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萬事皆有規(guī)律,寫作也是有技巧的,寫作技巧對寫作具有重要的意義,那些否定寫作技巧在寫作中的客觀作用的觀點肯定是不正確的。但是,寫作技巧也不是絕對化的,決定文章價值的還是內容,沒有豐富而深刻的內容,文章的審美價值乃至藝術性,也就不復存在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師法自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寫作是對生活的模仿。我們生活的環(huán)境是多姿多彩的,這一切都為寫作者提供了豐富的寫作素材。而我們所處的社會還為我們提供了各種深刻的啟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比如寫作中常用的“巧合”手法,在日常生活中巧合的事是不是更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寫作手法就是對生活的運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蘇軾的“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是不是就是對人生和自然規(guī)律的對比?而“鳥鳴林間靜,魚躍水面平。”在自然常見的景物之間,構成了動與靜、正與反的樸素的哲理辯證法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看到沒,寫作就是對自然和生活的描寫,就是向大自然和生活學習。</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所謂的寫作技巧就是勤于觀察,深入體驗,細致描寫。</p> <p class="ql-block">(二)借鑒</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生活提供了寫作素材,但是對沒有寫作天賦或者沒有經過訓練的人來說,還是無處下手,對于這樣的就是需要模仿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對著經典名著看看作家是怎么描寫一根小草的,是怎么描述一棵大樹的,是怎么描寫人的哭泣,是怎么描寫人心的陰暗的。細心地揣摩作者的寫作意圖是什么,是想傳達什么觀點給讀者,文章的起承轉合的運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操千曲而后曉聲,觀千劍而后識器”,在借鑒優(yōu)秀作品的基礎上,我們還要結合我們自身的閱歷、修養(yǎng)進一步深度思考,把作者的優(yōu)秀的方法技巧“拿過來”為我所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三)經常練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技巧再好,也要多練。實踐才是鍛煉的唯一好方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你搜索了一大堆秘笈,背誦了很多的優(yōu)秀文章,可就是不動筆,那等于什么也不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看100篇文章不如寫一篇文章提高的能力多。我們常說:熟能生巧,也會說:一日不練手忙腳亂,兩日不練功夫丟半,三日沒練等于沒練。堅持訓練這個不可更改的規(guī)律,對寫作亦是如此。</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只有反復寫,重復寫,堅持寫才能掌握寫作技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寫過一千篇后你也是“大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掌握寫作技巧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寫作者既要多觀察細節(jié)、多體驗生活、多讀好書,掌握基本的寫作手法,還要多練習寫作,把學到的寫作技能運用到實踐中,并在實踐中深度思考,寫出富有創(chuàng)造性的優(yōu)秀文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