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雅俗共賞的執(zhí)著與追尋</p><p> 一一軍旅書法家王殿華書法藝術欣賞</p> <p><br></p><p> 雅俗共賞的執(zhí)著與追尋</p><p> 一一軍旅書法家王殿華作品欣賞</p><p> 青島科技大學教授 王才路</p><p><br></p><p> 書藝的雅俗共賞之美,這不僅是軍旅書法家王殿華時常思考的問題,也是他長期的執(zhí)著與孜孜不懈地藝術追尋。</p><p> 王殿華出生在齊魯大地,家父是位私塾先生,平生酷愛書法,勤勉為民。王殿華自幼受其熏陶,從小認真臨摹、練習,血脈中流淌的是民族文化的精華。在故鄉(xiāng)讀書、教書的生涯中,他的硬筆、軟筆書寫在板報、墻報這方舞臺上,顯現(xiàn)鳳毛麟角,倍受眾人青睞。在部隊火熱的生活中,他如魚得水,不論是在連隊當文書,還是在大學期間,他都是出色的墻報員,十年磨一劍,奠定了他良好的書法基礎。走進書法藝術的殿堂之后,他先從書法理論研究入手,平時公務繁忙,但他仍然在工作余暇專心致志讀帖、臨帖、研帖,研讀了上百余部書法理論專著,吸納古今書法精華,博采眾美。其間,常常是半夜醒來,翻身伏案,潛心鉆研,先后反復研讀了《中國書法鑒賞大典》、《王羲之書法全集》、《中國書法全集》、《三希堂全集》、《啟功書畫鑒賞》等。并利用節(jié)假日,反復觀看啟功、沈鵬、歐陽中石等當代書法大家的講座錄像。即便是在緊張的工作中,他都是用漂亮的硬筆書法作筆記。中國書法藝術博大精深,源遠流長,要成就事業(yè),必須苦下功夫。王殿華幾乎利用所有空閑時間,一遍遍地臨摹王羲之的《蘭亭序》、懷仁的集王《圣教序》,智永、趙孟頫、文征明、啟功等古今名家名帖,爛熟于心,深得要訣。他經(jīng)常出差,只要見到碑帖或展覽,總是細心觀摩,拍照留用。為了增強書法的力度,他不知求教了多少名家;為了活躍章法,他又深入草書當中,臨摹《十七帖》、《書譜》和《前后出師表》等。功夫不負有心人,道性自然長進。經(jīng)過長期修行,王殿華師古不薄今,厚積薄發(fā),其作品結(jié)構(gòu)嚴謹,體態(tài)俊秀,用筆清朗,章法自然,神采飛揚而不張揚,意韻深厚而不苦澀。展示出清秀、綺麗、高貴的鮮明風采??赐醯钊A的書法作品不難發(fā)現(xiàn),他把職業(yè)軍人的英俊瀟灑、詩人的浪漫情懷、學者的嚴謹、書法家的純真融為一體,形成了王殿華書法藝術的獨特風格,這正是他長期孜孜以求的書藝的雅俗共賞之美。</p><p> </p> <p> 王殿華閱歷豐富,文采飛揚。自幼喜愛文學,筆耕不輟,曾在《解放軍報》、《軍事雜志》、《現(xiàn)代兵種》、《中國青年報》、《兵器知識》等二十幾家報刊發(fā)表二百余篇稿件,曾任《解放軍報》通訊員 、《人民工兵雜志》特邀通訊員、《工程兵報》優(yōu)秀通訊員;主編條令、條例、教范、教材等60余部;并著有《走向世界的中國工程兵》、《布谷聲聲》文集;十幾篇作品獲獎。從領導崗位退休后,創(chuàng)作了大量的書法詩歌作品,九年時間,在幾十家報刊登載了400多篇(幅)作品。文學藝術的修養(yǎng)豐富了他的人生,又夯實了他書法藝術的深厚底蘊;反之,書法藝術的銳進,又促進了文學藝術的深化。深厚的學養(yǎng)為王殿華的書法藝術插上了騰飛的翅膀,他以詩入書,寓詩于書,就像他刻的引首章“詩情墨趣”所蘊含的意境那樣:“詩情生發(fā)時,墨跡出雅趣。</p><p><br></p> <p> 王殿華藝術簡介</p><p><br></p><p> 王殿華,1955年生,山東武城人。曾任原總參軍訓和兵種部工程兵局局長。原解放軍理工大學兼職教授。現(xiàn)為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會員,****理事,國家機關華和廳書畫院副院長,青島乾誠書院院長,山東省書法家協(xié)會會員,工程兵書畫攝影協(xié)會副會長,中國詩歌學會會員。王殿華的書法,追求大眾認可,雅俗賞。曾20多次參加全國書法大展并獲獎;300多幅書法作品刊登在《解放軍報》,《書法導報》等40多家報刊;發(fā)表詩歌散文400多首(篇);著有《王殿華書法集》。2014年被評為第四屆中國最具有網(wǎng)絡人氣美術家年度人物。多次被聘為當代中華軍旅詩詞大獎賽評委。近幾年,其作品追求詩書合璧,相得益彰,深得藏家青睞。</p><p>聯(lián)系電話:13511010068</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