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入秋,天高云淡,風輕氣爽,星熱夜涼,桂花飄香,古人云風吹一片葉,萬物已驚秋。</p> <p> 人的一生,也有四季。幼少年朝氣蓬勃,是學習與成長的春季。青壯年精力充沛,是建業(yè)與奮斗的夏季。中成年風華正茂,是成功與成就的秋季。逾老年飽經(jīng)風霜,是享受天年的冬季。</p> <p> 人的一生,猶如一年四季,風風雨雨,坎坎坷坷,不可能風調(diào)雨順,事事如意,但可擺正心態(tài),順其自然,盡力使自己人生的秋天有所收獲,有所成就,有所風光。</p><p>每年立秋,都有一個交接時刻(黃道位置:太陽到達黃經(jīng)135度),以中午12點為界,之前交接為早立秋,之后交接為晚立秋。衣諺道:“早立秋,涼颼颼,晚立秋,熱死?!?。2020年8月7日9時6分3秒,是今年立秋交接的時刻,是調(diào)早立秋?!傲⑶镏諞鲲L至”,“一場秋雨一場寒”。</p><p>立秋是24節(jié)氣之一,24節(jié)氣是我們偉大中華民族數(shù)干年文化智慧與經(jīng)驗的寶貴傳承,</p> <div> 2016年11月30日,被列入國際教科文組織世界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能助人了解與熟記24節(jié)氣的歌謠:“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立秋,是第13個節(jié)氣。“立“是開始,秋字由“禾”與“火“構(gòu)成,衣事中意味著禾谷類作物開始成熟。24節(jié)氣中,每兩個節(jié)氣之間有三個物候,每候5天。立秋之后是處暑,其間三候,一候涼風至,二候白露降,三候寒蟬鳴。立秋之后,雖然逐漸涼爽,但仍然高溫炎熱,俗稱“秋老虎”。按氣象學意義所講的秋天,日平均氣溫須連續(xù)五天低于或等于22℃,才真正進入涼爽的秋天,在湖南來講,要到9月下旬。</div><div> 時到立秋年過半,可能有澇也有早。秋天深意道不盡,各人自享幸福年。</div> 立秋,自古以來,無數(shù)文人墨客都喜歡在立秋這一節(jié)氣上做文章抒發(fā)情感。<div> 《紅葉》羅隱<br>不奈荒城畔,那堪晚照中。野睛霜混綠,山冷雨催紅。游子溺陵道,美人長信宮。等閑居歲暮,搖落意無窮。<br></div> 《落葉》齊己<br>落多秋亦晚,窗外見諸鄰。世上誰驚盡,林間獨掃頻。蕭騷微月夜,重疊早霜晨。昨日繁陰在,鶯聲樹樹春。<br> 《落葉》王建<br>陳綠向參差,初紅已重疊。中庭初掃地,繞樹三兩葉。<br> 《岳州看黃葉》張說<br>白首看黃葉,但顏復幾何??諔M棠樹下,不見政成歌。<br> 《紅葉》吳融<br>露染霜干片片輕,斜陽照處轉(zhuǎn)烘明。和煙飄落九秋色,隨浪泛將千里情。幾夜月中藏鳥影,誰家庭際伴量聲。一時衰颯無多恨,看著清風彩剪成。<br> 《立秋前一日覽鏡》李益<br>萬事銷身外,生涯在鏡中。唯將兩鬢雪,明日對秋風。 《立秋日》令狐楚<br>平日本多恨,新秋偏易悲。燕詞如惜別,柳意已呈衰。事國終無補,還家未有期。心中舊氣味,若校去年時。<br> 《立秋日曲江憶元九》白居易下馬柳陰下,獨上堤上行。故人千萬里,新蟬三兩聲。城中曲江水,江上江陵城。兩地新秋思,應同此日情。 <p> <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