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黃老師是我老公小學的班主任,從小學三年起,到送他們小學五年級畢業(yè)。這次黃老師探望父母來鶴小住,我們陪同她到淇河支流二道河游覽,以敘師生之情。黃老師己經(jīng)63歲了,但從她溫暖漂亮的臉龐,仍然能想起她年青時溫婉美麗的模樣,端莊大方的言談舉止,更顯露出一個知識分子與生俱來的知性和優(yōu)雅?!叭粲性姇赜谛?,歲月從不敗美人",這句話在黃老師身上完美體現(xiàn)。</p> <p> 1975年,年僅17歲的黃老師走上了教師的崗位,她帶的第一屆學生就是當時小學三年級的我老公這屆學生。黃老師多才多藝,做為班主任,年青的黃老師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熱情,她不但教他們語文,還教他們?nèi)の稊?shù)學,教他們寫大字,教他們朗誦,還教他們跳舞,她不但是他們的老師,更是他們的朋友,也像他們的姐姐,呵護陪伴著他們。黃老師寓教于樂的教學方式在當時似一股清流,深受學生們的喜愛。如果說黃老師最難忘的是這批學生,我也知道這批學生最難忘的老師是美麗的黃老師,因為我時常聽他們同學說起她。</p> <p> 望著他們師生三人的背景,我也無限感慨,40多年前的她年僅17歲,教年僅I0歲的他們,充滿著童真童趣,時隔40多年,他們?nèi)允悄敲从H近、自然,他們把最美好的少年時光永遠定格在黃老師那里,真的是一日為師,終身為師啊。</p> <p> 淇水邊,梧桐下,美味的農(nóng)家飯,師生暢談甚歡,還有一只小貓陪伴。</p> <p> 二道河依舊是那么美麗,只是季節(jié)不同,美麗也略有不同,就說那滿眼的綠吧,盛夏時的綠是油綠,深綠,而春天的綠,是種新綠,翠綠,一種春意盎然、生機勃發(fā)的綠,這種綠映在水中,水也變得碧綠蒼翠起來。</p> <p> 這一片白楊樹林日漸茂盛,依舊記得它秋天美麗的金黃。</p> <p> 沿河道鋪就的石子小路,頗有返樸歸真的感覺,一個轉(zhuǎn)彎,一處風景,漫步在這樣的小路上,怎不叫人神清氣爽呢。</p> <p> 回來的路上,邂逅一片白色的芍藥花,黃色的花蕊,美麗的花瓣,開的楚楚動人。</p> <p> 把黃老師送到礦務局院門口,黃老師熱情地讓家中小坐,盛情難卻,我們?nèi)S老師家拜訪。</p><p> 黃老師的父親是原鶴壁礦務局煤田地質(zhì)高級工程師,畢業(yè)于武漢大學。84歲的黃老,精神矍鑠,身體硬朗。黃老是《中國測繪史》專著的編委之一,是鶴壁礦務局籌建的第一批地質(zhì)技術(shù)專家,為鶴壁礦務局的建設立下汗馬功勞。晚年曾參與鶴壁礦區(qū)的沉陷區(qū)治理,目前鶴壁新區(qū)的幾個沉陷區(qū)搬遷的新建小區(qū)福源、福匯等小區(qū)名字的第一個"福"字,就來源于黃老的提議。黃老要告之大家:身在福中要知福,一切來源于國家,要飲水思源。多么可愛可敬的老人啊。</p> <p> 黃老有記筆記的習慣,一本舊舊的筆記本記錄著黃老的多少心血和汗水。</p> <p> 平日里種些花草果木,種些蔬菜水果,充實著黃老晚年的生活。</p> <p> 故地重游,改造后的礦務局家屬院帶給我們的是驚喜與意外。經(jīng)過老城區(qū)改造,整個院子換然一新,紅色的樓房,綠色的松樹,平整寬敞的道路,整齊規(guī)化的植物,翻天覆地的變化。</p> <p> 小廣場綠樹蔥蔥,步道彎彎,環(huán)境優(yōu)美,設施場地應有盡有,是人們休閑娛樂的好去處。</p> <p> 充實的一天過去了,細細回味,感恩之情油然而生,感恩老師的培育,感恩父輩的奉獻,感恩國家的恩澤,感恩社會的平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