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甘南,是甘南藏族自治州的簡稱,是中國十個藏族自治州之一,位于中國甘肅省西南部,總面積4.5萬平方公里,人口60多萬。甘南地處甘藏川三省交界,青藏高原東北,古絲綢之路和唐蕃古道路段,集高山、草原、濕地、雪山和藏傳佛教文化于一體的自然人文勝地。</p><p> 流進甘南的黃河給了甘南蒼茫高遠,水天相接的壯麗景色;居住在這里的藏民,給了甘南絢麗多彩的民俗風情;眾多的寺廟建筑,給了甘南深厚的歷史積淀。</p><p> 甘南這個極具誘惑力的地方,是人們向往的旅行熱土。也是我神往許久的地方。只因被疫情“阻隔”,這次終于成行。</p><p> 2020年9月3日~12日,開始了為期十天的旅程。我們一行11人都是65歲以上的,所謂“老人團”,有四對夫妻,還有以往的老同學、老同事,可以說是幾十年不曾謀面,通過網絡聯(lián)系到一起,由各地集合于蘭州。</p><p> 2020年9月2日,我踏上了赴甘南的旅程。當晚抵達蘭州,由廣東酷暑“燒烤”進入了秋涼宜爽的甘南。</p> <p>蘭州是西北中心城市之一,國家重要交通樞紐“一帶一路”重要節(jié)點。黃河穿城而過,黃河第一橋“中山橋”歷經近百年風雨蒼桑、風彩依舊,與奔騰不息的黃河相依相偎,見證著中華民族興衰榮辱,走向復興和中華文化淵源流長的歷史!</p><p><br></p> <p> 我和小學同學呂小兵可以說是“發(fā)小”,但長大后一直不在一個城市。這次說好在蘭州集合,3號一天沒有集體活動,就在蘭州周邊玩一下。</p><p> 黃河第一橋~中山橋的前身始建于600多年前,晚清時由德國人加固修建的鋼鐵橋,據說有一萬多個鋼鐵鉚釘至今完好無損,歷經滄桑的黃河鐵橋己成為蘭州市的地標建筑。</p><p><br></p> <p>黃河鐵橋對面就是白塔山公園,有寺廟、有牌樓、還有白塔,從塔上可以眺望蘭州的市景。</p> <p>太有喜劇性了,與團里另外九人竟在這里偶聚了,四十年前的同事也好,同學、師生也好,多數人都是長久未見,一個團的11個人在這里聚齊了。</p> <p>大家還抓緊時間參觀了甘肅省博物館,左圖片是博物館的鎮(zhèn)館之寶~東漢的青銅“馬踏飛燕”,鑄造和雕塑工藝水平極高,堪稱國寶級文物。</p> <p>9月4日,我們從蘭州出發(fā),第一站便是甘南地區(qū)的政教中心——拉卜楞寺。拉卜楞寺創(chuàng)建于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是藏傳佛教格魯派六大寺院之一,被譽為“世界藏學府”。目前拉卜楞寺保留有全國最好的藏傳佛教教學體系,常年在這里學習佛法的都有幾千人。 </p> <p>【拉卜楞寺】全景</p><p>巨大的建筑群在群山的懷抱中莊嚴肅穆,浩蕩的圣潔瑞氣讓人心生敬畏。</p><p>晨霧籠罩下的拉卜楞寺尤顯宏大、肅穆、空靈、寂靜!虔誠的藏民信徒,一清早就就疾步前往寺里,誦經朝拜。浸入靈魂的信仰,世代傳承,堅不可摧!</p> <p>拉卜楞寺是一個充滿了佛性和理想信念的地方,人們在這里尋求內心最深處的感悟和真諦,由于在清朝年間受到皇家的各種重視,這里的寺院規(guī)模越來越大,僧侶眾多,成為西北重要的佛教場所。</p> <p>拉卜楞寺占地一千多畝,整個建筑氣勢雄偉,鱗次櫛比,錯落有致,建筑多為石木結構,外石內木,設計精巧,“外不見木,內不見石”,外型為宮殿形式,古樸莊重。</p><p>電影《天下無賊》,其中一個取景地就在拉卜楞寺。</p> <p>拉卜楞寺,佛光閃耀的圣域,它遺世獨立在牧草豐美的甘南草原上,它金碧輝煌、氣勢恢宏。</p> <p>貢唐寶塔”位于拉卜楞寺的西南角,作為制高點是最明顯的地標,</p> <p>圓柱形塔頂的四周都雕刻有金佛,佛祖保佑著東西南北的信徒。</p> <p>拉卜楞寺有號稱世界最長的轉經長廊,它圍繞著寺院,組成了拉卜楞寺的護城墻,眾多的僧侶信眾,絡繹不絕從各地趕來轉動經筒祈福。</p><p>長達3.5公里的轉經走廊,訴說著無數今生與來世的輪回。</p> <p>【??撇菰烤嚯x蘭州四個多小時路程。沿途所見,地貌特征與去年走過的甘青藏線的黃土高原完全不同。山勢平緩,綠色植被豐茂,民居建筑十分講究。藏傳佛教寺院與伊斯蘭清真教堂比肩為鄰??梢娺@一帶百姓生活安適,不同宗教文化和諧相處?!昂投煌敝蟮酪?!</p><p>??撇菰瓕儆诓莸椴菰?,平均海拔在3000米以上,草原面積達70平方公里,是甘南藏族自治州的主要畜牧業(yè)基地之一。</p><p>大夏河水在綠如地毯似的高山草原間蜿蜒川流,宛若一條飄逸的哈達,祈福安寧吉祥。</p><p>一望無際的桑科草原,藍天白云,四周群山環(huán)抱,中間開闊平坦的高山草原,藍天白云下,牛羊遍野,一個離天很近的地方。</p> <p>大片的格?;ㄩ_得絢爛多彩,引得游人頓足留影</p> <p>【郭莽濕地】位于甘肅省碌曲縣尕海鄉(xiāng)213國道旁,海拔3562米,是黃河最大支流洮河的發(fā)源地和水源涵養(yǎng)地,在黃河流域生態(tài)涵養(yǎng)和水源保護中具有重要意義。同是還是黑頸鶴等候鳥冬眠的重要棲息地,著名的唐蕃古道、茶馬古道和絲綢之路都曾由此經過。這里牛羊成群,典型的草原風光。</p><p>在這里我們留下第一張團隊的合影。</p> <p>放眼欣賞最美草原核心風光,那無垠的草原,漫山遍野的各色小花,還有那仿佛伸手可探的白云,卻也讓人沉醉不知歸路。</p> <p>景區(qū)中央有一個高大寬敞的觀景臺,觀景臺中間聳立著兩只展翅高飛的黑頸鶴雕塑,站在觀景臺極目遠望,可以看到廣闊的濕地草原、彎曲的河流、若影若現的遠山和藍天白云,令人心曠神怡。</p> <p>【花湖】位于若爾蓋縣城以北的熱爾大壩草原,岸邊蘆葦茂密,因湖中盛開的一種白色小花而得名花湖。此外,這里還是觀看保護動物黑頸鶴的去處?;ê孢|闊,水下是深不可測的沼澤地,在陽光的照耀下,水面反射出不同的光彩,攝人心魄。湖邊是大片茂密的蘆葦叢,隨微風拂動,越發(fā)映襯出湖面的寧靜與滄桑。</p> <p>花湖湖面遼闊,水下是深不可測的沼澤地,沿著湖邊的棧道行走,左右兩邊的濕地美景盡收眼底,仿佛置身于藍天白云草原之間,棧道的直線距離有2公里長,一直可以通到濕地的中央。</p> <p>花湖四周數百畝水草地就是高原濕地生物多樣性自然保護區(qū)。</p> <p>湖水透徹的藍,是那種無法形容的純凈;繾綣在水天之間的云彩,有著魔力般的妖艷。</p> <p>著名的花湖之眼,合影的是我北工大的同學,還是班長的葛國平。</p> <p>花湖天街</p> <p>【黃河九曲第一灣】位于甘肅瑪曲縣境內。乘十四節(jié)手扶電梯登上山丘頂部觀景臺,黃河九曲第一灣的盛景映入眼簾,黃河似長龍、似玉帶,從天之盡頭緩緩飄來。白河由南逶迤而來,匯入第一灣底部,隨黃河蜿蜒折北而去。</p><p>母親河上有許多壯觀景象值得游覽,如壺口瀑布、黃河壁畫、乾坤灣、清水灣、老牛灣……黃河九曲第一灣如詩如畫。</p> <p>登臺遠眺,母親黃河,雖沒有滾滾而來的洶涌氣勢,但她蜿蜒曲折緩緩而來的彎彎涓流,卻體現了她的溫柔與堅強。</p> <p>黃河在這里以一種大度的姿態(tài)、寧靜的神態(tài)、平和的心態(tài)表現了“寧靜致遠”的陰柔之美,“落霞與弧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是對這里奇特自然景觀的最好贊美。</p> <p>這里最佳的觀賞時間在夕陽西下之時,黃河在夕陽下泛著紅色的粼光,自由舒展地蜿蜒而行,那種雄渾的氣魄與從容的風度,也只有九曲黃河第一灣才能擁有。</p> <p>值此美景來一張合影是必須的</p> <p>這是前往郎木寺的途中經過的,未正式開放的索克藏寺。</p> <p>繼續(xù)前行,藍天白云下,白龍江湍急流過,遠處高聳的”紅石崖”頗有氣勢。</p> <p>峽谷入口處,掛滿了彩色的經幡,兩側巖石突兀,右邊懸崖下有個洞口,扁平低矮,是傳說中的仙女洞。</p> <p>【郎木寺】是一個地域名稱,它包括甘肅碌曲縣下轄的郎木寺鎮(zhèn)和四川若爾蓋縣下轄的郎木寺村。白龍江寬不過2米,從鎮(zhèn)中穿過,水流湍急,清澈見底。北岸為郎木寺鎮(zhèn),南岸為郎木寺村,合稱郎木寺,兩省共治。郎木寺有二座寺廟,隔江相望,一座是甘肅的賽赤寺,另一座是四川的格爾底寺。為了爭奪旅游資源,目前二寺均稱郎木寺。</p> <p>郎木寺的聞名于世,源于上世紀二十年代的一位美國傳教士,發(fā)現并在這里長期生活,回國后把這里的美麗風光,風土人情著書發(fā)表,引起關注和轟動。</p><p>近年來,在國內也廣為人知,成為甘南川西線路上的旅游熱點。</p> <p>寺院在群山的環(huán)抱中靜靜地佇立著,飄舞的經幡傳導出濃濃的宗教氣息,虔誠的信徒磕著等身長頭來此轉經。轉動的經輪轉去了今生的苦難,轉來了來世的幸福。獨特的地理環(huán)境,秀美的山川以及民風民俗組成了郎木寺的一切。</p> <p>郎木寺四周山巒環(huán)繞,風景優(yōu)美迤邐??罩袕浡鹣?。極目遠眺,吹煙裊裊,人們仿佛漂游在天空的仙境。我們沿著峽谷溯流而上,峽谷雖然沒有像官鵝溝這么大,但是水清寧靜。</p> <p>【扎尕那】位于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縣益蛙鄉(xiāng)。"扎尕那"是藏語,意為"石匣子"。扎尕那地形既像一座規(guī)模宏大的巨型宮殿,又似天然巖壁構筑的一座完整的古城。</p> <p>扎尕那像一座古村落,周圍山形如一座規(guī)模宏大的巨型宮殿,又似天然巖壁構筑,山勢奇峻、云霧繚繞、宛如仙境。</p> <p>到了扎尕那村后需要沿著小路徒步2個小時,眼前一座完整的天然“石城”,就呈現在大家眼前。石城是一座規(guī)模宏大的巨型宮殿,又似天然巖壁構筑的一座完整的古城。正北是巍峨恢弘、雄偉壯觀、璀璨生輝的光蓋山石峰,古稱“石鏡山”的扎尕那。</p> <p>高入云端的險峰,鑲嵌崖壁的農田,穿梭茂林的清流,錯落山角的人煙,飄揚房院的經幡,都展示著這方人和大自然和諧共處的襟胸。</p><p><br></p> <p>扎尕那山勢險峻,危峰兀立,山下炊煙裊裊,梯田層層,溪水涓涓,勝過世外桃園,讓人流連忘返。</p> <p>沿著溪水向上攀登</p> <p>我“好像”已經登到了最高處,向上看看還有一段路呢!</p> <p>隨著高度不斷上升,回頭看到的“扎尕那”風景也會不同。當我們到達“仙女灘”時才知道一切都值得,從“仙女灘”向東遙望,整個扎尕那村盡收眼底,陡峭山峰環(huán)圍的黃色梯田,綠色草甸,錯落有致的民居都坐落其中,而海拔4000多米高的山頂被云霧飄渺籠罩,就像天然形成的城墻,真是名副其實的“石頭城堡”。</p> <p>那彌漫著云霧的空靈山巔、山埡上輕揚的五彩經幡、山谷中蜿蜒流淌的清澈溪水,于靜謐中青眼迎人,于肅穆中傳遞著召喚……森林、河流、農田及遠處的雪山相襯下,構成一幅幅田園牧歌式的優(yōu)美的鄉(xiāng)村畫卷。</p> <p>【官鵝溝國家森林公園】位于甘肅省宕昌縣城郊,地處青藏高原東部邊緣與西秦嶺、岷山兩大山系支脈的交錯地帶,銜接世界文化遺產九寨溝風景名勝區(qū)。</p> <p>官鵝溝水美,13個大小不等、形態(tài)各異的湖泊,猶如一串綠色的珍珠鑲嵌在溝內,湖水清澈透底,隨湖底地貌高低呈不同顏色,那些倒映在湖中的古樹像一條條巨龍臥在湖底。藍天白云和青山古樹,映入湖中,使天地渾然一體,沒有界限。</p> <p>官鵝溝山俊,群山錯落,絕壁懸崖直插云霄。綠水環(huán)繞,古樹參天,氣勢恢宏,蔚為壯觀。 官鵝溝奇險,險峻深幽的峽谷讓人驚嘆不已。峽谷中,河水濤聲震耳,涼風習習撲面,懸崖古松屹立,瀑布飛瀉直下,生態(tài)環(huán)境優(yōu)美,自然景觀奇特。如此鬼斧神工的自然奇觀,實屬罕見。</p> <p>官鵝溝雄偉,在海拔1760米~4150米之間,群山錯落,綠水環(huán)繞,古樹參天,氣象萬千。</p> <p>官鵝溝的兩大主景區(qū)是官珠溝和鵝嫚溝。 官珠溝以瀑布和峽谷風光為主,山澗瀑布成群。最讓人震撼的一處景點就是“官鵝天瀑”了,瀑高幾十米,有種"飛流直下三千尺"的壯觀。</p> <p>玉液瓊漿瀑</p> <p>琴韻三疊瀑</p> <p>天女散花瀑</p> <p>虎嘯瀑</p> <p>九疊瀑</p> <p>龍涎瀑</p> <p>上山途中有不少瀑布從懸崖掛出,可惜太過匆匆,未能全部記住名字。然瀑布本無名,都是人命之,看恣態(tài)各異,由人想象吧。</p> <p>【麥積山石窟】(又名麥積崖,因形如農家麥垛而得名)位于甘肅省天水市東南約45公里。是中國四大名石窟之一,素有“東方雕塑館”的美譽。</p> <p>麥積山石窟始鑿于十六國時期的后秦,后又經歷代開鑿修建,共有洞窟194個?,F存歷代泥塑、石雕像7200余件,壁畫1300余平方米。其中最有價值的洞窟有牛兒堂、萬佛堂、天堂沿、123窟、84窟等。</p> <p>難忘之處的合影</p> <p>麥積山石窟被譽為"東方雕塑館",現存佛教窟龕194個,泥塑石雕、石胎泥塑七千二百余身,壁畫一千三百余平方米。一個顯著特點是洞窟所處位置極其驚險,大都開鑿在懸崖峭壁之上,洞窟之間全靠架設在崖面上的凌空棧道通達。</p> <p>洞窟之間全靠架設在崖面上的凌空棧道通達。這些凌空棧道,是為了后來的參觀者而架設的。原來的各個洞窟,其實并沒有互相的通道,而是自行其事,各參各的禪,各悟各的道。</p> <p>【張掖七彩丹霞】位于張掖市臨澤、肅南縣境內。它獨具特色的西北景致,電影《長城》《三槍拍案驚奇》取景地。張掖的丹霞地貌發(fā)育于距今約200萬年的前侏羅紀至第三紀。數以千計的懸崖山巒全部呈現出鮮艷的丹紅色和紅褐色,造型奇特,色彩斑讕,氣勢磅礴,進入景區(qū)需要乘坐景區(qū)內區(qū)間車進入每處觀景臺觀看奇特的地貌。</p> <p>該地貌發(fā)育于祁連山山麓、祁連山大斷裂帶這個特殊地帶,構造活動和水蝕、風蝕及崩塌共同作用,促使形成了這種特殊的地質遺跡。</p> <p>這段紅色砂巖在白堊紀時期受強烈的侵蝕、分割、融蝕和重力崩塌等綜合作用而形成塔狀地形,猶如一只神龜仰頭向天,既鎮(zhèn)守降服的巨龍,又訴說著億萬年的滄桑巨變。景點名為“神龜問天”。</p> <p>拾級而上,山體兩側紅白黃均勻分布的彩帶宛若華麗的絲綢鋪在山體之上。舉目遠眺,氣勢壯觀。</p> <p>眼前數十公里長的丹霞景觀,猶如飄落在灰色山巒中的一條條五彩斑斕的綢帶,讓人只看一眼便會如癡如醉,沉迷不已。</p> <p>七彩丹霞色彩斑斕美侖美奐令人目不暇接。當地人說“這種色彩只有通過眼睛才能看到,照相機拍不下來,這叫帶不走的色彩?!笨磥?,只有身臨其境親眼目睹,才能享受到大自然賜給人類的美麗,這次來值了!</p> <p>嘉峪關方特游樂園。鄧燕平、湯貴懷夫妻為我們此行拍了很多珍貴的照片,又聯(lián)系免費在此參觀游覽。</p> <p>【嘉峪關】我們此行最后一站。嘉峪關號稱“天下第一雄關”,位于甘肅省嘉峪關市西5千米處最狹窄的山谷中部,城關兩側的城墻橫穿沙漠戈壁,北連黑山懸壁長城,南接天下第一墩,是明長城最西端的關口,歷史上曾被稱為河西咽喉,因地勢險要,建筑雄偉,有連陲鎖鑰之稱。</p><p>我們這次主要參觀了嘉峪關關城、懸臂長城和天下第一墩。</p> <p>嘉峪關是古代"絲綢之路"的交通要塞,中國長城三大奇觀之一(東有山海關、中有鎮(zhèn)北臺、西有嘉峪關)。</p> <p>天下雄關碑</p> <p>嘉峪關曾是絲綢之路的海關,中西往來的國門。人們出入嘉峪關必須持有相當于現在護照的"關照"。"請多關照"一詞就來源于此。</p> <p>長城第一墩</p> <p>懸臂長城距離嘉峪關市區(qū)約11公里,距離嘉峪關關城約7公里,因筑于約四十五度的山脊之上,形似凌空倒掛,因而得名“懸臂長城”。 懸臂長城是嘉峪關關城的北向延伸部分,是嘉峪關古代軍事防御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始建于明嘉靖十八年(1539年),現在只存750米,經1987年修繕,由漫道、垛墻、墩臺組成,在首尾各增修一座墩臺,共有三座墩臺。</p> <p>特殊時期的特殊出行即將結束,分別幾十年的朋友相聚在一起,相互幫助,朝夕相處數日,值得永遠回憶!</p> <p> 難忘的甘南之行至此結束了。一路所見,所感,所思,所悟,是我晚年又一次見識的補充,心靈的洗滌,人生的感悟~足矣!</p><p> 甘南的風景并不完全在景區(qū),在遼闊草原,彎曲山路上,可以說一路都是風景!</p><p> 潔白的云朵,黝黑的牦牛、湛藍的天空、碧綠的草場,金黃的轉經筒,絳紫的袈裟,黛青的群山,暖橙的夕陽,還有牧民緋紅的臉龐,這就是甘南!</p><p> 這里的風景原始又純粹,這里的人質樸又純真,這里有遠離商業(yè)社會的生活,這里有洗滌心靈的力量,這里就是甘南,一個將信仰融進生命的地方。</p><p> 本文中引用了朋友們的圖片,在此表示歉意和感謝??</p><p>謝謝欣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