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我對號稱“秦嶺第一仙境,天下最險道觀”的塔云山向往已久,不僅由于其險絕、奇特、秀美、壯觀、神異的自然風光,也由于其悠遠、深厚、雄渾、神秘的道教文化和古建筑群。5月10日,雨后初霽,塔云山的云海奇觀呼之欲出!隨驢窩戶外一路向南,一睹風采!</p><p> 塔云山是馳名秦、鄂、川、豫的道教名山,形似寶塔,直聳云端,素有“金頂刺青天,松海云霧間”之美譽。其道教古建筑群建于明正德年間(1505—1521),由一館(塔云仙館)、一塔(金頂)、一廟、一堂(八仙堂)、九殿(靈官殿、龍王殿、文官殿、玉皇殿、娘娘殿、祖師殿、舍身殿、觀音殿)組成,風格古樸而清雅、壯觀而磅礴,處處顯示道家道法自然、包容萬物之深邃。尤其金頂觀音殿,建于萬仞絕頂之上,三面懸于萬丈深淵,可謂鬼斧神工,令人嘆為觀止,被稱為“秦楚一柱,絕頂?shù)烙^”。</p> <p> 塔云山已被國家建成4A級景區(qū),沿景區(qū)道路拾階而上,隨處可見體現(xiàn)道家思想的建筑和景觀,如“上善若水”、“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等等。</p><p> 大致瀏覽了一下景區(qū)導覽圖,建成的景點四十余處,且每處景點都賦予了民間傳說和神話故事。我們今天是沖著云海和金頂而來,因此沿途的人造景觀基本未做停留。</p> <p> 天池</p> <p> 福壽亭和摩月樓盡收眼底</p> <p> 遠望惠風亭</p> <p> 遠望摩月樓</p> <p> 打兒臺</p> <p> 迎客松,自然無法與黃山相比肩了。</p> <p> 望云梯,對于走山的人,so easy!一鼓作氣,直達頂端。</p> <p> 摩月樓越來越近了,清俊挺拔。</p> <p> 遠望福壽亭</p> <p> 觀云臺上望金頂。此前這是欣賞云海金頂?shù)淖罴腰c,今天晴空萬里,由于車程太長,沒有捕捉到云海奇觀。然而金頂從群山之間突兀而出,俊秀、高聳、險峻,遠眺如破土之竹筍,清新秀麗。</p> <p> 向著金頂行進,摩月樓、福壽亭在群峰密林中時隱時現(xiàn)。</p> <p> 森林茂密、風光旖旎、大樹參天、空氣清新,遠山層疊逶迤,頓覺神清氣爽、心曠神怡。</p> <p> 登上金頂,但見萬仞之上凌空而峙,獨立懸崖壁如斧削。整個金頂不足3平方米,三面為千仞絕壁,大殿雕梁畫柱、風格獨特,門楣上的楹聯(lián)“樹長菩提蔭庇人天百歲,花開覆缽香蕩世界三千”蕩氣回腸,門頭精雕細刻,歷經(jīng)400多年依然瑰麗不減,不禁感嘆古人的智慧和鬼斧神工。傳說金頂為魯班駕云而建,誠可信也!</p><p> 居金頂高點,手觸晴空、腳踏流云,聽松濤、沐夏陽,就算沒遇到云海,也不禁有“金頂旋轉在九霄,腳踩飛云魂飄渺。果是人間一仙界,天宮盛景獨這好”的共鳴!</p> <p> 離開金頂,繼續(xù)向摩月樓走去。一路地形陡峭、奇石嶙峋、幽谷神潭、密林參天,有峰嶺、峽谷、絕壁、溶洞、飛瀑等各式地貌。</p> <p> 沿途可多個方位觀賞金頂</p> <p> 近距離觀賞摩月樓</p> <p> 不覺間天空風云變幻、風起云涌,遠處群山連綿、層巒疊嶂、農(nóng)田交錯、山路縱橫。初夏的山峰,已是青翠滿懷,在如洗碧空和亂云飛渡下,格外毓秀靈動。此時此刻,身處磐鐘和鳴、葳蕤塵寰,可謂仙境共襄、大道源遠。</p> <p> “……腳著謝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千巖萬轉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感嘆自然之大,人之渺小,你還糾結那些讓你煩惱的貪、嗔、癡嗎?</p><p> 我不由浮想聯(lián)翩,老子講“無為”,莊子講“逍遙”。 道家的核心思想就是人和自然,尊重人的本性也尊敬自然的法則。人,作為行動之源,首先要搞清楚自己,然后搞清楚自然,才能處理好人和自然的關系?!暗馈辈粌H指天地‘始”,而更重要的是“天”和“人”的運動規(guī)律。在入世和出世之間,人生奮斗的每一步無不體現(xiàn)著致下、清虛、清靜、無為的辯證……</p> <p> 于福壽亭上觀金頂</p> <p> 步云橋上看摩月樓</p> <p> 最后一個觀景臺看到的金頂,另有一番氣勢!</p> <p> 這是我第一次來塔云山,一定還有第二次,第三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