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精品久久性爱|玖玖资源站365|亚洲精品福利无码|超碰97成人人人|超碰在线社区呦呦|亚洲人成社区|亚州欧美国产综合|激情网站丁香花亚洲免费分钟国产|97成人在线视频免费观|亚洲丝袜婷婷

《一日一畫》~巴黎封城55天畫冊

崔麗軍

<h3><b>2020,這是一個特殊的春天,新冠病毒</b><b>疫情之下,世界停擺,巴黎封城。</b></h3><h3>從2020年3月17日起,到5月11日止,</h3><h3>“封城Confiner”共計55天。</h3><h3><br></h3><h3>“疫情”,~出我所料,</h3><h3>“閉門”,~非我所愿,</h3><h3>“藝術(shù)”,~為我所愛,</h3><h3>“修行”,~由我所選。</h3><h3>合在一起,成了我:</h3><h3><b>《疫情、閉門、藝術(shù)、修行》的</b><b>《一日一畫》。</b></h3><h3><b></b>最初想法,僅是臨摹<b>《敦煌莫高窟》</b>,</h3><h3>是為實現(xiàn)很久的心愿??,也是為了不荒廢“被隔離”的時間。</h3><h3>后來,漸漸有了<b>《巴黎系列》</b>,那是出于在“隔離”中,對巴黎的熱愛和想念。</h3><h3><br></h3><h3>55天中,恪守諾言,一日一畫:</h3><h3><b>大隱隱于市,心靜自然清;</b></h3><h3><b>藝術(shù)為宗旨,閉門即修行。</b></h3><h3><br></h3><h3>今天,結(jié)束了55天封城,我也完成了55幅畫。</h3><h3>這55天中,感觸良多,但最讓我感動的,是許多熱愛藝術(shù)的朋友,每天和我的畫相隨相伴,呼應(yīng)唱和,共同渡過了這段不平常的日子。</h3><h3><br></h3><h3><b>55幅畫乃個人隨興之作,不成大雅。</b></h3><h3><b></b><b>匯集成冊,只</b><b>是為了對這段特殊時期的紀念,也是</b><b>對自己的交代。</b></h3><h3></h3><h3><b>更是對在此期間,所有支持我、鼓勵我、陪伴我的朋友們的衷心感謝和報答</b><b>~歷史風浪中,我們一起走過!</b></h3><h3>??????</h3><h3><br></h3> <h3><b>1.</b></h3><h3>2020年3月17日,周二。</h3><h3>疫情閉門藝術(shù)修行第一天:</h3><h3>《一天一畫》:《敦煌系列》(1)</h3><h3><br></h3><h3><b>菩薩</b></h3><h3>”佛”能成像,始于一世紀的“大乘佛教”,也是印度貴霜帝國興起的時期。“因其地處印度與中亞﹑西亞交通的樞紐﹐又受希臘——馬其頓亞歷山大帝國﹑希臘——巴克特里亞等長期統(tǒng)治﹐它的佛教藝術(shù)兼有印度和希臘風格﹐故又有“希臘式佛教藝術(shù)”之稱。犍陀羅藝術(shù)形成后﹐對南亞次大陸本土及周邊地區(qū)(含中國新疆、中國內(nèi)地、日本、朝鮮等國和地區(qū))的佛教藝術(shù)發(fā)展均有重大影響。~百度百科</h3><h3>唐初佛像,深受西域影響,故頗有西方人物特點,別著急,以后會漸漸漢化。</h3><h3>—崔麗軍,2020、03、17、巴黎。</h3> <h3><b>2,</b><br></h3><h3>3月18日,周三</h3><h3>疫情閉門藝術(shù)修行第二天:</h3><h3>一日一畫~《敦煌飛天》(2)</h3><h3>莫高窟248窟~北魏</h3><h3><br></h3><h3><b>飛天</b></h3><h3>早就想畫《敦煌》系列,趁疫情在家閉門之際,正好安心作畫,樂在其中。</h3><h3>很喜歡原版敦煌飛天的藍色飄帶,色彩濃烈純凈,頗有馬提斯的韻味。</h3><h3>把中國壁畫中淡描的飛天裙子,改用色彩強烈的紅色,加上襯地的黑色,想象中是那涅槃的火鳳凰,無畏的沖向黑色的深淵。</h3><h3><br></h3><h3>感謝大家的鼓勵,疫情期間,自娛自樂,陶心養(yǎng)性,如能給大家?guī)睃c快樂,不勝榮幸之至!??</h3><h3>—崔麗軍,2020、03、18,巴黎。</h3><h3>……………………………………………………………………………………</h3> <h3><b>3,</b></h3><h3>3月19日,周四。</h3><h3>疫情閉門藝術(shù)修行第三天。</h3><h3>一日一畫:《敦煌莫高窟》系列(3)</h3><h3><br></h3><h3><b>“反彈琵琶”</b></h3><h3>第112窟,中唐。</h3><h3>中唐時期,大量壁畫為經(jīng)變畫,其中尤以“伎樂天”為特色。今特改用白描法,突出其裙帶飄風之感。</h3><h3>—崔麗軍,2020,03,19于巴黎。</h3><h3></h3><h3>………………………………………………………………………………</h3> <h3><b>4,</b></h3><h3>3月20日,周五</h3><h3>疫情閉門第四天,</h3><h3>一日一畫:《敦煌壁畫》(4)</h3><h3>莫高窟,45窟,盛唐</h3><h3><br></h3><h3><b>菩薩頭部</b>。</h3><h3>此菩薩頭戴花冠,肩垂冠帶。雖胖了點,但唐代以胖為美,且稱之為“雍容華貴”吧。</h3><h3>—崔麗軍,畫于2020、03、20,巴黎。</h3> <h3></h3><h3><b>5,</b></h3><h3>3月21日,周六。</h3><h3>疫情閉門藝術(shù)修行第五天</h3><h3>一日一畫:《敦煌壁畫系列》(5)</h3><h3><br></h3><h3><b>供養(yǎng)菩薩</b>,</h3><h3>第401窟,初唐</h3><h3>人稱她是莫高窟最美的菩薩之一,</h3><h3>今特意用現(xiàn)代水彩畫法,將她身后的繪花墻壁改成春花爛漫之景。</h3><h3>現(xiàn)在,她是我的《春之女神》。??</h3><h3>—崔麗軍,2020、03、21,巴黎。</h3><h3></h3><h3><br></h3> <h3><b>6,</b></h3><h3>3月22日,周日。</h3><h3>一日一畫,《敦煌系列》(6)</h3><h3><br></h3><h3><b>菩薩頭像</b>,素描。</h3><h3>喜歡佛像的沉穩(wěn),寬和與平靜,線條簡單,取佛家“甘于淡泊,樂于寂寞”之哲理,</h3><h3>此時此刻,也許需要有這樣的心理定力。</h3><h3>—崔麗軍,2020.03.22。巴黎</h3><h3></h3><h3>………………………………………………………………………………</h3><h3>評:美好安詳!??</h3> <h3><b>7,</b></h3><h3>3月23日,周一。</h3><h3>疫情閉門藝術(shù)修行第七日</h3><h3>一日一畫,《敦煌系列》(7)</h3><h3><br></h3><h3><b>莫高窟雙飛天,</b>第321窟 初唐。</h3><h3>二位飛天凌空而降,手持蓮花。</h3><h3>碧海藍天,祥云環(huán)繞,…</h3><h3>唐代的敦煌飛天,達到最完美的階段,</h3><h3>李白有詠贊敦煌飛天仙女詩曰:</h3><h3>素手把芙蓉,</h3><h3>虛步躡太空。</h3><h3>霓裳曳廣帶,</h3><h3>漂浮升天行。</h3><h3>愿她們帶給我們吉祥好運!</h3><h3>注:敦煌壁畫中的人物,畫時采用鉛白(即堿式碳酸鉛) ,畫時應(yīng)是淺色的。多年后,遇空氣中硫化氫氣體發(fā)生反應(yīng),變成黑色,并不是“非洲”的黑飛天。??</h3><h3>—崔麗軍,2020、03、23,巴黎。</h3><h3></h3><h3>………………………………………………………………………………</h3><h3>評:▲雙飛天(初唐 莫高窟321窟 西壁龕頂)</h3><h3>飛天身體輕盈,姿態(tài)優(yōu)美舒展,長裙裹足,巾帶隨色,但安祥欣喜的眉目,裝飾華麗可見,美麗別致。敦煌壁畫中著名的雙飛天。</h3> <h3><b>8,</b></h3><h3>3月24日,周二。</h3><h3>疫情閉門第八日<br></h3><h3>一日一畫,《敦煌系列》(8)</h3><h3><br></h3><h3><b>《思維菩薩》</b></h3><h3>莫高窟,第71窟,初唐,菩薩身復頭光,戴寶冠,著高髻,坐蓮花座。眉舒額展,寧靜祥和,作思維之相。</h3><h3>……</h3><h3>喜歡他的沉靜,善思,可謂之中國的《思想者》,且比羅丹的“思想者”少了那份“糾結(jié)”,姿勢舒服多了。嘿嘿…。</h3><h3>當今疫情亂世,可學其穩(wěn)心境,多思維,自可逢兇化吉,遇難呈祥,不信可以一試。??</h3><h3>—崔麗軍,2020,03,24,巴黎。</h3><h3></h3><h3><br></h3> <h3><b>9,</b></h3><h3>3月25日,周三。<br></h3><h3>疫情閉門藝術(shù)修行第九天</h3><h3>一日一畫:《敦煌莫高窟系列》(9)</h3><h3><br></h3><h3><b>《伎樂天舞樂圖》</b>(9)</h3><h3>榆林窟,第25窟,中唐。</h3><h3>無量壽經(jīng)變圖下方樂隊中,此伎樂天倨中起舞,一足上引,一足騰踏,二臂外張,擊打腰鼓。</h3><h3>喜歡她的張力十足,神采飛揚,瀟灑豪放,氣勢不凡,滿滿的大唐風韻。特繪之,為大家提神振氣。</h3><h3>原壁畫為群像彩色,為表現(xiàn)其裙帶飛揚,改用白描法單獨繪出,可與上周的白描《伎樂天~反彈琵琶》成姐妹篇。</h3><h3>—崔麗軍,2020、03、25、 畫于巴黎。</h3><h3><br></h3> <h3><b>10,</b></h3><h3>3月26日,周四。</h3><h3>疫情閉門第十天:</h3><h3>一日一畫:花??1。</h3><h3><br></h3><h3><b>《牡丹》</b></h3><h3>今天外面陽光明媚,春天真的到了。</h3><h3>換個主題吧!來幾朵中國牡丹。</h3><h3>牡丹花為花中之王,雍容華貴,又不失嬌艷,自古被稱為國色天香,花中之后。</h3><h3>李白詩曰:“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化濃”,為千古絕唱。</h3><h3>往年春天,常陪老父去北京中山公園、景山公園觀花,今找出當年拍的牡丹花,繪成此畫有感:</h3><h3>年年姹紫又嫣紅,而今憶花圖畫中。</h3><h3>縱是今年花無主,春光猶在不負卿。</h3><h3>—崔麗軍,2020、03、26,巴黎。</h3><h3></h3><h3><br></h3> <h3><b>11</b>,</h3><h3>3月27日,周五。</h3><h3>疫情閉門第十一天</h3><h3>一日一畫:《敦煌壁畫系列》(11)</h3><h3><br></h3><h3>“<b>佛說法圖</b>”,第249窟,西魏</h3><h3>聽佛說法的倆位“飛天,一著“褒衣寬帶”式長袍,另一長裙半裸,明顯的傳自西域和來自中原的兩種風格??梢娮晕魑海?世紀)起,佛教已經(jīng)傳入中國,并已在敦煌壁畫中進一步本土化。</h3><h3>喜歡這種粗獷簡約風格,頗有非洲藝術(shù)的原始美。其實許多歐洲早期宗教壁畫,都用類似的粗線條,古樸美麗,另有一股氣勢。</h3><h3>今首次試畫這種風格,為探索之作,感覺用油畫可能更好。。</h3><h3>那個西域飛天,頭戴花冠,肩、腰、胯,姿態(tài)優(yōu)美,十分之“酷”!想起現(xiàn)代許多走秀“模特兒”,“妖嬈”也不過如此吧,哈哈…??</h3><h3><br></h3><h3>—崔麗軍,2020、03、27,巴黎。</h3><h3><br></h3> <h3><b>12</b>,</h3><h3>3月28日,周六。</h3><h3>疫情閉門第十二天</h3><h3>一日一畫,《敦煌壁畫》(12)</h3><h3>莫高窟,第220窟。菩薩</h3><h3>今天選她,是因其清純脫俗,雖是菩薩,卻穿了一條蠟染印花藍布褲子,秀麗可人,嫣然江南小女子也。</h3><h3>菩薩坐蓮花臺,手持一支蓮花苞,應(yīng)了佛家“一花一世界”之說。</h3><h3>特意讓蓮花發(fā)出光暈,似火炬照亮黑暗 。我命其名曰:<b>《希望菩薩》。</b></h3><h3>衷心愿她給大家?guī)硐Mc吉祥。</h3><h3>—崔麗軍,2020,03,28,巴黎</h3><h3></h3><h3><br></h3> <h3><b>13</b>,</h3><h3>3月29日,周日。</h3><h3>疫情閉門第十三天。</h3><h3>一日一畫,花??2</h3><h3><br></h3><h3><b>紫藤花</b></h3><h3>春天到時,最喜歡的花之一。</h3><h3>喜歡她開花時刻蓬蓬勃勃,艷而不俗,香而不膩。且能上能下,無論何等高墻,都能攀登纏越,笑容燦爛,絕對是個春天的勝利者。</h3><h3>今奉送與大家,祝大家一周好心情!</h3><h3>—崔麗軍,2020、03、29,巴黎。</h3><h3><br></h3> <h3><b>14</b>,</h3><h3>3月30日,周一。</h3><h3>疫情閉門第十四天</h3><h3> 一日一畫,《敦煌莫高窟》 (13)</h3><h3><br></h3><h3><b>脅持菩薩,</b></h3><h3><b></b>第272窟,北涼(421~439年)</h3><h3> 菩薩身材修長,神態(tài)高雅。她雙目下垂,足蹬蓮花,頭戴三珠寶冠,胸垂瓔珞,肩披彩巾,腰系長裙,風姿綽約。 </h3><h3>菩薩神情高雅,人體輪廓及眼部圓圈疊染,為天竺繪畫凹凸法。由于疊染部分顏料化學變化成黑色,今日看去,更有粗獷放達之感。</h3><h3> 此菩薩屬于敦煌莫高窟最早期壁畫,喜歡其裝束奇特,繪法精煉,用色大膽,幾乎有現(xiàn)代“卡通”人物的特點,別具一格。</h3><h3><br></h3><h3> 自開始臨摹敦煌壁畫以來,越來越感到先人的智慧與審美的精妙,看似簡單幾筆,卻是筆筆恰到好處,且能在最簡單的色彩中,變化出奇幻輝煌。 今以此畫祝大家新的一周安康吉祥!</h3><h3>—崔麗軍,2020、03、30,巴黎。</h3><h3><br></h3> <h3><b>15</b>,</h3><h3>3月31日,周二。</h3><h3>疫情閉門第十五天</h3><h3>一日一畫,花??3。</h3><h3><br></h3><h3><b>《櫻花時節(jié)》</b></h3><h3>三年前曾特于櫻花時節(jié)游走日本,從京都、大阪、奈良、伊豆、嵐山、名古屋,富士山,箱根、東京…一路隨櫻花?? 而行。美哉悠哉,看了個夠…。</h3><h3>聽聞今年因疫情,所有賞花景地統(tǒng)統(tǒng)關(guān)閉,且又逢罕見大雪,可惜了難得一見的雪壓櫻花。?? </h3><h3>見朋友圈發(fā)雪后櫻花照片,雪茫茫,花茫茫,真應(yīng)了詩句“寂寞開無主”。感慨萬千,草成小景一幅,以慰花魂。</h3><h3>—崔麗軍,2020,03,31,巴黎。</h3><h3></h3><h3><br></h3> <h3><b>16</b>,</h3><h3>4月1日,周三。</h3><h3>疫情閉門第十六天</h3><h3>一日一畫,《敦煌莫高窟系列》(14),</h3><h3><br></h3><h3><b>天王像</b>,第45窟 ,(盛唐)</h3><h3>“天王”,守屆天,佛教在世間的守護者。</h3><h3>如猛士,神情激昂,腳踏妖魔。</h3><h3>天王,是佛教宇宙觀中堪忍世界(娑婆世界)的“天”或“神”,大部來源于“婆羅門教”。地位排在佛陀的大弟子和菩薩之后。</h3><h3>佛教認為,宇宙間包括無數(shù)“世界”,“是無數(shù)個套在一座山的中軸上的圓盤,此山名“須彌山”。</h3><h3>今選他,</h3><h3>一,為改變“女性”主題:“天王”威武陽剛,霸氣十足,驅(qū)魔除妖,自當也“鎮(zhèn)病毒”~挑戰(zhàn)一下自己的表現(xiàn)力。</h3><h3>二,是選畫雕塑,對表現(xiàn)人物的立體感,技法上又有不同要求,對自己也是一個“挑戰(zhàn)”。</h3><h3>希望大家喜歡。?? </h3><h3>—崔麗軍,2020、04、01,巴黎。</h3><h3></h3><h3>………………………………………………………………………………</h3><h3>又:</h3><h3>本周據(jù)預(yù)測將是最艱難的峰值,希望此畫能給大家振精神,提正氣,戰(zhàn)勝病毒,贏來勝利。</h3><h3>評:小拳頭很可愛。??</h3> <h3><b>17</b>,</h3><h3>4月2日,周四。</h3><h3>疫情閉門第十七天。</h3><h3>一日一畫,《敦煌莫高窟》(15)</h3><h3><br></h3><h3><b>主尊</b>—<b>釋迦牟尼佛像</b>,第45窟,(盛唐)</h3><h3>主佛—釋迦牟尼,覺悟者。</h3><h3>原窟中,佛祖端坐“金剛座”上說法,左手放于膝上,右手應(yīng)作“說法印”(握掌并伸二指)。</h3><h3>畫了十幾天的敦煌莫高窟,今日終于畫到了主佛“釋迦牟尼”。愿借主尊佛的定力,佑眾生世界渡過疫情磨難,平毒鎮(zhèn)疫,贏來勝利勝利?!</h3><h3> ~一時興起,與佛祖開了個小小玩笑,特請他改了個“手印”~二指分開,把“說法手印”(二指并攏)變成“勝利手印”Victoire?,</h3><h3>本來還想讓他眨一只眼,后來想想有點“大不敬”,作罷。但他的神情還是保留了幾分“調(diào)侃”,很“Copain”的。哈哈!</h3><h3>今天又換了一種畫法,不用線條,完全用水彩上色,暈染出明暗效果,表現(xiàn)雕像似乎更好。不知眾位感覺如何?想聽聽諸位意見。 每天試試新方法,爭取能“好好學習,天天向上”。</h3><h3>—崔麗軍,2020、04、02,巴黎。</h3><h3></h3><h3>………………………………………………………………………………</h3><h3>評:??菩薩隨順世情,慈悲寬容。</h3> <h3><b>18</b>,</h3><h3>4月3日,周五。</h3><h3>疫情閉門第十八天。</h3><h3>一日一畫,自今日起開始《巴黎系列》(一)</h3><h3><br></h3><h3>《<b>封城</b><b>的巴黎</b>》</h3><h3>日前看到微信朋友圈發(fā)文,讓我們看到自疫情閉門以來,無人的巴黎,同樣美的令人窒息,感慨萬千。</h3><h3>春天是巴黎最早美的季節(jié),滿樹的櫻花?? 團團簇簇 ,游人如織。今年照片上的櫻花燦爛如舊,只是可惜無人賞觀啦。</h3><h3>愿用畫筆,把這美景定格,留下歷史性的紀念吧。?? ?? </h3><h3>—崔麗軍,2020、04、03,巴黎。</h3><h3></h3><h3><br></h3> <h3><b>19</b>,</h3><h3>4月4日,周六。</h3><h3><b>清明節(jié)</b></h3><h3>獻給爸爸媽媽的花。?? 花??4</h3><h3>這幅畫其實是十年前畫的,是父親在世時,清明節(jié)共同祭奠媽媽時的花,我畫了下來。</h3><h3>如今老爸也走了,清明節(jié)只剩了自己。</h3><h3>有時也傷感,想起曹雪芹的葬花詞:“儂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儂知是誰?”??</h3><h3>但人類就是這樣一代一代,“向死而生”的,</h3><h3><br></h3><h3>在與世界告別之前,每一天都用力的生活,是我能想到最“酷”的活法。</h3><h3>—崔麗軍,2020、04、04,巴黎。</h3><h3><br></h3> <h3><b>20</b>,</h3><h3>4月5日,周日。</h3><h3>疫情閉門第二十天 </h3><h3>《一日一畫》《巴黎系列》(二)</h3><h3><br></h3><h3> “<b>巴黎小街”。 </b></h3><h3>巴黎的魅力,不光在于游人如織的艾菲爾塔,圣母院,香舍麗榭…, </h3><h3>還在于那些“藏珍隅寶”的小街小巷,</h3><h3>那才是真正的巴黎:</h3><h3>高高的拱門內(nèi),曾經(jīng)掠過“火槍手”的馬隊;</h3><h3>高掛的路燈里,閃射出人類啟蒙的“Lumières”。</h3><h3>樹蔭遮掩的墻上,曾張貼過大革命的“宣言”,</h3><h3>見識過那歷史上的腥風血雨</h3><h3> ……</h3><h3>走進這里,你能看見:</h3><h3>古樸的路邊商標牌,是幾代傳承的手藝; </h3><h3>閣樓上的小窗,是哪位世界大文豪的故居,</h3><h3>小小的玻璃門后面,有著最精美的古董;</h3><h3>春日陽光里,隨風飄來小提琴的旋律, </h3><h3>……… </h3><h3>巴黎有成千上萬條這樣的小街, </h3><h3>每條小街都有自己的“故事”。</h3><h3> 它們可以是</h3><h3>藝術(shù)與哲學的“圣殿”, </h3><h3>也是普通老百姓過日子的“小街”[玫瑰]</h3><h3>…… </h3><h3>今天的巴黎小街“安靜”了,“定格”了。 </h3><h3>我愿畫下了巴黎歷史上的“今天”,</h3><h3> 我堅信,</h3><h3>巴黎一定會戰(zhàn)勝疫情 </h3><h3>就像當年戰(zhàn)勝“法西斯”!</h3><h3>如巴黎城的銘文:</h3><h3>“歷盡風浪,永不沉沒”。?? </h3><h3>我愛巴黎!??</h3><h3>巴黎加油!</h3><h3>—崔麗軍,2020、04、05,巴黎。</h3> <h3><b>21</b>,</h3><h3>4月6日,周一。</h3><h3>疫情閉門第二十一天,(21)</h3><h3>一日一畫,</h3><h3><br></h3><h3><b>人物速寫。</b></h3><h3>平日需經(jīng)常練習的基本功,</h3><h3>雖簡單,也需認真。? ?? </h3><h3>希望大家喜歡。</h3><h3>—崔麗軍,2020、04、06、巴黎。</h3> <h3><b>22</b>,</h3><h3>4月7日,周二。</h3><h3>疫情閉門第二十二天</h3><h3>一日一畫,《敦煌莫高窟系列》(16)</h3><h3><br></h3><h3><b>彌勒像,</b>第275窟,北涼</h3><h3>北涼(379~460), 匈奴后裔,當時分據(jù)中國北方的十六國之一。首都涼州(今甘肅省無為縣),是五世紀初佛教的重要中心。古絲綢之路上的重鎮(zhèn),許多重要的佛教學者(如鳩摩羅什等)在此留下豐富著作,其中就有關(guān)于“彌勒佛”的崇拜經(jīng)文。而這個佛窟,就是為祭祀“彌勒佛”而作。</h3><h3>“彌勒佛”,又名“未來佛”,“慈悲佛”。釋迦牟尼的轉(zhuǎn)世,是超越生死苦難的佛陀,對于他的崇拜,是佛教中最重要的一個?!按蟪恕?,“小乘”相同。</h3><h3>公元664年,玄裝辭世之前說:愿重生在“兜率天,與彌勒同下世”,他讓人念誦的經(jīng)文,也是給彌勒佛,可見其重要性。</h3><h3>275窟,敦煌最早的石窟之一。英法兩國的“探險家”都沒有發(fā)現(xiàn)。是敦煌研究所后期的重大發(fā)現(xiàn),證明了敦煌藝術(shù)最早的雕塑和繪畫手法,是從佛教古老發(fā)源地甘達拉(巴基斯坦和阿富汗境內(nèi)),沿古絲綢之路來到天山腳下的賽林德古國,在這里藝術(shù)已臻成熟,成為莫高窟藝術(shù)的直接源泉。</h3><h3>此窟中的“彌勒佛”盤坐,兩腿交叉致腳踝,為其獨特姿勢,流行于整個泛亞佛教圈。</h3><h3>2008年底,由巴黎中國文化中心與法國吉美博物館合作,在巴黎中國???? 文化中心舉辦的“敦煌花雨展”,復原了二個敦煌莫高窟佛窟(北涼的275窟和唐朝的45窟),十分珍貴壯觀,轟動一時。</h3><h3>我有幸參觀,并購買精美影集,這幅畫就是其中一個佛龕,選畫它,是因為其中有雕像和壁畫,立體和平面,需用不同手法表現(xiàn),探討的同時也學習了敦煌莫高窟歷史,挺有意思。愿意與大家分享。</h3><h3>—崔軍2020、04、07,巴黎。</h3><h3>………………………………………………………………………………</h3> <h3><b>23</b>,</h3><h3>4月8日,周三。</h3><h3>疫情閉門第二十三天</h3><h3>一日一畫,《巴黎系列》,(三)</h3><h3><br></h3><h3><b>小皇宮花園,</b></h3><h3>巴黎小皇宮博物館(Petit Palais),位于溫斯頓-邱吉爾大道(Winston-Churchill)和香榭麗舍(Champs-Elysées)大道交叉處,與大皇宮博物館隔街相望。 屬于巴黎市政府所有,為巴黎15所市政府博物館之一。</h3><h3>小皇宮是巴黎可以免費參觀的博物館之一,除了精美藝術(shù)品之外,中間有個非常美麗的小花園,環(huán)廊圍繞,奇花異草…,廊下有咖啡?? 和餐飲。</h3><h3>平日最喜歡去的地方,尤其喜歡這個小花園。鬧中取靜的好地方。</h3><h3>春天花園中的櫻花?? 應(yīng)開的正艷,今年特殊,看不了,畫一幅,也是應(yīng)了景。</h3><h3>—崔麗軍,2020,04,08,巴黎。</h3><h3></h3><h3><br></h3> <h3><b>24</b>,</h3><h3>4月9日,周四。</h3><h3>疫情閉門第二十四天</h3><h3>一日一畫,《敦煌莫高窟系列》(17)</h3><h3><br></h3><h3><b>侍從菩薩</b>,275窟,北涼 ,</h3><h3>繼續(xù)我對敦煌275號窟的探討。</h3><h3>275窟,敦煌莫高窟最早的佛窟。建于北涼(397~460年),是早期佛教從古老發(fā)源地甘達拉(巴基斯坦和阿富汗境內(nèi)),沿古絲綢之路傳到敦煌莫高窟時的直接藝術(shù)源泉。</h3><h3>二千二百多年前,敦煌是絲綢之路上的重鎮(zhèn)。歐亞大陸東西來往的探險家,傳教士,使臣,商賈絡(luò)繹不絕。將中國、印度、波斯、和希臘文化交融在一起。</h3><h3>從5世紀起,無數(shù)的佛教信徒,工匠,經(jīng)年累月,綿延一千六百多年,建成了這個文化藝術(shù)寶庫。</h3><h3>這個侍從菩薩,來自敦煌最早的四世紀佛窟。她頭戴花冠,身佩飄帶,立于彌勒佛身側(cè),姿態(tài)十分優(yōu)雅。具有明顯的西域風格。</h3><h3>千年之后,色彩經(jīng)化學變化成為黑色,使其線條具有一種神秘而粗獷的原始美。</h3><h3>我特別感興趣的,是她的手姿,注意到菩薩的手姿沒有,那就是我們常說的“蘭花指”??!原來源自一千六百多年前的菩薩,絕了!</h3><h3>順便說一句,我一邊畫,一邊想,這樣造型奇特的人物,即使今天看來,也是十分之“酷”,如果當年讓畢加索看到,不知會給他何種“靈感”,變化出何等“奇思妙想”的現(xiàn)代藝術(shù)另類風格呢!</h3><h3>—崔麗軍,2020,04,09,巴黎</h3> <h3><b>25</b>,</h3><h3>4月10日,周五。</h3><h3>疫情閉門第二十五天。<br></h3><h3>一日一畫,《巴黎系列》(四)</h3><h3><br></h3><h3><b>“封不住的春天”。</b></h3><h3>巴黎的春天最美,即使出不來門,那滿園春色也是關(guān)不住的!??</h3><h3>—崔麗軍,2020,04,10,巴黎。</h3><h3></h3><h3>………………………………………………………………………………</h3> <h3><b>26</b>,</h3><h3>4月11日,周六。</h3><h3>疫情閉門第二十六天</h3><h3>一日一畫,《敦煌系列》(18)</h3><h3><br></h3><h3><b>“水月觀音”</b>,榆林窟,2窟,西夏。</h3><h3>榆林窟是莫高窟的姊妹窟,與莫高窟在內(nèi)容、藝術(shù)風格、繪畫形式方面一脈相承,故為“姊妹窟”。</h3><h3>“榆林窟”最重要的價值,在于其彌補了敦煌莫高窟西夏壁畫的不足,而”榆林窟”中最有名的西夏壁畫當屬《水月觀音》。(圖三)</h3><h3>畫佛教壁畫,沒有“觀音菩薩”,似乎說不過去。但歷來畫“觀音”的太多,很想來點突破,標新立異。于是想起了前二天的“超級月亮”,尤其是有點粉紅色的月亮。(第二張照片是我拍的,第四張圖是朋友圈發(fā)的~帶兔子?? ,喜歡它的顏色。)</h3><h3>于是,取了榆林窟“水月觀音”的構(gòu)圖,把她升到了粉紅色的“超級月亮“之中。又覺得既然是“水月”二字,服飾色不應(yīng)多,素白單色足矣。…于是乎,就有了個自創(chuàng)版的“水月觀音”。</h3><h3>可能不那么“經(jīng)典”,但自己覺得挺好玩,小小得意,就算是“月亮女神”吧,(沒畫兔子?? ,否則就成嫦娥了。)?? !</h3><h3>~畫這個“月亮”,沒有圓規(guī),費了老勁兒,可能還不太圓,抱歉!</h3><h3>Personne n'est parfait。</h3><h3>—崔麗軍,2020,04,11。巴黎。</h3><h3>又:涂鴉之作,承蒙諸位鼓勵,在此多多謝過!</h3> <h3><b>27</b>,</h3><h3>4月12日,周日。</h3><h3>疫情閉門第二十七天</h3><h3>一日一畫,《巴黎系列》,(五)</h3><h3><br></h3><h3>“<b>巴黎花市”:</b></h3><h3>巴黎人愛花,不論窮富,都愛到花市逛逛。</h3><h3>巴黎圣母院不遠處,就有一個歷史悠久的花市,里面簡直是個“童話世界”,你不但能夠遇見葳蕤盛開的花。而且有美麗的花盆,精致的鳥籠,能聽到夜鶯的歌聲,…。</h3><h3>巴黎人說:沒有逛過巴黎的花市,怎么能說來過巴黎?</h3><h3>一百多年后的今天,巴黎依然保留著花市的傳統(tǒng),花市,是巴黎最美的景致之一。</h3><h3>每年春天,都要去巴黎花市逛逛。今年是去不了啦,畫一張,讓我們一起重溫那春天的色彩吧!??</h3><h3>—崔麗軍,2020、04、12、巴黎。</h3><h3>………………………………………………………………………………</h3><h3><br></h3> <h3><b>28</b>,</h3><h3>4月13日,周一。</h3><h3></h3><h3>疫情閉門第二十八天。</h3><h3>《一日一畫》,《敦煌莫高窟系列》(19)</h3><h3><br></h3><h3><b>菩薩</b>,第45窟,盛唐(618~907年)。</h3><h3>此窟建于盛唐,也是2008年底,由巴黎中國文化中心與法國吉美博物館合作,在巴黎中國???? 文化中心舉辦的“敦煌花雨展”時,復原了的二個敦煌莫高窟佛窟(北涼的275窟和唐朝的45窟)之一,</h3><h3>這個菩薩雕像,是莫高窟最有代表性的唐代雕像之一。溫柔美麗嫻靜,她站著,微微偏頭,嘴角帶一絲微笑眼光向深處凝視…,這種用自然手法表現(xiàn)的人體造型,是盛唐時期的典型方法,留有印度早期(4~5世紀,笈多王朝)的痕跡。而且平心而論,她確實是個大美人??!</h3><h3>畫這個雕像,我吸取了以前的探索經(jīng)驗,不用線條,但努力突出光亮與陰影,感覺效果好多了。</h3><h3>畫“宗教畫”,發(fā)現(xiàn)有一個好處,就是“心靜”,人會自然而然變得平和,安靜,溫和了。我甚至覺得,我簡直是在用畫“圣母像”的感覺,畫的這個菩薩?!雭恚还芪鞣綎|方,藝術(shù)對真善美的表達和感覺,應(yīng)該是相通的。</h3><h3>在我,這是一個全新的體會。</h3><h3>希望大家看著她,也會有個好心情。??</h3><h3>—崔麗軍,2020、04、13,巴黎。</h3><h3></h3><h3>………………………………………………………………………………</h3><h3><br></h3> <h3><b>29</b>,</h3><h3>4月14日,周二。</h3><h3>疫情閉門第二十九天。 </h3><h3>《一日一畫》,《巴黎系列》(六)</h3><h3><br></h3><h3><b>“巴黎餐館”</b></h3><h3> 巴黎有無數(shù)“風情萬種”的餐館和咖啡吧。</h3><h3>那里不但能享受“大廚們”的各路美食,拿手絕活,而且它們經(jīng)常藏身在花徑通幽的好地方。</h3><h3>“酒香不怕巷子深”,能發(fā)現(xiàn)它們是樂趣:</h3><h3> 不必非得“米其林”,就是小街小巷里,你都會發(fā)現(xiàn)魅力十足的小酒館,咖啡吧。</h3><h3>……</h3><h3>歷史加典故,佳肴配美酒。品色、香、味之時,再觀上一個“景”,實乃人生一大美事。 </h3><h3>如今 春日正好,花紅柳綠,可惜餐館咖啡吧?? 都已“關(guān)門謝客”,真正的門可羅雀(其實有“雀”也挺好)。</h3><h3> 今天決定畫“館”充饑,等著哪天“開禁”,只要人還在,我們會“打”回來的??! </h3><h3>—崔麗軍,2020、04、14,巴黎。</h3><h3></h3><h3>………………………………………………………………………………</h3><h3><br></h3> <h3><b>30</b>,</h3><h3>4月15日,周三。</h3><h3>疫情閉門第三十天。</h3><h3>《一日一畫》《巴黎系列》(七)</h3><h3><br></h3><h3>“<b>巴黎圣母院”。</b></h3><h3>去年今天,我們徹夜難眠,在電視上眼看著那美麗的“巴黎圣母院”塔樓在烈焰中坍塌。</h3><h3>這座擁有800年歷史,全世界最受歡迎的古跡,維克多·雨果心目中的圣殿,就這樣毀于一場莫名其妙的大火。</h3><h3>一年過去了,巴黎圣母院始終是一個“懸案”,大火到底是怎么燃起的?至今沒有答案。</h3><h3>什么時候能重建?馬克龍去年說:5年之內(nèi)建成,現(xiàn)在不知進行到哪個階段了。</h3><h3>全球征集重建提案,看了許多,有傳統(tǒng),也有現(xiàn)代,但一直沒有定論。…也好,讓大家一直都可以做個“夢”。</h3><h3>今天特地找出三年前櫻花盛開時拍的照片,那上面有圣母院里最美的“玫瑰花窗”,教堂設(shè)計之初,就是要通過玫瑰玻璃花窗和所有彩繪玻璃窗,讓室內(nèi)光線達到一種完美的平衡。使巴黎圣母院成為一場‘光線的游戲’。</h3><h3>原來只是驚嘆它的美麗,今天動手畫,才發(fā)現(xiàn)它的每個細節(jié)是如此的精致,對稱,巧奪天工,我盡力了!</h3><h3>疫情“關(guān)”住了我們,想來圣母院的櫻花還是如往年一樣盛開,繁花似錦??。</h3><h3>畫一幅“巴黎圣母院”的櫻花時節(jié)??,作為一周年對她的祭祀吧!祝愿她早日“重生”。</h3><h3>??????</h3><h3>—崔麗軍,2020、04、15,巴黎。</h3><h3></h3><h3><br></h3> <h3><b>31</b>,</h3><h3>4月16日,周四。</h3><h3>疫情閉門第三十一天。 </h3><h3>《一日一畫》, 《敦煌莫高窟系列》(20)</h3><h3><br></h3><h3><b> 彌勒佛祭祀窟,</b>第275窟,北涼, </h3><h3>繼續(xù)對莫高窟最早期北涼佛窟的探索。 這次畫的是整個275窟,這個巨型祭祀佛窟和彌勒佛雕像,無論就其雕刻筆法還是規(guī)模,在敦煌都是獨一無二的。 2008年在巴黎展出時,莫高窟研究所搬來了整個佛窟內(nèi)部,相當震撼。留下照片。</h3><h3>現(xiàn)場看到,佛像背靠布滿壁畫的墻體,面朝洞口。兩邊左右墻上,布滿小佛窟,雕像、壁畫,與主佛像相呼應(yīng)。佛窟整體藝術(shù)效果輝煌歡騰,表現(xiàn)了佛祖盛會時的參與者:榮耀的象征飛天,凡間的祈禱者…。</h3><h3>今天決定畫佛窟的整體,希望能表現(xiàn)出洞窟的縱深感,佛像的立體感,和后面許多壁畫人物的烘托感(又不能喧賓奪主)。花的時間長了點。 </h3><h3>我感興趣的是,這個最大最早的佛窟,真實表現(xiàn)了佛教早期的風貌,彌勒佛交叉雙腿而坐,面目非常年輕溫和,不是后期的“高高在上佛祖,倒是令人想起那個“年輕的王子。 </h3><h3>佛像兩側(cè)有獅子,我最初以為是“狗?? ”,后來看介紹,才知道是“獅子”,看來那時的“獅子”和現(xiàn)在大不一樣。 </h3><h3>早期彌勒佛與現(xiàn)在的“大肚子彌勒佛”也不一樣,不但身材苗條,而且項戴珠串,身系披肩,尤其是褲子上,還有裝飾花紋,令人聯(lián)想到“Tatouage”(紋身),完全一個時尚青年。嘿嘿?? </h3><h3> 總算“一日”內(nèi),畫完了這“一畫”。希望還能 趕得上送給大家看看。。</h3><h3>—崔麗軍,2020、04、16,巴黎。</h3><h3>又:</h3><h3>感謝大家,昨天發(fā)晚了,還有人看,多多謝過。</h3> <h3><b>32</b>,</h3><h3>4月17日,周五。</h3><h3>疫情閉門第三十二天。</h3><h3>一日一畫,《巴黎系列》(八)</h3><h3><br></h3><h3><b>巴黎的春天</b></h3><h3>春日正好,春風拂面,</h3><h3>關(guān)在家中的我們 ,</h3><h3>遙望那可望不可及的艾菲爾塔,</h3><h3>一本好書,一捧春花,</h3><h3>愿與你一起,</h3><h3>渡過這春天的下午。??</h3><h3>—崔麗軍,2020,04,17,巴黎。</h3><h3></h3><h3>………………………………………………………………………………</h3><h3><br></h3> <h3><b>33</b>,</h3><h3>4月18日,周六。</h3><h3>疫情閉門第三十三天。</h3><h3>《一日一畫》?!抖鼗湍呖呦盗小罚?1)</h3><h3><br></h3><h3><b>飛天</b>,</h3><h3>此飛天位于莫高窟第285窟南壁,</h3><h3>西魏(535—556年)。</h3><h3>飛天是釋迦牟尼多寶并坐說法圖中,寶蓋東側(cè)的裸體童子飛天 。其形體窈窕,神情含蓄,是早期莫高窟壁畫中,罕見的裸體飛天形象。</h3><h3>喜歡她的色彩和線條,頗有馬提斯的風韻,</h3><h3>喜歡她的形態(tài),頗有現(xiàn)代少女的美感。</h3><h3>整個圖面輕盈流動,似飛翔于云霧之中,又似洄游于水流之內(nèi),十分自在逍遙。在敦煌壁畫中,是十分優(yōu)雅精美的藝術(shù)品。</h3><h3>觀之賞心悅目,畫之心曠神怡,</h3><h3>此乃藝術(shù)享受之喜悅也。</h3><h3>—崔麗軍,2020、04、18,巴黎。</h3><h3></h3><h3><br></h3> <h3><b>34</b>,</h3><h3>4月19日,周日。</h3><h3>疫情閉門第三十四天</h3><h3>《一日一畫》《巴黎系列》,(九)</h3><h3><br></h3><h3><b>巴黎新橋</b></h3><h3>法國巴黎新橋(Pont-Neuf)是塞納河上年代最久且最為有名的橋梁。</h3><h3>這座建于1606年的巴黎新橋,雖名為新橋,但卻是巴黎最古老的橋,長232米、寬22米,由西岱島分別連接左右兩岸的2座獨立拱橋組成。</h3><h3>之所以命名為“新橋”,不僅因為它是一座建造時間跨世紀的“新”橋,更重要的是由于該橋?qū)儆诎屠杞蚴飞系谝蛔鶚蛏蠜]有建房的石橋。</h3><h3>不知在這座橋上走了多少次,跟著“丈量巴黎”</h3><h3>也聽了多少故事。平日橋上車水馬龍,經(jīng)常堵車。今天,這座古老的“新橋”太累了,也停下腳步,喘口氣啦。</h3><h3>巴黎自“禁足”后,每天都是陽光明媚,天是藍的,想來塞納河水也是藍的,…很美!</h3><h3>今天是周日,又一周過去了,日子過得真快,日子又過得好慢。</h3><h3>畫一幅記憶中的新橋和塞納河,與大家分享,愿它們別來無恙。?? ?? </h3><h3>—崔麗軍,2020,04,19,巴黎。</h3><h3></h3><h3>………………………………………………………………………………</h3><h3><br></h3> <h3><b>35</b>,</h3><h3>4月20日,周一。</h3><h3>疫情閉門修行第三十五天。</h3><h3>《一日一畫》。(花??5)</h3><h3><br></h3><h3><b>丁香花</b></h3><h3>我愛丁香花??,因我生在四月,每到此時丁香盛開,私下里總覺得丁香是與我有約,似“閨蜜”相聚。</h3><h3>人常說:丁香像憂怨的女子,但我看丁香,從不覺“憂怨”。</h3><h3>我長在江南,也知那“持傘的丁香般的女子”是多少人的夢…,但自到法國,感覺變了!</h3><h3>正因為這里丁香的無處不在,反而覺得它雅而不高,美而不艷,香而不膩,傲而不孤,榮辱不驚,尤其是:生命力極強…!</h3><h3>你看,我開!你不看,我也開!不在乎被奉若“高貴”,還是貶為“野草”, 我就在那里!我為自己而開??!??!</h3><h3>而且一開,就是蓬蓬勃勃,滿樹滿花??,管它白粉紅紫,我行我素,何等暢快淋漓?。?!</h3><h3>………</h3><h3>也許是文化,也許是人生態(tài)度,今天是我的生日,容我為丁香唱一首贊歌吧!??</h3><h3>—崔麗軍,2020、04、20,巴黎。</h3><h3><br></h3> <h3><b>36</b>,</h3><h3>4月21日,周二。</h3><h3>疫情閉門修行第三十六天。</h3><h3>《一日一畫》,敦煌莫高窟系列(22)</h3><h3><br></h3><h3><b>諸天菩薩,</b></h3><h3>第285窟,西魏(535~556年)</h3><h3>三菩薩頭頂圓髻,裸體,披紗巾,長裙,坐式呈結(jié)跏腳,腳踏蓮花。雙手各呈不同姿勢,向佛膜拜,獻貢。</h3><h3>文獻記載:裸體飛天傳于印度,經(jīng)西域而入敦煌,北周時鮮卑與西域突厥人聯(lián)姻,龜茲藝術(shù)傳入敦煌,裸體飛天在敦煌莫高窟首次出現(xiàn),別具風采。</h3><h3>選她們,是因為喜歡這些敦煌早期壁畫,西域風格突出。尤其是她們的頭部裝飾,能看出是扎了蝴蝶結(jié),彩巾飛揚。還有一些似牛角,月牙的頭飾,明顯是游牧民族的特征。特意只用白描法,能清楚看到裝飾細節(jié)。</h3><h3>三位菩薩型貌姣好,似三個年輕女子游春,歡快輕松。</h3><h3>~真想跟她們一起出去溜溜。</h3><h3>—崔麗軍,2020、04、21,巴黎。</h3><h3></h3><h3><br></h3> <h3><b>37</b>,</h3><h3>4月22日,周三。</h3><h3>疫情閉門修行第三十七天</h3><h3>《一日一畫》,“巴黎系列”(十)</h3><h3><br></h3><h3>“<b>巴黎女神噴泉</b>”。</h3><h3>漫步在巴黎街頭,你時不時會遇見一種由四個女神像圍繞作為支柱的深綠色小亭。這就是著名的華萊士飲亭。</h3><h3>1871年由于歷史動蕩造成的破壞,巴黎出現(xiàn)水危機。英國紳士理查·華萊士自費為巴黎提供50座飲用噴泉。他還自己設(shè)計繪制了模型,然后交給雕塑家勒布(Lebourg)制作。這些飲用泉很快就成為群眾聚會點。一百多年后的今天,這些噴泉還在使用中,飲用水源源不斷地流淌,不僅為人解渴,而且讓人感到安寧和愜意。</h3><h3><br></h3><h3>最今聽說,巴黎的非飲用水里面發(fā)現(xiàn)了新冠病毒。許多人大為震驚。其實,巴黎的飲用水和洗街,澆花的非飲用水完全是兩個系統(tǒng),不必太擔心。</h3><h3>由此想起了巴黎街頭隨處可見的這個女神噴泉,又漂亮,又實用。而且任何人隨時可以免費享用干凈的飲用水,這才是真正的女神!</h3><h3>今天畫的,是香舍麗榭大街上的“女神噴泉”,在林蔭大道上,炎炎烈日時,有樹蔭撒下陰涼,有女神奉上清涼泉水,…歲月靜好。</h3><h3>“女神應(yīng)無恙,靜候又一春”。???♀?</h3><h3>—崔麗軍,2020,04,22 ,巴黎。</h3><h3></h3><h3>………………………………………………………………………………</h3><h3><br></h3> <h3><b>38</b>,</h3><h3>4月23日,周四。 </h3><h3>疫情閉門修行第三十八天。 </h3><h3>《一日一畫》,《敦煌系列》(23)<br></h3><h3> <b>雙飛天</b>。</h3><h3>第249窟,西魏(535~556年)。 此飛天畫于6世紀,雖仍有西域風格痕跡,但發(fā)型衣飾已是中原的“秀骨清像”式。 飛天姿勢優(yōu)美,很有韻律感,空中的天花?? 流云更是增加了動感。 今天畫這倆個飛天,首先是為她的姿勢驚嘆。能把飛翔畫出“雜技”的水平,實不多見,千年前藝術(shù)家的觀察力和別出心裁可見一斑。 那許多藍色小點,原不知是什么,看了資料介紹,才知道是“天上的飛花”,了解了當時的人是怎么表現(xiàn)動感的。 特別喜歡她們的飄帶,似火焰燃燒?? ,如戰(zhàn)旗飄揚,特別有氣勢。對比北涼(5世紀)飄帶的直上直下,和唐代(8世紀)飄帶的柔和輕盈,6世紀北魏的表現(xiàn)手法剛?cè)岵?,別具一格,有承上啟下之感。其飄揚的動感,更使人聯(lián)想到唐代名畫家吳道子的著名筆法~“吳帶飄風”,必然受了早期的影響。 敦煌莫高窟藝術(shù)的有趣之處,就在于它的連貫性,能看到在歷史的長河中,藝術(shù)如何從各種異域溪流,最后匯成浩浩蕩蕩的中華文化長江大河。如同一幅長卷。 今天畫一張畫,漲了知識,特別高興。愿與大家分享。??? —崔麗軍,2020,04,23,巴黎。<br></h3><h3></h3><h3>………………………………………………………………………………</h3><h3><br></h3> <h3><b>39</b>,</h3><h3>4月24日,周五。</h3><h3>疫情閉門修行第三十九天。</h3><h3>《一日一畫》,巴黎系列(十一)</h3><h3><br></h3><h3><b>巴黎市政廳H?tel de ville</b></h3><h3>市政廳歷史悠久,從中世紀、資產(chǎn)階級大革命年代和1871年巴黎公社時期,它見證了巴黎許多重大歷史事件。</h3><h3>市政廳有近600年歷史了,從1357年7月,巴黎市長用市政府的名義買下塞納河右岸“柱房”(maison aux piliers),巴黎市政府一直在這個位置。</h3><h3>1533年,國王弗朗索瓦一世決定為巴黎興建一座相配的市政廳,建設(shè)工作直至路易十三時期的1628年才告完成。</h3><h3>1871年1月18日 法國大革命時期,巴黎公社選擇市政廳為總部,最后關(guān)頭,公社放火焚燒市政廳,只留下一堆石頭外殼。</h3><h3>1882年由巴呂和德佩爾特完成重建?,F(xiàn)在這幢大樓是巴黎重要的政治活動場所。</h3><h3><br></h3><h3>畫它,實際上是早有的夙愿。自從來到巴黎,無數(shù)次從這里經(jīng)過,無數(shù)次在這里看展覽。它的富麗堂皇,是巴黎不可錯過的一道風景線。</h3><h3>疫情中,市政府廣場也冷清了,這里曾經(jīng)是那么熱鬧:</h3><h3>冬天是孩子們的圣誕節(jié)滑冰場;</h3><h3>春天是綠色花園植物展,</h3><h3>秋天有各色糕點面包節(jié);</h3><h3>夏天有音樂節(jié)…,還真挺想它。</h3><h3>今天畫它,特地在最高塔尖插上共和國的三色旗,Vive la France!法國加油!????</h3><h3>—崔麗軍,2020,04,24,巴黎。</h3><h3></h3><h3>………………………………………………………………………………</h3><h3><br></h3> <h3><b>40</b>,</h3><h3>4月25日,周六。</h3><h3>疫情閉門修行第四十日。</h3><h3>《一日一畫》,花??6。</h3><h3><br></h3><h3><b>“鳶尾花</b>”</h3><h3>鳶尾屬(拉丁學名:Iris L).。</h3><h3>花多為紫色,大而美麗,葉片青翠碧綠,春天時開遍法國的鄉(xiāng)村田野,是梵高的最愛。我去年也在我的鄉(xiāng)間農(nóng)舍前也種了此花,想來也已經(jīng)開了,可惜沒看見。</h3><h3>今天畫它,是還了春天對它的愿~畫了百花沒畫它,有點對不住。</h3><h3>疫情中,很多愛花人都錯過了今年的花季,這支花??也是獻給一直熱情支持我的朋友們,愿把春天送到你們家。??</h3><h3>—崔麗軍,2020,04,25,巴黎。</h3><h3><br></h3> <h3><b>41</b>,</h3><h3>4月26日,周日。</h3><h3>疫情閉門修行第四十一天。</h3><h3>《一日一畫》,《敦煌莫高窟系列》(23)</h3><h3><br></h3><h3><b>脅持菩薩</b>(黑臉),</h3><h3>第427窟,隋(582~618年)。</h3><h3>早期莫高窟都以一窟一佛二弟子二菩薩組合。自北朝以來,脅持菩薩改用壁畫表現(xiàn)。但此時的菩薩形象已不同于北周。體型不再頭大腿短,開始變得修長并有曲線變化。可見藝術(shù)上的改變,壁畫早于雕塑。</h3><h3>此壁畫原名為“黑臉”菩薩,畫于隋代,從早期佛教傳入時的西域風格,開始進入隋唐時代東方風格的演變。</h3><h3>菩薩像黑色當然還是因為臉部色彩的化學變化所致。但反而使壁畫平添了幾分“碑拓”的古樸蒼勁韻味,我很喜歡。壁畫人物的裝飾比原來復雜許多,特殊的是她的頭冠和持花,包括周圍的裝飾,都是火焰?? 狀花紋,看起來多了幾分“特色”。</h3><h3>保留了原壁畫的黑色,(其實中國畫一直有“墨有五色”之說),但把周圍的裝飾花紋用“橙色”渲染,以突出“火焰?? ”。寓菩薩是從烈火中走出的“金剛不壞之身”。</h3><h3>此畫一半寫實,一半即興,作為我的第一個莫高窟隋代習作,算是個小小的創(chuàng)新吧。</h3><h3>—崔麗軍,2020、04、26,巴黎。</h3><h3><br></h3> <h3><b>42</b>,</h3><h3>4月27日,周一。</h3><h3>疫情閉門藝術(shù)修行第四十二天。</h3><h3>《一日一畫》,《巴黎系列》(十二)</h3><h3><br></h3><h3><b>“巴黎歌劇院</b>”</h3><h3>巴黎歌劇院全名為巴黎歌劇院全名為加尼葉歌劇院加尼葉歌劇院(Opéra Garnier),以建筑師沙爾勒加尼葉(Charles Garnier, 1825 --- 1898)的姓氏命名,是法國上流社會欣賞歌劇的場所,不管內(nèi)部裝飾和外表建筑都極盡華麗之能事。早在17世紀時,意大利歌劇風靡整個歐洲,稱霸歌劇舞臺。(Opéra Garnier),以建筑師沙爾勒加尼葉(Charles Garnier, 1825 --- 1898)的姓氏命名,是法國上流社會欣賞歌劇的場所,不管內(nèi)部裝飾和外表建筑都極盡華麗之能事。早在17世紀時,意大利歌劇風靡整個歐洲,稱霸歌劇舞臺。</h3><h3>曾隨《丈量巴黎》參觀過這個富麗堂皇的歌劇院。其典雅輝煌令人震驚,完全是一座藝術(shù)的宮殿。</h3><h3>今天只畫了它的大門和旁邊的雕像。那里是歌劇院大門外的多階大平臺,平日總有音樂家在此即興表演,臺階上坐滿聽音樂的人,陽光下,回音繚繞,演奏的人和聽的人都陶醉在音樂中?? ?!?lt;/h3><h3>我愛巴黎,~所有人的巴黎!??</h3><h3>—崔麗軍,2020、04、27,巴黎。</h3><h3></h3><h3>………………………………………………………………………………</h3> <h3><b>43</b>,</h3><h3>4月28日,周二。</h3><h3>疫情閉門藝術(shù)修行第四十三天</h3><h3>《一日一畫》《敦煌莫高窟系列》(24)</h3><h3><br></h3><h3><b>“南無觀世音菩薩” </b>,</h3><h3>第57窟 ,初唐(616~704年)</h3><h3>觀世音菩薩(梵文:Avalokite?vara),稱號來自五世紀的竺法護,譯于長安敦煌寺的 《正法華經(jīng)》。初譯“光世音” ,其弟子聶道真后改為“觀世音”。玄奘新譯為觀自在,中國每略稱為觀音。</h3><h3>“觀音” Avalokitasvara 的含義,《法華經(jīng)》解釋是:眾生受苦時一心稱念觀世音菩薩名號,菩薩即時“觀其音聲”,即得解脫~是為“觀世音”。</h3><h3>觀世音菩薩是佛教中慈悲和智慧的象征,以觀世音菩薩為主導的大慈悲精神,被視為大乘佛教的根本。有說觀世音就是阿彌陀佛的化身?!绱酥匾?,不能不畫。</h3><h3>此初唐時期的觀音菩薩頭戴寶冠,身披羅巾,腳踏蓮花,手持蓮花,雙目下垂,面容年輕,神態(tài)慈悲。顯示其“救苦救難觀世音”特色。但裝飾是唐初,與后來我們熟悉的形象不一樣。但與隋代基本一致。</h3><h3>原畫在敦煌57窟,面朝佛主。背景為碧波蕩漾,天落蓮花。</h3><h3>同樣因為年代久遠,原皮膚色彩化學變化成為黑色,但并不妨礙壁畫整體的祥和氣氛。我一時興起,在飛落的蓮花上,加上水流浪花。使觀音似從瀑布山泉中現(xiàn)身,突現(xiàn)其“水中觀音”的特色。整個色彩為淡水綠,正好與前不久的隋代的“火焰??菩薩”對應(yīng),一熱一冷,相對成趣。(特附)</h3><h3>雖是“臨摹”,也有點新意,更好玩。希望大家喜歡。</h3><h3>—崔麗軍,2020,04,28,巴黎。</h3><h3><br></h3> <h3><b>44</b>,</h3><h3>4月29日,周三。</h3><h3>疫情閉門藝術(shù)修行第四十四天</h3><h3>《一日一畫》,《巴黎系列》(十三)</h3><h3><br></h3><h3><b>圣米歇爾噴泉</b></h3><h3>(Fontaine Saint-Michel)</h3><h3>位于巴黎第五區(qū)圣米歇爾廣場的圣米歇爾噴泉,是巴黎拉丁區(qū)中心的宏偉的噴泉,</h3><h3>設(shè)在圣米歇爾大道與圣安德烈大道轉(zhuǎn)角建筑物的墻壁上。</h3><h3>噴泉建于1858–1860年的法蘭西第二帝國時期,是奧斯曼男爵重建巴黎偉大工程的一部分,由建筑師Gabriel Davioud完成。</h3><h3>這個噴泉,面對圣母院,周圍是巴黎古老的小街小道,里面有不少餐館,小劇院,書店…,是巴黎最有魅力的地點之一。也是平日散步溜圈經(jīng)常經(jīng)過的地方。</h3><h3>噴泉非常宏偉漂亮,圣米歇爾屠龍的故事被塑成青銅雕像,綠瀅瀅的別具一格。下面的泉水潺潺,冬夏不絕。是歇腳,約會的好地方。</h3><h3>今天畫它,想起后面的餐館,書店,什么時候再去轉(zhuǎn)轉(zhuǎn)?</h3><h3>—崔麗軍,2020、04、29。巴黎。</h3><h3></h3><h3>………………………………………………………………………………</h3> <h3><b>45</b>,</h3><h3>4月30日,周四。</h3><h3>疫情閉門藝術(shù)修行第四十五天</h3><h3>《一日一畫》,《敦煌莫高窟系列》(25)</h3><h3><br></h3><h3><b>“樹下彈琴”</b>,第85窟,晚唐。</h3><h3>此壁畫來自《報恩經(jīng)變惡友品》中的故事:善友太子雙目失明后流落他國,于園中彈琴自娛,遇利師跋國的公主,互為知音,后結(jié)為夫妻。</h3><h3>壁畫很罕見的表現(xiàn)了人間的生活情景:善友撫琴而歌,公主傾耳靜聽,兩人相對而坐,氣氛溫馨,儒雅,甜蜜。</h3><h3>在宗教壁畫中,能有這樣表達凡人生活中的相知和愛情情景,很是罕見。</h3><h3><br></h3><h3>此壁畫筆法簡潔,色彩清新,很有點寫意的特點,我很喜歡,盡力保持原作的格調(diào)。</h3><h3>畫面只有兩人,但一撫琴,一靜聽,非常傳神。想到這是一千多年前唐代男女的真實情景,不禁感慨,可以感受到唐代的風氣開放,文明。</h3><h3>莫高窟壁畫的有趣,就在于它是有生命的,如同看那時的“連環(huán)畫”。</h3><h3>突發(fā)奇想,若是能“穿越”,去見見她們,聽聽他的撫琴而歌,該是多有趣啊。</h3><h3>—崔麗軍,2020、04、30。 巴黎。</h3><h3><br></h3> <h3><b>46</b>,</h3><h3>5月1日,周五。</h3><h3>疫情閉門藝術(shù)修行第四十六天。</h3><h3>《一日一畫》,《巴黎系列》(十四)</h3><h3><br></h3><h3>“<b>塞納河畔書攤”</b></h3><h3>塞納河兩岸,約有成百上千個神秘的綠皮箱。是巴黎一道特殊的風景線。</h3><h3>各類古舊的書籍、報刊、明信片…等等,每天就像被施了魔法一樣,白天書攤,晚上綠皮箱,與塞納河水遙相呼應(yīng)。</h3><h3>浪漫的情境,起源于十六世紀,距今已有數(shù)百年的歷史。</h3><h3>法國大革命時,皇家圖書館里的書籍被搶,流散于市井之中。所以,如今那些舊書攤售賣的,有可能是好幾百年之前的“皇家藏書”。</h3><h3>法國政府禁止書攤販主售賣新書,舊書攤的復古風格得以保留至今。</h3><h3>正因為舊書攤的藏書歷史源遠流長,在書攤駐足的文豪亦是數(shù)不勝數(shù)。</h3><h3>海明威、馬爾克斯還是薩特、都曾為它打call。</h3><h3>巴爾扎克稱“塞納河畔的書攤”是:“吞噬了巴黎詩人、哲學家和學者的輝煌地窖"。</h3><h3>到巴黎,不能不到塞納河,到塞納河,不能不看到這些奇特的書攤。</h3><h3>尤其是春天假日,漫步河邊,和著圣母院的鐘聲,看賽納河的悠悠流水,再隨手翻翻書攤上的舊書,是一大樂事。沒準兒還能發(fā)現(xiàn)“寶貝”。我就曾淘到一本上世紀初的法文版《共產(chǎn)黨宣言》,很有意思。</h3><h3>今天畫的,是去年春天路過時拍的照片。</h3><h3>想來每個人來過塞納河的人,都會記得這些“書攤”。最近,法國????已將“塞納河書攤”申遺。</h3><h3>希望疫情過后,還能再去“書攤”逛逛。????。</h3><h3>—崔麗軍,2020、05、01,巴黎。</h3><h3></h3><h3><br></h3> <h3><b>47</b>,</h3><h3>5月2日,周六。</h3><h3>疫情閉門藝術(shù)修行第四十七天。</h3><h3>《一日一畫》人物,</h3><h3><br></h3><h3><b>《婷婷》</b></h3><h3>今天換一個主題,畫了我的外孫女婷婷,</h3><h3>今年2歲3個月,拜見諸位長輩。</h3><h3>婷婷,老二,出生在巴黎。是我親自參與接生的,我是第一個歡迎她來到這個世界的人。</h3><h3>婷婷天生嬌弱,老是一副“悲天憫人”的神情,也挺“萌”的。</h3><h3>今天得到這么多長輩的“關(guān)注”和祝福,也是她的福氣,在此替她多多謝過啦!????</h3><h3>—崔麗軍,2020、05、02,巴黎。</h3> <h3>前二天,畫了老大,琪琪,5歲多,愛玩,愛笑,皮實,不嬌氣?!裎?!</h3><h3>最好玩的是,假日游玩回家,我們兩個經(jīng)常一起在床上,比腿上有多少“青紫塊”,哈哈!</h3><h3>~我常說,這個孩子繼承了我的“基因”,所以我不怕死,因為我的“基因”會繼續(xù)存在。????</h3><h3>按說她今年該上小學了,為這個“疫情”,也是發(fā)愁,“上不上學”?,可能現(xiàn)在是所有家長的第一問題!</h3> <h3><b>48</b>,</h3><h3>5月3日,周日。</h3><h3>疫情閉門藝術(shù)修行第四十八天</h3><h3>《一日一畫》,《巴黎系列》(十五)</h3><h3><br></h3><h3><b>女像柱 Caryatide</b></h3><h3>“caryatid”來源于希臘語karyatides,翻譯成“卡亞伊的少女”,紀念阿爾特彌斯·卡亞提斯女神。</h3><h3>女像柱是雕刻的女性形象,作為柱子、圓柱等支撐性建筑。已知最早的女像柱存在于希臘德爾菲,追溯到公元前6世紀。</h3><h3>幾千年來,女像柱承載了建筑的重量。在古希臘特別推崇,結(jié)合了藝術(shù)和建筑之美。 傳統(tǒng)的女像柱或頭上有一個柱,或用胳膊舉著檐板(柱子上方的裝飾區(qū)域)。 </h3><h3>最著名的是雅典衛(wèi)城北厄勒忒奧神廟臺基上的女像,制作于公元前417-409年。高221厘米,亭亭玉立,是古希臘雕塑的經(jīng)典。 </h3><h3> 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藝術(shù)家們重振了這種藝術(shù)手法。</h3><h3>巴黎有許多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筑,也有許多后來“新藝術(shù)風格”的建筑,裝飾有各種各樣的“石像柱。十分精彩</h3><h3>我畫的這個“石像柱”,在瑪?shù)绿m娜大街上,是真實版“茶花女”(瑪格麗特)住過的豪華公寓,在 大門口的梁柱上,裝飾的這兩個“女像柱”,十分的優(yōu)雅精美。</h3><h3>隨《丈量巴黎》訪問時,講解過這里。</h3><h3>今天畫她,是因為巴黎建筑物上有許多精美藝術(shù)品,而每個雕像后面,都有一段“故事”。每次走過路過的“賞心悅目”,也是讓人掛念不已的一道風景線。????</h3><h3>—崔麗軍,2020、05、03,巴黎。</h3><h3></h3><h3>………………………………………………………………………………</h3><h3>評:我也喜歡巴黎系列</h3> <h3><b>49</b>,</h3><h3>5月4日,周一。</h3><h3>疫情閉門藝術(shù)修行第四十九天</h3><h3>《一日一畫》,《敦煌莫高窟系列》(26)</h3><h3><br></h3><h3><b>思維菩薩,</b></h3><h3><b></b>第57窟,初唐。</h3><h3>今天畫的思維菩薩,屬初唐壁畫。菩薩頭部冠飾十分華麗。即有西域影響,也見大唐氣度。臉部色彩沒有全變,仍可見原來的嫵媚。</h3><h3>特別注意的,是那十分精致的“小胡子”,很酷,很帥,有木有???</h3><h3>記得上次畫“觀音菩薩”時,曾經(jīng)談的佛教初期的“菩薩”,多是“男身女像”,今天特選這位長胡須的“菩薩”,看看唐代“雌雄同體”的菩薩是什么樣子。</h3><h3>佛教在西漢末年傳入,在唐代之前菩薩多屬男相。菩薩成為“女像”,起自武則天時期,她宣稱自己稱帝合天意。在《寶雨經(jīng)》中,借佛之口說,你在中國“實是菩薩,故現(xiàn)女身,為自在主。”自此,菩薩漸為女身。</h3><h3>敦煌唐代壁畫中,許多即使長胡子的男性菩薩,發(fā)型也多采用女子的發(fā)型變化,頗顯雍容華麗之風。這是因為,唐代菩薩的原型大多來自于宮廷仕女,有“菩薩如宮娃”之說。</h3><h3>現(xiàn)在時尚界也經(jīng)常用這樣的“混搭”搏眼球,其實中國古人早已有之,而且更有風采。</h3><h3>看看這位敦煌壁畫菩薩,是也不是?哈哈!</h3><h3>—崔麗軍,220、05,、04,巴黎。</h3> <h3><b>50</b>,</h3><h3>5月5日,周二。</h3><h3>疫情閉門藝術(shù)修行第五十天</h3><h3>《一日一畫》,《巴黎系列》(十六)</h3><h3><br></h3><h3><b>蒙索公園Parc Monceau</b></h3><h3>這座美麗的公園位于巴黎市中心(巴黎8區(qū),DeCourcelles林蔭大道)離凱旋門不遠。</h3><h3>1770年,沙特爾公爵邀請園藝師路易·卡羅日設(shè)計并建造了這個園林。當時是巴黎市中心的一處美麗而優(yōu)雅的貴族公園。</h3><h3>周圍從17世紀以來就是巴黎的高檔住宅區(qū),各色風格的建筑物像是個“博物館”。</h3><h3>周圍住過的名人和王公貴族不計其數(shù)。文人軼事層出不窮。據(jù)說當年公園主大道上,曾是巴黎高級“交際花”們爭奇斗艷的“丁字臺”。</h3><h3>此后,園林數(shù)易其手,直到1860年,在喬治·霍斯曼的推動下,它成為了一座公共園林,直到現(xiàn)在對所有人都免費。</h3><h3>我很喜歡這個公園的寧靜,雖然面積在巴黎的公園中不是最大,但里面有各種不同景區(qū),而且不是法式花園的平面圖案一覽無余,而是曲徑通幽,鮮花盛開,即有古羅馬式的環(huán)廊,也有中國式的“小橋流水”,還有英式花園的山坡樹林…,有限的地方能變化出無限的風景,很有點東方園林的風韻。</h3><h3>春天下午,拿一本書,在公園選個好地方,靜靜的看看書,觀觀景,也是今天很讓人懷念的事…。???? </h3><h3>—崔麗軍,2020、05、05,巴黎。</h3><h3></h3><h3>………………………………………………………………………………</h3> <h3><b>51</b>,</h3><h3>5月6日,周三。</h3><h3>疫情閉門修行第五十一天。</h3><h3>《一日一畫》,《巴黎系列》(十七)</h3><h3><br></h3><h3><b>蒙馬特高地畫家廣場。</b></h3><h3>圣心大教堂位于蒙馬特高地的制高點上,大半個巴黎清楚可見。教堂風格奇特,既像羅馬式又像拜占庭式,兼取羅曼建筑的表現(xiàn)手法,頗具東方情調(diào)。</h3><h3>教堂后面畫家廣場的歷史比起教堂來,歷史要久遠。二三百年前,全世界各地的藝術(shù)家們都想到這里淘金,很多著名的畫家當年都曾經(jīng)在這個畫家廣場作過畫,廣場幾乎見證了整個法國繪畫藝術(shù)的近代史。</h3><h3>畫家廣場的四周全是餐館酒館,很多人走累了,就坐在四周圍,邊休息喝飲料,邊看風景。廣場上,音樂聲,笑鬧聲,…從來沒有停止過。</h3><h3>疫情前,每次到蒙馬特高地,總會到這里看看,五光十色的畫作,各具風采的巴黎風光,滑稽而又傳神的幽默漫畫像…,你能在那里見到所有你想看到的“巴黎特色”。</h3><h3>見到朋友圈中發(fā)的照片,疫情中的蒙馬特“畫家廣場“空了,幾分冷清,幾分陌生,…</h3><h3>…決定把它畫下來,留個紀念吧!??</h3><h3>……</h3><h3>今天是疫情閉門第五十天,似乎有點紀念意義。離解禁的日子(5月11日)還有5天,突然發(fā)現(xiàn),我將只畫最后的5幅畫了,不知為何,還真有點留戀,…嘿嘿?? 。</h3><h3>所以決定,把最后的五幅畫,都獻給《巴黎系列》吧,~為我深愛的巴黎,也為答謝一直支持我的那么多熱愛巴黎的朋友!????????</h3><h3>—崔麗軍,2020、05、06。巴黎。</h3><h3></h3><h3>………………………………………………………………………………</h3> <h3><b>52</b>,</h3><h3>5月7日,周四。</h3><h3>疫情閉門藝術(shù)修行第五十二天。</h3><h3>《一日一畫》,《巴黎系列》(十八)</h3><h3><br></h3><h3><b>盧森堡公園(Jardin du Luxembourg)。</b></h3><h3>位于巴黎第六區(qū),巴黎市中心。1612年亨利四世被刺后,由來自佛羅倫薩的皇后瑪麗·德·美第奇建成。當年皇帝的別宮盧森堡宮(Palais du Luxembourg),在大革命期間曾作為監(jiān)獄,今天是參議院所在地。</h3><h3>盧森堡公園是巴黎市內(nèi)最大的公園(224,500平方米),也是一座生機盎然、美麗如畫的公園,有巨大的梧桐大道與花園、噴泉,音樂亭,中央水池和花壇。</h3><h3>公園向四面八方敞開,可以通向巴黎的各個方向。園中的道路是平直的,樹冠很高,增加了視覺的通透性,</h3><h3>巨大的林蔭樹下,有許多思想家、詩人的半身塑像與紀念碑,以及許多歷史上著名人物的雕像。“丈量巴黎”和陶嘉老師,曾專門講解了這些雕像的故事。</h3><h3>公園內(nèi)永遠散放著許多綠色的鐵椅。可以自由使用。悠閑的巴黎人在這里聊天,曬太陽、玩?zhèn)鹘y(tǒng)的滾球游戲,大學生們在美第奇噴泉邊看書,談情說愛。孩子們在噴泉水池中玩小船…。</h3><h3>這個公園是巴黎人的最愛,是鬧市中的一股清流,是巴黎一百多年幾乎不變的美麗。</h3><h3>今天畫的是公園內(nèi)的雕像和鐵椅,是盧森堡公園的特色。也是我最喜歡選擇的地方。樹蔭下,微風吹過,帶來陽光的味道,和遠處的花香…。</h3><h3>鐵椅應(yīng)該還在,等著你我吧?????</h3><h3>—崔麗軍,2020,05、07,巴黎。</h3><h3><br></h3> <h3><b>53</b>,</h3><h3>5月8日,周五。</h3><h3>疫情閉門藝術(shù)修行第五十三天</h3><h3>《一日一畫》,《巴黎系列》(十九)</h3><h3><br></h3><h3><b>“花神”咖啡館。</b><br></h3><h3>巴黎塞納河的左岸的“花神”咖啡館,是巴黎著名三大咖啡館之一,1865年開始營業(yè),以接待文化藝術(shù)界人士聞名,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畢加索、薩特、布雷東,甚至前蘇聯(lián)的托洛斯基都在那里喝過咖啡。</h3><h3>咖啡館與文學淵源頗深,聽說還有自己的文學獎學金,并且在二樓上為得獎?wù)弑A魧S米灰荒???Х瑞^內(nèi)還將永遠陳列一只刻有得獎?wù)呙值目Х缺?lt;/h3><h3>咖啡是巴黎人的另一個“情人”,不論窮富,都愛到咖啡館,一杯咖啡,能從中午喝到下午??Х瑞^的小哥也習慣了,隨你便。??</h3><h3>巴黎的咖啡館無計其數(shù),喝好咖啡并不非得去“花神”。但花神名氣大,而且里面的“熱巧克力”特別好喝。又濃又甜。法國????的好熱巧克力,是用真正的巧克力塊融化在牛奶中的,很濃,通常送上來時伴一杯水,你喝幾口巧克力后,最好抿一口水,清清口,恢復味覺,再接著喝巧克力…,這樣不至于被濃濃的巧克力“”齁住,失去了味道。</h3><h3>喜歡這個“花神”的門面,典型的巴黎風情。所以還是選了它,作為代表吧!</h3><h3>……</h3><h3>馬上要解禁了,但去咖啡館可能還得等一等,沒關(guān)系,來日方長。希望不久以后,我們還能相約“咖啡館??”。??????</h3><h3>—崔麗軍,2020,05、08,巴黎。</h3> <h3><b>54</b>,</h3><h3>5月9日,周六。</h3><h3>疫情閉門藝術(shù)修行第五十四天。</h3><h3>《一日一畫》《巴黎系列》(二十)</h3><h3><br></h3><h3>“<b>向伏爾泰(Voltaire)致敬”</b></h3><h3>伏爾泰~啟蒙運動(Lumières)的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啟蒙運動公認的領(lǐng)袖和導師。他以捍衛(wèi)公民自由,特別是信仰自由和司法公正而聞名.</h3><h3>啟蒙運動是現(xiàn)代化的開端。它是人類認識自己,向神權(quán)和王權(quán)宣戰(zhàn)。用理性主義驅(qū)散蒙昧。</h3><h3>啟蒙運動從法國起,發(fā)展到英國、德國…及整個歐洲,但在法國最徹底,批判性最強。</h3><h3>伏爾泰提出的“人生而平等”,“天賦人權(quán)”,“言論自由”的主張,傳遍全世界。</h3><h3>伏爾泰死后,享盡哀榮,他的棺木放在巴黎先賢祠最顯眼的地方,</h3><h3>棺木上鐫刻著金字:詩人、歷史學家、哲學家,它拓展了人類精神,他使人類懂得,精神應(yīng)該是自由的。</h3><h3>畫伏爾泰,是愿意在“藝術(shù)修行”的最后時刻,表達對法國????文化先驅(qū)們的敬意。但要畫的像并不容易,幾經(jīng)修正,成為現(xiàn)在極簡的素描,只突出伏爾泰老年后的睿智,沉穩(wěn)和執(zhí)著。</h3><h3>畫成后,曾不具名發(fā)給法國朋友們,能被他們一眼認出,我很高興。才敢與大家分享,不成敬意。??????</h3><h3>—崔麗軍,2020、05、09,巴黎。</h3> <h3><b>55</b>,</h3><h3>5月10日,周日。</h3><h3></h3><h3>疫情閉門藝術(shù)修行第五十五天。</h3><h3>《一日一畫》,《巴黎系列》(二十一)</h3><h3>”<b>肖邦墓”</b></h3><h3>波蘭著名音樂家“鋼琴詩人”肖邦的墓,坐落在巴黎拉雪茲公墓的一個小山坡上。墓碑上,有一個懷抱小提琴、沉浸在憂傷中的少女雕像。那是人們對天才大師的惋惜和哀悼。</h3><h3>肖邦21歲時,來到巴黎。父親是法國人,母親是波蘭人,法國人的高傲、細膩、典雅,和波蘭人的淳樸、熱情、純真,成就了肖邦的音樂風格。</h3><h3>肖邦因“肺結(jié)核”英年早逝,去世時,年僅39歲。他與比他大6歲的女作家喬治.桑的愛情故事,以及他那才華橫溢的鋼琴鳴奏曲,一齊流傳下來,成了巴黎的又一個傳奇。</h3><h3>根據(jù)肖邦的遺愿,他的心臟被送回華沙,安葬在故土。而肖邦的好友將故鄉(xiāng)的一罐泥土帶到巴黎,灑在肖邦的墓上,使肖邦能夠安葬在波蘭的土地下。</h3><h3>肖邦的墓前,無論是酷暑還是寒冬,一年四季鮮花怒放,肖邦和他的音樂??永生,他永遠是年輕的“鋼琴詩人”!</h3><h3>喜歡肖邦的奏鳴曲,也喜歡他對故土的忠誠,對我們這些身在巴黎的中國人,也是無形中一份思念的寄托。</h3><h3>選他,是向巴黎所有天才人物的致敬,正因為有了他們,才有巴黎的輝煌!</h3><h3>??????</h3><h3>今天是解禁前的最后一天,也是我“閉門修行”最后一幅畫。向這55天來分享和陪伴我的朋友們致謝。對藝術(shù)和巴黎的愛,使我們心靈相通。使“封閉”變成“藝術(shù)修行”。</h3><h3>藝術(shù)和美就像爐中的火,需人們點燃,傳給別人,大家所共同取暖。</h3><h3>無論如何,我相信:在這個世界,最強大的力量不是恨而是愛,仇恨只能折斷路邊的野草,只有愛,才能呼喚春天到來!</h3><h3>巴黎會重生,我也會繼續(xù)畫下去…。</h3><h3>??????</h3><h3>—崔麗軍,2020、05、10,巴黎。</h3><h3><br></h3> <h3>3月17日,有驚無險的從塞浦路斯飛回巴黎,即遇世界各國“封國”,巴黎“封城”。</h3><h3>隨即開始了我的《疫情閉門藝術(shù)修行》和《一日一畫》。</h3><h3>在第一天日記中,我曾寫下這樣的許諾:</h3> <h3><b>55天過去了…</b></h3><h3><b>在這55天的封城中,</b></h3><h3><b>我觀看著世界上的風云變幻,</b></h3><h3><b>同時,</b></h3><h3><b>也在我藝術(shù)的夢境中遨游</b></h3><h3><b>……</b></h3><h3><b>我夢見了巴黎,</b></h3><h3><b>夢見了畫,</b></h3><h3><b>然后,我畫了巴黎,</b></h3><h3><b>畫了夢</b></h3><h3><b>………</b></h3><h3><b>我完成了對自己的諾言:</b></h3><h3><b>Confiner mais cultiver!??????</b></h3><h3><b><br></b></h3> <h3>畫冊共55幅,其中:</h3><h3>《敦煌莫高窟系列》,26幅。</h3><h3>《巴黎系列》,21幅</h3><h3>人物素描3幅(其中二個孩子為一天一幅計);</h3><h3>花卉6幅。</h3><h3><b>特地附上部分朋友的評論,為真實記錄和報答你們在這55天的陪伴。</b></h3><h3><b></b><b>對藝術(shù)和巴黎的愛??,把我們聯(lián)系在一起。感謝你們!??</b><b>??</b><b>??</b></h3><h3></h3> <h3><a href="http://www.zit.org.cn/2xr24oj8?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 class="link" contenteditable="false"><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span>五十五天—巴黎封城第八周</a><br></h3> <h3><a href="http://www.zit.org.cn/2x4j76al?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 class="link" contenteditable="false"><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span>鈴蘭花時節(jié)~巴黎封城第七周</a><br></h3> <h3><a href="http://www.zit.org.cn/2wnhr080?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 class="link" contenteditable="false"><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span>四月的丁香~巴黎封城第六周</a><br></h3> <h3><a href="http://www.zit.org.cn/2w1ajr9c?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 class="link" contenteditable="false"><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span>我們將重生—巴黎封城第五周</a><br></h3> <h3><a href="http://www.zit.org.cn/2vfm4mg4?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 class="link" contenteditable="false"><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span>關(guān)不住的春天~巴黎封城第四周</a><br></h3> <h3><a href="http://www.zit.org.cn/2uxt53lx?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 class="link" contenteditable="false"><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span>世界疫情~巴黎“封城”第三周</a><br></h3> <h3><a href="http://www.zit.org.cn/2u77wfpl?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 class="link" contenteditable="false"><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span>疫情風云—巴黎封城第二周</a><br></h3> <h3><a href="http://www.zit.org.cn/2tjl101b?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 class="link" contenteditable="false"><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span>疫情風暴中的一周</a><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