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相信不少攝影愛好者都認同黑白相片總帶著一份獨特的魅力,但為什么把色彩從相片上抽走后,剩下的黑白世界,竟然會呈現(xiàn)出一份更豐富更戲劇性的畫面呢?</h3><h3>(像機或手機參數(shù)是美篇自動生成,有的可能不對)</h3> <h3>1.撇除色彩的干擾,突出主題</h3><h3>黑白攝影與彩色攝影最明顯的分別,就是從肉眼看到的彩色畫面上,把色彩抽去,只留下黑與白構(gòu)成的影像。這能令相片上的主題更突出,因為畫面上其他只作陪襯之用的色彩和干擾都被撇掉了。沒有多余的色彩與添加,影像更能以其真實的形式展示出來。</h3><h3>比如這張月光的作品,主題是月亮和月光。因為沒有了色彩的干擾,大家很容易注意到明暗的關(guān)系,人們的眼球緊緊的被圖中的月亮抓住,這就是我所要表達的。</h3> <h3>2.強調(diào)細節(jié)</h3><h3>黑白的色調(diào)更能為相片帶出分明的對比度,因為整個畫面都被濃縮在黑與白之間,這令我們抽離于日常置身的彩色世界,使畫面上每一個細節(jié)的重要性都彷彿被「放大」了。盡管是一個隨機的倒影、一個簡單的輪廓、一組幾何的紋理,透過黑白攝影的呈現(xiàn)手法,都能輕易營造出一份新鮮的戲劇性效果。</h3> <h3>3.制造氣氛</h3><h3>有一些拍攝主題彷彿就是與生俱來的黑白攝影寵兒,例如是凄美或感性的題材。相片上的黑白世界往往給予觀眾一種接近靜止的氛圍,無聲勝有聲。適當運用黑白攝影可為拍攝主題制造出獨特的意境和氣氛。</h3><h3>但并不是所有相片在換上黑白色調(diào)后都會好看。假若那相片本來就不怎好看,不要奢想在后期時強行加上一個黑白濾鏡便可把一張爛相片「起死回生」。嘗試在下次拍攝前多準備一點,或?qū)W習由不同角度出發(fā),從錯誤中學習,是學習攝影必經(jīng)的一個過程。最好和最自然的黑白相片,都是從按下快門的一刻就決定好了。</h3> <h3>黑白攝影的入門提示</h3><h3>1.拍攝RAW</h3><h3>拍攝RAW檔的重要性和好處絕對不可小看。</h3><h3>特別是后期時的彈性!</h3><h3>特別是后期時的彈性!</h3><h3>特別是后期時的彈性!(因為對黑白拍攝入門很重要,所以要說三次。)</h3><h3>入門新手可能沒有拍攝RAW檔的習慣,但在后期調(diào)整曝光、白平衡、對比度時,RAW檔就會幫上忙了。RAW永遠是彩色的,后期時把RAW檔以黑白處理便可了。</h3> <h3>2.相機設(shè)定</h3><h3>雖然大部分數(shù)碼相機都有預(yù)設(shè)的黑白拍攝模式,但還是建議先拍RAW 彩色后期再轉(zhuǎn)黑白。</h3> <h3>3.構(gòu)圖就是王道</h3><h3>在黑白攝影中,畫面上的線條、角度和形狀都比起在彩色攝影中來得更強烈,所以構(gòu)圖必須經(jīng)過深思熟慮。分明的線性構(gòu)圖和陰影使用能容易帶出動態(tài)的感覺。</h3> <h3>4.要有黑白眼</h3><h3>在拍攝中要鍛煉自己的黑白眼,也就是說能從彩色中想象出黑白的模樣,所以當你看見明暗反差比較大的地方,線條和板塊比較多的地方,你就要多注意了。把有色的地方像成黑白以后的效果,比如博物館的彩色墻和光線......</h3> <h3>5.使用低ISO</h3><h3>相信大家都知道越高的ISO會為相片帶來越多的噪點。當然,配合特定拍攝題材,高噪點有時候可視為一種特效,但在一般的黑白攝影,大多對畫面和構(gòu)圖的整潔度有很高程度的追求,所以大家還是盡可能使用低ISO吧!噪點在后期時可是易加難減……</h3> <h3>后期轉(zhuǎn)黑白的方式很多,我在這里向大家介紹一個比較簡單的轉(zhuǎn)換方式:</h3><h3>把彩色 RAW 片引入ACR后做基本的調(diào)整 (曝光,陰影,白色,降噪...),打開圖像進入Photo Shop,加個圖層,打開調(diào)整圖層,找到黑白檔,再找到預(yù)設(shè)檔(Preset),把箭頭放到藍色濾鏡,然后用向下的箭頭一一去找,找到一個你喜歡的黑白預(yù)設(shè)樣片,蓋印出來。在這個基礎(chǔ)上再去做全片或局部的調(diào)整。</h3> <h3>下面是我的一些黑白或者單色作品</h3>