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在馬來西亞連地圖上都找不到的一個漁港小鎮(zhèn) ,現(xiàn)在發(fā)展成了世界著名的海底旅游中心-仙本那。</p> <p class="ql-block">其完美的氣侯、水溫、水質、及水下五顏六色的珊瑚礁和游曵的各類魚兒 ,是海下潛水與觀光的最佳首選之地。</p> <p class="ql-block">下圖是我在淺水處將機身與鏡頭沉入水中大半 ,鏡頭只裸露在水面上方一小部分,取景拍得的水上水下同框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在菲律賓,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一代海域,有這樣一個漂泊在海上的少數(shù)民族 - 叫仙本那巴瑤族人。</p> <p class="ql-block">他們生活在海上,海洋如同他們的天堂,而他們就如同海洋中的一滴水珠。</p> <p class="ql-block">他們的祖先原本是被流放至此的,且長期被禁止踏上陸地(沒有陸地擁有權) 只能選擇寄生在遼闊的海洋之上。</p> <p class="ql-block">他們在淺水區(qū)用木樁搭建起茅草房,世代住在海上,過著無國籍的游牧生活。</p> <p class="ql-block">使用木舟作為水上工具,以捕魚為生,生活條件還是比較惡劣的。</p> <p class="ql-block">因是世界上唯一僅存的海洋游牧民,因此而被稱作“海上吉普賽”</p> <p class="ql-block">青年適婚男子只要擁有一條自己的里巴船,便就有了取妻的資格,而每家的孩子都特別多,也許與缺少節(jié)育措施有關,多的能生十一、二個孩子。</p> <p class="ql-block">且長大了個子也不會太高,黝黑的皮膚可能與環(huán)境有關,泡在海水里長大的孩子也不容易長白的。</p> <p class="ql-block">除了沒有身份,也沒有學校、沒有醫(yī)院,茅草屋內只有幾件炊具和一些衣物,生活簡單到極至,基本以現(xiàn)捕的新鮮魚類,軟體動物或平時曬的干魚為食。</p> <p class="ql-block">愛美之心人皆有,將植物制取物涂在臉上用于護膚 。 </p><p class="ql-block">你在她的臉上根本看不出自卑與羞怯的神情,他們或是與你打下招呼,或是根本就無視外人的存在。</p> <p class="ql-block">他們居住的水域是大多數(shù)臺風的起源之處,但之后臺風便轉移到它處,他們在此居住竟然能安居無事的與大自然和平相處幾百年。</p> <p class="ql-block">這里的孩子們不知道自己幾歲,因為父母就沒給他記下過生辰,只知道每天的日出日落和潮漲潮落。</p> <p class="ql-block">孩子們很小就在水中玩耍 游泳劃船的技能如與生具來 在水中的游弋如履平地</p> <p class="ql-block">一但有游客來到,孩子們就急速圍攏過來,更是會爭相表演自己的“絕活”。</p> <p class="ql-block">跳水</p> <p class="ql-block">倆人配合水中180度翻轉</p> <p class="ql-block">在水里拋接球</p> <p class="ql-block">玩耍</p> <p class="ql-block">女孩則會用更安靜的方式向游客靠攏等待,其目的都是一個:吸引你的注意,然后等待你的賞賜,小到一塊糖果、大到各類袋裝食品或一桶方便面等。</p> <p class="ql-block">你送他們東西了他們不會用語言至謝,但他們一定會更賣力的再次為你表演起能讓你感到興奮的游戲。沒有得到東西的孩子也不會伸手向你討要。 </p> <p class="ql-block">其實若干年前當局政府應聯(lián)合國的要求就已經(jīng)觀注這個群體了,為了招攬游客提高他們的收入,在一些區(qū)域保留和新建了一些游樂村,并給有些符合條件的巴瑤人辦理了馬來西亞國籍。 </p> <p class="ql-block">并在大些的島上修建學校和診所,提供淡水,改善島上巴瑤人的生活條件。</p><p class="ql-block">上圖和此圖則為在島上居住的巴瑤人住房,明顯好于海上巴瑤人的木架茅草房了。</p> <p class="ql-block">再見!海上基普賽人,但不知若干年后再見的話,你們還能否以現(xiàn)在的生活方式和狀態(tài)存在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