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陽朔遇龍河,這條流著一江風(fēng)情,一江靈氣的"小漓江",古稱"安樂水"。古時候的遇龍河沒有橋,過河依靠竹筏,祈求平安的人們將此河叫做“安樂水”。明代永樂年間,趕考期的書生因暴雨無法過河而慟哭,此時 ,河中一龍將書生載過了河,書生得中狀元。 狀元上任后報皇上恩準:在遇到龍的地方建造一座橋,這座橋就是“遇龍橋”。從此后,“安樂水”更名為“遇龍河”。遇龍河里魚肥蝦鮮,遇龍河兩岸良田萬頃,人們過著安居樂業(yè)的生活!這就是遇龍河和遇龍橋傳說。 遇龍河水質(zhì)清澈,水草如帶,水底游魚輕快;兩岸桃紅柳綠,山峰千奇百怪,田園村舍恬靜自然。國內(nèi)外專家一致確認:“陽朔縣遇龍河是世界上一流的人類共有的自然遺產(chǎn)”!其中最令人流連的還是遇龍河上的兩座古石橋--遇龍橋和富里橋。其中遇龍橋雄健壯美,它和舊縣遺址附近的仙桂橋一樣,都是無漿干砌的單拱石橋。遇龍河上大大小小的石橋、木橋,還有河中的二十八道堰壩,河畔引水灌田的竹筒水車,岸邊垂柳掩映的農(nóng)莊,莊旁石階層蕩衣的村姑,垂釣的老翁,碧波上嬉戲的鴨群和光腚的玩童,村舍間裊裊的炊煙,構(gòu)成了一幅充滿鄉(xiāng)土風(fēng)情的油畫,好一幅"人間仙境"的絕妙圖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