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如果說成功是前行的動力,那么苦難將是人成長的階梯。在這個非常漫長的特殊假期里,我們不得不改變生活的節(jié)奏,一方面是給生活和工作帶來了不便,另一方面又無形中多出了許多與孩子相處的時間。這原本是很多平時忙于工作的父母們可望卻不可及的,可是最近這段時間不斷有家長詢問什么時候幼兒園開園,因為家里的小神獸已經快hold不住了。</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這些父母會說,平時那么盼望假期,想跟孩子一起多待一待,但是現在覺得孩子也跟著大人一樣變得作息沒有規(guī)律,早上不起床,晚上不睡覺,每天只是看電視看手機,再不去幼兒園很多壞習慣就養(yǎng)成了,以后改起來也要花費一些力氣。這里老師想告訴各位父母朋友們,其實最好的教育就是生活教育,父母才是幼兒最好的老師。</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這是幼兒的學習方式決定的。幼兒的學習可不是通過上課聽講,學作業(yè)來完成的。小孩子的學習方式就是模仿,通過模仿環(huán)境中的人、事、物,通過親自體驗來學習的;幼兒學習的另一個特點是孩子是自主選擇自己感興趣的事物來模仿和學習的。而成年人在這個過程中,可以做的最好的事就是給孩子一個值得模仿的環(huán)境,成為孩子值得模仿的人。</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推遲開學,你就是孩子最好的老師。</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每一個家庭都是一所學校,親愛的家長,你是孩子最好的老師,請做好孩子一輩子的榜樣。</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特殊時期,你可以做孩子的這6“科”老師?</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做孩子的“衛(wèi)生與健康教育”老師?</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疫情期間,個人衛(wèi)生是被提及最多的話題之一,“戴口罩”“勤洗手”“勤通風”等等,這些衛(wèi)生好習慣成了防控疫情的關鍵。?</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可能家長在平時重復、嘮叨了無數次都未必有效,但現在學校、社區(qū)、各種媒體都在反復強調良好生活習慣對防止疫情的重要性,家長要做的就是讓孩子了解有關新型冠狀病毒的相關知識,并以身作則,和孩子一次次地把這些習慣做到位:從公共場所回家以及飯前便后認真洗手,避免用手接觸口鼻眼,打噴嚏或咳嗽時曲肘遮住口鼻,外出佩戴口罩等。</span></p> <p>??做孩子的習慣養(yǎng)成老師</p><p> 這個“加長版”的寒假,如果任由孩子每天在床上躺著、沙發(fā)上坐著,不停地刷手機、看電視,不僅影響身體健康,也會讓他們養(yǎng)成很多不好的習慣。</p><p> 家長可以幫助孩子一起,把一日生活安排具體化為一張作息時間表,清楚列出什么時候起床,什么時候學習,什么時候鍛煉身體,什么時候娛樂游戲,養(yǎng)成好習慣。特別重要的是,一定要全家人一起培養(yǎng)好習慣,切不可家長只是管束孩子,而自己卻在賴床、刷手機、吃零食。</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做孩子的情緒管理老師</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恐慌和緊張情緒和“新冠病毒”一樣有一定的傳染性,家長如果不能調節(jié)好自己的負面情緒,也可能會傳遞給孩子,讓孩子更加不安和緊張,容易發(fā)脾氣。疫情期間,孩子需要持續(xù)待在家里,外出活動減少,不能和同伴一起,他們的負面情緒也可能會持續(xù)累積和積壓。家長要理解孩子的負面情緒,及時進行正面疏導和緩解,也可以通過運動、音樂、閱讀來幫助孩子減壓,保持積極心態(tài)。</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做孩子的風險教育老師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今天的孩子們都是被呵護著成長,他為什么需要了解風險是什么?千萬別說這事和孩子無關,孩子本來就是社會的一員,他也需要關心國家大事,尤其是和每個人都有關的事。在眼前這段特殊日子里,給孩子們引入一些“風險教育”,正當其時。哪怕模模糊糊地多懂得一點,都是有益的——“風險”是什么,有可能以什么方式到來,常見的、不多見的風險各有哪些?讓孩子慢慢知道,要敬畏風險,學會發(fā)現風險,懂得規(guī)避風險,生活里最大的風險是看不到風險。作為社會的一份子,當危險來臨,我們能做什么?這也是孩子的必修課。</span></p> <p>??做孩子的品德老師 </p><p> 家庭是一個小課堂。放下手機,關上電視,讓兩代人在彼此的心靈之間搭建互聯網。</p><p> 給孩子講一講故事。故事里有未來的世界,有對科技的發(fā)展,有對瘟疫的征服,有對生態(tài)的建設,讓孩子們的想象力展開翅膀。</p><p> 故事里有門外最近發(fā)生的事——醫(yī)生、護士、志愿者、快遞員、清潔工,人人都是故事里的主角,大家在緊要的時段里,紛繁的環(huán)境下,跌宕的情節(jié)中,先后露面,紛紛登場。</p><p> 故事里有淚水,有笑容;有急切的呼喊,有無盡的盼望;有寒冷的飛雪,有溫暖的燈光;有剛剛重獲的新生,有突然逝去的夢想;有不幸坍塌的愿念,有堅強挺立的脊梁。</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做孩子的思想政治老師</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家國情懷、舍小家為大家,疫情期間,不是空話。一段段感人的視頻讓人潸然淚下,一個個出征前的場景把“舍小家為大家”的家國情懷真實展現。明知道會有被感染的危險,甚至會有生命危險,但他們仍舊選擇了沖鋒在前。有的舍棄即將臨產的妻子,有的舍棄嗷嗷待哺的嬰兒,有的舍棄年邁的父母,有的舍棄新婚的妻子,有的直接推后婚期……如此等如此等等,都是其家國情懷的真情流露。</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經年之后當孩子回想起在危機四伏的日子里一家人抱團取暖,相互體貼,相濡以沫的場景,會由衷的感謝父母們給予了自己這段值得永遠銘記、永生珍藏的時光。</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爸爸媽媽們,</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請把你們的優(yōu)秀品格傳承給孩子們!</span></p> <p> </p><p> 米蘭春天幼兒園</p><p> 2020年3月8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