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這是最快樂的日子、這是最悲傷的日子。</p> <p>Zcy在這個世界上待機時長20年整。</p> <p>20歲的開頭很幸福,被很多很多人惦念著。零點的鐘聲還未敲,但已經(jīng)不會去刻意數(shù)著誰誰的祝福了。</p> <p><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font-size: 15px;">推送里還有兩個小可愛的祝福沒猜出是誰QAQ</span></p> <p>常常說自己最自信在小學(xué),最自卑在初中,最自棄在高中,最自知在大學(xué)。從小到大總不自覺在和身邊人對比著,慢慢走高的過程中反而逐漸找準了自己的位置。</p><p><br></p><p>一個INFJ,一個精神社科人。想柔和地與世界對抗,想擁有話語權(quán),想做人與人的連結(jié)者,想做清醒的觀察者。喜歡自閉,需要合群,講話容易不過腦子,有話則長。會對陌生的善意惶恐,會不知道如何主動打開自己。不知道怎么直言的,會代之以可愛的表達方式。一直堅守“我們的行為不能改變世界,但能改變?nèi)恕!?lt;/p><p><br></p><p>總之,終極目標(biāo)明確,山中道路云遮霧罩。</p><p><br></p><p>去年在草稿紙上涂下“我們對‘優(yōu)秀’追逐日久,卻往往忘了這不是一個標(biāo)準化的名詞,也在這樣的追逐中不斷地走失和重建?!北疽詾槭欠牌搅诵膽B(tài),沒想到只是拿了張預(yù)言家牌,為一次次的走失做了最清醒的鋪墊。</p><p><br></p><p>破圈競爭太辛苦,絕大多數(shù)人都在高考后的既定賽道里按部就班。專業(yè)出路同質(zhì)化的社會里,評價標(biāo)準無可避免地被同質(zhì)化,我們在被評價的同時也在不斷地用社會標(biāo)準拷問自己。于是,人被平鋪成了試卷,每一個側(cè)面給一把精密的尺。</p><p><br></p><p>更有趣的是,自我焦點效應(yīng)下,放大的是缺點而不是優(yōu)點。就像每次考試后我們總會反思錯誤,卻不會驚呼“我居然做出了這么多!”</p><p>其實成功也是值得反思的。</p><p><br></p><p>種種因素下,我們越活越自卑、越活越焦慮了。會去羨慕通透的人、自信篤定放著光的人、將熱情和職業(yè)綁定的人。</p><p><br></p><p>現(xiàn)在是不可能了,只能暗暗期待著下一個十年。到三十歲,我也可以乘風(fēng)破浪嗎?</p><p><br></p><p><br></p><p><br></p> <p>再聊一些開心的。</p> <p>20歲第一天很刺激。早上改完ppt極限搬家和外灘say byebye,下午和晚上和各路朋友嘻嘻哈哈刷街吃飯,晚上兜兜轉(zhuǎn)轉(zhuǎn)回到原處,在外灘和步行街度過了可能是近期最后一個柔和夏夜。</p><p><br></p><p>收到各路朋友的祝福。一直覺得能被幾個人記住就已經(jīng)是很幸福的事情,卻沒想到能夠被這么多人惦念著。(評論區(qū)就不放了嘻嘻)</p><p><br></p><p>Feel blessed to be 20.</p><p><br></p><p><br></p> <p>最后慣例許愿時間。</p><p><br></p><p>看過一句話:“只要努力就能成功,其實是一種傲慢。”那先貪心許愿付出都有所得、能夠?qū)崿F(xiàn)所有想實現(xiàn)的可能。</p><p><br></p><p>然后更勇敢一點、更努力一點、更自律一點。</p><p><br></p><p>最后,無論身處何處,都能篤定心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