佼佼者。后來由于工作需要調(diào)轉(zhuǎn)縣財政局,1980年在商業(yè)系統(tǒng)退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也許是長期在政府部門工作的緣故,我母親一輩子性格溫和,不急不躁,和風(fēng)細雨。印象中最深的,就是小時候?qū)ξ覀冩⒚盟娜说慕逃?,從來沒有過什么體罰,打罵,而多數(shù)都是言傳身教,因勢利導(dǎo),從小事抓起,教我們成長與進步,學(xué)會做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的家鄉(xiāng)黑龍江省通河縣位于松花江中游北岸,這里山清水秀,人杰地靈。我的家就住在松花江邊,小時侯我們家鄉(xiāng)當(dāng)?shù)厝硕妓追Q游泳為”洗澡"。那個年代夏季也沒有啥好玩的,大多數(shù)小孩子都去江邊嘻水打鬧,抓魚摸蝦。經(jīng)常發(fā)生溺水事件。大人們都不讓我們小孩兒去江邊洗澡,怕出危險。我母親也對我們下令:堅決不許去江邊洗澡游泳??晌夷菚r才十一二歲,我們學(xué)校就在松花江邊,坐在教室里上課,都能看到寬闊的江水,聽到滾滾的濤聲。只要下午放學(xué)鈴聲一響,一大群孩子就會不顧家長的禁令,忘記了老師的告誡,狂野般地翻過板仗子,一窩蜂似地直奔波濤洶涌的松花江,把書包一扔,脫掉短衣長褲,一頭扎進水里。我哪經(jīng)得住這個誘惑,表面上答應(yīng)母親不去松花江里洗澡,可還是偷偷地去大江里學(xué)游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不知道是誰告了密,突然有一天,我剛從江里洗完澡玩耍完回到家。母親就問我:"你去大江里洗澡了沒有"?我自知心中有愧,但表面假裝鎮(zhèn)定地回答:“沒有”。我母親不緊不慢地對我說,把胳膊伸出來,我只好乖乖照辦,母親伸出右手,在我的左胳膊上輕輕一撓 ,我胳膊上先是出現(xiàn)兩道白紋,兩三秒后立即變紅,這下我傻眼了,我早就聽小伙伴們講過,這是大人檢查小孩去沒去江里洗澡的絕招,沒想到我媽也會。我只得承認事實,低頭不語,等待母親的訓(xùn)斥。萬萬沒想到,母親只是平淡地說了句:“做錯事不要緊,以后不要撤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母親的這句話,讓我一直記在心里,雖然我違背了她善意的禁令,從小就偷偷地學(xué)會了游泳,勇敢地面對過松花江里的大風(fēng)大浪,強健了體魄。但正是母親當(dāng)年那些深入淺出的做人道理,才鞭策和激勵我在幾十年的人生風(fēng)雨中,從幼稚走向成熟,從家庭走向社會,并為自己明確了說實話,講良心,做好人的人生目標(biāo)。</p> <p class="ql-block">70年代我家鄉(xiāng)的冬季,特別漫長又寒冷。我父親當(dāng)年在交通局上班,主管知青工作,經(jīng)常下鄉(xiāng)到知青點檢查,那年我們姊妹四人中,我是長子才十二歲,最小的弟弟剛滿三歲,我母親一個人在家,既當(dāng)?shù)之?dāng)娘。那年月沒有樓房,都是住泥草房。屋里很冷,水缸里都常常凍上一層厚厚的冰層,我媽早晨天不亮就得起來,怕我們起床時冷,就劈柴點火,為我們生上火爐,再把我們四人的棉襖棉褲都放在被褥下面,用熱炕余溫,把衣服悟熱。白天又要一日三餐給我們做飯,抱著最小的弟弟送到托兒所,然后又要步行趕到單位上班,一天忙的夠嗆。但在我的記憶中,我媽從來沒發(fā)過一次牢騷,也沒有埋恕過我父親。</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記得有一年冬天的晚上,我父親下鄉(xiāng)沒在家。半夜里我突然咳嗽 ,嘔吐,高燒不止。母親先是用白酒給我搓前胸后背,手心腳心,仍不見效。母親二話沒說,立刻拿出鎖頭,把正在熟睡的二個弟弟一個妹妹鎖在家中,用棉被裹上我,拉上小爬犁。踏著半尺多厚的積雪,頂著凜冽刺骨的寒風(fēng),一路小跑,直奔醫(yī)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早上,當(dāng)我醒來時,發(fā)現(xiàn)自己躺在熱炕頭上,母親用雙手端著一碗熱氣騰騰的手搟面 ,正在用熱切的目光在疑視著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幾十年來,那天晚上的漫天大雪,呼嘯的寒風(fēng),母親那柔弱的身軀,兩根粗麻繩拉著小爬犁的背影,慈善,期待的眼神,一直保存在我的腦海里,想起來就覺得眼前濕潤 ,內(nèi)心翻滾,心酸不止。當(dāng)年四十歲左右歲的母親,扛起的不僅是一個家庭的重擔(dān),而是整個一片天。我今天才深感母親生我們不易,把我們養(yǎng)大更難。那天早上母親親手為我做的熱湯面,讓我至今難以忘懷,記憶猶新,歷歷在目,回味甘甜。</p> <p class="ql-block">母親是個閑不住的人。退休后除了每天一日三餐做飯,還要照顧年邁體弱的老父親,家里家外,大事小情都親歷親為,忙前跑后。我們四個兄弟姐妹在我母親眼里,不分男丁女娃,份量一樣重。用我母親的話說就是:手心手背都是肉。我母親自55歲退休,就在家中第二次上崗,當(dāng)上了家庭主婦,直到85歲,在我們四個子女和兒媳婦兒的極力阻止下,才徹底離開廚房。但別人做飯,她好象不放心,總是身前身后地在廚房里轉(zhuǎn),好象離開了廚房,心里不踏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為了給我們減輕負擔(dān),安心工作,我母親先后為我們照看了孫子孫女長大成人,從小就給孩子們良好的學(xué)齡前教育,給孩子們講故事,教兒歌,學(xué)認字,背唐詩。直到今天,長孫仍保持著奶奶給養(yǎng)成的習(xí)慣——喜歡閱讀,既使每個月工作再忙,也要抽出時間,讀一至兩篇書籍,博覽全書,暢游天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母親是外表柔弱,內(nèi)心剛毅,從不愿意麻煩別人的人。我母親心臟不好,經(jīng)常胸悶氣短,渾身乏力,但她從來不說,每次去醫(yī)院都是自己實在忍無可忍,實在挺不住了,才由我們幾個子女強行送到醫(yī)院,接受檢查和治療。由于患有大骨節(jié)病,我母親從七十多歲起,就行走受阻,出入不便,尤其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近幾年上下樓出入,幾乎都需要坐上輪椅。 遠在廣州工作的老弟,不惜重金高價為母親買下了電動輪椅。每逢春暖花開,天氣晴好,我們兄弟姐妹就會輪流推著母親曬曬太陽,去江邊看看風(fēng)景,或開車去效外散散心,偶爾也會帶老太太下一頓館子, 奢侈一回。但母親總是說,飯店太貴,掙錢不易,還是回家吃實惠。還對我們說:你們都有自己的事,不要耽誤正事和工作,不用總惦記著我。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母親心臟病發(fā)作住院,我給她洗了內(nèi)褲。這是我50多年來第一次給母親洗內(nèi)褲。母親執(zhí)意不肯,我說:你一把屎一把尿,把養(yǎng)我這么大,我就是天天給你洗內(nèi)褲,端屎端尿也是應(yīng)該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母親是個心胸寬廣的人。我父親脾氣火爆,倔犟,沾火就著。我記得我六七歲時,親眼目堵了這樣一個場面:我父親在家做午餐,在鐵鍋邊貼苞米面大餅子,由于鍋里熬的酸菜土豆湯,有油滑鍋,再加上燒的毛草,火上不來,鍋不熱,我父親貼大餅子時,貼不住,貼一個掉一個。我父親十分惱火,倔犟脾氣立刻突顯本來面目,拿起大餅子就往墻上摔,我母親在旁邊看了這一幕,啥也沒說,只是微微一笑,接過我父親手中的面盆,一聲沒吱,默默地為我們貼好了大餅子。那頓飯我吃的還真挺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長達60多年的生活歲月中,我母親始終以柔克剛,用她獨有的智慧,包容,謙讓著的我父親,從來不在我們兒女面前跟父親伴嘴吵架,風(fēng)雨同舟幾十年,把我們姊妹四人拉扯大。我很好奇,有一次我忍不住問我母親:“別人家都是男人讓服女人,你為什么總讓著我爸"。母親總是微微一笑,風(fēng)趣的說:倆口人過日子,啥事不可能觀點都一致,敵進我退,敵弱我攻。太較真沒用,你爸在氣頭上,就算拌嘴吵架,分出個高低又怎樣?在家里沒有誰對誰錯。跟他吵完架打完仗,日子還得過,犯不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母親還是個聰明好學(xué)的人。盡管退休在家多年,但外面的世界她天天關(guān)注,天下大事她全部知曉。今年87歲的母親思維敏捷,記憶超群,而且這些年來一直堅持看書讀報,聽廣播看電視新聞,了解身邊事,關(guān)注外面的世界。退休后堅持寫個人日記三十多年,從不間斷。還在《老年報》,《健康生活》等刊物上,摘抄下養(yǎng)生知識,生活小常識,美食菜譜,每次我去看她,母親都把她記錄下的這些知識讓我看,讓我學(xu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母親更是一個與時俱進的人。進入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以后,母親更是不甘落伍,買來了智能手機,耐心地跟我們學(xué)玩微信,打字,語音,視頻都不在話下。甚至經(jīng)常跟遠在德國的大孫子視頻通話,噓寒問暖,談笑風(fēng)聲。用她自己的話說,這輩子沒白活,趕上了好時侯,自己雖然八十多歲了,但要象十八歲那樣活。她還堅持寫生活日記三十多年,從不間短,用數(shù)以萬字的平常語言,記下了生活中的每時每刻,點點滴滴。我每次去看我母親,除了陪她嘮嗑,聊家常,就是喜歡翻看我老媽寫的日記,雖說老太太已經(jīng)八十多歲的人了,但她寫的生活日記字跡工整,言語樸實,敘述清晰,生動感人。翻閱了她的日記,昨天發(fā)生的事仿佛就在眼前。</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寒來署往,冬去春來。87歲高齡的母親雖然眼睛有些花,但耳朵不聾不憊,思維敏捷,反映迅速。這些年一直跟隨二弟生活在家鄉(xiāng)小縣城,吃得好,睡的香。每天樂樂呵呵,讀書看報,看電視,寫日記,逢年過節(jié)還總想下廚,給我們露兩手,讓我們嘗嘗她在網(wǎng)上和電視里學(xué)會的新菜。每年的臘月初八,我母親必須要把全家招集到一起,親手煮上一鍋紅棗冰糖臘八粥,然后告訴大家開始過年了。尤其是長孫,每年從德國回來,都必須吃一頓奶奶親手烙的黏糕餅和雞蛋糕,品嘗一下家鄉(xiāng)的味道,找一找回家的感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這些年來,我們姊妹四人二弟對父母的付出最多,尤其是二弟媳,從我母親的飲食起居,到一日三餐,日常的洗洗涮涮,到打掃衛(wèi)生,端茶送水,都是精心護理,小心翼翼 ,鄰居們都稱她是百里挑一的好兒媳。我老妹是名醫(yī)生,這些年來,父母的頭疼腦熱,大病小情,她都跑前跑后,張羅在先。我老弟遠在廣州,每一周或逢年過節(jié),必須要給我母親打電話,問寒問暖。又在經(jīng)濟上給予大力資助,不惜重金為我母親租公寓,買輪椅。兄弟姐妹們的情誼和實際行動,我看在眼里,記在心頭,讓我這個做大哥的自愧不如,迎頭趕上。我和妻子所能做到的,就是每隔二三天去看看母親,陪老娘嘮嘮嗑,順便給她帶點她喜歡吃的東西,東西不多,但我每次去看母親,從不空手,老太太高興。</p> <p class="ql-block">我們來到這個世上,都是父母所生,父母所養(yǎng)。我們現(xiàn)在也都是為人父母的人。"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人這輩子,只有父母對兒女的愛和付出,是唯一不求回報,最無私,最偉大的愛。有母親在,家就永遠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個人無論你走到哪里,既便是海角天涯,母親在哪里,家就在哪里。我雖然年過花甲,但在87歲老母親眼里,我仍舊是個孩子。我每次去看母親,老太太總是嘮嘮叨叨的說個不停,從工作單位到住家過日子,從衣食住行到吃喝拉撒,千叮嚀,萬囑咐,仿佛我永遠也長不大,讓她不放心。我默默地聽著母親對我的每一次叮囑,更加倍感母親那種天性善良和慈懷,感覺有母親在,自己永遠是個長不大的孩子,有母親在家就始終在身邊,有母親在幸福就永遠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的父母都是普通人,這些年來我們過的日子,也都是普通平凡老百姓的小日子,在我們姊妹四人的成長道路上,父母并沒有給我們刻意設(shè)定什么人生目標(biāo),在我們幼小的心靈和青春韶華年代,父母也沒有跟我們講什么人生大道理,上政治課。我們只是在平凡的歲月中,在父母的言談舉止里,為人處事間,學(xué)會了怎樣奮斗,怎樣感恩,怎樣做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人生活在世上,誰都會變老。生命中沒有常青的樹。很多事情,我們年輕時不懂,當(dāng)我們懂了,又不再年輕。世界上有些事可以等,唯有孝敬父母不能等。其實母親也好,父親也罷,他們對子女的奢求并不高,人老了容易孤獨,我們不但要在經(jīng)濟上盡力而為,盡到子女的義務(wù),更主要的就是?;丶铱纯?。當(dāng)我們坐在酒山肉海里與朋友推杯換盞的時侯,你有沒有想到家中的年邁的父母,吃沒吃上一口熱飯。當(dāng)你駕車出游歸來路過母親家門的時候,能不能先下車,先陪老人嘮嘮嗑,說說話。孝敬父母不一定是你給老人多少錢,給父母買多大的房子。而是在日常生活中,多給父母一些微小感動,點滴關(guān)懷,冷了披件衣,渴了端碗水。我們姊妹四人就經(jīng)常在老娘家相聚,做上幾個可口小菜,圍桌在母親身旁,喝幾口小啤酒,談?wù)勑r侯的事兒,嘮嘮今天的幸福,歡聲笑語,好不熱鬧,母親看著高興,我們更開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母親給了我們生命,把我們帶到人間,用甘甜的乳汁含辛茹苦地把我們養(yǎng)大,給了我們一個溫暖的家,教會我們做人,母親的恩情比山高,比海深。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母親對兒女的奢望不是我們做多大的官,有多少錢,或是給母親什么形式的回報,而是祈求我們兒女健健康康地長大,平平安安地生活,過好普通老百姓的日子。母親對兒女的牽掛是時時刻刻的惦記,我們這輩子都說不完,更報答不盡,而我們子女對母親的孝敬,最多只能算得上是點滴關(guān)懷,微不足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花開花落,歲月滄桑,母親節(jié)既將來臨。親愛的朋友們,如果你還能在麻將桌上擠出點時間,在平日里跟朋友應(yīng)酬的場合中搶出幾秒,就回家去看看母親吧,給母親端一碗水,陪母親嘮嘮嗑。這些看起來的平凡小事,正是我們的母親每天的盼望,時刻的需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歲月的路既漫長又遙遠,我們一生中能夠陪伴母親在一起的時光既短暫又有限。一年一度的母親節(jié)就在眼前,浪漫的康馨應(yīng)該獻給母親,陪母親吃頓團圓飯也是天經(jīng)地義,但我更想把這部美篇獻給母親。</p><p class="ql-block">愿我八十七歲的老母親歲月靜好,福壽安康。</p><p class="ql-block">向母親致敬,給母親敬禮!</p><p class="ql-block">(原創(chuàng)攝影: 靜享芳香,大松樹)</p><p class="ql-block">(原創(chuàng)編輯: 林海波濤)</p><p class="ql-block">(2021年2月18日寫于上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