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r></p><p>在寸土寸金的深圳,我有一所簡陋的房子。里面沒有任何一件家具,甚至連一張椅子桌子也找不到。一張床,一件行李箱,還有幾件隨身的衣物,便是我全部的家當。不過還是應該感到滿足吧,起碼不會為每個月的房租水電費發(fā)愁。</p><p><br></p><p>一床灰色的毯子和被子,橫臥在一張窄窄的鐵床上,似乎從來沒有洗過,也從來沒有疊過。房間似乎也從來沒掃過,喝過的飲料瓶、抽過的煙蒂、臟兮兮的散發(fā)著臭味的衣物,滿地都是。眼睜睜看著滿屋的狼藉,可就是沒有人打掃,也許大家太累了,也許太懶了吧。</p><p><br></p><p>在高樓林立的深圳,我有一所“混合式”的房子。里面住著不同口音、不同性別的幾位同事。像演出搭建的舞臺,墻上拉扯著兩三塊歪歪扭扭的布, 那是遮羞用的。在遮羞布的掩飾下,大家在各自的地盤小心翼翼地維護著自己的尊嚴。</p><p><br></p><p>最里面的是一對夫妻,每晚都睡得很早, 可丈夫的鼾聲吵得讓人只想把他攆走;旁邊的一位婦女,五十多歲了,每晚刷著抖音咯咯咯地笑個不停;湖南的酒鬼,抱著酒瓶喝了白酒喝啤酒,狂吹著一直到半夜。</p><p><br></p><p>我是寂靜的,既不會陪室有喝酒,也不會陪人打幾場麻將,也不會和他們天南海北地胡聊一下,室友甚至忽略了我的存在。</p><p><br></p><p>房間太喧鬧了,如果不是睡覺,我寧愿呆在室外,“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我這樣安慰自己。</p><p><br></p><p>在繁花似錦的深圳,我有一所偏僻的房子。周圍群山聳立,小路迂回曲折。一直以來,我都不知自己身在何方。有一個晚上,我去探望一位生病的工友,在離房子幾十米遠的路口迷路了。導航一會兒提示往東,一會兒提示往西,可就是找不到房子,急得我快發(fā)狂了。問一下路,或者坐個出租車吧,可尷尬的是,我不知道房子在哪條路、哪個區(qū), 因為導航顯示那片全是無名道路。</p><p><br></p><p>在燈紅酒綠的深圳,我有一所飄渺的房子。它像風中的鳥巢,懸在空中,不知能住多久;它是海市蜃樓,飄忽不定,讓我感到前路迷茫。</p><p><br></p><p>來深圳是在一個風雨交加的深夜,一個火辣辣的中午,我背著包,拖著行李箱,離開深圳又去尋找屬于我的房子。</p><p><br></p><p>你問我到哪里去,我行蹤不定,不好回答,還是去問一問那流浪的白云,問一問那南飛的大雁,問一問那飄飛的落葉吧!</p><p><br></p><p>白云的家在天空,鳥兒的家在樹林,落葉的家在大地,我的家呢?天大地大,可是我的歸宿還是那飄渺的房子??!</p><p><br></p><p>這所房子是我為我量身打造的,每當我流浪時, 它就會收留我。</p><p><br></p><p>其實,我也說不上來,是我背著小房子,還是小房子載著我,一直在這個世界上飄啊飄。</p><p><br></p><p>我如同一只蝸牛一般,背著我的小房子,流浪了許多地方。二十年來,我從冰天雪地的冰城,到冬季無雪的南方,從偏僻的不毛之地,到熙熙攘攘的大都市,從黑土地到黃土地,從山丘到平原,我到過很多地方,唯一不變的是這所房子——用鐵皮拼接而成的工棚。</p><p><br></p><p>在我所流浪的形形色色城市中,我有一所小小的房子,里面僅容得下我的的身子 ,我的靈魂一直在流浪。</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