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遼寧省實驗中學“老三屆“編輯部征文活動之——尊師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五十五年師生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蔣蘊玲老師是我們1965級初一三班的班主任。她畢業(yè)于遼寧省實驗中學,大學畢業(yè)后又回到實驗中學教書。我們有幸成為她帶過的一班學生。</p><p class="ql-block"> 蔣老師帶我們的時候30 多歲, 她的愛人是著名戰(zhàn)斗英雄、為搶救部屬光榮負傷的傷殘軍人司漢民,家里的生活負擔可想而知。為了教育好我們這群懵懂少年,蔣老師每天早早地來到學校,晚上八九點鐘才離開。蔣老師的課講得十分精彩,引領(lǐng)著我們在知識的海洋里盡情徜徉。</p><p class="ql-block"> 誰料好景不長,兩年的停課“鬧革命”之后我們被“一窩端”地下到農(nóng)村去斗地戰(zhàn)天。 我們的蔣老師,心里牽掛著在黑土地上刨食的弟子們,“他們這么小,干活那么累,能不能吃得飽?”</p><p class="ql-block"> 聽說有人要去盤錦,老師通過嘴攢肚挪和從鄰居那兒討來的副食票,買了好幾斤的小動物餅干,托人送到我們下鄉(xiāng)的地方。蔣老師把這些餅干數(shù)了一遍又一遍,反復(fù)盤算著每個學生可以分得幾塊兒餅干。雖然,由于某些特殊原因餅干沒能送到。幾十年后,方才得知這個故事的我們,依舊被感動得熱淚橫流。</p><p class="ql-block"> 在我們離開實驗園以后幾十年的日子里,蔣老師依然一如既往地關(guān)心著當年學生們的成長。她時不時地告誡我們要正直正派做人,要注重學習,提高全面素質(zhì)。甚至還提醒我們哪個時段要注意讀好哪幾本經(jīng)典著作……</p><p class="ql-block"> 應(yīng)當說,實驗同學們的小有成就,是與以蔣老師為代表的恩師們的辛勤栽培、不間斷關(guān)心和諄諄教誨密不可分的。作為學生,只是依照恩師們所指點的路數(shù),做了自己該做之事。</p><p class="ql-block"> 當下,“老三屆”里年齡最小的我們已踏上了“奔七"之路,教過我們的老師也愈發(fā)蒼老,身體狀態(tài)大不如前。蔣老師患上了比較嚴重的骨關(guān)節(jié)炎,行走困難。但每當我們這些老學生出現(xiàn)在她面前時,老人家都異常興奮,捧出拖著病腿買來的新鮮水果招待大家。鬢發(fā)染霜的學生們像當年一樣,圍坐在老師身邊,口無遮攔地訴說著自己或是坎坷或是幸福的經(jīng)歷。學生們依舊習慣性地提出各式各樣的問題,想從當年的老師那里尋找出自己所期盼的答案。應(yīng)該說, 每一次的師生相聚,都有著過年一樣的感覺。一次,蔣老師因為記錯了即將相聚的時間,白白地興奮了兩夜沒有睡覺。</p><p class="ql-block"> 2018年9月22日,是我們實驗中學三個班下鄉(xiāng)盤錦50周年的紀念日。年邁的蔣老師堅持要親自前往。經(jīng)過幾天的反復(fù)勸說,老師才很不情愿地同意了我們的意見。紀念活動結(jié)束后,同學們從盤錦趕回沈陽,第二天就將大家精心制作的紀念冊送到了蔣老師的手上。</p><p class="ql-block"> 眼看著省實驗中學建校70 周年的日子就要到了。作為曾經(jīng)的實驗學子和教師,蔣老師的心里很不平靜。經(jīng)李曉明同學提議,老師召集當年的學生們翻箱倒柜地找出當年的老照片,滿懷激情地制做了一幅飽含著美好心愿的祝頌圖。</p><p class="ql-block"> 衷心祝福遼寧省實驗中學建校70 周年!</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2019年5月4日,年近九旬的蔣蘊玲老師被當年的學生們用輪椅推進了實驗園,用顫抖的手鄭重地在校慶簽名板上簽名。</p> <p> 校園中,恰巧遇到姬慶生老校長,兩位老人互致真誠問候。</p> <p class="ql-block"> 風采依然的女生們無拘無束地聚攏在蔣老師周圍。</p> <p> 師生們又來到當年的教室。</p> <p> 請敬愛的蔣老師再給我們上一堂語文課。</p> <p class="ql-block"> 1965級其他班的同學們也紛紛來到蔣老師身旁,再享受一次簇擁著昔日老師的美好感覺 。</p> <p> 校園的長廊里,師生們將快樂的身影定格在照片上。</p> <p class="ql-block"> 餐廳里,再來一次難忘的合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70年的校慶轉(zhuǎn)瞬已過去一年,不少人依舊沉浸在當天的歡快和熱烈之中。母校的校訓我們已牢記于心:“明心知往,力行求至?!睙o論將來的一天我走到哪里,我們都會自豪地說上一句:“我是曾經(jīng)的實驗人!”</p><p class="ql-block"> 還需鄭重說明,本文中提到的蔣蘊玲老師僅僅是實驗校園里眾多優(yōu)秀園丁的縮影。同樣給我們這些學生留下難忘美好印象的還有數(shù)學老師吳承棣、英語老師劉富研、地理老師李映修、音樂老師李英、體育老師馮騰千、美術(shù)老師孟憲坤、生物老師李家驥和徐榮環(huán)。還有臨時給我們代課的黃金葉老師、禮廣貴老師。他們以全身心的投入,用厚重的學識和極端的熱忱賦予了我們永遠的愛!</p><p class="ql-block"> 臨近古稀再回首,</p><p class="ql-block"> 最是難忘實驗情。</p><p class="ql-block"> 遼寧省實驗中學 ,我親愛的母校—— 請接受您曾經(jīng)的學生們再一次深深的祝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攝影/撰文:楊星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0年6月11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