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我是廣州本土的攝影師,三十年來一直關注廣州的變化,用鏡頭記錄城市的變迀。九年前,當我知道東塔即將動工,它將是廣州未來最高的樓房,拍好它意義深遠,可以從一個側面反映廣州亞運后的城市建設進程。經過再三考慮,我決定采取定點拍攝,長期跟蹤記錄的方法。</p><p> 確定了目標,跟著就是選擇準確的拍攝點,這是成敗的關鍵。我認為要具備幾個條件:一是要突出它的方位感,緊臨珠江和新城市中軸線;二是角度要錯落有致,避免建筑物的遮擋和重疊;三是要有與之呼應的有名氣的地標(如廣州塔,西塔等)相陪襯;四是便于拍攝,能持久操作的可行性。尋找,比較了很多地方,最后才確定了與我有工作聯系的廣州銀行大廈為拍攝點。該大廈位于中軸線花城廣場的東側,我在樓頂拐角位以固定不變的23mm焦距段拍攝。從東塔2011年8月6日開工典禮前一個月開始,我的跟蹤攝影也正式開始了。</p> <p> 六年來,我始終把東塔的拍攝擺上工作日程,作為一項重要專題來跟進,努力做到兩方面:第一堅持不蠏,按計劃一個多月拍一次。不管多忙,無論在本土,還是在外地,心里都掂掛著東塔的進程,保證不能斷層;第二,注重用不同的光影效果來表現,既有陰霾朦朧的,也有藍天白云的;既有陽光照耀的,也有暴雨襲擊的。印象最深的是2014年4月初,連日大雨滂沱,我倒覺得這是拍攝城市云海的好機遇,因為暴雨過后必有云海!2號那天,烏云滾滾,大雨來臨,我立即提前爬上樓頂,躲過狂風暴雨后,眼前的東塔展現了奇景:云在樓身飄,高塔入云霄。我激動的頻頻按下快門。</p> <p> 如今東塔終于落成了!我為它拍下了幾十張不同時期的照片,見證了東塔的成長過程,它就像一棵幼苗破土而出,經歷過風吹雨打,最終成長為參天大樹,屹立成廣州的新地標。圍繞著這棵大樹,附近許多新樓房也象雨后春筍般成長起來,這是一幅欣欣問榮的城市建設新景象!</p><p> 新與舊,這是相對的時間概念。往日的舊貌,演變成今天的新顏;今天的新容,也必然成為它日之舊。城市在不斷的變迀,這是永恒的主題。展望廣州的未來,一定會變得越來越美麗,越來越壯觀。作為一位城市攝影師,我始終堅持的是一種不變的信念一一立足本土,常拍常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