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陰荏苒,歲月如梭”是人們用以描述時間過得飛快的常用語,可回想剛剛過去的2020年, 這樣的描述怎么著都覺得不合適。 2020年在我的記憶中是最漫長的一年!這一年,新冠病毒的災(zāi)難在全球范圍內(nèi)奪走了近兩百萬人的生命,光在我身處的美國就奪走了近40萬鮮活的生命。這一年,新冠病毒的疫情一波接一波, 在美國這個崇尚個人自由的國度里更是肆虐無阻,一次次將紅色警報拉響,讓人生活在恐怖的陰影里。 雖然無數(shù)的科學工作者和醫(yī)務(wù)工作人員極盡全力地奮戰(zhàn)在抗疫的第一線,從死神的手中奪回了無數(shù)寶貴的生命,但由于國家主要領(lǐng)導(dǎo)人的不作為,許多本應(yīng)有效的措施在猖獗的疫情面前顯得那樣蒼白無力,讓人感到人類在微小的病毒面前是如此的脆弱無能。<br><br><div>回顧這過去的一年,疫情雖然沒有給我及家人造成物質(zhì)上的太多影響,即便是疫情初期所擔心的食品脫銷問題,也沒有發(fā)生。 然而,長期禁足居家,精神壓抑,心情煩躁;此外,為了保證營養(yǎng),增強免疫力,吃喝多了,運動少了,體重增加了,幸福感卻大大降低了。 更嚴重的是家人遠隔重洋,不得團聚,2020年初出生的孫子只能看到照片和視頻(感謝高科技時代!),至今還沒有機會抱一抱、親一親。疫情給人造成的情感傷害比較隱性,不易察覺,但確確實實是存在的,而且是可以感知的。在過去的一年中幫助我抵御和減輕這種傷害的,是我的業(yè)余愛好 -- 攝影。攝影讓我在做好保護的情況下到戶外活動,幫助我發(fā)現(xiàn)和欣賞自然之美,體驗疫情下的不同生活,重溫人際交往的愉悅,延續(xù)朋友間的情分,維系內(nèi)心的一絲人文情懷。 攝影伴我度過了艱難的2020年,讓我不因孤獨而憂郁,不因無法遠行而懊惱,不因缺少情感交流而沮喪,不因悲憫而不振……。所以,最近決定把伴我走過2020年的影像搜集整理一下,借美篇之便,編成幾個集子,與親朋好友分享,與認識和不認識的美篇讀者分享,為那些想出門卻無法出門的人們帶去一些本人從外部世界攫取的部分感觀印象。 <br><br></div><div>因為過去的一年很長,我將從疫情前的冬天開始分享,直到我首次大膽地為攝影而遠足異地的深秋,估計會有七八個美篇,您愿意跟我從影像里走一趟2020年的四季嗎?<br></div><div><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一、《疫情前的紐約之冬》</b></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br></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2020年的前兩個半月,我是在紐約度過的。前年10月開始在紐約工作,公寓租在中央公園西邊不遠處,從公寓到公園步行不到十分鐘。元旦以后我就開始盼望來一場大雪,讓我有機會到中央公園拍雪景。如果來一場幾十年不遇的大雪,我還可以去拍雪中紐約的街景呢!期盼中的雪終于在1月18日的下午到來,而且還是周六,我在處于12層的公寓里看著窗外飄落的小雪花,看著哈德遜河上陰冷的天空,心里卻充滿了難以壓抑的興奮。 等到下午三點后,估計中央公園應(yīng)該有些積雪了,我就穿上御寒的冬裝和鞋,背起相機包,往中央公園走去。 下樓后發(fā)現(xiàn)街上都已經(jīng)有些積雪了,故心里更加興奮,急匆匆趕往公園。 抵達時,發(fā)現(xiàn)公園里已經(jīng)有了積雪,無人踩踏的地方已有1-2英寸深,道路上都有半英寸了。在公園里賞雪的有當?shù)鼐用瘢型獾赜慰汀?<b><br></b></div> 這不,雖然天寒地凍,但觀光的游客正乘著馬車環(huán)游白雪鋪地的中央公園。 雪還在緩緩地下著,湖面邊角處已經(jīng)結(jié)起一層薄薄的冰。 橫伸湖面的樹干上也已有積雪,秋天數(shù)次看到有人借以拍婚紗照的小亭,此時在光禿禿的樹邊顯得那么蕭然。 石頭上已有不少積雪,雪花還在不停地飄落。 湖對面的弓橋依然優(yōu)雅地橫在湖面上,為賞雪的游人提供最佳的駐足觀景之地。 湖面冰厚的地方,已經(jīng)積起了白雪。 賞雪的人們相擁而至,歡快而往。 戴著紅圍巾的女士,邊打著電話,邊漫步雪地,平添了幾分優(yōu)雅。 弓橋一端。 湖面雪影。 游人絡(luò)繹。 瞧這幸福的一家子。 三三兩兩的游人,歡歡喜喜的雪中公園。 朝陽一端的湖面上還沒有結(jié)冰,遠處一群來此越冬的加拿大雁,卷臥在湖面休憩。 湖邊半島的小石山上,年輕人在合影留念。 人在山上玩,雁在水面游。 天漸漸地暗了下來,曼哈頓的高樓在慢慢地隱去,將在湖面過夜的大雁,背被積雪染上了點點白色。 暮色降臨,路燈在雪后的街道邊照亮著回家的人們。 第二天早上,我趕在日出前再次來到公園,本想能看到更厚的積雪,但前晚沒有下更多的雪。周邊的居民們穿戴著厚厚的冬裝,帶著心愛的寵物,迎著初升的朝陽,來到了公園里。我為這不期而遇的場面興奮了,就偷偷地拍了起來。 這兩個寵物和主人們,好像是故友相逢格外親呢! 這三位女士三條狗,在雪地的晨光中,是不是有點兒燦爛的笑容? 這該是兩口子,帶著兩條小狗出來遛。后面的小狗好像有加入它們的念頭,不過它的主人還在其身后。 這條小狗是那天早上最活躍的,它正在追撲主人扔出去的一個玩具球。 主人還訓(xùn)練它去追接軟布飛碟。 啊呀,一躍跳遠了,沒接上。 怎么搞的,早早落下了,讓我在鏡頭前好沒面子哦! 二月份,有關(guān)中國和歐洲出現(xiàn)新冠肺炎的消息開始傳來,但紐約當時還沒有確診的病例。我為了拍紐約的建筑,剛剛進了個超廣鏡頭。所以,在2月23日到世貿(mào)中心一帶小試牛刀。 等了一陣子才拍到只有一個行人的場面。 <p class="ql-block">超廣真棒,居然能拍那么廣!這是紀念9.11恐怖事件中遇難者的兩個紀念池之一。兩個紀念池分別建在原來世貿(mào)中心的雙子高樓地基上,池子是四方形,有內(nèi)外三道墻,分上下兩個池,上池的內(nèi)墻落差30英尺,下池內(nèi)墻落差20英尺。沿四面內(nèi)墻流下的瀑布是北美最大的人造瀑布,下池的水落入深不見底的空洞里。紀念池的設(shè)計師麥克 . 阿拉德的設(shè)計理念是營造出“可見的缺失”(absence made visible)。池中的水不斷地流入池中心的空洞里,但空洞永遠不滿,寓意缺失不再還復(fù)。四面墻上瀑布發(fā)出的流水聲,帶給人們平靜的氛圍,讓紀念池與周邊城市的喧囂分離開來,催人睹物沉思。紀念池四面的外墻是銅鑄的,墻面刻寫著世貿(mào)中心分別于2001和1993年兩次遭恐怖主義者襲擊而遇難的2983人的姓名。 </p> 這變形的后景是不是也挺有意思的? 從9.11紀念館玻璃墻上拍對稱圖形也不錯。 豎版似乎更緊湊。排隊的是即將進入紀念館參觀的人群。 紀念池上池的水挺深,晴天可看到藍天白云和旁邊大樓的倒影。 這個造型別致的大樓是商場,樓的兩端直通地鐵車站,對游客特別方便。 前方的高樓是9.11事件后重建的世貿(mào)中心。 紀念池墻上常有憑吊者留下的鮮花和微型美國國旗,不時地提醒人們因仇恨和偏見造成的"可見的缺失“。<div><br></div><div>三月初,紐約的新冠疫情開始蔓延,我堅持到紐約州長宣布全州進入緊急狀態(tài)后一周,安排好網(wǎng)上授課,家中辦公的事宜,才于3月13日撤離紐約,回到得克薩斯休斯敦郊外的家中。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