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西游記是我國古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記里的故事在我國更是家喻戶曉,里面的人物我們個個目熟能詳,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人物當(dāng)屬孫悟空了。我們都知道孫悟空是從石頭縫里蹦出來的,遇到唐僧西天取經(jīng)加入其團(tuán)隊,保護(hù)唐僧,一路上降妖除魔,很是厲害。</p><p>但神話中除了孫悟空是石頭縫里蹦出來的,之外還有三人也是石頭縫里蹦出來的。他們分別是:1.大禹,2.石敢當(dāng),3.石磯娘娘。幾個人相比,恐怕悟空是能力最弱的一個了。為什么這么說呢?聽快貓道來:</p><p><br></p> <p>一、大禹</p><p>大禹嚴(yán)格講不是從石頭縫里蹦出來的,但和石頭有關(guān)。據(jù)傳是大禹母親去河邊洗澡,看到一塊美麗的石頭,拿起來把玩,不小心誤吞下,從此有了身孕,懷孕十四個月才生下大禹。所以在神話中,大禹就是一個石頭人。在西游記里也有描述。</p><p>大禹被人稱作人皇,大家對大禹治水的傳說應(yīng)該了解多些。在古代大禹成長的年代,經(jīng)常洪水泛濫,搞得人們有家不能歸,甚至家破人亡,民不聊生。據(jù)傳大禹的養(yǎng)父鯀為了讓人們過上好日子,開始研究治理洪水,由于方法不當(dāng)最后死在了洪水猛獸之下。同樣肩負(fù)救天下蒼生于洪水的大禹義無反顧地接過父親的治水接力棒,開始有計劃有體系的治理洪災(zāi)。甚至為了治洪三過家門而不入。</p><p>在治水方法上,大禹的父親鯀是用堵的辦法治理,結(jié)果失敗了。大禹則用了順的辦法來治理,讓洪水順著他的意愿而流。在治水過程中他還用太上老君的靈陽棒</p><p>測量水流量和水深,并用此驅(qū)趕水怪,打敗水神,造福了天下!</p><p>所以大禹的功德覆蓋面是整個天下,而孫悟空的功德也僅限于保護(hù)唐僧西天取經(jīng)。格局小了一些。在造福人類的功德上孫悟空比不上大禹。</p> <p>二、石敢當(dāng)</p><p>石敢當(dāng),又稱泰山石敢當(dāng),現(xiàn)代人作為鎮(zhèn)宅辟邪之石存在于民間生活之中。但他也是從石頭里蹦出來的。</p><p>相傳古代東岳泰山之石有靈性,慢慢演化出了石敢當(dāng)。因此可以說石敢當(dāng)是一種靈石崇拜。泰山是五岳之尊,這里蹦出來的石頭也是不一般。古代泰山主生死,有百鬼之帥之稱,這里蹦出來的石頭可是勇猛無敵的。</p><p>石敢當(dāng)是降妖辟邪的象征,也說明他是妖魔的克星,必有深高的法力。相傳他曾只身戰(zhàn)勝奎剛。這奎剛很厲害,比西游記里的眾妖本事大多了,他擾的三界日月無光,天庭沒有他的對手,可見天庭都無法對付的奎剛是多厲害了吧?但最后還是敗在石敢當(dāng)手里。萬法之宗的石敢當(dāng)連玉帝都認(rèn)可你。反觀悟空在西游記里的表現(xiàn)與石敢當(dāng)根本不是一個層級的人物。悟空對付那些沒有背景,沒有實力,沒有靠山,沒有法寶的妖精還能對付。對那些有背景有實力有法寶的妖精悟空也無能為力,比如獅駝嶺三妖,紅孩兒等,這些都是悟空請來的高人幫忙解決的。所以,看似法力無邊的齊天大圣在法力上是沒法和石敢當(dāng)相比的。</p> <p>三、石磯娘娘</p><p>石磯娘娘是封神演義中的一號人物,她雖然長著人的樣子,但也是出生于石頭里。且此石生于天地玄黃之外,經(jīng)過地水火風(fēng),修煉成人形。在天地未開時就已經(jīng)修煉了上萬年。她與女媧、三霄(云霄仙子,瓊霄仙子,碧霄仙子)并稱為五大娘娘??梢娛壞锬锓峭话?,更有她的過人之處。</p><p>傳說石磯娘娘的法寶為一塊八卦云光帕,坐騎是一個青鸞。有了這兩件法寶,其法力可以登天了。傳說石磯娘娘和哪吒還有過交鋒,把哪吒打敗。后來要不是哪吒請來太乙真人,用神火燒死石磯娘娘,哪吒就死定了</p><p>哪吒少不更事,有一天他發(fā)現(xiàn)了一把很強(qiáng)的弓箭,出于好玩,就擺弄起來,那知道隨手一射,把石磯娘娘的愛徒碧云射死了。這可不得了,石磯娘娘見自己愛徒被箭射死哪肯罷休,于是找哪吒理論,由嘴仗開始,到動手開戰(zhàn),幾個回合下來,哪吒敗下陣來,落荒而逃。后來哪吒找到師傅太乙真人,太乙真人參戰(zhàn),才用神火燒死石磯娘娘。</p><p>可以說,石磯娘娘由一塊石頭經(jīng)過上萬年修煉才幻化成人。反觀悟空被壓在五行山下才500多年,被唐僧取經(jīng)路過收為徒弟。兩個一對比誰更厲害自然明了。</p> <p>綜上三個仙人和悟空比,悟空雖有七十二變本事,但在這幾個人當(dāng)中還是本事最差的一個。如果不借助外力,悟空戰(zhàn)勝有背景的妖怪都很困難。這些人和事告訴我們,千萬不能盲目夜郎自大,山外有山,天外有天。我們?nèi)祟愐惨粯?,要正確認(rèn)識自己,不斷提高自己,不斷拓展自己的眼光,永不驕傲。不斷攀登新的高峰,讓自己在不斷超越中鍛煉成長!(鄭快貓)</p><p> 2020.11.22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