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秋,對久居城市里人,如果不到郊外走一趟,很難見到最美的秋色。每年此時我就會到有山有水的地方去賞秋攝秋,不然,這個秋天就會覺得不過癮了。<br> 今年秋天確實與往年不一樣,一場“疫情”打斷了我們的生活節(jié)奏,有了時間卻沒行程,有了計劃卻無法實施,理想與現(xiàn)實出現(xiàn)了差位。遇到這種情況,總想給自己找個說辭,以“疫情”理由來說服自己。如果沒有“疫情”,這個秋天早已去了巴中光霧山賞紅葉,去騰沖千年銀杏樹下圓夢。<br> 等待了一年,又一個秋季,“疫情”又復(fù)燃了,那里也去不了,也不敢去,只能留在上海去尋找秋色。 一陣風(fēng)過,落葉映入眼簾,這一刻,我看到了落葉的閑逸,落葉的優(yōu)雅。此時,我的心再也無法平靜,背起相機直至上海植物園。位于百色路上的上海植物園三號門內(nèi),有塊土坡種植一片槭樹林,一到秋季楓葉由綠變紅,它是我最愛逛的地方。 去年此時曾帶攝影學(xué)員在此采風(fēng),而今芳華散盡著滄桑,落葉的飄零在沉風(fēng)中,唯有楓樹在宣示著生命的頑強,追逐陽光,等待著一場雪浪漫邂逅,在雪中綻放。 上海入冬是那么遲緩,冬至過后,槭樹才展示著變色魅力。上海植物園攝楓已不過癮,于是,相約攝友再去共青森林公園采風(fēng)。共青森林公園里有個秋林愛晚,為盈湖中島,四面環(huán)水,東西分別由兩座仿木石橋濤聲橋和流芳橋相通。全島遍植銀杏、紅楓、三角楓、青楓、紅葉李、火炬漆、櫸樹、烏桕等色葉樹。槭樹葉絢麗多彩的時候,絕對能拍到滿意的“楓”景! 在松濤幽谷的銀杏很美,其實叢林原野的銀杏也毫不遜色。相較于松濤幽谷銀杏的“規(guī)整”,這里的銀杏長得更“野”一些。銀杏落了滿地、池杉顏色正好,可以感受與世隔絕的自然野趣。 石磯垂釣算得上是個網(wǎng)紅景點了,繞湖種植的杉樹和小別墅相映成趣,倒映在水面上,形成了一道美麗的風(fēng)景。位于公園東南部,屬石拱廊橋。橋身通體潔白,線條流暢、層次分明、造型典雅,猶如一座水上的雕梁畫棟,處處透露出建筑的美感。風(fēng)雨橋四周風(fēng)景秀麗,綠樹環(huán)抱,盈湖支流在這里彎出一個優(yōu)美的U形(被公園工作人員親切稱為“共青第一灣”),通過橋洞流向森林深處。 晚秋里的共青森林公園是上海最美的畫卷,滄桑中透著幾點浪漫,熱烈中帶著些許寂寥。我伸手拾起一枚落葉,審視它的顏容,泛黃里透著一種堅毅的神態(tài)。我似乎讀懂了它的自若,它的自得,還有它的自信。于是,我把這枚落葉小心的收起,因為,我想留住落葉的自信,同時攝下美麗的葉枝。 其實上海有許多賞秋的地方,市中心的延中綠地也是個景色。秋日晨曦中的銀杏林,襯托在上海音樂廳音,羞答答的露出她那皇族的優(yōu)雅姿態(tài),唯美大氣,內(nèi)斂沉靜,卓爾不群!它之所以有今天的輝煌霸氣,是經(jīng)歷了四季風(fēng)霜雨雪的侵襲,接納了天地之精華,忍受住了寂寞與等待、不輕言放棄的結(jié)果。去年這里也曾與學(xué)員一起采風(fēng),延中綠地間還有一個寧馨的湖面,美麗的天鵝,泛黃的秋葉倒影,生動的影像,優(yōu)美的姿態(tài),藍(lán)、白冷色調(diào)中蘊含著棕黃色的暖意,純粹得不染一絲塵埃。動靜相諧,相得益彰;互為背景,相互襯托。 人生,不也需要這般生活的歷練和陪襯么?給你什么樣的遭遇、背景,便將鍛造出什么樣的性格膽識與行為樣貌來。苦難磨練與成長成功,向來是孿生兄弟,否極泰來也。 今年是上海浦東改革開放三十周年,在這碩果累累的豐收季節(jié),我再次來到陸家嘴綠地賞秋,遠(yuǎn)處高樓聳立如山,白霧繚繞,眼前松柏蒼翠,亭亭玉立,頭頂虬枝如篩,漏下的太陽光斑,星羅棋布、影影綽綽。腳下,一條蜿蜒的小路伸向至樹林,曲徑通幽處令人浮想聯(lián)翩。那漸黃的草地上二個長著翅膀的美女雕塑,翩翩起舞,伴隨著鳥兒的鳴囀聲,在綠地中悠揚回蕩,空靈清脆,仿若一曲空谷幽禪,清風(fēng)徐來心已迷醉。 雖然無法去外地攝影采風(fēng),但看到都市里的秋色,秋韻十足,是一種隱忍蟄伏的美!看似無聲無息,實則是暗中默默積攢能量,積蓄熱能,以期春日的意氣風(fēng)發(fā),噴薄而出,蒸蒸日上。 文字表達意念,音樂傳遞旋律,攝影呈現(xiàn)直觀。我們經(jīng)歷了年初的逆行抗疫,在黨的領(lǐng)導(dǎo)下全民努力取得了抗疫的勝利,雖然現(xiàn)在全球疫情泛濫,唯有我們保持一顆冷靜的心,以常態(tài)防疫方式,向全世界展示自己最美好、最動聽、最直觀的愛恨情仇、喜怒哀樂。 這個深秋的季節(jié),我們一路觀景,用心品味生活,直面最強的寒流,來迎接燦爛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